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路橋交通改善計畫
#交通要安全順暢
東光陸橋為本市交通要道,鄰近北新竹車站,且因東竹路新建大樓社區陸續完工並交屋,出入及行經陸橋周邊的人車更是大幅增加,幾次前往勘查後,與市府研議改善方式,以期達到交通安全及順暢的目的!
首先針對東竹路出入口,車輛需右轉繞駛東光路橋下迴轉道,但受限於東光路與東竹路口路型環境,以致東竹路常有機車左轉逆向至東光路機慢車道再違法跨越雙黃線行駛,造成該路口事故增長,行車非常危險。
文政 對此建請市府針對該路口進行改善,除了加強警示標語、劃設引導線指引,也在陸橋入口槽化區加裝軟管,防止車輛逆向轉彎或上橋,以維通行安全。
另外,東光陸橋前的「機慢車道線」道路改為汽、機車均可行駛的「混合車道」,解決機慢車道長期被佔用,以至於機車常要和汽車爭道的現象。
隨著環境不斷改變,行車及道路使用規則也須因應變化,經過專業評估與觀察,設計出最適合的道路使用方式,希望讓事故率降低。
也提醒市民好友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為您服務我好用
機車交通安全標語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ui~Pui~】
#轟隆隆_隆隆隆隆_衝衝衝衝_拉風 #引擎發動
最近剛上線就立刻登上熱門話題的 Pui Pui 天竺鼠車車(PUI PUI モルカー),除了讓人融化的天竺鼠外,每集試圖傳達的交通安全議題也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像是第二集「抓住銀行搶劫犯!」中,搶劫銀行的壞人即使挾持了天竺鼠西羅摩(シロモ)逃亡,但衝上車也不忘繫上安全帶以策安全(是說搶劫就很危險吧?)
由此可見,安全帶真的是開車上路時非常重要的安全工具,但你知道安全帶是怎麼來的嗎?簡單來說,目前常見的「#三點式安全帶」,是在汽車大量生產 40 多年後的 1950 年代,才由工程師 Nils Bohlin 發明。此時的台灣開車的人還不多,會繫上安全帶保護自己的人就更少了,很多人只看到汽車的拉風,卻忽略了這種高速的交通工具所具有的危險性。
講到這裡,不妨猜猜比汽車還更早普及,所有乘客都必須得繫上安全帶的是____?
答案是:飛機✈️。
1968 年發生的 #林口空難,當時機上所搭載的 60 多人中,死傷者多半是死於沒有正確的繫上安全帶。因此在當時的報紙上就可以看到「#繫好安全帶_可減少傷害」這樣的標語,說明安全帶的重要性開始被人重視,無論是在開車或飛機都是。
隨著經濟逐漸發展,台灣的汽機車數量逐漸增加,交通事故也不斷增加,立法呼籲繫上安全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即使如此,安全帶在很長一段時間,有點像是車上必備的裝飾品,法律要真正規範並強制前座繫安全帶,可是到 2001 年才真正在立法院通過。
由於傳統習慣上會讓較具地位的乘客坐在後座,前座則通常是隨扈、晚輩等身份較低者乘坐,後座不需繫安全帶,也間接造成許多乘客因此發生意外。而這些意外中,又以 2006 年台中市長胡志強和夫人 #邵曉鈴,以及 2011 年孫文孫女 #孫穗芬 為較為人所知的重大事故。
同年立法院因而通過了俗稱「#孫穗芬條款」後座乘客強制繫安全帶的法規並於隔年上路後,從此不論前後座的乘客,都需要繫上安全帶囉!
#Guinea_Pig_Pui_Pui
圖片來源:Muse木棉花動畫 https://youtu.be/gxwRIx47CjQ
機車交通安全標語 在 新北市議員 陳啟能 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夏日出遊,安全第一!
孩子們放暑假了!炎熱的天氣相信大家都喜歡到山林溪谷、泳池或是海邊戲水消暑吧!☀️
因此啟能伯要提醒大家「水域遊玩」須注意⚠️
標示「禁止游泳」、「水深危險警告標語之水域」區域禁止從事任何水上活動🚫,並選擇有救生員管理水域下水!
對於「交通安全」也要注意⚠️
根據新北市107年交通事故分析統計中「機車A1事故」人數最多,其中又以18-29歲的青少年族群為主😢。
機車是學生最常使用的代步工具,除了遵守交通規則之外,千萬不要搶快、要應禮讓行人。
⚠️夏日快樂出門,也要平平安安回家✨
💗新北市議員陳啟能關心您💗
🏢服務處:三重區龍濱路219巷43號
☎️電話:2978-4978
★律師、代書諮詢時間★
每週一與週三:下午14:30-17:00
每週二與周四:下午13:30-16:30
每周五:上午10:00-12:00
免費法律代書諮詢
歡迎邀請好友 📣 📣 📣
和我們LINE在一起:line://nv/recommendOA/@czv2157q
Line ID:@ czv2157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