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熊御宇拍攝分享他收藏的高速公路回數票證與繳費證明單,你有關於高速公路收費的回憶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臺灣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國道1號)在1974年7月29日通車(三重交流道-內壢交流道路段),其於興建時即規劃為收費公路,並採取主線栅欄式人工(計次)收費方式,在1974年7月30日啟用第一個(泰山)收費站,開始向用路人收費。
1983年2月推出不找零車道,1996年12月推出回數票專用車道,平均讓每部車輛持用回數票繳費過站的時間縮短為約3.7秒,每車道每小時可通過900餘輛,雖已至人工收費作業效率之極限,但仍無法滿足更優質收費效率之需求。
另在計次收費時代,高速公路全路網合計設有23處人工(計次)收費站:
國道1號有11處收費站(汐止、泰山、楊梅、造橋、月眉、后里、員林、斗南、新營、新市、岡山)
國道3號有11處收費站(七堵、樹林、龍潭、後龍、大甲、名間、古坑、白河、善化、田寮、竹田)
國道5號有1處收費站(頭城)
車輛過站時由收費員依車種不同收取不同費率之通行費,此種過站計次收費方式,常受限於土地取得、道路線形等問題,致使各個收費站之距離不一;且因收費站多設置於郊區,使得高達65%的行駛高速公路都會區路段之用路人均未過站繳費,而其餘35%之中長程旅次則會經過收費站繳費,如此並不符合公平付費原則,導致既有計次收費制度遭到用路人的挑戰。
唯有提升轉換實施結合電子、電腦與通訊等新科技技術之自動化電子收費,方能突破達到無須停車、無現金之收費服務。
為落實付費公平性及一致性,以回應用路人之期待,避免收費制度瓦解,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開始規劃將計次收費轉換為計程收費,並為減少收費人力及收費站之用地,研議導入電子收費(ETC)替代人工收費,並藉由自動化收費提升高速公路收費效率。
另為順利推動及提升行政效率考量,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於2003年以BOT方式推動電子收費(ETC),提出「徵求民間參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建置及營運案,委託民間廠商建置及經營電子收費(ETC)系統,欲借重民營公司創意及效率,加速整體計畫推動。
電子收費屬於新的繳費方式,為使民眾逐漸接受及適應,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規劃採兩階段方式轉換,於2006年2月先導入計次電子收費與人工收費併行,使用路人逐漸了解新的繳費模式,等到ETC利用率上升及民眾逐漸熟悉電子收費後,再於2013年12月30日將「計費方式」由固定費率之計次收費,無縫轉換為按行駛里程計費之計程電子收費,前後以10年時間推動電子收費政策與溝通,成功達成「走多少、付多少」之公平付費理念。
高速公路收費大事紀:
1974年7月30日,泰山收費站配合三重中壢段通車開始收費,為第一個開始收費的收費站,除現金外並收回數票,費率小型車15元、大貨車20元、大客車及拖車30元。
1978年10月31日,國道1號全線通車。
1981年6月1日,啟用軍用、郵用票證。
1981年7月26日,首次調整費率小型車25元、大貨車30元、大客車及拖車40元。
1982年8月,實施購買百張本回數票95折優惠措施。
1989年9月1日,全線設置小型車不找零錢車道。
1991年9月1日,再次調整費率,小型車40元、大貨車及大客車50元、聯結車65元。
