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發系列
#極長文
「語言,與字無關」
自我有記憶以來,家裡有的聲音大概就這樣-
。。。
播著拉丁音樂...
媽媽:(國語)今天晚上想吃什麼?
我:(國語) 隨便。
姐姐:How about pizza for dinner?
媽媽:(閩南話) 不要喇!
爸爸:Pizza sounds good.
我:(閩南話) 好久沒吃pizza了...
姐姐:(廣東話) 係啦,都唔係成日食...
爸爸:what’s going on...?
我:Mom doesn’t wanna eat pizza...
爸爸:Then how about Kentucky Fried Chicken?
我:Sounds good too...
媽媽:(國語)哎喲不要啦...
姐姐:(國語) 好啦...前兩天都是吃飯...
我:(廣東話) 係啦...今晚唔好食飯啦...
媽媽:(閩南話) ...好啦好啦, 還是叫Pizza吧, 不要吃炸的。
爸爸:are we going with “pizza”?
媽媽:yes, order pizza, don’t want fried chicken.
爸爸:Great! Pizza it is!
拉丁音樂繼續...
。。。
在一個由台灣人與西班牙人在香港建立的家庭裡成長,除了養成要梅花間竹吃中西餐的飲食習慣外,無時無刻遊走於四個語言之間早已成常態。
入讀演藝學院第二至第三年期間,爸媽回台灣住,姐姐飛來飛去,我一個人在香港,除了與他們通電話之外,我的常用語言差不多只剩下廣東話。家人不在的日子裡,我試過無數次在街上聽見有台灣遊客以閩南話聊天時,會自動自覺毫不猶豫地加入他們的對話。有一次,在茶餐廳搭枱,對面坐著兩位女仕,我一坐下便聽到「你看,她像是個混血兒」「對,應該是」「你看她的鼻子」「嗯,蠻高的」一人一句流利的閩南話,我按奈不住興奮,笑著說「歹勢,我會曉聽」(「唔好意思,我識聽」)兩人臉色一沉,用國語問「你怎麼會說台語?」最近一次,在電視無意中看了一個台南美食的記錄片,受訪者一開口便是流利的閩南話,我聽著聽著,眼淚不由自主的模糊了眼睛。我問自己,為何會如此觸動,我懂的語言中,最不常用的是閩南話,但我對它似乎有不可言喻的情意結,只有它能牽動我的情緒,爲甚麼?然後我想到,在台灣的外婆及親戚大多數都只說閩南話,在那裡出生的我,直到兩歲搬來香港前,圍繞著我的應該主要是閩南話,再來是國語,最後才是英語。雖然我毫無印像,但我每每對它產生反應,似乎是來自身體對這語言的記憶。
想到這裡,我哭得更厲害。
自爸爸在2009年離逝後,英語更是近乎用不著的語言。記的大概在6,7年前,在商場路經一間糖果店,門口站著一位上了年紀的外籍男仕,手捧著一盤糖果,說著帶歐洲口音的英語 “try one, it’s for free” 我停下腳步,試了一粒。他隨即興奮地帶我進入店內,向我介紹糖果店的歷史,糖果的種類等等,我一直聽,身體沒有半點想離開的意欲,便隨便問了些問題,為的只是能與一位帶著口音說英語的外籍老先生對話。離開時他更多送我一顆糖果,說 “one for the road”,跟他道謝後我跑進了商場的洗手間痛哭。不單是因爲想念爸爸,原來,我亦想念說英語時的我。那個我,是2009年之後再沒見過的我。
那,西班牙語呢?
