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講風機葉片回收了】
#風機回收系列第三彈 #丹麥公司拿廢葉片做隔音材質
近五年來,隨著第一批上線的風機開始退役,各國浮現如何處理老化葉片的問題,說說能源也刊出兩篇風機回收專文討論,在前兩篇中,我們著墨了回收葉片的困難點與歐美的回收策略,第三篇來談談丹麥一家新創公司提供的解方:將廢棄葉片做成隔音材料。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總部位於哥本哈根的Miljoskarm公司,使用類似汽車報廢場的卸材機器,將風機葉片碎成直徑1~2公分的屑塊,再將屑塊顆粒摻入其他的回收塑料,合成新的隔音材料。與傳統的鋁金屬或礦物棉(mineral wool)等隔音材料相比,玻璃纖維的屏蔽效果一樣好,且維護成本更低。
雖然塑料和玻璃纖維最後還是無法分解,但用於隔音材質性能不錯,因為可以使用很多年(不能分解的好處)。公司預計今年將可處理50~100噸的玻璃纖維,約等於一年3到6支葉片,現在正尋找投資者挹注100萬到200萬歐元的資金,期能擴大產量與設備的規模,考量到2022年前,每年會有3800支葉片要退役,未來只會更多。而製程上比生產傳統隔音板,大約可減少六成碳排,能源投入則減少了六成,整體而言都相對環保。
市場方面,根據歐洲環保署的最新報告,由於全歐公路與航空運輸系統的擴張,愈來愈多人口會曝於噪音汙染之下,使隔音裝置的需求隨之上升,公部門成了這家丹麥回收商最大的潛在買家,主要業務是負責在大型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隔音設備,做為鄰近社區的噪音屏障;也可向私人企業出售隔音板,價格從每平方公尺100歐元起跳。但是生產一平方公尺的隔音材僅需25公斤的回收葉片材料,風機葉片一支25噸左右就能生產1000平方公尺的材料,葉片也 #不可能單靠這方式解決。
Miljoskarm不是這類新創公司的唯一:美國的Global Fiberglass Solutions(前篇有提過)開發出一種技術,可將葉片刨成顆粒,再混成地板和牆壁的建材;荷蘭建築商Superuse Studios則能把5個廢棄葉片重製,改造成鹿特丹兒童遊樂場內的攀爬設施。Miljoskarm的創辦人兼執行長Jakob Nielsen說:「幾年後,世界會出現成千上萬的廢棄風機葉片,堆在掩埋場不是解決之道,我們必須著手處理它們。」而丹麥的部分,該國最大的風機製造商Vestas與丹麥科技研究所(DTI)開創的Dreamwind計畫之一都在為開創減少廢棄物的風機葉片材料努力中。
很想知道風機葉片做的隔音牆能不能擋風機產生的低頻噪音XD
▉參考資料
彭博社:https://reurl.cc/3D5x2l
風機回收美國篇:https://reurl.cc/9E5RMY
風機回收德國篇:https://reurl.cc/WdXvjy
「汽車隔音棉效果」的推薦目錄: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ㄧ大粒人妻慢活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Re: [問題] 隔音施工的效果跟花費請益-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裝汽車隔音有效果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底盤隔音效果、輪拱隔音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底盤隔音效果、輪拱隔音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2022汽車隔音棉效果-汽車保養試乘體驗,精選在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武分舖-靜化論汽車隔音條安裝-桃園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問題] 汽車制震隔音(製震要貼滿嗎) 的評價
- 關於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Re: [問題] 隔音施工的效果跟花費請益- car 的評價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ㄧ大粒人妻慢活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根據氣象預測從明天開始至28號有熱浪來襲,是來自非洲的熱帶反氣旋引起的,這次的熱浪,炎熱範圍較大,義大利中北部地區,米蘭、都靈、博洛尼亞、羅馬等大城市氣溫都將處於37度甚至40度以上,最高溫可達43攝氏度。是百年來創紀錄的6月最高溫,多個城市發佈最高級別的高溫黑色警報。
對於這波熱浪來襲,義大利衛生部給出10條避暑黃金建議~(其中幾條簡直是在說笑話😂)
1.在11-18點期間盡量避免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2.關閉朝南和朝西南方向的百葉窗,避免陽光射入室內,但請打開玻璃窗,以保持室內空氣暢通。👍🏻
3.空調建議將溫度設在25-27度之間,以保證人員進出時不會受到強烈的溫差。🤣【 Hallo!!! 在義大利不是人人家都有冷氣, 幾乎很多家庭是不裝冷氣的!】
4.不要長時間使用電風扇,因為電風扇只能加速空氣流動但並不能降低環境溫度。🤣【 啊就沒有冷氣!不吹電扇要吹什麼?】
5.多喝水、果汁,多吃水果,即便不口渴也要喝水。👍🏻
6.避免喝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飲酒及含酒精飲料,因為此類飲品會導致體內產生額外熱量。同時避免油炸、辛辣食物,以及意大利香腸。🤣【 請問這是直接要了義大利人的命嗎? 不喝咖啡、不喝酒、不吃義大利香腸? 他們不熱死也沒胃口死 】
7.穿棉、麻等透氣的天然纖維,避穿合成纖維服裝👍🏻
8.戴淺色帽子,保護頭部,避免陽光直射戴上墨鏡 👍🏻
9.若因中暑或發熱導致頭痛,請立即弄濕頭部👍🏻
10.進入汽車前打開車門稍作換氣,行駛中打開空調或窗戶,不要將人或動物留在車內👍🏻
#ㄧ大粒謎之音 - 雖然近些年來義大利夏季高溫屢破紀錄,但義大利家庭的空調擁有量卻始終上不去。在義大利,家裡有空調彷彿就像是一件奢侈品。
💁🏻♀️那麼為什麼義大利人都不愛裝空調呢?
