#年度問政-🏆️新竹市議員黃文政 我 好 用 🏆️
#行人專用區普及化-打造真正的友善步行城市
一、步行城市的基本條件,是人們行走的安全性。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但由主軸來看是朝向文史、環境、休憩為方向來做推動,從市民的立場來看,顯然有些不符期待的地方。
新竹市幅員狹小,非常適合以步行替代汽機車到達許多地方。加上新竹市生育率高,假日時常看到家長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童走在路上。因此,完善的規劃並普及化行人專用區是非常必要。
二、解決違停機車、腳踏車占用是市內人行步道,影響用路人權益。
市內現有的人行步道常被違停的機車占滿形成人車爭道的現象,除了看見行人權益受損,也凸顯新竹市停車位不足的窘況。能在規劃「行人專用路權」之餘,順便附設停車位是最好的辦法!
✅文政建議:劃設標線型人行步道
參考研究台北市成功的案例,標線型人行步道成本低、不擾民、施工有效率,且能夠清楚區分行人專用區及停車位,大大降低因違停而影響行人權益的狀況。
#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保有自然風貌X創造觀光價值
一、停車位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對十八尖山的態度一直是保有其自然風貌,讓遊客上山感受原始自然風貌放鬆身心,但遊客能上山享受的前提是有位子可供汽機車停放。
二、十八尖山入口處有許多特色攤販,但無專用擺攤的位子,只能在停車場附近隨意找空地擺攤,有時面對來往的車子還得不時移動位置。若能在十八尖山入口處規劃一個攤販區,不僅增加遊客前來觀光的意願,也照顧到眾多攤販的民生需求。
三、十八尖山平均每月12萬人爬山,市府若能善用其天然景致來與城市活動作結合,有助城市行銷。
✅文政建議:
1.於自來水公司旁的停車場建設三層樓的立體停車場,第一層可停放大型遊覽車及公共廁所;第二層樓可停放小型汽機車;第三層樓則用開放式空間規畫集中攤販區空間。一次性解決停車問題、攤販位置問題!
2.即將在新竹舉辦的台灣燈會可考量將十八尖山部分區域納入範圍。由新竹公園主燈區延伸至十八尖山,不僅分散新竹公園主燈區參觀人潮,更活絡人行道綠帶沿線,可望首創燈會創舉,打造另類城市行銷及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
#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公立托嬰中心設置&公園親子廁所普設
一、林智堅市長任內致力於翻修打造特色公園,但卻發現新竹市的公園最大的特色竟是「沒廁所」。即便有廁所的地方也幾乎沒有設立親子廁所。
不管到公園散步走路的老人家不方便,帶著孩子到公園遊樂的爸媽更是非常崩潰。花了不少經費,卻打造出這樣的「特色」公園,令人失望。
二、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媽媽對育兒的福利及需求作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平價托育、可帶幼兒去的場所、充足的臨托資源。針對這三點反觀生育率高的新竹市,發現不僅公立托育資源在全國排名尾端,甚至公立托嬰中心數為0,這讓新竹市所謂「兒童友善幸福城市」之稱成了問號
✅文政建議:盡速對市內公園進行盤點,增設含親子友善廁所的公廁,及盤點市內閒置可利用的空間,設立公立托嬰中心!
