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台灣能源拚轉型更順利 台電董座楊偉甫:需積極引進跨領域人才 促進跨領域創新..... (12/23/2020 中央社、大紀元)
(記者張建中報導)台灣能源拚轉型,連帶讓跨界人才需求急迫,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表示,過往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科系為主,如今需要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透過跨領域人才滿足分散式能源發展,並迎合大數據趨勢。
工研院今天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電力系統是台灣經濟成長重要基礎,政府推動能源轉型與智慧電網,都需要電力及電網相關人才加入,推升電力、電網求才若渴。
劉文雄表示,為鼓勵既有工程人員及學生加入電力領域,工研院雙管齊下,除設立電網學校,培養有意進入電力的人員相關基本知識,並設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鼓勵在學學生就讀電力相關課程。
楊偉甫說,過去傳統電力人才以電機、機械與土木系為主,隨著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台電近年積極招募跨域人才。
他進一步說,由於分散式能源發展,電力調度、儲能設備與大數據分析都相當重要,再加上,政府推動風電及太陽能國產化,帶動生態議題,台電現在增加招募化工、生態、水利與統計等相關人才。
此外,為了增進與外界的溝通,楊偉甫說,台電同時招募大眾傳播人才,增加行銷溝通管道。
台達電人資處長陳啟禎表示,台達電對儲能人才需求迫切,只是相關人才除了要精進專業技術,同時也要提升通訊、人工智慧及表達等能力。
引進新世代跨領域人才促進產業創新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新北市報導)台灣沒有自產能源,石油是遠從萬里迢迢之外的產油國家進口,而石油對地球的污染日益嚴重,石油也有枯竭的一天,發展綠能可以讓地球的污染減到最低,也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台灣的綠能研究也是需要大量年輕一輩的人才揖注,才能讓產業界、學術界、研究界、所有民眾產生共識,才能讓綠色能源永續傳承發展。
根據IEK Consulting的資料顯示,若未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有改善,太陽光電、風力與儲能能產業預計將在2021年逐步反彈成長,全球市場產值將從2,076億美元成長至2,461億美元,漲幅18%。政府日前也宣布《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明年起正式上路,約束部分企業導入綠電做法,勢必帶動再生能源或儲能設備等加速發展,也因此相關應用人才百花齊放,電力及能源產業已被視為跨領域的新興高科技產業。
為布局下世代電力人才培育,工研院、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攜手LinkedIn及產學研今(23日)舉辦「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電力產業動態與人才需求,並於論壇上頒發首屆「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藉以鼓勵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電力產業。論壇現場吸引近三百位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蒞臨參與,顯示此一議題已廣受社會各界重視與關注,希望透過相關產業、學術界、研究界等的集思廣益,積極擘畫台灣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之發展方向,也期盼讓千里馬與伯樂相遇,帶動台灣電力與綠能產業全面發展,為台灣供電穩定及再生能源發展盡份心力,創造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蔡政府上任後把能源轉型列入首要工作,將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並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將綠能科技視為重點發展項目。綠能已發展為跨領域產業,可預見未來電業供應鏈上會有許多創新商業模式,如電網規劃、設計、運轉與維護之人才培養等,而人才攸關電力產業競爭力,台灣迫切需要投入資源培育電力菁英。這次論壇對於電力與能源人才養成幫助甚大,除了匯集許多業界先進跨界參與對談,給予台灣電力人才的培養與發展方向上寶貴的建議,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透過實質獎金鼓勵有潛力的學子加入電力相關領域。很榮幸能將首屆劉書勝紀念獎頒給優秀年輕電力菁英,期盼藉此拋磚引玉,帶動台灣電力人才的世代傳承。