1996年12月1日,全面實施回數票專用車道。
1998年1月,汐止收費站實施南下免收費。
2000年10月,七堵收費站北上單向開始收費。
2004年5月,榮獲行政院頒發「績效卓著」獎牌。
2006年2月10日,啟用計次電子收費(ETC)車道,人工及電子收費併行。
2006年9月18日零時起,國道5號頭城收費站於開始收費。
2013年12月30日,計次人工及電子收費轉換為全電子計程收費,高速公路計程收費正式上路;既有的收費站全數停用,改為RFID標籤(eTag)及車牌辨識方式收費。雖然收費站隨即遭到拆除,但有3個收費站的部份站體被保留下來作紀念,分別是國道1號的泰山收費站和國道3號的大甲收費站、田寮收費站。
2015年8月31日,高速公路局榮獲國際橋梁隧道及收費公路協會(IBTTA)2015年收費系統-服務及推廣類卓越獎及首獎(Present Award)。
2017年11月3日,高速公路局榮獲財政部106年第15屆金擘獎「政府機關團隊獎-特優獎」
2018年7月17日,提供通行費繳費平信通知改寄電子帳單服務。
汐止交流道通車了嗎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怨聲載道之四
6月8號,基隆客運自去年10月變更路線後,第二次調整1088班次。
➡減班,平日單程從 27班 #減少到24班
➡拉長班距,早上尖峰時間 #拉長5分鐘
🔥變更後短短兩天,我們收到了十幾位民眾的關心、建議以及抱怨。
大家反應早上6:40-7:00於暖暖街等車時,總是上不了第一班1088、1061A,一定得等下一班;又或是從南港、汐止返家時,客滿搭不上,而晚上6:50後,1088等車時間 從半小時、40分鐘、到一小時,候車時間大大拉長,嚴重到必須改變通勤方式。
我們只是 #祈求一個穩定的通勤方式,到底難在哪裡⁉
🔷🔷Part1細說從頭🔷🔷
去年108年10月2號,基隆客運1088在嚴重缺乏與民溝通之下,逕行公布變更行駛路線及交流道。
沒有人會將一條營運日上軌道、慢慢開始賺錢的客運路線,故意調整造成民怨四起,讓民眾從1088出走。
事發後,我們一連三天6點40分左右就去現場觀察搭乘狀況,眼睜睜看著長長的等候人龍,就是不願搭上通勤時間倍增的1088。
😩在客運業者、基隆市政府、國道客運主管機關(監理單位)三方與民眾之間溝通斷層下,一件美意徹底成了「惡意」,真的令人感到生氣跟無奈💦
我們一連發了三篇文來表達對這件事情的不滿。
➖➖➖➖➖➖➖➖
怨聲載道1⃣ 與乘車者溝通真的那麼難嗎?
https://bit.ly/3cT6BFK
怨聲載道2⃣ 1088乘車人潮不在,這條路線怎麼辦?
https://bit.ly/2At7pnR
怨聲載道3⃣ 1088與暖暖區聯外交通的難題
https://bit.ly/3hlRVmm
➖➖➖➖➖➖➖➖
半年過去,怨聲載道之一二三,仍舊存在,#如今又添上了「之四」。
🚌根據天下雜誌2017年的調查,本市是全台跨縣市通勤比率最高的城市。
🚌每天高達39%的上班族不在基隆工作,基隆到現在仍無庸置疑是通勤族之城。
我相信多數暖暖人要的都不多,就是一個穩定的通勤方式。
🔷🔷Part2什麼是穩定的通勤方式?🔷🔷
🔥🔥就是3點而已。
#車班準時、#班距浮動不大(先不論塞車影響)及有 #座位上得去。
更簡單來說,
就是一個搭乘習慣。但這三點在暖暖、在基隆可能越來越沒保障。
❌兩個長期的「先天不良」造成如此困窘❌
🔴 一、離尖峰時段搭乘人次,差異極大,養不起一條客運路線!
基隆市是 #乘車需求M型化的城市🆘,尖峰時段早上9點前(客滿)跟後(離峰時段是小貓兩三隻)是兩個極端。
離峰時段的空運量、回程的空運量,在在需要尖峰時段的「充足運量」來彌補。
💔這是通勤城市的悲哀,也導致業者幾乎難以擺脫營運赤字。「#不充足的尖峰時段運量」等同整條路線,持續虧損。
😓那該怎麼辦?