#活化市區舊商圈-再現新竹舊城區榮景
一、新竹舊城區商圈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特色商圈,卻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沒落。文政看著市區店家一間間關閉,甚至貼上「頂讓」紙條,也看到僅存店家對於未來的恐慌,實在覺得辛酸。5/22當天約市府產發處吳處長親自到市區了解狀況,希望市府盡速著手拯救市區商圈。
二、市府於105年到107年爭取800萬元補助款,推動生活傳產再造計畫與商業街區創新發展計畫,過去也曾以東門辦桌、舊城好食祭活動進行推銷,但影響範圍有限,復興商圈依舊慘淡,無助於整個舊城市區商圈的發展。
三、店家目前面臨困境,包括店租太高、繳租賃所得、營業稅﹔警察開單取締狀況嚴重﹔市府辦理活動實際未帶進人潮等。
✅文政建議:多方研究各地商圈後,認為西門町商圈的「專屬行人徒步區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觀形。
以徒步區活化街道,不僅少了汽機車噪音及廢氣的汙染其中還可規劃藝術展演區,找街頭藝人來表演,讓他們也有發揮的空間。另外,新竹市指南手冊著重飲食美食類,建議增加舊城區比重及其他類別店家,並落實徒步區規畫。
#路平專案不宜偏廢-鋪設真正有需要的路面
一、市府每年編列高達2億3千萬元於「路平專案」,但選擇施工道路的標準卻令人不解。我提出的,包含綠水里、科園里、新莊里內的部份巷道已殘破不堪。尤其是綠水里,文政自擔任里長期間即開始向工務處申請施工,3年時間過去至今仍未下文。市府應考量民眾需求及實際路況,不該只鋪設主要幹道,有所偏廢。
✅文政建議:詳細檢視並會勘實際有需要鋪設柏油的路段,不要反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且使用率更高的巷道。
#生命急救之鍊-重視CPR與AED急救術
一、心臟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特別是員警工作經常處於全天候不定時輪班的辛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警察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
二、CPR技能固然重要,若能搭配AED急救,更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是康復率。
✅文政建議:加強員警的CPR訓練,可以適時救助自己同仁,更有機會在第一線服務時,協助民眾爭取黃金救援。另外,本市的AED裝置不算少,值得嘉許。但希望能普及到人群聚集場所,如公園、社區大樓等處所。
#發揚並守護客家文化-活絡在地客家資源
一、新竹市客家族群佔全市1/3人口,被中央列為市客家重點發展區域,資訊傳遞上應該更用心。但目前客家文化會館功能有限,11月期間舉辦的客家系列活動,甚至不在會館舉辦,非常可惜。
✅文政建議:自己本身是客家族群一份子,非常重視客家事務。希望文化局主動邀約蘊含豐富客家資源、熟諳在地客家事務的團體,並整合網路資訊,多利用會館場地辦活動或上課,活絡會館人氣,擴展客家文化。
P.S更多問政內容請洽粉絲專頁 🎁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的網紅蔡文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旭表示,10/25到中正路參加「秋月雅集茶會」。李老闆感慨隔壁60年老店「喬太百貨公司」於10/1起關門。因不想看到這個街廓持續沒落,希望有人來中正路走動,所以舉辦茶會。他説,人的足跡有肥,有人潮才會有商機。 李老闆指出,民生北路至忠義街路段的中正路過去有32家店營業,目前只剩13家(40%),有...
「活化市區舊商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35線上賞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潤都建設- 頭份、竹南市區住商升級縣府規畫4案都市更新2021 ... 的評價
- 關於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古城區|歷史建築活化桃仔園舊城導覽中心揭牌 - YouTube 的評價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度問政-🏆️新竹市議員黃文政 我 好 用 🏆️
#行人專用區普及化-打造真正的友善步行城市
一、步行城市的基本條件,是人們行走的安全性。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但由主軸來看是朝向文史、環境、休憩為方向來做推動,從市民的立場來看,顯然有些不符期待的地方。
新竹市幅員狹小,非常適合以步行替代汽機車到達許多地方。加上新竹市生育率高,假日時常看到家長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童走在路上。因此,完善的規劃並普及化行人專用區是非常必要。
二、解決違停機車、腳踏車占用是市內人行步道,影響用路人權益。
市內現有的人行步道常被違停的機車占滿形成人車爭道的現象,除了看見行人權益受損,也凸顯新竹市停車位不足的窘況。能在規劃「行人專用路權」之餘,順便附設停車位是最好的辦法!