爸爸說在香港,英語比西班牙語重要,因此不認為我有要學懂的必要。直至長大後我發覺西班牙語在歐洲的重要性,怨恨他爲何沒教我,亦爲身爲半個西班牙人卻不懂其語言而感到羞恥,於是要他通過skype教我,可惜不久之後他便離開。而我在他離逝後,說過要學好西班牙語。我買了一堆書,CD等,埋頭苦幹了一段時間,但不長,加上沒有人與我對話和惰性,放棄了。這股要學好西班牙語的熱情,在這10年間來來去去,到今天,我仍只懂得數1-10、「早安」、「你好嗎」、「我叫Rosa」和「我不懂說西班牙語」。
今年三月底,在馬來西亞住的酒店樓下有一間古典結他店,每天都會經過,有天終於走了進去,與店員聊了幾句,說我完全不懂但喜歡它的聲音,他拿起一隻古典結他開始彈,亦教我幾個簡單的和弦。那天後我對這結他念念不忘,每天都會去看看它,回港前還差點把它買了,但由於我對結他真的一竅不通,要帶回香港又麻煩,最終放棄了此念頭。回香港後跟好友朱栢康談及這經歷,他便借了他爸爸的古典結他給我,叫我先試試,不要急著買。
整個四月,沒有演出,沒有工作,天天在家,就是玩結他,上網找教學,找樂譜,嘗試彈奏一些旋律,但在幾百個「Classical Guitar for Beginners」的網頁和影片中,不知應選哪一個、從何開始。最後,決定還是不要自己學,不想重蹈學西班牙語的覆轍,於是在5月15日,膽粗粗的跟本地音樂家暨結他手崔展鴻(師傅鴻)正式上了第一堂結他課。
古典結他,是以三條鋼絲弦和三條尼龍弦組成,各弦之間的距離比其他吉他稍寬,指板寬度也略寬,以方便手指進行更複雜的演奏手法。而彈奏古典結他所需的技術比電結他多和複雜,不用結他撥片(pick)而是用指甲,因此右手指甲需留長,方便撥弦,左手指甲則要越短越好,方便按弦。自從上了第一堂後,我每天都會花上4-5個小時練習和摸索,能拼湊出一些小短曲已興奮無比,而每天早上就像一個期待開禮物的小孩般,摸摸左手手指頭有否起繭,指甲是否要再剪短,右手的是否已夠長,那天若會碰見朋友更會炫耀「你看!我的手指頭因練結他練到起繭了!」沒想過每天看著兩隻手的變化會如此愉快,亦對這突如其來對結他的熱愛感到一點詫異。
上了第二堂之後,師傅鴻叫我跟他分享一些我聽的歌,好讓他知道我想學彈哪類型的音樂。我回到家,拿出紙筆,開著iTunes,抄下我喜歡的歌和我想學的曲風,發現全部來自Gipsy Kings. 他們是一個來自南法,但由西班牙人組成的樂隊,主要以佛林明高結他與唱腔演譯,並揉合拉丁美洲與吉卜賽音樂的特質。我一邊抄,一邊問自己:為何會選這些歌?因爲自有記憶以來,家裡總播著這些歌;為何總播著這些歌?因爲爸爸是拉丁人,這是他的音樂,他很喜歡,會跟著唱,亦會與媽媽跟著它跳舞;我是否很喜歡?是的,尤其那些結他聲;聽得懂歌詞嗎?聽不懂,但那種音樂、拍子、旋律卻很熟悉,因從小已開始聽...
我頓時停了下來...
其實,要學的,並不是自小沒甚麼印像的西班牙語,而是早已在我血液裡的拉丁音樂,是嗎?
要學的,是這一種「語言」,對吧?
我把歌單傳給了師傅鴻。昨天上課,他把其中一首歌的樂譜編了出來,然後跟著彈,他一邊彈,我的眼淚就像那次聽見台南美食記錄片裡的閩南語時一樣,流個不停。
原來,
在我的世界裡,
語言,與字無關。
它是旋律,
是記憶的旋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4萬的網紅馬叔叔 Uncle 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母胎沒節奏感?沒音感?你可以不再與音樂絕緣!流行音樂教學霸主馬叔叔,打造任何人都能學會的民謠吉他課!此生還沒碰過吉他的人,跟著馬叔叔的十八堂課程,從挑選適合自己的高CP值吉他,到最後一堂竟能自己彈出充滿節奏感的放克,捧著吉他自彈自唱真的不是夢! 民謠吉他教材: http://www.shushum...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韋羅莎 Rosa Maria Velasc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馬叔叔 Uncle M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求譜] 陳綺貞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看板guit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陳綺貞-图片吉他谱-0 - Sheet Music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艾爾頓吉他譜| 【 吉他樂譜 】------------------- By 阿愷老師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太陽陳綺貞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太陽陳綺貞吉他譜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你黃玠吉他譜ptt 的評價
