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的紀錄片《抽象》第二季中,有一集是服裝設計,我向來喜歡看各種設計師思考與創作的訪談及紀錄片,剛開始以為這支紀錄片也是會走秀上T台那種服裝設計,但打開來看才發現完全不是。
.
因為設計師露絲卡特,其實是一位設計戲服的服裝設計師。
.
她為劇場跟電影設計服裝,擅長的是自然而然的呈現方式,當觀眾看到角色穿著戲服出現在螢幕或舞台上時,第一時間很難察覺演員及表演者身上穿著的是戲服。
.
原因無它,蓋因角色出現的那一瞬間,你會自然而然接受這個角色原來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們的性格與喜好、責任與使命。他們的衣櫃裡原本就有這套衣服,他們理所當然的出現,走完自己的劇情,然後離去。
.
所以露絲卡特說,她不認為自己是在做服裝設計,她只是透過服裝傳遞一個故事。
.
可能是關於一個人,一個種族,一個應該被好好聆聽的故事。因此,她會細讀劇本,了解作品的基調與顏色上的偏好,她努力了解與創造的,不是一個影薄的角色,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
在導師建議之前,她從沒想過做這一行,當時也還沒有劇服設計相關的資料可以找,但是她讀的是戲劇系,會讀劇本會演戲,她也會為自己創造生活中的角色,還會幫自己做衣服。
.
學無止境,生了一堆孩子還是熱愛學習,甚至去進修心理學的母親與戲劇系的培養都讓她更能深入角色,種族背景與長年浸淫在色彩與紋樣種種考究的累積,讓她幾乎每一套衣服都能說出一堆故事。
.
終於,多年的劇場與電影服裝設計的歷練,在電影黑豹中開花結果,露絲卡特嫺熟應用自己擅長並喜愛的元素,讓黑豹的世界觀因得宜又搶眼的服裝更有深度。這支紀錄片講的並不是她如何設計如何完成一個又一個案子,如何成就己身。影片更多的是她的思考與使命。
.
影片後段,提到了她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她也曾迷惘,曾經不知道該怎麼往前繼續下去,後來歐普拉對她說,藝術是禱告,每一次創作,如同禱告一般,讓藝術自然而然的流動就好,這讓她重拾精神,繼而走上自我追尋的道路。
.
這部紀錄片並不長,但卻是讓我特別震撼的一部。文化會因為歷史割裂,但只要有人把這一切放在心上,藝術便是最好也最有力的武器。總會有人記得,總有人為此拚搏。
.
這也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關鍵少數》,同樣是黑人,同樣優雅的在自己的專業上前行,這樣真的很好。
.
藝術是禱告,藝術也像是祝福,創作之路,只要走上了,總有一天,宇宙會將你帶到你該去的地方。走出傷痛,煥然新生。
by 沒力史翠普yucaio 20191001於愛丁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着眼前這幅融合歐普藝術(Op Art)的浮世繪,確實很難想像是由原子筆所繪,它其實是本地原子筆藝術家Reni Haymond的作品。對浮世繪的熱愛,源自多年前她在京都生活的經歷,「我覺得這是一樣很值得尊重的傳統,香港人對技巧的尊重已經買少見少,我想用藝術家的身份重現這種傳統手藝,以及我對浮世繪的熱...
歐普藝術應用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飛的紀錄片《抽象》第二季中,有一集是服裝設計,我向來喜歡看各種設計師思考與創作的訪談及紀錄片,剛開始以為這支紀錄片也是會走秀上T台那種服裝設計,但打開來看才發現完全不是。
.
因為設計師露絲卡特,其實是一位設計戲服的服裝設計師。
.
她為劇場跟電影設計服裝,擅長的是自然而然的呈現方式,當觀眾看到角色穿著戲服出現在螢幕或舞台上時,第一時間很難察覺演員及表演者身上穿著的是戲服。
.
原因無它,蓋因角色出現的那一瞬間,你會自然而然接受這個角色原來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們的性格與喜好、責任與使命。他們的衣櫃裡原本就有這套衣服,他們理所當然的出現,走完自己的劇情,然後離去。
.
所以露絲卡特說,她不認為自己是在做服裝設計,她只是透過服裝傳遞一個故事。
.
可能是關於一個人,一個種族,一個應該被好好聆聽的故事。因此,她會細讀劇本,了解作品的基調與顏色上的偏好,她努力了解與創造的,不是一個影薄的角色,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
在導師建議之前,她從沒想過做這一行,當時也還沒有劇服設計相關的資料可以找,但是她讀的是戲劇系,會讀劇本會演戲,她也會為自己創造生活中的角色,還會幫自己做衣服。
.
學無止境,生了一堆孩子還是熱愛學習,甚至去進修心理學的母親與戲劇系的培養都讓她更能深入角色,種族背景與長年浸淫在色彩與紋樣種種考究的累積,讓她幾乎每一套衣服都能說出一堆故事。
.
終於,多年的劇場與電影服裝設計的歷練,在電影黑豹中開花結果,露絲卡特嫺熟應用自己擅長並喜愛的元素,讓黑豹的世界觀因得宜又搶眼的服裝更有深度。這支紀錄片講的並不是她如何設計如何完成一個又一個案子,如何成就己身。影片更多的是她的思考與使命。
.
影片後段,提到了她生命中的重大事件,她也曾迷惘,曾經不知道該怎麼往前繼續下去,後來歐普拉對她說,藝術是禱告,每一次創作,如同禱告一般,讓藝術自然而然的流動就好,這讓她重拾精神,繼而走上自我追尋的道路。
.