✅文政建議:劃設標線型人行步道
參考研究台北市成功的案例,標線型人行步道成本低、不擾民、施工有效率,且能夠清楚區分行人專用區及停車位,大大降低因違停而影響行人權益的狀況。
#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保有自然風貌X創造觀光價值
一、停車位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對十八尖山的態度一直是保有其自然風貌,讓遊客上山感受原始自然風貌放鬆身心,但遊客能上山享受的前提是有位子可供汽機車停放。
二、十八尖山入口處有許多特色攤販,但無專用擺攤的位子,只能在停車場附近隨意找空地擺攤,有時面對來往的車子還得不時移動位置。若能在十八尖山入口處規劃一個攤販區,不僅增加遊客前來觀光的意願,也照顧到眾多攤販的民生需求。
三、十八尖山平均每月12萬人爬山,市府若能善用其天然景致來與城市活動作結合,有助城市行銷。
✅文政建議:
1.於自來水公司旁的停車場建設三層樓的立體停車場,第一層可停放大型遊覽車及公共廁所;第二層樓可停放小型汽機車;第三層樓則用開放式空間規畫集中攤販區空間。一次性解決停車問題、攤販位置問題!
2.即將在新竹舉辦的台灣燈會可考量將十八尖山部分區域納入範圍。由新竹公園主燈區延伸至十八尖山,不僅分散新竹公園主燈區參觀人潮,更活絡人行道綠帶沿線,可望首創燈會創舉,打造另類城市行銷及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
#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公立托嬰中心設置&公園親子廁所普設
一、林智堅市長任內致力於翻修打造特色公園,但卻發現新竹市的公園最大的特色竟是「沒廁所」。即便有廁所的地方也幾乎沒有設立親子廁所。
不管到公園散步走路的老人家不方便,帶著孩子到公園遊樂的爸媽更是非常崩潰。花了不少經費,卻打造出這樣的「特色」公園,令人失望。
二、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媽媽對育兒的福利及需求作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平價托育、可帶幼兒去的場所、充足的臨托資源。針對這三點反觀生育率高的新竹市,發現不僅公立托育資源在全國排名尾端,甚至公立托嬰中心數為0,這讓新竹市所謂「兒童友善幸福城市」之稱成了問號
✅文政建議:盡速對市內公園進行盤點,增設含親子友善廁所的公廁,及盤點市內閒置可利用的空間,設立公立托嬰中心!
#活化市區舊商圈-再現新竹舊城區榮景
一、新竹舊城區商圈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特色商圈,卻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沒落。文政看著市區店家一間間關閉,甚至貼上「頂讓」紙條,也看到僅存店家對於未來的恐慌,實在覺得辛酸。5/22當天約市府產發處吳處長親自到市區了解狀況,希望市府盡速著手拯救市區商圈。
二、市府於105年到107年爭取800萬元補助款,推動生活傳產再造計畫與商業街區創新發展計畫,過去也曾以東門辦桌、舊城好食祭活動進行推銷,但影響範圍有限,復興商圈依舊慘淡,無助於整個舊城市區商圈的發展。
三、店家目前面臨困境,包括店租太高、繳租賃所得、營業稅﹔警察開單取締狀況嚴重﹔市府辦理活動實際未帶進人潮等。
✅文政建議:多方研究各地商圈後,認為西門町商圈的「專屬行人徒步區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觀形。
以徒步區活化街道,不僅少了汽機車噪音及廢氣的汙染其中還可規劃藝術展演區,找街頭藝人來表演,讓他們也有發揮的空間。另外,新竹市指南手冊著重飲食美食類,建議增加舊城區比重及其他類別店家,並落實徒步區規畫。
#路平專案不宜偏廢-鋪設真正有需要的路面
一、市府每年編列高達2億3千萬元於「路平專案」,但選擇施工道路的標準卻令人不解。我提出的,包含綠水里、科園里、新莊里內的部份巷道已殘破不堪。尤其是綠水里,文政自擔任里長期間即開始向工務處申請施工,3年時間過去至今仍未下文。市府應考量民眾需求及實際路況,不該只鋪設主要幹道,有所偏廢。
✅文政建議:詳細檢視並會勘實際有需要鋪設柏油的路段,不要反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且使用率更高的巷道。