1. 【空調這東西,怎麼能吹冷風?會生病的!】
從小義大利人就被父母教導不要吹冷風,冷風對身體有害,會容易得感冒。(我們家🧔🏻連在新加坡這個四季全夏的地方去百貨公司也給我帶薄圍巾!到底是有沒有那麼怕冷?!)
義大利人對冷空氣的害怕在秋天體現的非常明顯,你會發現,天氣稍微一轉涼,義大利人便早早穿上羽絨服,對義大利人來說,一年只有兩個半季節,特別熱的夏天,冬天和准冬天。
2. 【 遍地的古董建築,怎麼能隨便打洞? 】
在義大利,上百年歷史的房子遍地是,如果要安裝空調,容易破壞房子原本的設計。尤其是那些歷史保護建築,你敢打個洞試試?
3. 【 這麼熱的天誰還跟你還工作?當然是渡假去!】
每年義大利最熱的七月和八月,是義大利全民休息的大假期,城市裡的人都跑到山裡,海邊、國外渡假乘涼去了。還裝什麼空調,空調有自然風舒適嗎?忘了媽媽說過的話了?吹冷風易感冒嗎!
4. 【 氣候總體溫和,房屋隔溫效果好,晝夜溫差大 】
義大利的氣候總體而言十分溫和,”很少”會有極端天氣出現。此外,在房屋上,雖然義大利的房子隔音效果差,但保溫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很多房子外牆壁厚度能達半米,冬天保暖,夏天隔熱,冬暖夏涼的感覺。義大利的晝夜溫差也大,白天在太陽下曬得半死,沒太陽的時候也能立馬涼爽下來,在外走著能找到陰影的地方,溫度真的立馬降下,尤其是義大利人們通常都會在山上買個避暑小屋,有的人6月底就開始打包要上山避暑修行去了~
#人妻MerMer - 明天因爲🧔🏻上海的朋友回來,大家約在米蘭吃飯, 所以明天中午我要彈槍匹馬的帶著我們家狗女兒Luna座火車上去米蘭,雖然只要40分鐘的路程,但ㄧ想到明天米蘭有可能飆破40度的高溫,就整個想屎啊!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裝汽車隔音有效果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四門隔音的部份只要把防水膠條換新就會好很多了 後行李箱雜音一直都是掀背式5D的痛... 因為後部空間大又直接與後座相連接唯有加強椅背(吸音棉)或在行李箱底部鋪設制震 ... ... <看更多>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底盤隔音效果、輪拱隔音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底盤隔音效果、輪拱隔音台北、隔音施工價格就來汽車零件保養懶人包,有最完整汽車隔音棉效果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汽車隔音棉效果 在 Re: [問題] 隔音施工的效果跟花費請益-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我沒給店家施作過隔音工程
但我自己擁有過三台車
前兩台都是NVH表現很糟糕的小車
所以這兩台我都自己做隔音
算是有些心得
第三台也就是現在這台,算是經驗累積後的成果。
首先,隔音工程要對症下藥,這點是絕對肯定的
這是因為隔音工程的目標是人耳
聽覺是一個很精密的東西
我們知道內耳裡有三小聽骨
聽骨的功能是透過槓桿原理來調整耳膜接收到的震動傳遞給聽神經的放大倍率。
如果這樣說太抽象,你只要理解
當人在很安靜的環境下,聽覺的靈敏度會大增,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到。
而人在很吵雜的環境,手機響都聽不到。
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你沒有辦法把整車的噪音全部壓制到很小的程度。那就算你把90%的噪音都
隔絕了,剩下那10%就會變得非常的吵。
而人類是沒有技術能做到這件事的(至少要在車上實現目前是沒有能力)
換句話說,汽車隔音工程的目標不是無腦的把所有噪音都想辦法隔絕,而是把討厭的噪音
抑制下來。當每個噪音都維持在相近的水準,那人耳就不會覺得誰特別凸出。整體就不會
覺得吵雜。
當然絕對音壓不能太高,不然跟副駕講話要用吼的肯定也不會是很好的體驗。
所以隔音工程要先找出哪個噪音特別吵。這不止跟音壓有關,跟頻率也有關係。譬如人類
對低頻的容忍度比較高,對高頻就很難容忍。因此車上第一難接受的噪音應該是高速的風
切聲。
