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因為有感而發寫下的「你的暖心畫面,是我的無奈處境」,獲得許多人的共鳴與討論。
其實一開始,是由「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粉專版主先轉貼了我寫的那篇短文。
這個粉專是一位記者經營,每天我總是要看一下粉專的貼文,才感覺一天結束的儀式感,雖然他已經離開醫藥線,卻依然用晚上下班時間繼續服務粉專的讀者。
在疫情嚴峻的前些時日,住家附近陸續有些確診的風聲,新聞沸沸揚揚的吵著疫苗,談論著快樂缺氧的猝死原因,情緒確實是有受到影響,那段時間更是期待粉專的貼文。
這位記者將指揮中心的資訊,摘錄重點,並以白話易懂的方式,溫柔地跟大家講述需要注意的,並排解大家疑惑的相關疫情話題,精準的用語加上不帶挑起情緒的方式,讀起來有穩定內心的療效(是在賣藥嗎?)。
這粉專是陪我一起等疫苗的力量。
我已經追很久的粉專,也推薦給大家。
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
----------------------------------------------------------
轉貼 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 版主當天寫下的文。
最近疫情資訊很「平穩」,新增個案連續多日都在200例以下,Rt值也都在1以下,看起來疫情已經反轉。但陳時中今天說,疫情看起來平穩,但不代表趨緩,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因為這個病毒,就是一稍不小心,就如野火狂燒,想滅火要費盡心思。
================
另一方面,關於「疫苗」,不管是各縣市怎麼分配、各縣市怎麼打,甚至有沒有「內線」;或有些人該打沒能打、有些族群被質疑打太多,議題紛亂不休。
但我比較想討論的,是今天看到金鐘廣播主持人余秀芷的貼文,談到各地疫苗接種出現許多「暖心畫面」。
我隨意搜尋一個標題,
「孝孫『公主抱』阿公走300公尺階梯打疫苗 鄰居直擊背影動容:人世間最美風景!」一名孝孫將阿公以「公主抱」方式,從山坡上走下山,一路抱到施打地點。
看起來很溫暖的畫面,實際卻是令人心酸的情節。
余秀芷的貼文說,剛才看到被拍下公主抱爺爺,走下坡道去打疫苗的孫子,自己拿起手機回復了當時的狀況,他有點激動的說,「施打的場地沒得停車,防疫專車資訊找不到,沿路都是斜坡,看到很多人都是抬著輪椅送長輩下山。」(對旁人來說的暖心,當事人應該很無言)
在其他縣市,也看到長者拿助行器,奮力爬一段不短的斜坡前往施打場地,即使場地在應該很無障礙的醫院空間,醫院方提供的接駁車,卻沒有升降設備,輪椅無法上接駁車,醫院接駁車幾乎是空車穿梭著。
余秀芷的貼文寫道:醫院端的主管職,在第一天的「震撼教育」下,對著鏡頭滿滿抱歉的說:「沒有想到坐輪椅的長輩這麼多。」
#沒想到坐輪椅的長輩這麼多
其實是蠻讓人難過的一句話。因為這些坐輪椅的長者,他們在此之前,因為沒有便利出門的環境,而自我減少出門的機會,「隱身」在社區之中,以致於社會「看不見」他們的存在,而忽略友善空間的營造。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多數在位者,對這些狀況視而不見,因此明明是開放高齡者打疫苗,卻都以為這些長者是「健步如飛」可以爬上爬下的健康人,忽略友善、無障礙的環境很重要。
===============
根據衛福部105年度調查,身心障礙者一個月都沒有外出比例約9%,一個月只出門1到2次者,也約有1成。
以105年約117萬身心障礙者來算,約有20萬人,幾乎足不出戶。
為什麼他們出不了門?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交通不友善,有些人連門都踏不出去。(如住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這又是另一個複雜的議題了)
友善空間也不只是障礙者有需求,年長者、推娃娃車的爸媽(只要推車上路一定會想幹譙政府)、車禍暫時需要輪椅或助行器者、生病肢體不便者等,其實任何人,都需要友善的無障礙設施。
今天特別嚴肅的分享這個很少人關注的議題,多希望各縣市都能一起「內線交易」無障礙理念。
希望我們一起當個營造友善環境的人
所以每次在我家附近的全聯,如果看到有人機車停在無障礙坡道前,我一定拍照檢舉。
今天造成別人的不便,可能就是明天自己的傻眼。
共勉之~~
晚安💤💤💤
沒想到坐輪椅的長輩這麼多 在 Re: [新聞] 竹縣府規劃輕軌路網年底送交通部PTT推薦Hsinchu 的推薦與評價
推bala045 : 那麼慢的輕軌要幹鳥我還不如騎車10/19 00:17今天風大到連走都走不太動騎車小心. 而且呢不能騎車的老人小孩怎麼辦? ... <看更多>
沒想到坐輪椅的長輩這麼多 在 金門祥佑醫療器材企業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坐輪椅,但其實只要長輩還能 ... 長輩 ✓ 行走需他人扶持或輔具協助,長距離移行需輪椅協助的 長輩 ... 基因檢測其實沒想像中這麼恐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