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之前有個說法,大概是說散文和小說的區別,在於散文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
這次分享的這篇文章,討論的也是散文,作者王充閭提到「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的看法,甚至舉了《史記》《左傳》中的例子來說明散文寫作時的創作技巧。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散文的想像與虛構 / 王充閭
一
如何處理好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這是歷史文化散文寫作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散文必須真實,這是散文的本質性特徵,一向被我們奉為金科玉律;而散文是藝術,惟其是藝術,作者構思時必然要借助於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張開想像的翅膀;必然進行素材的典型化處理,作必要的藝術加工。兩者似乎存在著矛盾。尤其是,歷史是一次性的,它是所有一切存在中獨一以「當下不再」為條件的存在。當歷史成其為歷史,它作為「曾在」,即意味著不復存在,包括特定的環境、當事人及歷史情事在整體上已經永遠消逝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在場」的後人要想恢復原態,只能根據事件發展規律和人物性格邏輯,想像出某些能夠突出人物形象的細節,進行必要的心理刻畫以及環境、氣氛的渲染。因此,海德格爾說,歷史的真意應是對「曾在的本真可能性」的重演。史學家選擇、整理史料,其實就是一種文本化,其間必然存在著主觀性的深度介入。古今中外,不存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史料。這裡也包括閱讀,由於文本是開放的,人們每一次閱讀它,都是重新加以理解。
很難設想文學作品沒有細節描寫,因為它最能反映人物的情感與個性。《史記》中寫漢初名相「萬石君」石奮一門恭謹,就採用了大量細節。石奮的長子石建謹小慎微,有一次書寫奏章,皇帝已經批回來了,可是,他還要反復檢視,終於發現「馬」字有誤:這個字四點為四足,加上下曲的一筆馬尾,應當是五筆,現在少寫了一筆。他驚慌失措,唯恐皇帝發現了怪罪下來。石奮的少子石慶,一次駕車出行,皇帝在車上問有幾匹馬拉車,他原本很清楚,但還是用馬鞭子一一數過,然後舉起手說:「六匹。」小心翼翼,躍然紙上。太史公通過這些細節,寫出了當時官場中那種終日戰戰兢兢、恭謹自保的政治風氣。
明代思想家李贄講到藝術創造時,說一個是「畫」,另一個是「化」。畫,就是要有形象;而化,就是要把客觀的、物質的東西化作心靈的東西,並設法把這種「心象」化為詩性的文字,化蛹成蝶,振翅飛翔。這就觸及到散文寫作中想像與虛構這一頗富爭議的話題。近年來,隨著新生代作者的闖入,小說家、學者的加盟,以及跨文體寫作的出現,散文創作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特別是作家的主體意識在不斷增強,已不滿足于傳統散文單一的敘述方式,而是大膽引進西方的多種表現手法,吸收其他文學門類的寫作特點,輔之以象徵、隱喻、虛擬、通感、意象組合等藝術手法,意識流動,虛實相間,時空切換,場景重疊,使散文向現代性、開放性拓展。
事實上,早在「散文的想像與虛構」成為問題之前,有些作家已經在悄悄地進行著大膽嘗試了。出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散文家何為的《第二次考試》,是一篇優秀的散文作品,曾經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可是,許多人都知道,它卻是經過想像與虛構,對真人實事進行大膽加工的產物。1956年上海合唱團招考新團員,一名女青年報考,由於考試前夕她在楊樹浦參加一場救火,弄倒了嗓子,以致影響了考試成績,但合唱團還是破格錄取了她。何為當時正在醫院休養,聽家人講述了這件事,便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設計出第二次考試的情節,加進了蘇林教授這個關鍵性人物,改換了女主人公的名字;文中陳伊玲身著「嫩綠色的絨線上衣,一條貼身的咖啡色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樹」,實際也並非如此,是作者為了加強形象的感染效果,從所住醫院一位實習醫生那裡移植過來的。
這個典型事例說明了,生活的真實是基礎,藝術的真實是手段。前提是散文是藝術,而且是一種側重於心靈表達的藝術。黑格爾指出:「藝術作品既然是由心靈產生出來的,它就需要一種主體的創造活動,它就是這種創造活動的產品;作為這種產品,它是為旁人的,為聽眾的觀照和感受的。這種創造活動就是藝術家的想像。」「在這種使理性內容和現實形象互相滲透融會的過程中,藝術家一方面要求助於覺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還要求助於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氣的感情。」
二
今年三月中旬,我率領大陸作家代表團訪問臺灣,到日月潭觀光,接待我們的是南投縣文化局長,他是一位文學博士。在同我們交談時,他直率地說,總覺得作家們想像力不足,有時過於拘謹。他說,有一次訪問日本,見到了楊貴妃的墓,便問有關人士「根據何在」。答覆是:「你們中國古代的白居易寫得很清楚嘛!」博士反詰:「楊貴妃不是死在馬嵬坡嗎?《長恨歌》裡分明講:『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答覆是:「《長恨歌》裡還講:『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海上仙山在哪裡?就是日本嘛!」博士說:「這種顛倒迷離的仙境,原都出自當事人與詩人的想像。」答覆是:「什麼不是想像?『君王掩面』,死的是丫環還是貴妃,誰也沒有看清楚;所以才說『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這樣,生生造出一個「貴妃墓」來,結果還振振有辭!