這裡要留意的是,風噪一般可以粗分成風撞在車身上產生的低頻噪音,還有空氣流過縫隙
時產生的高頻口哨聲,後者稱為風切聲。
風切聲多半來自高速時風吹過門縫或後照鏡時產生。因為風切是高頻噪音,人耳通常很難
接受,即使大部分的低頻風噪聲都比高頻風切聲來得大聲,但人耳對那個時不是叫兩下的
風切聲特別敏感。
好的是,風切聲相對是比較容易解決的,膠條就是很便宜的風切解決方案。只是很多人都
誤會膠條的用法,我第一台車也是搞錯方向。
把膠條貼在跟原廠膠條重疊的位置,以為這樣隔音會比較好,實際上除了把門搞到很難關
還有開門時會有開罐頭的聲音以外,基本上只有搞笑功能。
膠條要用來填補縫隙,不是讓膠條過度壓縮。
膠條對“隔音”的效果很小,的確多一層膠條能讓噪音穿過門縫時多一層阻隔。但噪音從
車外傳入車內,門縫只佔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噪音可以直接穿過鈑件進到車室。所以把門
縫封死,整體來說隔音不會因此又太大幫助。
所以膠條的主要功能是改善風切聲,強化隔音能力是其次。
再來是輪轂聲,也就是胎噪。
這主要在高速行駛以及壓到路面坑洞時比較明顯。
這裡就要留意一個狀況,大部分的車在高速時都會有明顯的噪音。
因為高速時,風噪,胎噪跟引擎噪音都會出來。所以高速噪音通常是大部分人優先想改善
的。
但這裡要知道一件事,高速的風噪是風撞在擋風玻璃產生的。這件事在車出廠後就幾乎無
解了。
譬如投影面積大的SUV,風噪多半比房車在先天上劣勢,這幾乎無解。
所以如果高速時,風的轟轟聲是最大噪音源,那我建議就不用浪費時間金錢了。
因為你沒有能力改善風噪。這時如果去做輪縠隔音,最有感的會是市區低速壓到坑洞的聲
音被抑制下來,但高速噪音會變得更難忍受。
因為雖然絕對音壓下降了,但人耳會自動去補償讓整體音量聽起來跟原本差不多。而這時
的噪音來源更趨於單一頻率的噪音,這對人腦來說是很難忍受的。這時音量感受不變,頻
率更單一,整體會覺得更吵。
所以通常高速風噪就主要決定了一台車在進入市場後能做到多少隔音水準。
輪縠跟引擎噪音的處理就以風噪的條件為基準來搭配即可。
這是我在第二台車把輪縠噴了制震底漆+貼滿制震墊+3M隔音棉+內龜貼滿吸音棉,搞到內
龜板差點裝不回去(因為增加太多東西)後的心得。剛做完這種變態的輪縠隔音後,上路
測試覺得壓到坑洞的噪音抑制的非常好,但高速時完全沒比較好啊,根本覺得更糟了。
因為小車馬力低,時速110轉速已經超過3500,引擎噪音整個爆炸啊!胎噪變小,但引擎
噪音整個被凸顯出來。當然引擎噪音是有機會改善的,但只是在引擎蓋貼點隔音棉基本上
也是瞭表心意而已。正統的引擎噪音處理是要從防火牆內外做處理。防火牆外要把引擎吊
出來才好施工。防火牆內要把整組儀錶內裝全部卸下。這兩個都不是一般DIYer能簡單處
理的,事實上專門的隔音店也很少聽過在這樣搞的。
另外就是真正的“隔音”問題。也就是車外噪音傳進車室。這個是在門板內做隔音的主要
目的,但還是要說一句,有效果,但有限,因為車外的噪音傳入車內,除了穿過門板外,
也會穿過車窗玻璃。你有本事把門板都貼滿隔音,玻璃你能怎麼辦?所以有雙層玻璃的車
款,先天上更有能力去做到更好隔絕車外噪音的條件。
另外也有車主覺得車頂隔音很糟,下雨滴在車頂像滴在鐵皮屋頂的。
最後提一下,大部分的兩廂車(掀背或SUV)都忽略了一個地方。
兩廂車的行李箱,常常會產生共振噪音,我坐過大部分掀背或SUV,時速超過50就能察覺車
後方傳來轟轟聲。這時多半跟行李箱的共振逃不了關係。所以兩廂車可以優先考慮對行李
箱底板做隔音,把行李箱底板拿下,看到裸露鈑件就可以施工了。
以上,不推薦隔音材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30.184.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95434137.A.1AB.html
不過我認為適當的對症下藥,仍然是可以的
因為我們這種平民,就算花到兩三百萬買雙B或歪L,依然是有可以改進的點
譬如前面說到的行李箱共振
我在NX200T上依然非常明顯的聽得到
但NX在輪縠的處理上相當到位,壓坑的噪音抑制得很不錯。不過是坐我同事的車,沒體驗到高速,不知道高速表現如何,引擎噪音是可以肯定只要不要刻意拉轉,在台灣的速限內應該是不會聽到引擎聲的。
因此即使換到NX,也是有可以改善調整的地方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