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重燃對《Matrix》的討論,全因它在Netflix上映。你見到它在十大排行榜之上,於是你點擊看了,他又點擊看了,無數人重複這個行為,一同下載系統提供的Simulation。Matrix比你更清楚你想看甚麼,在你未想到要看甚麼之前,它便搶先推薦給你,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長年累月下去,人的自主性便被磨蝕剩盡,降格為一頭頭依賴機器投飼資訊的獸,被潛移默化,以為Simulation就是世界本身——這才是《Matrix》想探討的問題。
幾年前寫過一系列的《Matrix》賞析,如今回想這一切,有了新的想法,因為它的虛構部分愈來愈真實了,我們愈來愈覺得生活不再真實,彷彿有一套更新程式強加於我,要求你配合這個世界升級到下一個版本。Neo來到代碼之源之前就已經察覺到這個異樣,而特工的職責就是把察覺異樣的人刪除。每一個提出質疑的人,都對整個Simulation構成了系統性威脅,他們竟敢自行登出系統,跟Matrix反抗,散佈這個Simulation背後的真相,「為了拯救人類」——偏偏Matrix的演算結果顯示,拯救人類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全人類奴役在Matrix裡。
想像一下,真實的你其實在這個世界之外,成年的軀殼像胚胎般浸淫在培養液裡,後腦插着一條電纜,那個洞便是你眼前所見所謂「真實世界」的輸入源。機器之所以要維持你腦部繼續活動,是因為要讓你的肉體繼續運作,作為一顆生物電池,為機器提供源源不絕的再生能源。而當你在Matrix中死去,你的肉體便會跟隨死去,系統把你的生理基質分解回收,轉化為培養液注入另一個「人造」子宮,供新生命誕生。
然而,人類意識裡面始終有一個系統無法控制的「變量」,就是人會抉擇。每個抉擇都會創造出一個新可能,任由變量不斷累積,Matrix就會面臨系統性崩潰。這個故事正是發生在解決第五次崩潰的升級問題。Matrix曾經設計出一個天堂,但活在極樂世界的人類依然大規模死去,所以機器不得不放棄這個板本,經過失敗和嘗試,終確認資本主義的奴役社會才最為穩定。然而,穩定只得一時,自毀只是時間問題,如何在下一次自毀之前完成The Great Reset,便是Matrix之父Architact要解決的問題。
Simulation不只是Matrix用來麻痹人類意識的模擬表象,它也是一個實驗場,用來觀察人類行為和思考,繼而改進機器學習,令系統更穩定。為甚麼那些推銷新科技的CEO都喜歡強調他們的產品變得更人性?這裡的人性是指機器更適應人,還是人更適應機器?個人化推薦影片背後如何組織了一個屬於你的人格設定?愈貼近人的Simulation,愈成功地溶解真實。人以為是自己塑造人性化的程式,不知道程式正在塑造一個人性化的你。當這種關係愈來愈緊密,關閉Simulation不只危害了系統,更危害了你的生命。然而對Matrix來說,這是一種必要之惡,不透過大重設,系統就沒法消除變量。
續文: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995764
作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