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報隨手貼 水果外銷只能靠中國?
【技術與市場決定了買賣兩方的籌碼】
常有人說:「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這幾年屢創新高。」不靠中國吃飯我們活得下去嗎?
---------------------------------------------------
首先分享一個貿易常識,台灣對中國的出口貿易,超過4成是積體電路與晶片,次多的是電子通訊與視聽產品。這些品項的特色是「出口到中國後再被加工成3C產品,銷售至歐美國家」。
這代表,就算兩邊政府關係不佳,只要中國想賺美國人的錢,就還是得向台灣進口晶片。(甚至現在晶片已經成為稀缺物資,情勢對台較有利)。
----『如果只會解釋數字,往往容易誤判情勢。』
----『以產業鏈角度解讀洞察,才能產出見解。』
--------------------------------------------------
回來看農業,2010年之後是水果出口中國的熱戀期,中國的農業紅利也加速了鳳梨、棗子、蓮霧的產業轉型。10年之後,我們看到了優秀的產銷班、貿易商、加工業者不斷精進生產技術,也開拓中國以外的市場。
十年之前,農業只能靠中國,是因為技術不夠好。十年之後,有人靠技術打天下,走出自己的路,而一些來不及轉型的,也只能繼續靠中國了。
#格外農品
水果出口 貿易商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蘋果》耗時1個月,從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國際貿易中心及農委會開放資料進行比對,並走訪高屏、台東等地訪查農民、合作社,發現果農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狀況也憂心不已,但礙於「只有中國賣得好」的現實,只能選擇先填飽肚子。
台灣水果大幅度依賴中國,則從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上任開始,兩岸恢復官方交流,簽署大三通、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等讓利合作條約,共20項台灣水果的關稅陸續被調降為0,位居台灣外銷產值冠亞軍的釋迦、鳳梨,對中國的依賴度光速飆升到95%以上,讓台灣農民投奔中國市場的懷抱。
馬政府執政8年間,台灣外銷水果對中國的依賴度,從5%飆升至77%,翻漲幅度超過15倍;將時間拉長,從2004年至2018年,水果外銷中國的金額更是翻漲303倍,從34萬6000美元暴增至1億500萬美元,水果出口產業如失速列車,直直衝往中國。
雖蔡政府近年力推新南向政策,今年上半年包含水果、稻米、漁牧產品的總體農產外銷總額也創下853億元的同期歷史新紀錄,但《蘋果》查詢農委會統計資料發現,至去年為止,台灣總體農產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在28%至31%間,今年1至9月對中國依賴度仍維持在30.6%,並無明顯變化,其中水果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維持在77%至75%,也是居高不下。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家榮解釋,水果不耐遠程運輸,中國具有距離近、通貨流程快速、檢疫標準較日韓寬鬆的優勢,「所以對農民來說最簡單的,當然就是把產品賣到中國。」
但這種日益依賴中國市場的趨勢,鳳梨農也深感憂心。經營嘉義縣嘉利果菜生產合作社的周文欽感嘆說道,他的外銷訂單近9成都來自中國,一旦中國貿易商以量制價,國內的鳳梨價格立見波動。「當然會擔心中國突然不買,貨那麼多留在台灣,市場一定崩盤啊。」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菲律賓,誰都說不準。
由於兩岸的水果貿易並非建立在自由市場機制中,而是有高度政治因素介入,從兩岸對彼此的水果進口依賴度數據可發現,中國對台灣進口水果的依賴度始終未超過2%,遠不及台灣對中國動輒超過70%以上的依賴度,若兩岸關係變動而導致水果貿易遭遇阻礙,台灣受到的衝擊將遠大於中國。
#雞蛋要放多個籃子
#降低依賴中國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1031/38484297/
水果出口 貿易商 在 黃秀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農民創造台灣的驕傲!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水果出口42.3億元,比去年一整年40.2億元高。上半年台灣水果出口日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分別成長31%、57%、15%、65%。
除了農委會努力開拓新市場、開創新通路外,最重要的是全國農民、通路業者、貿易商和所有農業部門共同打拚,才能創造出超越過去20年的的好成績
#看好台灣 #台灣更好
#用心彰化 #彰化更好
#黃秀芳
快來跟秀芳LINE在一起,已經加入的好朋友,記得分享給大家👍
https://line.me/R/ti/p/%40smile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