- 關於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Cheer - [心得] 五套歌詞筆記及吉他譜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週末讀小說:《牛蛙》
//////
女人說:「你把父親的死當作自己的一個節點,好像都是注定的,用命運的藉口寬恕自己……每個人都是活著的受害者,這只需要承認就可以了。」
//////
我回家吃了藥,然後站在樓底下等王沛。等待時,我看著遠處樹林裡飄過來的霧氣,偶爾還會有奇怪的鳥叫聲,令人心情極好。她從一輛計程車裡走下來,穿著一身寬鬆的運動衣,手裡拎著一個購物袋。
「你想跑步過來。」我說。
「本來是這樣打算的,但毅力不夠,中途就坐上車了。」她說。
我費了一些力氣推開房門,她進屋後,環顧四周,走到臥室,朝裡面看了一眼,說:「臥室的門還算正常。」
「廁所的門也沒問題。」
「你還真是窮困潦倒啊。」她說。
「我有一萬多塊錢,還有張銀行卡,裡面應該也有一些錢。」我在廚房接了兩杯水。
「不錯,可以在市區買半個廁所。」她走到沙發上坐下來,揉了揉膝蓋。
我說:「我買了只口琴。」
「欸?」
「也許是壞的,一個音節也吹不出來。」
「不會是壞的,是你不會吹。」她說。
我從臥室把口琴取出來,她看到我的手,說:「新的傷口。」我點點頭。 她把口琴接過去,摸了摸,說:「鈴木 C20,這是很好的入門口琴。」 她在袖子上擦了下,琴孔貼在嘴邊,吹奏了幾個單音,然後開始吹一首曲子。我坐在一把靠牆的椅子上,手裡握著杯子,不時喝口水,她一直專注地吹著,沒有看向任何地方。
在她吹完後,我說:「好聽。」
「以前練習了很久,譜子只能找到吉他版的。」她低著頭說。
「可以演奏的水準。」我說。
她喝了口水,沉默了下,低著頭說:「你是什麼樣的人?」
我想了想,說:「我在大學學了個沒有用的專業。上學期間,我把十歲時的一件事 告訴我媽,就沒再聯繫上她。有個合作開網吧的朋友,他因為回家照顧癱瘓的父親,所以把爛攤子留給我,我還了半年的債。」
「什麼事?」
「我在家門口的大理石上鋪了一層雪,我爸端著炸豬肉條在上面滑倒,去世了。」
「為什麼要鋪雪呢?」
「因為家裡來了一個很讓人厭惡的人。」
「因為家裡來了一個厭惡的人,於是你在大理石上鋪了雪,想滑倒他,然後摔倒的是你父親。」
「是這麼回事。」我說。
我還在嘗試整理有什麼可說的,但沒有想到別的。
「#你認為自己有罪嗎?在這件事情上。」她說。
「#人生來就有罪。」
「我問的不是普遍,是你,你在這件事上有罪嗎?」
「#我有惡意。」
「#惡意在你的眼裡算是罪惡嗎?」
我想了想,說:「我一直認為,罪惡是一種本能,跟侵佔一樣。世界運行的動力就是侵佔,死亡侵佔生,生侵佔死亡。在這個原動力下有了食物鏈、階級,這些規則侵佔每個個體,說是衍生出罪惡,其實這是最自發的。惡意就是在不需要侵佔的生活裡,發洩這種本能。」
她說:「但本能應該被克制。我猜情況可能是這樣,你的父親不是因為滑倒去世, 你的惡意是一方面,他自己也有一方面的原因,如果他是個沒有任何問題的人,不會因 為摔了一跤一切就結束了。你懊惱,但你從一開始就寬恕自己了,甚至美化出了別的事 情。我記得你不吃炸酥肉,把父親的死當作自己的一個節點,好像都是注定的,用命運 的藉口寬恕自己,用惡意美化罪惡。」
「我不認為自己美化了這件事,我也是受害者。」
「每個人都是活著的受害者,這只需要承認就可以了。但你把父親的死用會飛的炸豬肉條來代替,看起來很特殊,就好像美化你所有的挫敗一樣,這就是一種叫作躲閃的東西。」
「你為什麼突然講這些?」我把水杯放在桌子上。
—
「因為你上次吻了我一下,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在想,你帶我去了兩次其實無滋無 味的地方,你自己可能認為還不錯,對於你,有某種意義,於是在我沒有表達看法的情 況下,你覺得我接受了。你一無所有,但是還可以帶一個女人,去兩個看起來莫名其妙 的地方,你陶醉在其中,默認我也陶醉在其中。是這麼回事嗎?」
「我不知道。」
「你為什麼認定我會接受你親我呢?我們只見過四次面,有兩次,是在我的生活有了轉機之後。你不該認為自己可以吻我,但你這麼做了,而且絲毫不覺得有問題。」
「問題現在有了。」
「不是現在,問題一直就有,所以要搞清楚這些。」
我盯著自己的左手看著,想著要說什麼。
