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花媽) 請判張俐敏無罪的一審法官讀一下
■根本沒有高雄負債 3 千億這個數字!
惡意抹黑者怎麼可能不知道,政府預算無論歲入歲出,包括舉債與用途,都必須經過議會審查通過。
陳菊執政 12 年,前面 9 年都是朝小野大,國民黨掌握市議會「多數」,所謂「不知用到哪裡去?」是把國民黨的高雄市議員都當成廢物白癡?
https://taronews.tw/2018/12/08/197325/
陳菊 12 年任內,舉債 1037 億元,還債 1208 億元,還債比舉債還多出 171 億元,明明是 #歷任財政最優的市長,但是許許多多攻擊污衊陳菊的惡意謊言,都不敢提到聯合報系的「經濟日報」引用過的客觀數據,也就是財政部提供的 2411 億數字如何而來,只會一味重複抹黑話術「高雄負債 3 千億」,惡質令人髮指。
陳菊有口難言,在於她不能抱怨前任市長謝長廷,也不能抱怨「合併高雄縣」的拖累,單單為了拉平弱勢族群相對較多的「原高雄縣社福支出」,以及近年來氣候異常,原高雄縣基礎建設落差,所導致的迫切性治水需求,在在都加重市政預算負擔。
雪上加霜,更因為又遇上「預算分藍綠」的馬政府及吳敦義內閣,惡意不履行「補助款不變」的承諾,讓原高雄縣應有比例的補助款歸零,這等於是增加負擔又減少收入的雙重打擊。
2411 億如何而來?
以下這個統計表,自始明顯為了打擊陳菊而設計,所以採用「繼承債務」為基準,乍看之下,營造出絕大部份的負債,都是陳菊造成的錯覺。
事實上,吳敦義接任高雄市長時,承擔債務是 449 億元,1998 年交給謝長廷時是 482 億元,到 2006 年陳菊接任時,負債已經增加到 1198 億元。
這 706 億的增加,最主要是因為謝長廷為了全力建設高雄捷運,但是高雄不像台北那麼好命,可以獲得中央的全力浥注,只好自力自強,自己舉債建設。
2006 年陳菊接任,就已經承擔 1198 億元的負債,2010 年的縣市合併,更是雪上加霜,因為高雄市概括承擔原高雄縣 264 億元的負債,高雄縣過去按比例每年可以獲得約百億的補助款,又遭到馬英九政府的 #惡意不補助,累計總計 818 億元。
新北市直接升格,桃園、台中等是「縣市」合併升格,全部都是同級調整。但是,馬政府承諾的補助款不變,只適用在國民黨執政的新北、桃園、台中,「卻不適用」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縣」不同級合併,即直轄市的高雄市,合併不同級的高雄縣。
換句話說,馬政府承諾補助款不變的「#惡意跳票」,致使高雄市歲入預算,自 2011 年「市縣合併」起,短收原高雄縣應獲的補助款之下,高雄市不只承擔原高雄縣的 264 億負債與施政必要預算,同時無法獲得相應的預算分配。兩者相加之下,共計是 1082 億的赤字。
全台唯一僅見的沈重負擔,陳菊一肩挑起,總計她 12 年任內,舉債 1037 億元,還債 1208 億元,還債比舉債還多出 171 億元。
柯文哲自己在台北市作弊、借錢還債、標榜自己是優等生,其實柯明明是劣等生,柯居然有臉一起跟著造謠說高雄負債 3 千億,一路上醜化陳菊的人格、嘲諷陳菊的身材。
在我看來,柯文哲、韓國瑜、張琍敏顛倒是非、栽贓抹黑,都會下拔舌地獄。
■揭穿柯文哲的還債真相
台北市長柯文哲很自豪誇讚自己還債高達540億元,後來被爆出北市府為了省利息「挖東牆補西牆」,挪用「捷運重置基金」償還台北富邦銀行借款,遭質疑是挪用捷運的救命錢。
不堪外界批評,北市府悄悄向台北富邦銀行借款,還清了重置基金借款,利息居然因此多了2億元。市議員質詢時酸這是「借高還低」。
國民黨議員陳炳甫痛批北市府向富邦借了 300 多億,償還捷運重置基金,而且北市府還自創發明「墊還」機制,讓借款及還債都不需要經過議會審議,實為規避監督。
事實上早在去年選舉時,對手民進黨候選人姚文智就曾多次召開記者會揭露柯文哲的還債假象,並製作了一支「柯市長的還債神話」影片,痛批柯文哲所謂的「還債市長」其實是「作帳市長」,並列舉柯文哲針對還債的「四大謊言」,說明柯文哲如何「以話術包裝」低落的財政治理能力。
柯文哲推稱說自己不知道台北市政府向台北富邦銀行借了300多億元還債。但事實上,北市府持有富邦金控15%股權,向銀行借300多億這種大事,難道市長不用同意嗎?柯文哲顯然是在裝傻說謊。
https://taronews.tw/2019/10/11/493409/
歷任財政最優的市長 在 簡舒培台北真速配- 歷任市長秘密金庫?捷運重置基金8成6遭 ... 的推薦與評價
... 財政紀律不佳」、「債留 ... 助講最認真的立委,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但要講,還要跳舞 ,也要唱歌 ,為了支持最優質、最認真的好立委,我通通潦下去啦! ... <看更多>
歷任財政最優的市長 在 柯文哲曾自詡財政紀律好是"省錢市長" 遭議員游淑慧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柯文哲曾自詡 財政 紀律好是"省錢 市長 " 遭議員游淑慧質疑 歷任 稅收最多靠罰款大幅增加│記者馬郁雯林楷鈞│【台灣要聞】20211106│三立iNEWS. 2.2K view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