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
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
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
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
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https://www.facebook.com/706145509514903/posts/4152689698193783/?d=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蓋彼 Gabi SD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始音樂故事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0BxKS3FTw 這次的單曲「斷尾求生」,可以與 Sony Music Taiwan CPOP 索尼音樂 合作,真的非常榮幸,非常感謝過程中索尼團隊專業的支援,讓這首歌更順利的產出。 而這首歌也是我與...
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男調 在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早老人碎碎唸,文長慎入)
在群組裡閒聊著,朋友們都說小男孩的短文令他們感動不已。
我說,這其實只是每天的一小段縮影。每天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可多了,隨手就可以寫下好多篇,只是怕這樣洗版會把大家給煩死......
例如:昨天小男孩一到校就心情不佳,早上四節課配合度都超低,中午被我抓來唸一頓後,就強勢回歸地球表面。而下午又發生爬樓梯危險事件,放學後留他下來,繼續用堅定語氣重建正確的行為規範、並用溫柔語調和男孩交心......
這就是小學老師的日常,每天都有不少斷線、或層出不窮的紛爭衝突發生,不會一下子就像童話故事裡「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情節,因為我們面對的就是學生。尤其是現今社會,有好多內在滿滿憤怒情緒的孤單孩子。
但也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才有那麼大的可塑性。而故事,就藏在每一個心靈交集的瞬間。
當孩子歪掉了,我們就幫他調回來;孩子爆氣後,和解了,圓滿了,心再重新連結上就好。
只要我們確定這樣的相處方式,在孩子身上看得到力量,並且確定他們走在正確的方向。即使慢了些,但一點一滴的累積著,拉長時間軸,總會看到他們正在前進。
---------------------------------
今天放學前,結束嚴肅話題後,我話鋒一轉,問小男孩:「你知道老師很喜歡你這位學生嗎?」
他默默的點點頭。
但我也很清楚的告訴他:身為一位老師,我必須教好學生,避免他們發生危險,所以有些事情必須立即嚴格制止,就像今天的爬樓梯事件,因為這是我的工作。
男孩立即點了點頭,表示他懂。
---------------------------------
朋友說:「光是看你每天發生的事情,就覺得處理起來很不容易了,原來一天有那麼多事情,那老師你不是每天都消耗很多精力?」
我說:「哈哈,所以我覺得我每天上班都很累……從開學至今才兩個多禮拜,會瘦3公斤多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過我也跟朋友解釋,我一向都是用這樣的方式帶班,所以對我也沒多大的差異。
說真的,一般小孩也有很多狀況,處理他們的問題時,經常忙起來就一整天沒吃沒喝沒上廁所......
只是那些故事分享出來,似乎沒像帶好弱勢孩子那麼偉大就是了。
但是,不該是這樣的。
對我而言,每一位孩子,不管是特殊孩童、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平凡的中等生,都有他的獨特且必須存在的價值。同時,每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也都十分複雜而難解。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兩年內,為與我們相遇的每位孩子,在他們心裡照入一道光,讓他們有勇氣,化自卑為自我價值感。讓這些溫暖,成為他心裡一直閃耀的力量。