她說:「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從某個時刻開始,就覺得這個世界糟糕透了。那麼, 我究竟是在抵抗世界,還是抵抗無力的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如果認為世界侵佔了自己,那麼罪惡就來了,做罪惡的事只是缺乏契機。如果做不到,那就是用惡意替代了。 道德建立在對自身的衡量上,不認為是外界的侵犯,而是自我的約束來順從另一種規 律。你不是一個道德的人,也不屬於罪惡的人,和世界上絕大多數人一樣,在中間搖擺不定。」
「這大部分人,只是缺乏一個情境,在這個情境下,所有人都會歸屬到罪惡的一邊。」我說。
「你說的只是一種趨勢,並不是全部,人的情感複雜得要命,並不完全受情境控制。你想說的是,人在受侵佔的情況下,會渾身都是冒犯的念頭,對嗎?」她說。
「差不多。」
「所以這種情況下,罪惡就不再是罪惡,而是世界規律的一部分。這是不對的。這種情況下,罪惡有了一個藉口,就是生命的延續,但人可以選擇另一種抵抗,以生命的 尊嚴為核心的抵抗,是對自身的。說到底,延續生命這回事,對個體的意義真的有那麼大?」
「也許都談不上意義。我有一段時間每天都在問自己在做什麼,其實只要不考慮這 個問題,行動就是當下的意義,即使我思考了,並且有了一個答案,就真的算是有價值 了?根本不可能。」我說。
「你有答案了嗎?」
「沒有。」
「沒有答案,就不能對結果下定義。」她說。
(摘自 #胡遷,《#牛蛙》,第二章)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27
在 2018 年 10 月的一篇『上帝視角』文中 (https://www.facebook.com/rayhuang.guitar/posts/301478950459656?__tn__=-R ),我提到了在錄音室 (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舞台) 創造或執行音樂工作時,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拉高一個維度』,用一種『超越本體』的視角,來觀察自己當下所執行的每一個動作 --- 我覺得這是做為藝術家應該要有的『自覺』式機能。不過,這種『自我檢查』的作用,應該是發生在自我的意識層面,在真實的錄音室工作過程中,除了『正在發生錄製』的那段時間,你應該要喚起這種自覺意識,之外~ 其他會有很多的時間,你其實必須與許多外界的人、事、物發生互動 --- 譬如說製作人與錄音師,來共同完成一個音樂作品。
先不論新世代的音樂工作者會有多少種突破傳統音樂製作的手法,可以完成足以在市場流通的音樂;如果此刻你選擇了『傳統本格派』的音樂製作流程:由製作人在錄音室協同錄音師一起完成你的音樂,那麼,這就是一種緊密的團體合作 --- 也就是說,那個音樂作品的『純度』,很可能就不再是那麼『自我』了。又或者說,也許你是一位由製作人找來 (通常是付費形式) 在錄音室完成音樂製作物的樂手 (或歌手),雖然你將會在製作物中貢獻你所擅長的才華,但那應該會是在製作人某些的『指導原則』下所呈現的局部性的你,在這種工作條件下,你必須更在意這些與外界互動的種種狀態。
回想許多年前,我透過參與華語流行音樂器樂的錄製來鍛鍊自己音樂能力的那些過程,很多時候,當我帶著樂器走進錄音室的前一秒,我根本不知道等一下要面對的音樂內容究竟是長成什麼樣子;在所有音樂內容都還是錄在盤帶上的那個年代,由於前一個錄音班在交班的時候,都會把音控台 (Console) 上所有的推桿、控制鈕都歸零,所以新的錄音班把盤帶上到機器、準備接下來的錄音工作時,都必須將所有的音樂軌道重新調整一次音量平衡與位置擺放 --- 我們後來習慣稱呼的『Rough Mix』,其實就是來自於這種類比世界所必須重複操作的標準動作。
當錄音師開始重新擺放這些音樂內容時,我就必須開始繃緊神經,努力去判知現在已經有哪些樂器在做哪些事,當錄音師大致擺好了所有樂器的音量、位置時,我就必須對等一下要錄製的吉他內容做好初步的配器規劃以及一些情緒面向的準備了。江湖上有一個鐵錚錚的事實:倪方來老師通常是在 Rough 做好時才走進錄音室,他坐下來、音樂播放第一次的同步時間裡,他已經用紙筆聽寫出整首音樂的和絃進行與重要的節奏切分,以及如果有特別指定交由吉他彈奏的主要線條的所有筆記;他通常會要求放第二遍,那只是用來再次確認筆記譜面的正確度,以及他開始建構整個吉他樂器彈奏內容的樣貌。然後他會與製作人交換意見、同時調整、準備馬上要開始錄製的第一把吉他音色,當音樂播放第三次的時候,他就開始正式錄製了。
比較令人困擾的是:第三遍音樂播放完的時候,他的第一個聲部的吉他,也!錄!完!了!!!