我們跟業者一起討論過:
離峰時段班次能少就少,如何?主管機關有限制(❌ 行不通)、司機閒置管理成本會增加(❌ 行不通)、運量難以被培養(❌ 行不通)等難題。
💦民營業者將本求利,如果 #能這樣做早就調整了…。💦
🔴 二、各項優待票的票價差無法補足,給不起應付的錢!
這是 #基隆市永遠的痛,基隆市財務狀況雖緩慢地逐年好轉,但仍無法給足客運業者票價補貼,包含兒童、學生、身障、老人優待票等等(意思就是我們甚至沒付足夠的錢給客運業者),同時也包含客運業者行駛的市公車路線(如所有的R系列公車)。
😥我們連公車處的票價補貼都付不起、給不足,真的很難很難給客運業者應付的營運補貼😥
➖➖公車處債臺高築怎麼辦?➖➖
去年的總質詢,我們推動公車處二十幾年來首次務實檢討
https://bit.ly/3dT9Pud
今年,我們再次提出這個議題,近期會跟大家報告路線檢討成效。
➖➖➖➖➖➖➖➖➖➖➖➖
😫在長久的「先天不良」之下,多數客運業者根本看不上基隆的市場,開一條賠一條。
🔷🔷Part3於是,演變成現在吊詭的局面🔷🔷
🤕主管機關交通處難以要求業者,有時候甚至還得懇託業者維持營運 (不做的人最大,不是嗎?);
在地民營業者 #基於故鄉情誼,捨我其誰,咬牙苦撐,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賺錢就請不起司機、不賺錢就無法增班,不賺錢就得減班、拉長班距,無限輪迴,#陷入無窮的困境。
我們真的理解與同情,也 #感謝基隆客運 「願意承擔社福(虧損)路線」。
但在大家逐漸適應1088的新路線,習慣搭乘的時間之後,怨聲載道4⃣,不到半年又出現了!
我們如此失望跟生氣。
🔥失望的是,業者還是沒有拿出跟乘車者溝通的誠意;生氣的是市府交通處對於1088通勤定位的搖擺不定🔥🔥
我們在5月26號看到1088調整路線公告,隨即向基客詢問變更緣由。
🚌業者表示,1088自去年變更路線後,民眾改搭 1061A者變多,導致尖峰時段上不了車,而1088搭乘量持續下滑,所以將1088部分運能(透過增加5分鐘班距,小小減班)改去支援1061A。
加開1061A班次,既 #回應民眾需求,又得以降低1088虧損,不是身為營運管理者應有的應變規畫嗎?
🔷🔷Part4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你看到6月8號要改點了,只是小小增加5分鐘的班距,嗯,應該影響不大,但為什麼上不了車?
如果1088 搭乘量持續下滑,那改點之後在南港候車一個小時還上不了車的抱怨,到底是怎麼來的?
早上尖峰時間搭不上1088 又是怎麼回事?
👉基隆客運有沒有想回應大家的乘車需求?有。
但你知道1061A加開班次了嗎?不知道。
所以,真的加開班次了嗎?#誰知道。
一紙公告,只知道平常等車的時間有小小改變,卻不知道整體調整的原因與方向,於是,看到的人都不以為意(#誰會看著班表數班次)。
😵等新班表上路(又是憂鬱的週一施行),候車時間更久、更上不了車,才意識到又要調整通勤習慣了!😵
甚至不知道可以改乘1061A的加開班次啊!這怎麼不引發民怨呢⁉
我們都知道公告版面有限,但至少發個新聞稿說明清楚吧, #至少在可行的管道(暖暖好所在的臉書,或者,上交流道前,請司機全車廣播說明) 有誠意地向大家說明吧。
🔥一次兩次拿出誠意,乘客會慢慢理解,甚至可以促成一股民意風潮向主管機關反應‼‼
#做生意不是要拉攏消費者嗎?