工研院院長暨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現在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過程,這當中電力與能源產業,都已在ICT科技的導入下,逐漸變成具有前景「科技產業」,衍生許多新興的機會與商業模式。最近工研院才跟台電簽署MOU共同培育人才,就是希望結合工研院跨領域創新科技的優勢與台電豐厚的實務經驗,共同開創出電力產業的新藍海。本次論壇,邀請國內指標級學界、企業界專家,共同找出下世代電力人才的新契機。另外,現場也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成立的劉書勝紀念獎,希望以實質獎勵,培育更多年輕世代菁英。
劉文雄表示,除了優秀電力菁英挹注,凝聚社會共識也是推動能源轉型重要關鍵,不可能只靠政府單打獨鬥,更需要電力發電端、用電端攜手合作,且必須人民、政府、產業相互合作,建立正確能源觀念的公民素養才能達成。在全球面對2050年碳中和議題上,能源就扮演了關鍵角色,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維持供電穩定上,也應導入電力承載順序概念,在解決電力問題上,可依序優先思考從節約能源、需量反應、分散式電源等著手,如果這三者都不可行,再來規劃蓋變電所或新電廠,確保供電穩定與友善環境,幫助台灣朝碳中和目標邁進。
電力與綠能產業名列全球Top10,成長最迅速產業綠金人才搶手論壇,邀請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以及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分別以「跨域新契機─如何建立永續能源世代的人才培育」、「電力與能源產業人才需求─你準備好了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並與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盧展南、台電副總徐造華、台達電人資長陳啟禎、台積電廠務處資深處長莊子壽、達德能源法務與人資總監申心蓓、以及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進行綜合座談,共同探討電力與能源人才需求與發展。
考試院第13屆考試委員,同時也是台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姚立德表示,台灣近年來積極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並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占比20%目標。人才是產業的基石,隨著電力與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業界迫切需要優質及充分的人才投入能源科技產業,培育人才不只是單靠學校,應整合產官學能量,產業界提供具挑戰性及未來性的職缺、政府建構友善的教育法規環境、學界則增設電力或能源相關課程,讓學子可以學習精進,藉由三方攜手並進,才能幫助台灣電力人才生生不息。
LinkedIn 台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指出,為分析綠能產業發展以及相關所需技能,利用LinkedIn獨有的經濟圖譜(Economic Graph)資料庫,連結7.22億的會員大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綠能人才可從事的產業非常廣泛,而且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對於相關人才需求都非常旺盛。相關人才技能需求除全球共通的再生能源外,全球綠能人才共通技能更多側重於能量效率及永續。此外,不論台灣或全球,具備大數據/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技能則是共同的成長趨勢。
電力獎金挹注 讓綠金產業永續傳承
論壇上也特別頒發由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設立專款專用的兩項獎學金:劉書勝紀念獎,以及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
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為鼓勵投身電力系統與電網領域且表現出眾之優秀青年,經由其家屬、親友及同業支持,藉以紀念劉書勝先生畢生對於台灣電力系統與電網發展的卓越貢獻,以及嘉勉初入職場的傑出電網與電力人才,薪火相傳。首屆劉書勝紀念獎由台電公司電力調度處工程師鄭宇軒獲得。28歲的鄭宇軒大二就下定決心要為台灣電力產業盡份一己之力,加入台電至今僅三年時間,他研究電力系統頻率控制的碩士畢業論文,不但被台電採用,更成為少數資歷不到十年就派到國外,參與國際級研討會的台電人。鄭宇軒獲獎提名人,電力調度處處長吳進忠表示,鄭宇軒是台電重點栽培的電力精英,他參與智慧電網推動方案時,透過宣傳影片、設立網站等不同行銷手法,促使台電於新加坡智慧電網國際指標(SGI)於今年擠進前十名。鄭宇軒表示,台電給他很大空間發揮所長,包括智慧電網、輔助服務、電力系統預測等工作,讓他有機會成為推動台灣未來電力永續的推手之一。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旨在培育電網與電力領域人才,由30個頂尖產學研界共同支持下成立,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領域進行研究與就業。此次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共分為優秀專題提案獎、優秀學生獎、傑出專題成果獎、電網學校實務菁英班特別獎等4項,總計22人得獎,其中,獲得傑出專題成果獎肯定,來自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的吳學儒表示,他在課堂上看到老師播放電線桿維修人員切斷電力時,瞬間噴出來的電光,有如電影般畫面讓他印象深刻,對電力的興趣開始萌芽,大學期間積極修習電力相關課程,厚實自己的電力領域實力,這次獲獎專題「適用於LLC諧振轉換器之優化頻率調變複合式最大功率追蹤器之研製」,主要是探討如何透過軟體演算法偵測,提高太陽能電力轉換效率。榮獲此獎項對他是一大肯定,會好好運用這筆獎金,投入更多電力研究。