我個人差距倪老師的能力,大概有九個太平洋!我約莫要來來回回聽個十幾遍,才勉強知道整個音樂設計的脈絡以及和絃與旋律的相互關係。在瞭解製作人希望要有的吉他內容之後,我會用剛才聽過十幾次音樂的印象,用還可以的時間,現場編寫出一些與現有音樂有所呼應而又別有創意的彈奏,然後錄製下來。
當然,在錄製的過程中,製作人會時不時地提點、修正目前的執行方向與內容,我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抓準他話語中表面上與隱藏著沒說的所有訊息全貌,然後用樂器的彈奏回應他的明確與隱密要求。最理想的狀況是:在製作人可容許的時間範圍內,我提供給製作人超乎他預期以外的設計內容與音樂畫面,而我在其中也做到了『音樂生產的輸出,同步成為音樂經驗成長的輸入』,讓這種緊密的團體合作,所產生的『共同人格』,可以在市場上被辨識出來,並且得到實質的聽眾支持與回饋。
然後在下一個錄音班再重新鍛鍊一次。日復一日。
我觀察過前輩高手,也長時間親身經歷,在這樣的『本格派』音樂製作過程中,做為樂手 (或歌手) 的你,絕對需要兩種能力:『理解』與『反應』。
[二. 樂手教練的實務筆記]_11
通常,我們得先『理解』了別人的話語,才能做出適切,或超出水準的『反應』;在我粗淺的人生經驗看來,『理解』,往往艱難勝於『反應』。
『反應』,我也會歸類在比較偏物理性、可重複操作與驗證的音樂能力 --- 譬如:當下你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案,是用一組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音階上行來『回應』製作人提出在這幾拍想要有一種情緒上揚的音樂表情的『要求』;當然,同一個時間你可能還有其他幾種選擇方案,也能達成這種情緒需求,但你還是覺得『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音階上行』是比較有趣的,然後~ 重點是!你接下來就彈出來了!乾淨、清楚,絕不囉唆而且還帶有漸強的表情。
譬如製作人希望歌手在這個旋律音程跳動的過程中,第一、第二個音要直接唱到、不要用滑音來掩飾跳動音程時音準的問題,但緊接著在這個旋律句子的最後一個長音時,可以『用一點帶有 Blues 慵懶感的滑音』來裝飾一下,而且在長音的過程中段之後開始有一些 Vibration 的情緒 --- 他說了,你就要唱得出來,然後再來討論你喜不喜歡。
是什麼讓你可以『在你想做什麼彈奏、演唱,就能做出那樣的彈奏、演唱』呢?沒有別的,就是大量、極大量的練習。
你的反應能力是用練習質量所定義出來的,任何一秒鐘,你有彈奏上『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我幾乎可以斷定『那就是練習不夠』 --- 『你不可能有效彈出你想不到的音符』,除了這個天花板限制之外,任何你想得到的音符或組合,你無法有效地彈奏出來,基本上就只能是『練習不夠』的這個因素了。
但練習得夠不夠,往往與你所花下去的時間,沒有真正的線性關係 --- 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練習的『效率』有沒有真正地被建立起來。我們在上一週討論過『錄音或演出的那個當下,要去關注的是接下來的那一個音』;但『練習』的狀態,卻是完全相反過來的:『你要一直去關注你剛剛所彈出來的那一個音』!你要非常嚴苛地去回想、感受與要求對於上一個剛剛彈出來的音是不是夠乾淨、清楚,絕不囉唆又帶有表情,如果做得不夠好,就再來一遍、再來十遍,做到你的『上帝視角』覺得『有個樣子』了為止。
有了這種練習的『質』,如果你再願意擴充練習的『量』,我覺得在『反應』的這個事項上,應該沒有你做不出來的。
眺回那個我還在鍛鍊的年代:我幾乎每天都維持著寫一小段原創吉他彈奏的練習習慣 --- 也許四小節、也許更長,有時候只是一些 Pattern,有時候可以是一段完整的吉他獨奏樂段,這樣的練習,只是為了讓我在聽那首我這輩子第一次碰到的歌曲重複十幾遍時,腦筋裡可以有某些的『資料庫』讓我做出有效的反應,而這些『資料庫』,對於我後來發展的編曲工作,也有莫大的助益。
我不敢說『練習一定帶來完美』,但我知道:沒有練習而還能完美 … 這應該是火星人才敢有的想像吧?