歷史散文創作講求真實,關於史事的來龍去脈、真實場景,包括歷史人物的音容笑貌、舉止行為,都應該據實描繪,不可臆造;可是,實際上卻難以做到。國外「新歷史主義」的「文學與歷史已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歷史脫離不了文本性,歷史文本乃是文學仿製品」,「歷史還原,真相本身也是一種虛擬」的論點,我們且不去說;這裡只就史書之撰作實踐而言。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有過一段著名的論述:「《左傳》記言而實乃擬言、代言」,「如後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傍性格身分,假之喉舌,想當然耳」。「上古既無錄音之具,又乏速記之方,駟不及舌,而何口角親切,如聆罄咳歟?或為密勿之談,或乃心口相語,屬垣燭隱,何所據依?」原來,「史家追敘真人實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身局中,潛心腔內,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記言特其一端」。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孟軻讀過上古時的典章文獻彙編《尚書》中關於「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的記載,就曾提出過疑問,從而說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盡信書,不如無書。」到了宋代,當學生問到「《左傳》可信否」時,著名理學家程頤的回答是:「不可全信,信其可信者耳。」
我們再來看被奉為信史和古代散文典範的《史記》。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詳細記錄了鴻門宴的座次,說是項羽和他的叔叔項伯坐在西面,劉邦坐在南面,張良坐在東面,範增坐在北面。為什麼要作這樣的交代?因為有范增向項羽遞眼色、舉玉玦,示意要殺掉劉邦的情節,他們應該靠得很近;還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項伯用自己的身體掩蔽劉邦,如果他們離得很遠,就無法辦到了。司馬遷寫作《項羽本紀》大約在西元前94、95年前後,而鴻門宴發生在西元前206年,相距一百一十多年,當時既沒有錄相設備,而戰爭年代也不大可能有關於會談紀要之類的實錄,即使有,也不會記載座次。那麼,他何所據而寫呢?顯然靠的是想像。
三
中國文學史上還有一個典型事例。《古文觀止》中有一篇《象祠記》,作者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當時,貴州靈博山有一座年代久遠的象祠,是祀奉古代聖賢舜帝的弟弟象侯的。當地彝民、苗民世世代代都非常虔誠地祀奉著。這次應民眾的請求,宣慰使重修了象祠,並請流放到這裡的王陽明寫一篇祠記。對於這位文學大家來說,寫一篇祠記,確是立馬可就;可是,他卻大費躊躇了。原來,據《史記》記載,象為人狂傲驕縱,有惡行種種,他老是想謀害哥哥舜,舜卻始終以善意相待。現在,要為象來寫祠記,實在難以落筆:歌頌他吧,等於揚惡抑善,會產生負面效應;若是一口回絕,或者據史直書,又不利於民族團結。反復思考之後,他找到了解決辦法:判斷象的一生分前後兩個階段,前段是個惡人,而後段由於哥哥舜的教誨、感化,使其在封地成為澤被生民的賢者,因此死後,當地民眾緬懷遺澤,建祠供奉。《象祠記》就是這樣寫成的。其中顯然有想像成分,但又不是憑空虛構。因為《史記·五帝本紀》中,有舜「愛弟彌謹」,「封帝象為諸侯」的記載。據此,作者加以想像、推理,既生面別開,又入情入理。用心可謂良苦。