「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得獎名單:
https://college.itri.org.tw/powerschool/1091214.pdf。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15145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40405.htm
♡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水利人工作感想-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Entrar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水利人工作感想- Civi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土木、水利、環工,快逃!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逢甲大學| 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護學系| 蕭世婷| Part 1 - YouTube 的評價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要談影響我一輩子的人,不得不先談談我的手足-哥哥,1977年是個大時代,國際局勢風起雲湧,但在島內小日子依舊,我哥誕生了,在純樸溫暖的台中。
在他出生前幾年,剛新婚的爸媽住在一個老外省人的家裡,這老外省人有點年紀了,因為長年駐紮在南非,替政府在南非當地,從事水利規劃的工作,並輔導農業建設,由於擔心長年累月的都不在國內,新買的透天持續空著,會被兄嫂給佔了(後來還真的有試圖來佔),由於我的祖父是他同事,他知道祖父有個兒子要結婚了,便主動提議,讓我爸媽免費住進去,順便幫他看家。
當時的年代,孩子都生的很多,雖然我阿公從日治時代就是水利工程師,但國府遷台後,因大量外省兵遷徙來台的關係,為了養活這一大票人,政府上下各階層中,必須重新安插自己人,因此以前日治時期的公務員,幾乎毫無理由的全被刷掉,很多甚至根本沒接觸相關業務,連測量觀念與器具都不會操作的人,也都派來掌握單位,所幸台灣的水利建設,是屬於比較專業並且需要延續的政策,不能全部砍光,因此他被降級成基層公務人員留用,憑藉著微薄的薪水,加上有關係能從「耶穌廟」(教會),優先拿到一些脫脂奶粉、麵粉、食用油等美援食品,因此雖然日子清苦倒也勉強溫飽,所以依舊生了6個孩子。
不過那個年代的人,只能感恩戴德揮舞國旗,他們並不曉得那不是老蔣的功勞,真正罩著這塊土地上,讓人民生活能安定的,是憑藉著美國的力量,因為1954年,中華民國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開始了美援時代。
美援的內容,除包括民生物資與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所需的物資,例如建築道路、橋樑、堤壩、電廠及天然資源的開發等,台中縣(今台中市)德基水庫便是美援貸款之下的產品,除了無償金援外,美國人更派人來台盯著錢怎麼用怎麼花,做計劃並要求逐條落實,減少想靠金援發大財的人坐地分贓的機會。並且鼓勵台灣的大學與美國境內的大學進行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島內的大學興建校舍,從教育開始培育人才來創造這國家的未來。
(備註: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直到了1979年才廢止,美國人無息借給中華民國的錢,台灣人直到2004年才全部還清。)
回頭來看這段歷史,美援其實讓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都受益,更創造出拿黨國奶水資源,優先飛往美國拿綠卡的階級,只是當時的老百姓並不在乎,更準確來說是沒機會知道,政治在當時是禁忌,能不碰就不碰,要說也只能一種聲音,就是讓掌控軍情統的老蔣老人家滿意的聲音,政治這一塊刻意被封閉了,政府希望老百姓認真拚經濟就好,政治不干已事,多數百姓漠不關心。
爸媽結婚後,沒多久懷上了孩子,而當時中共當時表面上與南非關係不好,但私下派人不斷遊說滲透,當時小蔣已經接了黨主席,並且任行政院長,哥哥出生的前一年,老外省人拍了電報給祖父,說因為我國與南非關係可能生變,於是政府要把協助建設的相關人員撤回,所以跟祖父商量著,想要將房子馬上討回去。
而這件事也讓一件事曝光,因為在搬進去住之前,祖父跟父親說的版本,是對方願意將這棟透天租給他,於是由祖父代同事,跟自己兒子打租約,而父親也將租金按時繳交給祖父,這一個政治上的變動,直到老外省人急切搬回台後,暫住同一屋簷下後,某次日常對談中,她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才能諒解為何對方會逼著他們要馬上搬,但這種事大吵大鬧也沒用,那個年代的人,字典裡沒有糞青兩字,也不可能跑回去嗆公公,不服~出來辯論阿!還錢阿!把租金還回來!