而『理解』,理解別人所說的話語,不論是音樂性的、或非音樂性的,我會歸類在比較心理的、化學型態的心智能力。再一次,牽涉到心理層面的,我不是專家,不敢亂說;但我有一個很簡單的經驗所得:『你的理解力等同於你的人文素養程度』。
你不會知道你不知道的事,對於製作人、合作夥伴、你的情感對象、你的同胞,他們所說出來的話,你到底可以理解到什麼程度、如何透過理解了對方的意涵而能有進一步的溝通或觸發聯想,絕對與你自己本身對於事物真相所能掌握的程度有線性關係。而充分的『理解』才能帶來適切的『反應』,你的『反應』會充分呈現你的『理解』能力,在那樣『本格派』音樂製作環境中所帶來的,很可能是遠遠超過『完成音樂製作物』的基本要求,而更接近『修養』與『自我成長』的人生目標啊!
事情是這樣的:當我在音樂錄製過程中,製作人會提出一些音樂上的見解,以及他希望呈現的處理手法;有一些,我覺得真是太酷了,因此我努力去執行出來,同時,也成為我自己的經驗資料庫,下一次,還可以演化而應用到別的事物。但有一些,我會有點兒三條線的感覺,不過,不論如何,我一定先照製作人的意思執行到他點頭的可以程度,然後我會說:『老師~ 關於這裡,我有一些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有時間讓我試著錄一次?』
我後來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在音樂產業裡做事情,其實是來自於我所提出的『我的想法』,絕大多數都取代了製作人原先的想法,而被留在音樂製作物裡了。
而現在,我每天彈吉他最大的樂趣,仍然是試著逼自己寫出一小段音樂的那些時光與過程。
然後去聽著年輕人說著他們的音樂想像,與他們一起進行團體合作的深度對話。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馬叔叔 Uncle M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母胎沒節奏感?沒音感?你可以不再與音樂絕緣!流行音樂教學霸主馬叔叔,打造任何人都能學會的民謠吉他課!此生還沒碰過吉他的人,跟著馬叔叔的十八堂課程,從挑選適合自己的高CP值吉他,到最後一堂竟能自己彈出充滿節奏感的放克,捧著吉他自彈自唱真的不是夢!
民謠吉他教材: http://www.shushuma.com/
馬叔叔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Ma.Shushu
請問你符合以下何種狀況
A.寶寶喜歡唱歌,但沒想過要彈吉他
B.寶寶心中隱隱約約羨慕別人會彈吉他,但寶寶不說
C.寶寶想學吉他很久了,但寶寶總是拖著覺得以後再學
D.寶寶想學卻寶寶怕吉他很貴、課程很貴、上班上學抽不出時間
E.寶寶自學了一陣子,但寶寶笨,看不懂youtube影片裡老師在說什麼
吉他 0 基礎救星!馬叔叔準備開課啦!