#生命急救之鍊-重視CPR與AED急救術
一、心臟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特別是員警工作經常處於全天候不定時輪班的辛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警察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
二、CPR技能固然重要,若能搭配AED急救,更能大幅提升存活率,甚至是康復率。
✅文政建議:加強員警的CPR訓練,可以適時救助自己同仁,更有機會在第一線服務時,協助民眾爭取黃金救援。另外,本市的AED裝置不算少,值得嘉許。但希望能普及到人群聚集場所,如公園、社區大樓等處所。
#發揚並守護客家文化-活絡在地客家資源
一、新竹市客家族群佔全市1/3人口,被中央列為市客家重點發展區域,資訊傳遞上應該更用心。但目前客家文化會館功能有限,11月期間舉辦的客家系列活動,甚至不在會館舉辦,非常可惜。
✅文政建議:自己本身是客家族群一份子,非常重視客家事務。希望文化局主動邀約蘊含豐富客家資源、熟諳在地客家事務的團體,並整合網路資訊,多利用會館場地辦活動或上課,活絡會館人氣,擴展客家文化。
P.S更多問政內容請洽粉絲專頁 🎁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第十屆第一次定期會 報告書
本次定期會文政蒐集各方意見,除了針對民生需求缺失不足要求市府做出改善,也對於大眾期待的新竹未來提出建設建議。
以下就詳細的來跟各位報告!希望文政的發聲有將各位的心內話表達出來喔!
#行人專用區普及化-打造真正的友善步行城市
一、步行城市的基本條件,是人們行走的安全性。
新竹市推動步行城市計畫,但由主軸來看是朝向文史、環境、休憩為方向來做推動,從市民的立場來看,顯然有些不符期待的地方。
新竹市幅員狹小,非常適合以步行替代汽機車到達許多地方。加上新竹市生育率高,假日時常看到家長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童走在路上。因此,完善的規劃並普及化行人專用區是非常必要。
二、解決違停機車、腳踏車占用是市內人行步道,影響用路人權益。
市內現有的人行步道常被違停的機車占滿形成人車爭道的現象,除了看見行人權益受損,也凸顯新竹市停車位不足的窘況。能在規劃「行人專用路權」之餘,順便附設停車位是最好的辦法!
✅文政建議:劃設標線型人行步道
參考研究台北市成功的案例,標線型人行步道成本低、不擾民、施工有效率,且能夠清楚區分行人專用區及停車位,大大降低因違停而影響行人權益的狀況。
#十八尖山建立體停車場及規劃攤販區-打造十八尖山森林新美學
一、停車位不足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對十八尖山的態度一直是保有其自然風貌,讓遊客上山感受原始自然風貌放鬆身心,但遊客能上山享受的前提是有位子可供汽機車停放。
二、十八尖山入口處有許多特色攤販,但無專用擺攤的位子,只能在停車場附近隨意找空地擺攤,有時面對來往的車子還得不時移動位置。若能在十八尖山入口處規劃一個攤販區,不僅增加遊客前來觀光的意願,也照顧到眾多攤販的民生需求。
✅文政建議:於自來水公司旁的停車場建設三層樓的立體停車場,第一層可停放大型遊覽車及公共廁所;第二層樓可停放小型汽機車;第三層樓則用開放式空間規畫集中攤販區空間。一次性解決停車問題、攤販位置問題!
#打造友善育兒環境-公立托嬰中心設置&公園親子廁所普設
一、林智堅市長任內致力於翻修打造特色公園,但卻發現新竹市的公園最大的特色竟是「沒廁所」。即便有廁所的地方也幾乎沒有設立親子廁所。
不管到公園散步走路的老人家不方便,帶著孩子到公園遊樂的爸媽更是非常崩潰。花了不少經費,卻打造出這樣的「特色」公園,令人失望。
二、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媽媽對育兒的福利及需求作調查,前三名分別是平價托育、可帶幼兒去的場所、充足的臨托資源。針對這三點反觀生育率高的新竹市,發現不僅公立托育資源在全國排名尾端,甚至公立托嬰中心數為0,這讓新竹市所謂「兒童友善幸福城市」之稱成了問號
✅文政建議:盡速對市內公園進行盤點,增設含親子友善廁所的公廁,及盤點市內閒置可利用的空間,設立公立托嬰中心!