這部紀錄片並不長,但卻是讓我特別震撼的一部。文化會因為歷史割裂,但只要有人把這一切放在心上,藝術便是最好也最有力的武器。總會有人記得,總有人為此拚搏。
.
這也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電影《關鍵少數》,同樣是黑人,同樣優雅的在自己的專業上前行,這樣真的很好。
.
藝術是禱告,藝術也像是祝福,創作之路,只要走上了,總有一天,宇宙會將你帶到你該去的地方。走出傷痛,煥然新生。
by 沒力史翠普yucaio 20191001於愛丁堡
歐普藝術應用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I聊天機器人也能有藝術魂? 宋允鵬和你台上彈鋼琴說故事
大家可以想像,鋼琴家除了在台上演出,還能在網路上化身為聊天機器人與大家互動嗎?今年 3 月 24 日與國家音樂廳即將上演「美女與野獸─宋允鵬 2019 鋼琴獨奏會」,鋼琴家宋允鵬在台上彈鋼琴說故事之外,同時也搭上了最新 AI 人工智慧的風潮,全國首創專業音樂家聊天機器人,讓人們欣賞高雅音樂會之餘,還能隨時隨地聊天説音樂。
2016 年起全世界吹起一股聊天機器人風潮,許多產業將人工智慧運用在客戶服務的功能上,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中不僅讓客戶享有一對一的服務體驗,也大大的取代人力節省成本。
據媒體報導,目前在音樂產業當中對於 AI 的應用,已經出現針對音樂的詞曲創作,以及音樂版權的過濾等等功能,但這些都是僅限於音樂產業上游的供應者的應用,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太相干;另除了前面提到詞曲創作外,這樣的應用與音樂表演工作者也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特別是以現場為主的音樂表演產業。
雖然近來人人有 LINE 這項網路通訊軟體,並且在 LINE 當中聊天、閱讀新聞、看影片、購物、訂機票幾乎一站到底,於是在商業上各家品牌公司廠商也開始啟動了針對其會員客戶的個人化服務,如優惠訊息、退換貨等客服、帳單查詢、繳費提醒、搜尋等功能,只是以上功能大部分僅限於助理型的,除非消費者已經確定進行消費相關的行為,否則一般來說人們並不會長時間停留在這些功能的使用上。
古典音樂在音樂產業中算是小眾,但在台灣的表演藝術活動日益增長,傳統活動海報與傳單已經淪為形式,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的集客力也不如以往,即便現代觀眾從接收傳統實體資訊已經轉向網路數位化資訊,但茫茫網海中又有著數不清也看不完的廣告項目,即便活動主辦方投入了 FB 與 LINE 的廣告,似乎仍無法與目標族群有效互動,進而成為有效益的行銷,確實還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
然而,現在出現了 AI 人工智慧的科技投入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一對一互動的應用,除過往一般協助資訊露出的基本功能外,更讓聊天機器人 (Chatbot) 具有「人性」的學習能力,充分展現出某位藝術家的個人特質,同時以網路好友身份隨時用 Line 或 Messenger 跟你聊天,不僅使消費者感覺如同藝術家本人與你一對一進行對話之餘,還能從中得到消費者想知道的各種資訊,無論是專業知識與教育學習,甚至一般人的噓寒問暖、幽默對談等等娛樂功能的回應,相信將會是更加有效的行銷工具,所以具有特別人格的知識型聊天機器人,勢必成為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向。
以鋼琴家宋允鵬教授為原型所打造的「宋 P」,不僅僅是有趣的是聊天機器人,而是將一位充滿生活智慧與豁達人生觀的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他所擁有顯赫的演奏與教學經歷,運用最新 AI 人工智慧科技來將宋允鵬教授的藝術靈魂形塑在宋 P 身上,使得機器人將不只是助理,更不是只有娛樂,而是附有教育及藝術推廣功能的 Line/FB 好友,這將是古典音樂界的首創。
可以想像一下,將富有人性且個性鮮明的音樂家,變成一個在手機上 24 小時隨時可對話聊天、且什麼都能聊的人,不僅能讓好奇的人透過聊天機器人更接近古典音樂,也讓一般聽眾有更精準的方式得到藝文活動資訊,勢必引起注目。
傳統的藝文行銷已幾近飽和,面臨新時代的來臨,歐普思音樂藝術與亞路科技共同開發「宋 P」聊天機器人,成為藝文與科技產業於 AI 技術應用合作的開端,期盼為藝文活動宣傳開創一個新的管道,提供更多藝術家該項全新的行銷推廣管道,更希望透過聊天機器人的出現,能帶給消費者多一點新奇,並增添新意,也希望為古典音樂界與其他藝術領域注入一股年輕的活力。
歐普藝術應用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看着眼前這幅融合歐普藝術(Op Art)的浮世繪,確實很難想像是由原子筆所繪,它其實是本地原子筆藝術家Reni Haymond的作品。對浮世繪的熱愛,源自多年前她在京都生活的經歷,「我覺得這是一樣很值得尊重的傳統,香港人對技巧的尊重已經買少見少,我想用藝術家的身份重現這種傳統手藝,以及我對浮世繪的熱情。」她巧妙地結合了浮世繪與Op Art這兩種東西藝術,「Op Art是圖案很重複、沒有規律的一種藝術風格,如果應用在原子筆上,相信可建立起我的標誌性風格。」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歐普藝術應用 在 停課不停學:歐普藝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停課不停學: 歐普藝術. 1.9K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小葉老師Yeh ... 藝術教學手帳 應用. Judyy art•51 views · 9:31. Go to channel. 中老年人到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