不管你符合以上哪種狀況,只要有電腦,有雙手,有一點點喜歡馬叔叔,就該跟著馬叔叔學吉他!流行音樂教學霸主馬叔叔,打造了讓任何人都能學會的民謠吉他課!此生還沒碰過吉他的人,跟著馬叔叔的十八堂課程,從挑選適合自己的高CP值吉他,到最後一堂竟能自己彈出充滿節奏感的放克,你絕對想像不到,捧著吉他自彈自唱,真的超快樂!
第1課.如何挑選吉他
挑選一把合適的吉他,就跟挑選另一半一樣,因為你每天都要跟他彈琴說愛好幾個小時,因此挑選一把好的吉他當然重要!如何根據每個人喜歡的琴身、音質,手感,木頭顏色,或根據你手的大小選擇不同把位的吉他,任何小細節,都是一門學問。
第2課.How to 調音
你知道吉他到底有幾根弦嗎?明明就有Do Re Mi Fa So La Si卻只有六根弦這樣合理嗎?把弦彈斷的時候,只能大唱周杰倫的「斷了的弦~再怎麼練~我的感覺~妳已聽不見~」來洩憤卻束手無策嗎?所有問題讓馬叔叔來幫你解惑!從幫每一根弦調音的過程中,除了讓後面的練習能完全到位,更可以享受當每一根弦都完美的落在它的音準上時的那種療癒感。
第3課.音階練習讓指頭不再軟趴趴!
這是Do,這是Re,手指太肥不小心按到一點點隔壁那條弦,怎麼就馬上變成另一個音?音階練習讓你不再疑惑吉他的神秘,上完馬上跟吉他上的格子變超熟,馬上達到人琴合一第一步,晚上睡覺的時候,腦中都是全音半音的格子在跑馬燈。
第4課.認識吉他和弦譜
以前喜歡的那個女生,被隔壁班的男生用彈吉他追走,恨!那你知道那男的只用了四個和弦嗎?你要是早一點學會這四個和弦不就好了嗎!(馬景濤搖肩膀)現在雪恥還不遲,馬叔叔讓你十五分鐘就把和弦學起來,換你往後五十年的幸福。
第5課.流行歌曲常用十六和弦
你還在樂譜店買翻開來第一首是十五年前的老歌樂譜嗎?這是馬叔叔私藏的流行歌曲最常用的十六和弦,就算今晚哪個大明星推出了一首歌突然爆紅,你也能馬上用這十六和弦自彈自唱。
第6課.節奏型態:慢靈魂(Slow Soul)
馬叔叔特地展現氣質教學,如何在慵懶緩慢的撥弦中,搭配節奏感十足又完全不沈重的敲弦技巧。像是讓人微醺一樣的慢靈魂節奏,一邊彈一邊彷彿幫心靈做了一場SPA,據說慢慢地刷到最後,會刷出滿滿的眼淚。
第7課.節奏型態:民謠搖滾(Folk Rock)
內心裡有個復古的靈魂,但又有一顆熱愛搖滾的年輕心靈,這該怎麼辦?想要炒熱氣氛,但太新的歌大家不會唱,太老的歌又不夠嗨,又該怎麼辦?馬叔叔完美結合民謠彈奏跟搖滾節奏,一秒讓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年輕時的戀愛歌曲,全都變得搖滾又嗨又時髦。
第8課.節奏型態:慢搖滾(Slow Rock)
奇怪?這首歌平常不是很激昂?怎麼今天聽起來,激昂中卻帶著一點憂鬱帥?原來是慢搖滾節奏的創造出的魔法。帶著75%的搖滾,25%的抒情,自己在家也能把每一首歌唱出自己的演唱會版。
第9課.節奏型態:靈魂樂(Soul)
內行人都著迷的特殊口訣跟刷弦節奏,如果不靠全身的律動、不靠投入靈魂,就沒辦法帶出的靈魂樂節奏,剛開始可能覺得自己有點笨拙,但這堂課過後,保證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靈魂,馬叔叔要跟女生說,蝴蝶袖也可能順便瘦。
第10課.封閉和弦與移調夾
6...7...8...9...10!恭喜你K.O了封閉和弦!別讓移調變成變調,封閉和弦沒按好,琴聲悶悶的,你旁邊的妹子也會悶悶的。快訓練你的食指跟弦比氣長,壓的越實,指側越痛,就能長出性感又有成就感的繭。
第11課.技巧篇:打板(擊弦)
沒有人陪你組團,也沒有鼓手朋友在旁邊敲邊鼓,邊緣人該怎麼用吉他創造熱鬧的氣氛?在一派正經的撥弦之中,驚喜的偷渡打板技巧,竟然能創造出一人彈兩人團的效果!馬叔叔溫馨提醒,就算是邊緣人,也不要因為孤單寂寞打板打得太用力,手可能會噴血喔!
