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旅行 #故宮南院
這回再訪嘉義,便預留半天時間,在回程前特別繞來故宮南院。
即便心想選定一兩館最想看主題就好,但還是又貪心的選了兩館,加上語音導覽解說得不少陳列牌未說明的細節,來到戶外藝術區時只剩不到一小時。
但園區原來如此大,只能環繞相對較小的至善湖(另一個至德湖已不知邊際在哪)步行一圈,戶外裝置作品也只求有緣相遇的幾件。
#故宮南院建築
雖然原本很期待原得標建築師Antoine Predock以玉山為主館、搭配竹林山水的嘉義阿里山意象的設計概念。
但現存由姚仁喜的設計,則較偏離台灣意象,而是從書法的濃墨(主展館及典藏館空間)、飛白(玻璃與鋼柱交錯的虛量體)、渲染(連結前兩者空間)三種筆法,打造成三座流線型量體交織而成。
但說真的,若不是從官網的俯瞰照,走入建築中是沒太多感覺,倒是覺得十分神似宜蘭的蘭陽博物館之再進化建築,也不錯,但倒也沒有特別驚艷。
戶外美術館區,夕陽西下時分,光線、色彩美到任何一個角落都讓人想多人停留。但實在有點趕,加上戶外區實在太大,光是園區景點就高達13處,而且包括像南瓜廣場等都還在整修中(所以草間彌生的作品也被包起來)。
看了 #風涼畫,湖中央的 #忘筌捨筏 等。
很喜歡的 #台繡妝,這是由藝術家成若涵所創作,以鋼鐵媒材,打造不同色彩繡布,中間則以臺灣民間信仰的祥獸等為圖騰縷空。
如晾曬在綠草皮的繡布,風一吹,藍空映照,一席文化編織的布如歌般,穿越歷史,遁入現代及遠方的時空。
另,故宮南院的菸灰缸,每個都是瓷器造型,又季節花、夕陽也太美了。
#展覽
相形多年前常在北京工作,常走訪故宮一帶,臺灣故宮真的珍寶太多。
光這回南院以清皇帝最愛的古玩奇珍為主題的多寶格,一次展出就是高達619件。
三大單元,#收納古玩 #開箱趣味 #藏物格架。
真是奢華的扮家家酒啊,根本是越超精品的瓷器蒔繪寶物箱,外觀比小行李箱還小,但隨著器物不同,設計不同樣式的多寶格,細緻精巧。
裡頭分格設計,無法想像一個寶物箱,就有多達60-70件藏品,而且寶物包羅萬象,從外到內無不是可以欣賞之處,好玩的還有以寶物型而設計的縷空拉板,或是以明屜、暗屜多層次交錯,開箱文簡直讓人驚喜連連。
像是喜歡到處遊山玩水的乾隆皇帝,還特製可組裝式的桌腳,以便到了郊區,也能輕鬆作為桌子,提筆揮毫等。
#人氣國寶
戶外作品的 #玉山與熊,原來作品無敵迷你
乾隆的 #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 實在太美了
北宋 #汝窯 的青瓷水仙盆,溫潤的天青釉色、開片紋路色美工細,名瓷之首外,保存又完整,光為了這全世界僅存不到百件之作前來,就應很值得。
#佛教文物 也讓我十分喜歡,特別是北齊的。
相較於北魏佛像造型挺拔秀美,北齊時代因石雕立佛盛行,開創雕刻新風貌,背屏式佛像減少,淺刻純熟,線條柔美,而以單體圓雕為主流,更能表現出其袈裟的輕薄貼體、臉部線條的精細及神韻。
汝窯 現存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清代漢裝美人】
《雍正十二美人圖》是雍正帝尚未登基前,仍是雍親王時所收藏的十二幅美人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十二幅作品原是一套屏風畫,當中美人對應四季變化,各有雅姿:裘裝對鏡、烘爐觀雪、捻珠觀貓、立持如意、桐蔭品茗、撫書低吟等等,展現出清朝的審美觀。
此畫的畫家是誰已不可考。但憑絹畫上的落款和鈐印如「破塵居士」、「圓明主人」(雍正皇帝登基前所用的自稱),可知是他的收藏。美人圖以實景為參照繪製,畫中的大部分器物,都可以在現實中找到相類似的,數量之豐富,宛若一座小型博物館,反映出精緻的皇家生活。
《博古幽思》中博古架上陳設着北宋汝窯無紋水仙盆、明宣德鮮紅釉僧帽壺、清代松花江石鳳池長方硯、商代獸面紋觚、戰國至漢代的銅獸耳扁壺等,這些珍貴的藝術品也是清宮珍藏,至今仍可以在台北故宮和北京故宮中看到。《持表對菊》中美人手持西洋錶,桌上擺放着書籍,後景靠窗處,黑漆描金方桌上陳設了渾天儀。《捻珠觀貓》中,美人手持手串,桌面陳設古青銅方鼎式和青田石印章,後景陳設畫琺瑯自鳴鐘。這些陳設反映出中西合璧的宮廷文化生活。
傳統中國工筆畫,尤其內廷「宮筆」,細緻敏銳,擅長描繪稀罕富貴,亦善於表達綺麗閒愁。美人倚窗嘆寂寥,這十二幅作品可說是將這種惆悵之美表露無遺。
作品資料:
清初 佚名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又名《雍正十二美人圖》)
共十二幅,每屏縱184cm,橫98cm
絹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中國 #美 #仕女 #apaintingaday #beauty #furniture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chineseart #museum #women #china #beauties #beijing #peking
汝窯 現存 在 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早雅虎首頁並排露出這兩本書,廚俠五與故宮四。
雖是巧合,但其實暗合了我的創作理念。
《穿越故宮大冒險》寫的是古人皇宮貴族、文人雅士的生活。
《少年廚俠》恰恰相反,寫的是古代廚役草莽、庶民百姓的生活。
兩者合看,基本涵蓋了古人各階層的「雅」與「俗」文化。
不管您為孩子買了哪一套,都不該少了另一套,這樣才能宏觀中華古文化的全貌。
蓮花式溫碗
是現存汝窯青瓷中造型最特別的精品
穿越故宮大冒險4.
《蓮花式溫碗的密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941?sloc=main_mb
1.2.3.集合購75折喔!
(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6871?sloc=main_mb
《少年廚俠5.》陰謀與真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069?sloc=main_mb
《少年廚俠1-5》全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143?sloc=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