這在西方也早有先例。古希臘史家修昔底德《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中,演說辭佔有四分之一篇幅。修氏自己承認:「我親自聽到的演說辭中的確實詞句,我很難記得了,從各種來源告訴我的人,也覺得有同樣的困難,所以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一方面儘量保持接近實際所講的話的大意,同時使演說者說出我認為每個場合所要求他們說出的話語來。」
顧頡剛在《古史辨》中說:「我以為一種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當世的人也未必能知道真確,何況我們這些晚輩。」這話不假。我們都看過《羅生門》這部影片,對於事件的真相,在場親歷者言人人殊。所以,有人說,「史,就是人們口上的一撇一捺。」看來,堅持歷史事件包括細節的絕對真實,「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當然,這種想像必須是有限制的,要在尊重客觀真實和散文文體特徵的基礎上,對真人真事或基本事件進行經驗性的整合和合理的藝術加工,必須避免小說化的「無限虛構」或「自由虛構」;特別是有些散文種類是不能虛構的,比如,關於現實中的親人、友人、名人的傳記以及回憶性、紀念性文章,都是寫作者同時代的親歷親見親聞的事,與事涉遠古或萬里懸隔迥然不同,必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不應隨意地想像、虛構。須知,這類散文美學效果的實現,是借助於其內容或主體的豐富而特殊的客觀意蘊,真實與否,影響是至大的。
楚懷王項羽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光榮三國志從11代開始出現了「古代武將」,其中就有不少戰國時代的人物(由此可見,戰國時代其實真的挺有開發成電玩的潛力,但是可能是苦於名氣以及通俗性不夠大吧)。(又順便讓我吐槽一下,雖說是古代武將,但裡面竟然有出現「鄭成功」......挖靠?那乾脆把項少龍也設定進去算了。)
14代有更多戰國時代的武將,也包含今天我們端午節主角─屈原。
話說,光榮在某方面也是很考究的,這其中就反應在姓名稱呼上,它把「項羽」還原成「項籍」,把「屈原」還原成「屈平」。
(這其中典故,我有在《周公哪有那麼神》的抽書活動文章中提到,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看屈原的數值,以文官來講,其實相當漂亮了!而且他還有5個良性特技,真滴好用!
(有關屈原大致的政治生涯脈絡,可以參考我放在youtube上的直播:創造端午節的屈先生,您怎麼就想不開呀?)
楚懷王繼承了老爸楚威王全盛時期的楚國疆域,楚威王也一直對秦國的崛起感到不安及提防,楚懷王身邊還有一個見識高超的屈原一直提供正確意見,但結果卻將楚國帶向衰亡。
在楚懷王的任內,楚國因為斷絕與齊國的聯盟,結果被齊國率軍擊潰,進而引發楚國內戰及分裂,讓楚國首都都曾被叛軍攻佔;楚懷王對秦國也是連戰連敗,自己最終也被騙去秦國關到死,而繼位的楚頃襄王,也是依樣疏遠屈原,並且政務處理得很爛,爛到舉國怨憤的地步,最終讓秦國戰神白起攻破楚國首都並且挖開楚國歷代國王的陵墓,讓楚國被徹底打殘。
(上述內容,可以在我的書籍:《哥就是個狠角色》,都有提到,大家若是覺得有興趣,不妨多買幾本呀,你說多買那麼多幹嘛?這......當然是照顧小弟荷包,順便可以當作端午節禮物送人嘛。)
屈原最終在喪失希望中,主動走向人生末路......
可惜呀!
以後人來看,事實真如屈原所說,整個楚國當時就只有他清楚的預判以及意識到楚國的危機,但他就是無法挽救。
空有才華,卻只能看到國家依舊走向沉淪,這種清醒的意識到滅亡,我想是一種充滿絕望的酷刑。
屈原,屈原。有才卻不得其主,有德卻不容於世,果真是悲哀,但真的就只有走向絕路一途嗎?