那年代的人特務實,母親知道那只是浪費氣力的一條路,而當時最沒時間跟他們耗的人是自己,這麼做也是吃虧,為了大家的面子,也為了解決事情,她當下蒼白著臉,按下自己的情緒,忍氣吞聲的做了頓飯請老外省人吃,席間跟對方商量好,等到生產完就立刻搬,大概是誠意打動了對方,對方也答應了,就這樣,我母親開始了挺著大肚子在外頭到處找房子的日子。
生活,就是這樣,你只能往前走,死嗑著往前。
但一隻草一點露,你以為快死路一條時,又峰迴路轉,有個周末,父親在外頭跑,看見有人房子外頭貼著紅色租字,於是趕緊回去載母親出門,那間房子的屋主樓上部分已經租給學生做套房,他想出租一樓店面,後面有個小房間能住,但屋主老婆聽到他們要做的職業是化工原料後,露出了不願意的表情,屋主是一頭熱想租,他老婆氣得轉頭就上樓。
於是,母親知道租不成了,於是開口問他:「那不曉得這附近有房子要賣嗎?」,屋主聽了連忙說:「有有有!我這棟透天的正後方,有一棟保留戶,是全新的2樓半透天,你們要買嗎?」,那屋主倒也熱心,連忙帶著他們往房子後頭走,透過最後頭的小方窗,母親扶著牆,努力挺著肚子墊起腳尖向外頭看,先看見了一塊空地,雜草從地裡孳出來,長的老高到半腰,後頭是一間粉光的透天,油漆未上灰撲撲的,窗戶尚未安上,看進去裡頭空空如也。
當時,父親還有點猶豫:「我們再看看別的地方吧?」
「買!」母親看了外頭格局後,立刻在心底下了決定,轉頭對屋主說:「您老幫我聯繫建商一下,晚點拿鑰匙進去看,格局對~買!」。
這決定看似匆促,但人生就像條河,轉折就發生在我們的幾個重要的選擇上,是對是錯,當下並不曉得,但停下來猶豫,只會招致滅頂之災。於是幾天後,他們湊了身上幾乎所有的現金,在台中市南區買下了第一間透天,四十五坪,價值86萬,當時父親月薪是7千五,而母親做流行服飾銷售月薪1萬8。
而有了一個安生立命的房子,爸媽就像一隻蜻蜓,終於不需要再點水,而是找到一個能駐足歇腳的地方。就這樣,遠在南非的一個政治情勢轉變,改變了台灣裡頭一個平凡的一家。
待續...
補充閱讀資料:
「艾森豪救了台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1546
保衛大臺灣的美援真相
https://buzzorange.com/2015/11/23/kmt-history-disappearance/
*******************
不讚美,不批判,不責難,不惋惜
對於人生,只是想求個認識跟了解而已。
*******************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活動已結束
2019-10-30
「人家經營粉專,三不五時都會有好康福利給粉絲們,你這裡怎麼這麼寒酸?」
「因為我不是在賣東西啊~我這裡是分享歡樂和感動的地方」
嘴巴雖然這麼說,心想,也的確應該幫大家爭取一些福利。
這個心聲,竟然有人聽到了!
日前我參加「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AI課程,深深的瞭解到,人工智慧AI的重要,因此也很樂意的推廣,像這篇「把聲音留下,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就成功幫助漸凍人協會募得不少「聲音」http://snore123.blogspot.com/2019/06/voicebank.html
現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將在11/9舉辦盛大的校友年會(也開放非校友報名參加)。
感謝陳昇瑋執行長提供10本簽名書「人工智慧在台灣」,讓我可以回饋大家對【ICU醫生陳志金】的支持。
#贈書活動辦法:
1.分享此篇文章,邀請50個朋友到你轉貼的貼文按讚(我也會幫你按讚,所以,你只需要收集49個讚 😊 所有的表情符號都算是讚喔~)
2.您的臉書上的轉貼文,達到50個讚之後,請截圖回覆在此文下方
3.先達標者先得,10本送完為止。
4.得獎者,我會私訊要寄書地址,郵資我負擔,所以限住在台灣的人參加囉~
#要認真看完下面的文章_有亮點喔_看誰先發現 😊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年會報名資訊:
https://aiacademy.tw/2019summit/
【大AI時代的起點】2019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年會,邀請超過 30 位知名企業專家和校友聚焦、整整 24 小時的扎實技術講座,18 個場次的專題分享,以及 3 場重要級主題演講。內容包括醫療、製造、環境、人文社會與金融台灣最受關注議題。並邀請國內外企業單位展出最新的產品服務,將有超過 800 位來自全台的 AI 精英齊聚一堂,探討 AI 落地的應用與發展,邀請大家為自己取得一張通往未來的門票,攜手將產業帶到 AI 應用的層級!