我曾遇見很多值得我尊敬的老師,他們不像我天生愛寫文章,但他們都有好多關於愛孩子的故事未曾說出口,都在自己的教室裡,陪伴著每一位需要他的學生,照耀那些需要光亮的心靈。
這也是我書寫的目的,想為老師們說說話,說一說在那些日復一日、被雜事淹沒、被煩躁得精神耗弱、有些無能為力、有些失去初衷......的日子裡,至少有這些故事陪伴我們,安定我們的心,還願意相信教育。
於是我們就可以一起繼續前行,一起學習,可以有能量創造更多動人的故事。
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男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值得細看詳文到最後🙏🏻
幾年後,我又遇到同樣的一句話。
多年前我在學校演講時,一位家長站起身來、當場指著我說:「我從小也是被打大的,打到我現在事業有一番成就。我愛我的孩子,我打他、打到他不敢調皮搗蛋。這樣有什麼錯?你懂教育嗎?」
一時之間,全場突然安靜了下來;一時之間,我既挫折、又難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從那一天起,我決心努力研究體罰與不當管教對孩子(以及成年人)的傷害。
直到前幾天,我又聽到了類似的話。
▓
「我從小就經常被打,說實在話,我挺感謝我父親當時願意打我,不然我現在應該就去撿角了。我是覺得,孩子是該用打的。」現場的家長露出有些尷尬、卻又有些被同理的表情。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準備開啟一段對話。
「那是幾歲的時候?你多高呢?」
「那很久以前了,大概八、九歲吧,那時候我很矮。」父親比了自己腰部的高度。
「聽起來,你很感謝父親不管多麼忙碌,都願意花心思管教你、關注你,是嗎?」我說:「那時候的你是怎麼了?怎麼經常惹得父親生氣呢?」
「就是不乖啊,不寫作業、沒有做家事、也偷拿過別人的東西。」
「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他是一個頑劣的孩子嗎?」
「也沒有啦。那時候就很閒啊,父母親都在工作,小時候就是調皮、不懂事,才會搞東搞西!」
「所以聽起來,小時候的你有一段時間都是獨處的,因為父母親都在工作。」
「對啊,我們家從事OOO,所以我放學後就都自己找事做。盡量不要去打擾到父母。」
「所以這個孩子經常是孤單的,他盡可能找事情做、陪伴自己,不讓自己無聊,對嗎?」
父親點點頭。
「我聽見,小時候的你不僅獨立,也有一份貼心。」
「怎麼說?」父親露出困惑的表情。
「因為,你不只會陪伴自己,還盡可能不要吵到父母工作。」「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你已經努力了,卻還是不小心讓父母親生氣、然後被處罰……。」
父親好像愣了一下。
我接著問:「那個時候有人會在你寂寞的時候陪你、教你比較適當的行為嗎?」
父親搖頭。
「父親都怎麼打你呢?」我問。
「皮帶、塑膠水管、衣架、拖鞋、巴掌……」父親一個一個唸出來,每唸一個,現場的氣氛好像又更沉默。
「一個從小忍受著孤獨,知道要陪伴自己、不可以吵父母的小男孩,真的需要被這些東西毆打,才能更懂事嗎?」我放輕音調問:「還是他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陪伴他玩的人、一個能夠好好地教他的人,就夠了呢?」
父親沒有再說話。
「把拔,如果有機會遇到小時候、身高大概是到腰部的自己,你也會選擇拿皮帶打他嗎?還是你會願意牽著他的手坐下來、為他的傷口抹一些面速力達母,然後陪他聊聊天、教會他一些事呢?」
▓
我們的對話暫時到這裡。
不管這位父親後來是否調整了教養孩子的概念,我只希望在那當下,有一個長年以來受了傷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被了解、呵護。也讓他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被這些東西傷害,也可以是很棒的孩子。
這段對話的目的,不在於否定父母對孩子的愛、或者否定父母親的用心。小孩子從未懷疑父母親管教的用心,但他卻鮮少有機會了解到:
他真正需要的,其實遠遠大過於體罰。
▓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圖\Pixabay
原文載於遇見嘿狗狗 - 胡展酷心理師Facebook 👍🏻👍🏻
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男調 在 蓋彼 Gabi SD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原始音樂故事影片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0BxKS3FTw
