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問過我是怎樣看書,怎樣記得書中內容?
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不是去學甚麼記憶課程,而是讓你的腦袋分心。
是的,這就是我 8 月 26 日在 TEDx MMU 分享的資訊。
我們的腦袋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會廢寢忘食的全然貫注,通常是生死關頭,不然就是你面對一些你超上癮的東西時。
正常情況,我們的腦袋可能每不到半分鐘或幾分鐘就有小分心,每十到十五分鐘就一大分心。
若真的要好好的利用我們的分心,每讀十到十五分鐘,就換讀另一本。不要等到厭倦時才換,厭倦前(大分心前)就開始換讀,如此或還可以保持那繼續閱讀的動力。
那麼要如何處理小分心呢?
要準備一支筆頭很小的筆,在小分心出現時,把小分心記錄在書裡面。
所記錄的,可以是豪不相關的,也可以相關的。(不過,老實說,你寫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就算看起來好像是不相關,你想深一層,可能會發現你寫下的會和書中那些內容有隔了幾層的間接關係)
只要你肯不斷的這樣看書,你對書中內容的記憶、理解、聯想,會相對的提升。
當然,閱讀量夠多的人,你腦中聯想到範圍和深度,就非常宏偉。若你的閱讀量不夠,就算只是用自己那有限的經驗或感受來做聯想,也一樣能夠加深你對書中內容的記憶和了解。
也因為若你是讀特定書而有做這個書中批註的習慣,你會有可能對這題材的書的閱讀興趣,會開始穩增。
圖中是我讀到其中一本書,就是道德經。
多年前,博學和尚建議我讀。我大約的看,看了大概三十多章(為書甚少,道德經的章節是很短的)
之後就是斷斷續續的讀。
後來,有一次出國,就拿了一本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隨身經典版本的道德經,看它的古文白話文對照,逼自己由頭到尾看一次。
要逼的原因是我看古文的功力有欠。
逼自己看完了,有多一點理解嗎?
有,但,不多。印象也不深刻。後來也又暫時擱置。
直到我開始又再撿起道德經時,就決定在書裡做批註,用到就是這個中英對照版。
一旦開始做批註,就很簡單的望文生義和斷章取義(甚至是斷句取義或斷字取義)把自己腦中的分心聯想寫下,不過,很微妙的事情就發生了,我開始每天都看道德經,不能停。
原因一方面是對經的好奇,但更好奇的是我很期待我腦袋提供給我的分心聯想會把我的心思帶去甚麼地方。
若看我這照片中道德經第十二章,我聯想到題材有六個,包括心理學、論語、禪修、NLP、Flow(心流)和腦科學。
其中被我寫滿整頁的,就是上一章。
也因為開始在道德經上寫批註,接下來對閱讀道德經的學術書籍又容易下手。此處所講的容易下手,是指動力,非指我的理解力。以前看到道德經的學術註解,特別是那些會引述各個古人的不同註解的,我會覺得煩。
但,現在卻覺得有樂趣。
分心聯想到好處,就在這裡。
之後,若看回自己的批註,還可能會從自己的批註中又有更多的分心聯想。
如此,淵博之基,就已經築好了。
#各位不妨批註我們的書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奸的好人的分堂舵主
#感恩魔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