怎麼會一直拒絕良善的溝通,把消費者拒於千里之外,讓消費者持續地「怨聲載道」💔💔
🔷🔷Part5現在回來談本市交通處🔷🔷
⭕105年通車時、108年變更路線後由蔡適應委員召開的協調會上,交通處都表示基隆客運1088是一條「暖暖-南港」的「快捷公車」,這是非常明確的事情。
後來正式行駛的路線,因為先停靠更靠近台北市中心的松山,這條路線更像是「暖暖-松山」的快捷公車。
兩年多來養成一票在松山一帶工作或轉乘的通勤族,營運甚至勉強稱得上損益兩平,自給自足。
💦108年10月的「#變更路線1088之亂」趕走了一大票目的地在「松山」的乘車民眾。💦
乘客替換成需要先到「南港」的乘客,而「汐止」「南港」的通勤族運量,目前遠遠撐不起、養不起 1088 路線...。
😓更因為中間行經車流量超大的汐止交流道,整體行車時間拉長,需要到目的地「松山」的通勤族,無法接受每天上班遲到的苦果,只有選擇出走,更讓1088的營運雪上加霜。😓
路線運量的確可以養成,但已經九個月了,業者真的還能撐下去嗎⁉
我們在今年2月就跟基隆客運討論如何讓1088 永續經營,根據討論結果,#基客也具體將方案跟效益擬出來,包含調整行駛交流道、變更站牌等方案,行文至基隆市政府、雙北市政府、交通部公路總局(掌管一條路線的存續,爹娘很多啊),詢問變更行駛路線的可能性。
回函結果,簡單來說,就是不 能 改。
等等,但真的連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了嗎❓
🔷🔷Part6我們看看各單位對這個提案的回覆🔷🔷
🔺109/3/20【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說:
1⃣ 應進駐南港轉運站
(白話文:當初設站時就說好的,不能反悔不停靠南港轉運站。但進駐此停靠點,基客每月需付站台費予台北市政府。又是一筆養 1088 的開銷!)
2⃣ 涉及台北市境端行駛動線調整,可提出整體需求,協助送「臺北市市區及公路汽車客運路線審議委員會」審議。
(想調整路線?可以啊,提出來,台北市公運處就幫你送路線審議會處理,我們會議上一起討論。)
🔺109/3/31【基隆市政府交通處】說:
1⃣變更交流道申請,依「公路汽車客運業申請調整客運路線處理原則」,營運路線許可證所載5年效期內,變更交流道以乙處為限;惟為配合主管機關道路施工、轉運整合或交通動線調整者,不受此限。變更路線的部分,非本市所轄範圍,無上述理由提出申請,請交通部公路總局臺北市區監理所依規卓處。
(白話文:變更交流道申請,規定說不能更改,那就不能改。不過,也可以有但書。至於變更路線,不關我事,我沒有路權,另請 權責單位依規定處理吧。)
2⃣取消南港轉運站: 以台北市政府意見為主。
(白話文:當初規定就說成立這條路線,就是要進駐南港轉運站。不歸我管,當然要聽人家的意思。)
3⃣變更路線從市民大道改走南港路,尖峰時刻流量大,請評估。
(白話文:注意喔,你們改走南港路,要小心評估,也會塞車呀。)
4⃣1061、1061A、1088 當初就是三條路線搭乘需求有重疊,請業者評估載客數,再做參考。
🔺109/4/7【新北市交通局】說:
#都無意見。
🔺109/4/13【交通部公路總局臺北市區監理所】說:
1⃣言台北市府、基隆市府都有異議,請再審慎評估。
2⃣不可變更交流道。 (因為我們已經在108/10/1 變更過一次路線,按照規定不行再改了,就是改成現在的新台五路交流道💦)
🔷🔷Part7有感覺出什麼了嗎⁉🔷🔷
🔥🔥身為基隆人的主管機關,無法體察民意、無法苦民所苦、無法更往前一步去爭取,只能依照法規內容回覆給業者,告訴業者、告訴乘客,沒、辦、法。🔥🔥
最後再補一槍,建議業者審慎評估各路線的載客數、確認一下新路線的交通流量再送案吧💦