醫療、製造、環境、人文、金融 五大領域經驗分享一次擁有
每個領域、產業都需要 AI,這句話不是玩笑!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在不到兩年時間,已培養超過 5000 各產業人工智慧人才,本次年會特別集結五大領域菁英校友回校分享,學習人工智慧相關知識之後,如何與自身領域專業結合,發展出落地實用的專案,以及透過 AI 提升自身的工作專業?超值豐富的經驗分享,只在年會才聽得到!五大領域主題包含醫療、製造、環境、人文以及金融:
醫療:醫學應用、診斷
* 醫療人工智慧:我們被說服了嗎?AI in healthcare: Are we convinced? - 陳志金 / 奇美醫院 ICU醫生
* 跳出框架中的智慧醫療 / 嚴成文 中山大學機電與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 醫療影像遷移學習經驗談 / 林君彥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製造:半導體、電子
* 製造業面對AI狂潮導入實例與反思-施良樺 / 聯華電子經理
* 人工智慧運算大趨勢 : 邁向百萬兆次計算 / 梁伯嵩 Mediatek 首席技術顧問
* 製造業面對AI狂潮導入實例與反思 / 施良樺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
* 使用 Machine Learning 來強化服務體驗 / 施晨揚 PIXNET 演算法工程經理
* Python AI 程式設計快速入門 / 李明達 開源機器人俱樂部創辦人
* 加速 AI 全面落地 / 任繼亮 揚智科技經理
* 三十分鐘內,不用寫程式,教你打造具自然語言能力的聊天機器人 / 柯克 軟體工程師
* 漫談嵌入式系統語音辨識技術 呂宏益 / 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 環境:環境監控、環境保護
* 河川管理智慧監控-李友平 /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局長
* 我的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夢 陳楊文
人文:音樂、教育、建築、攝影
* Music Plus One -人工智慧自動伴奏-林怡君 / 清華AI 樂團總監
* Photography in the AI Era / 莊永裕 台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智慧助理與鋼鐵人Jarvis的距離 / 陳縕儂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 / 助理教授
* AI+BIM智慧城市建築設計與營建 / 王寅武 尚虹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金融:數位服務、數位金融
* 數位金融創新發展趨勢-朱師右 / 人工智慧與數位金融領域研究者
* TBrain x 玉山銀行人工智慧挑戰賽-台灣不動產AI神預測 石書諭 /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
人工智慧的應用範圍正擴大至各個產業並逐步成熟,掌握最新的趨勢與了解技術發展方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本次年會正是為您所打造的絕佳交流機會!