但還是多說一句:「謝謝你屈原,沒有你,我今天怎麼放假呢?汝之痛苦,吾等之大幸呀!」
如果真要我付出些什麼的話,這樣吧......我深明大義!趁環保局不注意,多往河裡丟幾顆肉粽給你吧。
楚懷王項羽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因為端午節而辦的直播中,有提到屈原這位老兄,其實嚴格來說並不叫屈原。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開頭提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後人可以歸納出屈原的真實姓名應該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好的,我想大家看到以上資訊,立馬就有疑問了:「羋姓,屈氏?姓跟氏不一樣嗎?」
簡單來說,早期人口少,為了區分不同的部族,每個部族會取不同的「姓」好作區別,但隨著人口逐漸擴張,每一個「姓」內部也需要有所區別,於是每個姓底下又出現了「氏」。所以大家可以很簡單的理解:氏就是姓的再分化。
以屈原的「羋姓」來說,這一個血脈後來又逐漸細分。
像楚王一脈為「熊氏」,那個不信任屈原而導致楚國衰弱的楚懷王,他就是「熊氏,名槐」,所以可以叫他「熊槐」。
羋姓底下還有一個「項氏」,這是楚國王族─公子燕,因為擁有一塊叫「項」的封地,所以後來的子孫就以「項」來當作自己的氏。「項氏」在羋姓的眾多分支中可謂赫赫有名,這多虧他們後來出現一個霸王級人物:項羽。
(又話說這個項羽,其實他應該是:項氏,名籍,字子羽。所以他老兄的姓名應該是「項籍」才對,光榮三國志對於這一點就有相當到位的還原,至於為何後來我們都比較熟知他叫項羽?那是因為項少龍他......好了,不瞎掰,是因為項籍自己覺得子羽叫起來太累贅,所以索性單稱為「羽」,而司馬遷寫史記,不知出於何種考量,為項籍列傳時,篇名取名叫「項羽」,所以我們後來人才會習慣性叫項羽。不然《漢書》可是叫他項籍,《史記》大部分的稱呼,其實也是項籍。)
屈原的祖先被封在「屈」這塊土地,所以後代子孫就以「屈」為氏。從以上已經讓不少人混亂的訊息我們可以得出:屈原跟楚王是有些親戚關係的。所以屈原早年能夠擔當朝政重要職務,與他的貴族出身有非常大的關係。
「名」跟「字」就比較好理解了吧?因為不少人是接觸過三國演義的,很多人都知道:
劉備字玄德,人送外號:織席販履。
張飛字益德,人送外號:屠豬賣酒。
關羽自雲長,人送外號:天下無敵。
為何古代人沒事要有「名」跟「字」?主要還是上古的禮儀,在《禮記》中提到:「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意思就是說:連名帶姓的稱呼,是只有長輩、師長、上司,才可以這麼做。如果不是以上這幾種身分而直接連名帶姓的叫人,那是相當沒有禮貌。
所以,古人在成年後,會在師長的幫忙下取「字」,讓平輩或晚輩稱呼。所以我們才會在三國的戲劇中看到腳色之間會互相稱對方「玄德」、「雲長」、「子龍」之類的。
(我個人極度推薦的電視劇神作─走向共和,在這點就有相當好的還原,裡面常聽到「慰廷」「逸仙」「克強」,其實這分別是:袁世凱、孫文、黃興的字,所以這部戲不僅考究,同時也是在考驗關穎人的清末民初的知識門檻,實不相瞞,最一開始我聽到「菊人」「芝泉」「華甫」,完全不知道那些腳色到底是誰,直到他們後來自報姓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霍!這幾位都是民初響噹噹的大人物呀!我也為當時自己的見識淺薄而感到慚愧。)
話題重新兜回到屈原身上,屈原是當時平輩、晚輩對這個人的稱呼,而如果細究他的姓氏,其實就能夠反推他的出身,進而了解他背後的家族曾經經歷過的跌宕起伏。這種充滿「血緣」以及為釐清及維護血緣而設下的「禮儀」,是先秦時代的特色之一。
(後來隨著貴族社會的沒落,姓跟氏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及細分,人們往往只區分「氏」而不講「姓」。至於「名」「字」,則是在清末民初的西方化浪潮下而逐漸淡出。
所以如果以後想裝逼,等到有人問你:「姓名?」
你可以學我這樣回答:「姓,不可考;氏:金;名:哲毅;字:霸王;號:老ㄕ;AKA:地表上最無聊的歷史老師。」
如何?是不是有滿滿的逼格呀?)
或許隨著時間的演進,我們與古代的社會早已脫節,但這並不代表現代已經與古代毫無瓜葛。古代的遺產,只是以陌生又不明顯的方式遺留。而先秦時代的上古史,正是探究華人文化的重要起點之一,但如同我前面提到:我們已經與古代脫節太久,以至於對於當時的時代環境相當陌生。
所以就要跟大家推薦一本書,並且進入今天的主題:抽獎啦!
(想要直接進入抽獎環節的,484覺得終於從前面那一堆廢話解脫了?其實前面那麼多廢話,大家可以先記住一個關鍵點就好,那就是......大家覺得我的AKA好聽嗎?)