第12課.技巧篇:左右手切音
有些歌曲,讓你餘韻繚繞,不絕於耳。有些歌曲,則是輕快俐落,流露出濃濃的Man Power。馬叔叔教你,怎麼透過一些外行人不會注意到的小技巧,一秒讓歌曲的每一個斷點,都讓人對下一個和弦充滿期待。
第13課.技巧篇:搥音與勾音
啊喲?前幾天還什麼都不會,現在隨手可以談幾個和弦,還開始覺得這些和弦聽起來有點單調無味了?就像吃乾麵卻遇到肉燥不夠鹹,今天教你利用左手手指神奇的一勾一搥,增加和弦的修飾音,彷彿有小精靈來一起和聲,像乾麵上的蔥花、蚵仔麵線上的香菜一樣畫龍點睛。
14.技巧篇:滑音與推音
平常聽歌遇到間奏的solo,你都只能用鼻音忘我的模仿,今天馬叔叔教你怎麼運用滑動指板的方式,讓和弦轉換得比藤原拓海過彎更流利。配合推弦的方式,讓和弦組成音有更多細緻微妙的變化。平平是無敵四和弦,別人彈起來只是校園王子,你加上了滑音與推音,馬上變成校園金城武,聽起來滿滿pro氣勢。
第15課.技巧篇:抖音與泛音
彈吉他跟唱歌一樣,有時需要放慢步調,再加上情感豐沛的抖音,營造一種向世界的中心呼喊我~愛~你~~~的回音感。緩慢中揉動琴弦,或用高八度的海豚音來聚焦節奏,讓整首樂曲有快慢不同的步調,今晚你一個人就是這個場子的最佳DJ。
第16課.技巧篇:三指法(Travis Picking)
食指跟中指看似隨性的撥弦,學會這一招,保證讓你像風一樣的男子一樣充滿優雅的帥勁。穩定的節拍,夾帶著豐富的層次,馬叔叔教你利用和弦根音與組成音的交錯出現,帶有旋轉動感的三指法,讓音符跟著指法飛躍起來。
第17課.技巧篇:右手悶音
在右手彈奏的瞬間,利用手掌側面同時消音,營造強烈的節奏感,讓樂曲帶有更多的power。利用悶音的手法,和弦根音聽起像bass一樣,具有重低音的效果。是的沒錯,邊緣人又有福了,誰還需要擅長bass的朋友呢?
第18課.節奏型態:放克(Funk)
古人說的好,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節奏明快的 Funk 曲風,是改變心情、炒熱氣氛的救命技巧。利用十六分音符的來回刷動,放射出七彩音階的舞動活力,快看馬叔叔怎麼用 Funk 帶給你滿滿的~大!舞!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1avpJB4sN4/hqdefault.jpg)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陳綺貞-图片吉他谱-0 - Sheet Music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 陳綺貞- 吉他谱- Chord4 ...图片吉他谱... ... <看更多>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艾爾頓吉他譜| 【 吉他樂譜 】------------------- By 阿愷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艾爾頓吉他譜》希望能在疫情期間,提供每一位努力在家防疫的琴友們所需要的譜。 阿愷老師__將從明日(6/3)起,每天po出一首吉他譜來讓大家練習唷~. ... <看更多>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吉他譜 在 [求譜] 陳綺貞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看板guit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好喜歡這首歌,可是上小新的吉他館還有其他網站都查不到@@"
所以想請問各位有沒有這首歌的吉他譜??
拜託各位幫忙一下囉...感謝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 陳綺貞
好幾天了沒有你的消息
才發現其實想著你
當愛被緊緊的鎖在心底
自由就張開翅膀飛出去
還需要一點幽默的心情
才能面對你失望的離去
快樂的氣氛也許能暫時逃避
卻又讓傷害更徹底
我被恐懼深深的囚禁
我沒有力氣逃出去
每一天都是新的練習
用今天換走過去
用明天換走失去的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7.146.7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