#活化市區舊商圈-再現新竹舊城區榮景
一、新竹舊城區商圈為新竹歷史悠久的特色商圈,卻在時代變遷中逐漸沒落。文政看著市區店家一間間關閉,甚至貼上「頂讓」紙條,也看到僅存店家對於未來的恐慌,實在覺得辛酸。5/22當天約市府產發處吳處長親自到市區了解狀況,希望市府盡速著手拯救市區商圈。
✅文政建議:多方研究各地商圈後,認為西門町商圈的「專屬行人徒步區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觀形。
以徒步區活化街道,不僅少了汽機車噪音及廢氣的汙染其中還可規劃藝術展演區,找街頭藝人來表演,讓他們也有發揮的空間。
#新竹公園打造應符合市民期待-安全x美學x需求兼顧
一、新竹公園耗資鉅額打造,除了外表光鮮亮麗,實際使用也應符合其價值。經過考察,除了發現公園內的行人走道凹凸不平且內部木條凸出,常造成運動的老人家絆跌。另外,公園座椅不足也是一大問題,最常使用公園的老人及孩童都非常需要有休息的地方,卻因座椅不足造成許多不方便!另外少數可休憩的休息處,卻安置照明式燈具,其電線跟燈具都容易造成小孩觸摸而受傷。
二、新竹公園旁的公園路,因路燈設於旁邊人行步道內側,使燈光被樹木遮掩,造成整條路夜間幾乎全暗,對於用路人非常危險。
✅文政建議:增設公園座椅及針對設計不良處著手改善。
#路平專案不宜偏廢-鋪設真正有需要的路面
一、市府每年編列高達2億3千萬元於「路平專案」,但選擇施工道路的標準卻令人不解。我提出的,包含綠水里、科園里、新莊里內的部份巷道已殘破不堪。尤其是綠水里,文政自擔任里長期間即開始向工務處申請施工,3年時間過去至今仍未下文。市府應考量民眾需求及實際路況,不該只鋪設主要幹道,有所偏廢。
✅文政建議:詳細檢視並會勘實際有需要鋪設柏油的路段,不要反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且使用率更高的巷道。
#雨水下水道工程建設完善-解決淹水問題
一、5/17水災造成新竹市多處淹水,連新竹市最高的十八尖山都淹水了,更別說下面的學府路,狀況慘烈。林志堅市長當時建設的G大排雨水下水道於105年完工,卻在這次5/17的大雨中失去功效?經過了解發現排水工程做得並不周全,用來解決淹水問題的G幹線雨水下水道竟然只做一半,導致學府路還是有嚴重的淹水狀況。
✅文政建議:應盡速完成G大排雨水下水道的延伸工程至博愛街5巷以防大雨再次造成淹水。
以上是文政此次定期會為您發聲的重點報告,希望能讓我們生活的所在變得更好!
也歡迎各位新竹市的男女主角有任何建議都可以跟文政討論喔!
