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有開始 推動百香果外銷協調會
先講結論 阿慧跟大家達成共識:
✅將與農民、農委會、台農發、農會、公所等組成工作小組,協助農民以國家行銷為目標,提升生產品質及良好的對口關係,以暢通交流。
✅儘快確立百香果的國際行銷規範,讓有意參與外銷的農民有所本。
✅國際行銷分成鮮果、果汁、種苗等三大主軸來努力。
您喜歡吃 #深紫色的傳統百香果還是金黃色的滿天星品種呢❓
阿慧一大早就帶著
長年致力於推動台灣優質水果外銷的農產行銷專家 #台農發洪董事長 以及兩位專業經理來到 埔里大坪頂 訪視百香果農的產地及包裝現場😀
隨後來到鎮公所召開協調會,可說是 #打開百香果外銷的第一道窗
台灣水果超好吃 如何促進我們農民心血讓全世界都看得見、品嚐得到 並不容易‼️
🌏✨牽涉到 #雙邊經貿合作協定、#外銷果品品質基準、 #輸入國果品農業殘留量標準、#果品規格 #果品等級、#病蟲害檢疫、
針對不同輸入國,還要兼顧該國人對色澤、尺寸、口味偏好、保存期限的個別要求📝🔎🔬
現場,#台農發公司 分享了近年來開拓國際客戶購買台灣水果的經驗,提供農民對於出口流程及互相要配合的專業資訊。📌
#農民朋友 也很踴躍表達意見,包括百香果生產到採果的實務情形、對冷鏈設施及農業諮詢窗口的建議📌
也謝謝 #農糧署 和 #農會 分別提供過去協助農民提升產銷品質及建立產銷履歷、協助銷售等經驗📌
農民希望開創更多元的銷售對象
政府樂意協助更多元的行銷資源
阿慧就來當這把鑰匙🔑
🥕蔡培慧 專業實在慧做事🥕
台農發公司洪忠修董事長
農糧署 農糧署中區分署
埔里鎮農會
埔里鎮公所
水果外銷 流程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蘋果》耗時1個月,從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國際貿易中心及農委會開放資料進行比對,並走訪高屏、台東等地訪查農民、合作社,發現果農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狀況也憂心不已,但礙於「只有中國賣得好」的現實,只能選擇先填飽肚子。
台灣水果大幅度依賴中國,則從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上任開始,兩岸恢復官方交流,簽署大三通、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讓利合作條約,共20項台灣水果的關稅陸續被調降為0,位居台灣外銷產值冠亞軍的釋迦、鳳梨,對中國的依賴度光速飆升到95%以上,讓台灣農民投奔中國市場的懷抱。
馬政府執政8年間,台灣外銷水果對中國的依賴度,從5%飆升至77%,翻漲幅度超過15倍;將時間拉長,從2004年至2018年,水果外銷中國的金額更是翻漲303倍,從34萬6000美元暴增至1億500萬美元,水果出口產業如失速列車,直直衝往中國。
雖蔡政府近年力推新南向政策,今年上半年包含水果、稻米、漁牧產品的總體農產外銷總額也創下853億元的同期歷史新紀錄,但《蘋果》查詢農委會統計資料發現,至去年為止,台灣總體農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在28%至31%間,今年1至9月對中國依賴度仍維持在30.6%,並無明顯變化,其中水果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維持在77%至75%,也是居高不下。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家榮解釋,水果不耐遠程運輸,中國具有距離近、通貨流程快速、檢疫標準較日韓寬鬆的優勢,「所以對農民來說最簡單的,當然就是把產品賣到中國。」
但這種日益依賴中國市場的趨勢,鳳梨農也深感憂心。經營嘉義縣嘉利果菜生產合作社的周文欽感嘆說道,他的外銷訂單近9成都來自中國,一旦中國貿易商以量制價,國內的鳳梨價格立見波動。「當然會擔心中國突然不買,貨那麼多留在台灣,市場一定崩盤啊。」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菲律賓,誰都說不準。
由於兩岸的水果貿易並非建立在自由市場機制中,而是有高度政治因素介入,從兩岸對彼此的水果進口依賴度數據可發現,中國對台灣進口水果的依賴度始終未超過2%,遠不及台灣對中國動輒超過70%以上的依賴度,若兩岸關係變動而導致水果貿易遭遇阻礙,台灣受到的衝擊將遠大於中國。
#雞蛋要放多個籃子
#降低依賴中國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1031/3848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