這次的單曲「斷尾求生」,可以與
Sony Music Taiwan CPOP 索尼音樂 合作,真的非常榮幸,非常感謝過程中索尼團隊專業的支援,讓這首歌更順利的產出。
而這首歌也是我與音樂圈的多年好友JerryC的首次跨界合作,過程中他一直用非常專業的態度在跟因為太久未進錄音室,焦慮到像吉娃娃的我耐心溝通,真的非常感謝他的耐心。
JerryC創作過許多感動過大家的好歌,如【HEBE的小幸運】,以及【徐佳瑩的真的傻】..等,都是出自於他之手。所以說能夠與他合作真的也是完成一個夢想🦭
這次會想要創作這首歌,主要是蓋彼希望能為感情中感到孤單無力的女生們發聲,希望男生們能因此多多關注自己的女朋友的需求,多溝通傾聽,不然哪天女生一旦決定「斷尾求生」一段感情就會這樣沒有緣分了。
一旦認定對方,努力將雙方頻率調到同一個象限上,是必然的課題,不然一遇到摩擦就開始比較其他人的優點,真的會比到老都比不出個結果。
希望大家都可以到音樂串流平台收聽,支持蓋彼有下一個音樂故事的誕生。而蓋彼的動畫,將永遠陪伴你跟妳的感情路 : )
KKBOX收聽
https://reurl.cc/3avW8L
其他平台收聽
https://lnk.to/Gabi_CML
斷尾求生
詞曲 JERRYC 蓋彼
演唱 蓋彼
[V1]
已不知道 走到這裡 是靠誰在撐
重複受傷 終結成痂
猜你到底有多愛我 重複的流程
行李收了幾次 又放回幾次
[V2]
在你眼裡 都是威脅 跟無理取鬧
你說是我 選擇要離開
以為你的孤單 只有我懂
所以使命感太重
跌入我挖的洞
[Ch]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裡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空門
想要留下 美好的我們
[V3]
其實知道 走到這裡 是靠我在撐
專屬的笑 誰又嘗得到
以為你的古怪 只有我懂
所以得失心太重
最後終於失控
[Ch2]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面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入空門
這樣的我 你或許會心疼
[bridge]
在你懷裡 失溫不眠
隨時像失戀 你卻在身邊
就好像 等待變厭倦
[Ch3]
提分手的人 有最撕裂的靈魂
看似劃下句點俐落結束
卻翻著訊息到凌晨
提分手的人 有最痛苦的旅程
反覆心裡說好的 斷尾以求生
卻放任思念闖空門
這樣的我 你或許會心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an5nDzn0FQ/hqdefault.jpg)
沒有你陪伴真的好孤單男調 在 泡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來看新影片 "約會都男生出錢?台陸兩岸價值觀差超多???【麵Talk】/ 泡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hWOgSGjso --~--
新影片~大陸網戀超盛行?大陸人真的沒你們想的保守啦~【麵Talk】/泡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RNW_ASsuM--~--
#與我無關
#每日一歌
#泡麵好聲音
記得到粉絲專頁支持我喔!
FB https://www.facebook.com/huyaya908/
過往早已變得平淡
甚至開始自我調侃
偶爾心頭一酸
掀起一些波瀾
雨天撐著的雙人傘
路過最愛那家餐館
戒一半的習慣
沒慶祝的聖誕
應該噓寒問暖還是藉口不談
那些遺憾
留在心底成為舊患
開始的傾心交談
淪為平淡
望眼欲穿
等不到你的晚安
全都
與我無關
反正我早已習慣
一個人孤單
心酸為難
也要假裝自然
慘澹或燦爛
全與我無關
反正我早習慣你已不在
一個人的空白假裝釋懷
自我感動是病態
我回頭看是陰霾
不想要你理睬變成阻礙
我早已習慣你已不在
一個人的空白假裝釋懷
開始的傾心交談
淪為平淡
望眼欲穿
等不到你的晚安
全都
與我無關
反正我早已習慣
一個人孤單
心酸為難
也要假裝自然
慘澹或燦爛
全與我無關
開始的傾心交談
淪為平淡
望眼欲穿
等不到你的晚安
全都
與我無關
反正我早已習慣
一個人孤單
心酸為難
也要假裝自然
慘澹或燦爛
全與我無關
全與我無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zhKwsoy2P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