試問,如果你是更上層的爹娘、是旁邊的兄弟姊妹看到會作何感想呢❓
連我們基隆市的主管機關都不挺在地業者變更路線,其它單位還有什麼好置喙❓
於是,
😵疫情嚴峻,百業蕭條,乘客量下滑,演變成6月8號的改點事件😵
🔥🔥🔥Part8我們具體訴求兩件事🔥🔥🔥
🔶 一、請基隆市政府交通處明確表達1088通勤路線的定位問題,盡速研擬配套措施。
1088是快捷的通勤路線公車,不是包山包海希望一條路線滿足所有需求的站站停市公車。
開闢快捷公車不易,但摧毀卻很簡單。
1088 已經持續9個月無法自給自足,基隆市交通處還在期待能養回多少運量❓
5年的許可證再一年半就到期了( 110年12月22日 ),若基隆市交通處連補貼都給不足,業者如何繼續堅持下去❓憑什麼繼續下去⁉⁉
🔥我們從去年10月的協調會、11月的市長施政總質詢、今年議會審議,都反覆提醒基隆市政府交通處,請正視問題。🔥
身為基隆通勤族的主管機關,不是應該本著專業,尋求配套,為多數人利益著想嗎?
🔶 二、我們邀請每位乘車者主動將乘車經驗反應給本市政府交通處與業者基隆客運,請他們傾聽民意、蒐集民意,具體行動。因為截至上週五業者表示沒有收到民眾抱怨。
📞基隆客運 (02)2433-6111 轉業務部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 (02)2425-8236 轉公共運輸科
你們還是可以發Line的訊息向我們反應,我們一定如實轉達,但真的邀請大家,同步將訊息給基隆市政府、基隆客運業者。
讓他們感受到民意的風潮💪💪
我們想要的也只是一項對通勤族的尊重而已。
尊重與回應我們對行駛路線的關切、尊重消費者的通勤習慣!
#請拿出誠意和我們溝通‼
自己的通勤路線自己救。
接下來,我們也會同步與台北市聯繫,為1088永續經營找到一個出口🆘🆘
汐止交流道通車了嗎 在 醒之暖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總質詢結束了,也代表今年的會期即將告一段落。
希望這個讓我們團隊沒日沒夜辛苦準備的內容,能讓市政有一丁點的推動。
下周,我們將審核109年度基隆市政府的預算,作為新科議員,面對這厚厚一大疊的預算書還真的是挺頭大的.......。
在這次第二次定期會 議員總質詢,我總共提出了12個議題,有些議題很可惜沒有講完,但我們都會請市府單位書面回覆我們。
(#時間真的太少了不夠用啊)
在這邊先放上總質詢簡報,以及各個議題清單,總質詢影像會在待志工處理好後,陸續丟上來跟各位報告。
#議題清單在這邊
零、暖東苗圃
零、都市再生
一、基福公路通車五年總體檢!
二、我們可以信任暖江橋嗎?
三、從暖暖行銷世界
國家級綠道—淡蘭古道百年山徑
興隆街懸臂式步道
四、暖江橋到暖暖街路線優化
五、基隆市特殊教育困境
六、全市早療資源嚴重不足
七、基隆客運1088 變更交流道(汐止改南港)
八、八堵天橋拆除案
九、公園/綠帶/綠地,公私協力維護機制
十、我們能不能跟「浪浪」和諧相處?
十一、約聘雇及臨時人員退休年度年終獎金案
十二、公車處虧損案
如果你對哪一個議題特別關心!
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直接發訊息跟我們說唷!
➡用手機點點連結立即加入:
http://line.me/ti/p/%40gpu0368a
王醒之
#正在抱著預算書苦惱
汐止交流道通車了嗎 在 土城人看房到很憂鬱(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 ... 土城且新房不可,也只能勸你說以後那附近還有國道清水交流道這項利多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