#2019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友年會報名資訊
https://aiacademy.tw/2019summit/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Entrar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徵才//監造工程師工作經驗:水利or汙水工程監造3年以上畢業科系:環工、土木或水利相關科系畢需要有品管證照詳情請看104 #請直接從104投履歷or寄信 ... ... <看更多>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水利人工作感想- Civil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水利 人工作感想@civil,共有26則留言,23人參與討論,21推0噓5→, ... 一樣個人約15K/月按計畫量浮動調整二、工作內容顧問公司多為接政府公共工程、 ... ... <看更多>
水利工程師工作內容 在 水利人工作感想-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近日看到版上多篇文章分享職場出路選擇,有感於自身投入水利工程7年
分享經驗給對未來猶豫的你,也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前輩分享職場心得
個人112土木學碩畢,有技師,除第1年在學校做助理,後面7年工作都待在顧問公司
以水利顧問業來說,國內環境確實不好,工時待遇相對其他熱門產業不佳
自認為對這行一直抱持有熱情,但幾年工作下來磨滅不少,雖然說不至於後悔
但常常迷惘不知道能撐到何時,未來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小孩以後念土木類
周遭朋友同學多半早已轉換跑道,留在本行的大概不到一半,其中多數為公職國營
那顧問業到底如何?以下是我個人經驗,薪水本於透明化且易於閱讀就不遮了
一、工作待遇
自身於103年開始進入顧問業,第一份工作是台北內湖小顧問公司,起薪38K/月
技師沒執業資格故沒有錢,隔一年調薪為41K,其他福利一般般,年終少到忘記
第1間待了1年半後換至另間台北小顧問公司,起薪44K/月,技師可執業後 8K/月
第2間公司就一直待到現在,累計6年時間穩定調薪下 目前62K/月,技師12K/月
有基本福利制度三節,加班費照勞基法給,年終視績效,個人領4-6個月
周遭朋友目前還留在顧問業奮鬥的雖然屈指可數,待得住的薪資待遇也差不多同上
此外,顧問公司年資累積一定程度也有機會開始擔任主管職,加給制度每間公司都不一樣
個人約 15K/月 按計畫量浮動調整
二、工作內容
顧問公司多為接政府公共工程、委辦計畫為主,包含規劃、設計監造等
水利工程顧問來說包含河川排水、都市防洪的規劃設計,或是特別題目的研究案
如地下水、氣候變遷等等,執行上多為跑模式分析、撰寫報告跟畫圖(CAD、GIS)為主
大型顧問公司如中興、黎明等還會有水庫安全評估或是土地整體開發等計畫
加班時數是一個重點,個人剛開始工作滿滿熱血,整年平均下來大概45小時/月
最高單月破100小時有2.3次,3-4年累積下其實對健康跟生活都有不小影響
努力逐步降低下目前約25小時/月,工時很高一直是這行的弊病
但個人了解,國內仍有少部分公司加班文化沒這麼嚴重
而顧問公司多數得作為乙方,與甲方應對進退也是工作之一
三、找工作的建議
科技業與工程顧問業的起薪條件已經很多前輩分享了,差距顯而易見
顧問業走得長遠的條件基本是靠專業經驗的累積,沒什麼特別的新技術,惟可以穩定長久
個人認為新人進顧問業得熬過一段時間,要進門且久待的話自身未來規劃要想清楚
顧問業初期的高工時卻相對沒有好的報酬,值不值得就看個人狀況去衡量了
以身邊朋友經驗來看多數是30歲後轉換跑道或考國營公職,其實多少反映了產業狀況
生活跟工作要取得平衡,在目前生態來說實屬困難,其次就是成長有限
給正在思考未來的同學建議:
(1)多方諮詢學長姊的經驗,若不確定自身想做什麼工作,不論哪種都可鼓起勇氣去嘗試
30歲以前不太需要擔心走錯路,設好停損點,該漂亮轉身就轉。
(2)若面試顧問公司可以自己做些作業,包含先從公司網站著手,了解公司狀況
或是從政府採購公報網站了解公司執行的計畫類型,面試務必詢問清楚公司制度及環境
加班情況,福利制度等等,多討論工作內容,幫助自己評估這工作適不適合自己。
(3)大、小公司的差異常常聽人提出,個人一直都待在小公司,另一半則是在大公司
以個人同屆還留在顧問公司的朋友來說,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條件上各有優點
主要差異個人認為是制度升遷及資源,穩定度其實是看公司體質、近年營運狀況
業績有一定規模的小公司基本上都不太需要擔心,大公司結構上有點類似公職
大鍋飯的概念,每間公司專長領域都略有不同,應該是要看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4)追求穩定收入與生活品質的一律建議優選公職,起薪也贏顧問業甚多,雖然薪水
成長略慢,但福利制度加上甲方因素都是不可取代的優點,當然職缺很看運氣,
但整體來說環境是不錯的,國營事業亦同,條件甚至略優於公職。
(5)外語好的,有能力建議朝國外或外商發展,風電產業也是選擇,待高手補充
目前國內顧問業這行不見起色,跟政府政策、法令、預算都有很大關係。
(6)顧問業有技師是明顯的優勢,不論待遇或是發展,但還是要持續增進自身能力。
以上個人一點心得分享,排版不佳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ivil/M.1626462262.A.53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