P.S下面附圖以重點式呈現,有想了解更詳細的可以私訊我唷!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旭表示,10/25到中正路參加「秋月雅集茶會」。李老闆感慨隔壁60年老店「喬太百貨公司」於10/1起關門。因不想看到這個街廓持續沒落,希望有人來中正路走動,所以舉辦茶會。他説,人的足跡有肥,有人潮才會有商機。
李老闆指出,民生北路至忠義街路段的中正路過去有32家店營業,目前只剩13家(40%),有的還半做半休息,語氣中充滿無奈。
李先生斜對面的黃小姐,開了一家藝文空間,也是硬撐著。她很關心中正路未來的發展,所以找大家一起去開會,希望知道市政府對中正路的未來有何想法。可見中正路的店家都期盼市府能夠活化二通。
過去台中市老市區也慢慢沒落,因此市府成立「台中地方創生中心」。以中西區的舊城區為輔導示範,協助探索新事業進駐來創造生機。市府將荒廢已久的舊第一銀行2樓改造成辦公室及公共空間,舉辦研討會、活動。2014年林佳龍市長整治綠川和重新規劃大台中車站,4年後店面增加了238家,讓中區商圈復活。
文旭建議市府參考台中的作法,先在二通設立「創生基地」,建立平台來媒合有意創業的年輕人進駐二通。更可規劃如何讓文化路的人潮走進旁邊的第一、第二商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piGg_0APWk/hqdefault.jpg)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35線上賞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位在桃園青溪里的小檜溪重劃區又被稱為青溪特區,
地理位置僅鄰原本的既有商圈,中正藝文特區
不管是未來的開發,
還是吃現在舊市區的生活機能,
都算是還滿有潛力的區域!
#小檜溪重劃區
#桃園青溪里
#桃園捷運綠線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Knm6AeW-pj4E3dQw/join
----------
【Email】工商合作 | 爆料投稿 | 售屋委託 _ 請來信↓↓
https://35visitchannel@gmail.com
----------
影片看不夠,想看書學習買房知識嗎?!
《35線上賞屋的買房實戰課 - Ted》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MOMO | 聯經 _ 各大通路販售中!!
----------
【🔴直播LIVE】TED〝不定時〞在YouTube直播,一起和Ted聊天吧!
----------
FB討論區開囉!!
不管是房屋買賣、租售、裝潢、Apple Homekit智能家居等相關問題
歡迎大家加入社團並且良性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9270251322950/
----------
💬Line貼圖新上市📣【35不動產語錄】https://reurl.cc/R4KrEe
----------
35線上賞屋xTRIDENT聯名款帽子 售價880元( 35線上賞屋布標為贈品 )
【蝦皮連結】https://reurl.cc/vDoQol
----------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FB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35visitchannel
愛奇藝: http://tw.iqiyi.com/u/1593360993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11252336
痞客邦: http://channel35.pixnet.net/blog
亞洲遊訂房: https://asiayo.com/zh-tw/?aff_id=229
IG:https://www.instagram.com/35channel/?hl=zh-tw
----------
本頻道紀錄各式不動產的參觀紀錄與懶人包,
內容與立場皆不代表建設公司或銷售單位,
如有任何購屋疑問,請洽銷售現場或建設方,
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邀請我們參觀各建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BLwYWnBYC8/hqdefault.jpg)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拯救中區沒落的方式?立委候選人林佳龍提出「針灸」良方,保證可以使老市區起死回生。主張政府以獎勵容積辦法收購中區地標的綜合大樓,拆除後闢建為文化商圈廣場。只要此大樓能單點突破,即能為中區注入商機,風華再現。在場的當地地主何澄祥等都表態讚同,並痛斥中區的殘敗,代表政府的無能,期待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協調中央、地方及業主解決。林佳龍16日(週五)上午,是在議員黃國書、逢甲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劉曜華、公園里長沈素玉,以及林文傑、何澄祥、吳重正、吳全等十餘位自由商圈業主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表示,只要他當選立委,他一定可以在四年內解決這佔地600坪,業主百餘位,目前形同中區「毒瘤」的綜合大樓問題。
林佳龍主張,政府以容積移轉及獎勵容積兩方式並行,取得綜合大樓面積約600坪的商二用地,公有化及拆除建築後,將其打造為迷人的都市廣場,一方面在此增設地標雷射燈光區、街頭藝人表演空間、戶外商業攤位及大眾運輸場站,另一方面利用人工地盤增設至少200個停車位,活化呆滯多年的重要地標區。林佳龍進一步提到,中區再生與活化需要積極的政府角色,過去十多年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面對商業產權複雜的更新問題,只選擇迴避的作法,不但已經嚴重影響台中市中區的再生,對陷在使用權及土地權屬爭議的綜合大樓地主及使用人,也造成莫大的傷害。
林佳龍願意公開承諾,當選立委後將成立專案小組積極爭取內政部修法解套,一方面促成綜合大樓的商業容積可以順利移轉,確保地主及使用人的權益,並且促成中區第一座迷人的都市大廣場,讓街頭藝人、藝文活動愛好者及大眾運輸使用者願意在中正、自由廣場駐足消費,激發綜合大樓周邊的原遠東百貨及誠品龍心整建再出發,並結合高架化後的新台中火車站廣場與成功路的更新再造,找回中區的繁榮與台中人的歷史記憶。
當地重要業主何澄祥表示,中區自由商圈的土地市值已減了一個零,即原本一坪500萬元,目前只剩50萬元,這是「政府無能」的代表。他自小在自由商圈長大,中區的沒落是台中人的「最痛」,除籲請讓林佳龍進入國會外,也要成立專屬辦公室,結合所有業主來振興中區。主持記里者會的劉曜華教授,則回述台中的歷史,認為大台中是年輕都會區,整個都會中心的形成始於1908年台灣西部鐵路的通車,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加上剛興建完成的台中公園,建構了大台中現代化都市的基本骨幹,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整個都會人口將近三百萬人,世界排名131。以台中火車站出現的分隔年,在此之前的台中市舊市區早期名稱以東大墩為名,屬於地勢較高的耕作區。1887年清國政府在此興建台灣省城,勾勒了城門與城牆,也開展了省政府機構的初期建設,包括考棚與衙門等設施。這些遺址至今大多不可考,只留下些許結構物線索與鄉野故事。
台中市舊市區真正的發展要從日本人殖民統治開始啟動,1900年市區改正計劃創建了棋盤形日本人生活區,殖民統治機構,包括州廳、市役所、金融機構、圖書館、公園、自來水、寬廣道路、娛樂、商業、酒廠與糖廠等設施分別在20世紀初期在舊市區及周邊現身。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台中火車站的出現。台中火車站造就了舊市區超過八十年的繁榮,也見證了舊市區將近二十年的沒落,如今台鐵高架捷運化即將完工,配合社會各界在舊市區興建捷運場站的共識,以台中火車站為核心的舊市區將有機會找到新的春天,如果關鍵性的改變可以被實踐:綜合大樓變成綜合大廣場。
綜合大樓的難題與解套:獎勵商業容積移轉、闢建地下停車場與戶外展演與商業廣場
第一廣場邊的綜合大樓街廓面積約0.83公頃,(2大街廓商業區分別為4140平方公尺、4190平方公尺),加上計畫道路面積495平方公尺,總面積約0.88公頃(與隔壁市25第一廣場面積相當),整個街廓可開發之商業樓地板面積約26467平方公尺。如以商業區每平方公尺10萬元計算,整個商業街廓土地價值約26.5億元。綜合大樓街廓與第一市場曾經是台中人歷史記憶的場所,包括1923年日本昭和太子行啟紀念館(1961年改建為綜合大樓)、戰後的台中戲院與成功戲院等設施,是無數台中人的甜蜜懷念場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koK993T8T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JC3RDQQEd7zB718lJFNyVc-YMiw)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古城區|歷史建築活化桃仔園舊城導覽中心揭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桃園市政府將館舍修整 活化 ,變成「桃仔園舊城導覽中心」,近日揭牌啟用,這裡將繼續創造新歷史與文化價值。#大廟口派出所#博愛 商圈 #桃園大廟#... ... <看更多>
活化市區舊商圈 在 潤都建設- 頭份、竹南市區住商升級縣府規畫4案都市更新2021 ... 的推薦與評價
苗栗縣頭份、竹南地區快速發展,住商需求殷切,縣府規畫竹南慈裕宮周邊舊聚落、竹南車站周邊商圈、竹南頭份工業區轉型活化,及頭份市中心商圈都市更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