專門研究先秦史的野蠻小邦周出版新書《周公哪有這麼神:課本沒教的兩周史教室」,有比上一本更有趣的筆法,還有更有料的古文字解析,絕對是想要了解上古時代的朋友,可以入手的佳作。
那如果想要省錢,碰碰運氣,請完成以下步驟:
1.
按讚及公開本篇文章
2.
在本篇底下留言「周公哪有那麼神?」並且也留下你的AKA(你覺得我只會讓自己做蠢事嗎?都說我無聊了嘛)。
就有機會獲得本次的獎品。
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3位幸運的朋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參加喔!
購書可往此處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433
#周公哪有那麼神
#遠足文化出版
#端午節的今天還是要謝謝屈原的想不開為後世締造假日
#謝謝你屈原_有你真好
楚懷王項羽 在 知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一段秦國與楚國的恩怨情仇,以及一個預言:「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 ... ... <看更多>
楚懷王項羽 在 楚懷王項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隨後項羽在二月自行分封天下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項羽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楚怀王- 百度百科项梁起事后,采纳范增的建议,自称武信君,立熊心为楚怀王,以 ... ... <看更多>
楚懷王項羽 在 Re: 項羽是個背信棄義的混蛋(相關議題)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我也來分享自己的看法
先引一段史記的原文: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陳嬰為楚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臺。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毫無疑問,楚懷王是項梁從民間找來的,原本只是為人牧羊的牧童。然後項梁做了兩件事:
1. 自號武信君。
封君是戰國晚期特殊的建置,多為王室親族,如戰國四公子等等。年表記載,項梁自號武信君,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翌年六月,才立楚懷王。然而在項羽本紀裡,司馬遷卻寫反了,先寫項梁立楚懷王,再寫項梁自號武信君。會是司馬遷搞錯嗎?顯然不是,寫自號,又特意將時序調換,可能是太史公意有所指。我認為意指的,就是項梁表面尊懷王,但根本也沒把他當一回事,這點很多人說過了。
2. 陳嬰為楚上柱國,都盱臺。
上柱國是一種保衛國都的職位,也是楚國武官的最高階。在後來項羽大封諸侯的時候,又提到了另一個柱國共敖,原文如下:「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
首先先提共敖。在後來項羽滅秦的霸王大分封裡,故楚地的核心城市江陵,被分封給共敖,號臨江王。而除了項羽自己的西楚,就是英布的九江王,與英布丈人的衡山王。這四塊地合起來差不多就是舊楚國的國土。而後來共敖之子,在英布等人降漢後,仍堅不肯降而戰死,可見跟項羽關係是非常深厚的。
再回到陳嬰,雖然范增說立楚懷王,能讓「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然而陳嬰是陳涉死後,項梁立懷王前就帶兵來投靠的,顯然也不在上述慕懷王而來的峰午之將,乃是自慕項梁而來。
換句話說,在楚懷王的都城中,項家都放了不少自家兵馬,雖稱其保衛都城,為柱國,其中用意是不是防範、監視?史並未明載,但司馬遷講完項梁立楚懷王後,特別提到陳嬰「與懷王都盱臺」,其理不言可喻。而由此觀之,後文提到當項梁戰死,「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其可能的額外政治意義是什麼,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要說項梁與項羽尊楚懷王為君,我想是有待商榷的,大概也就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差不多吧。
繼續爬梳史記原文:
楚兵已破於定陶,懷王恐,從盱臺之彭城,并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先說呂臣。呂臣本為陳涉部將,陳涉死後,聞項梁立楚懷王,特來投靠,正是范蠡所謂「蜂午之臣」,可視為楚懷王人馬。
從盱臺之彭城,是由後方跑到前線。彭城是項梁死後,餘軍由項羽等所領退卻的城市,是權力的真空地帶。懷王趕來,一舉卸下項羽、呂臣兵權,然後給予呂臣家族豐厚的爵位,以手上除了名聲,什麼東西都沒有的懷王來說,能夠做到這些,顯然不是件易事。令尹更是楚國最高官,相當宰相的位置,戰國時候楚國的吳起、春申君、屈原的政敵子椒等,舉足輕重的大臣,都曾任令尹一職。從細微處想,懷王可能跟呂臣做了什麼交換。
再談劉邦。高祖本紀載前事如下:
聞項梁在薛,從騎百餘往見之。項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沛公還,引兵攻豐。從項梁月餘,項羽已拔襄城還。項梁盡召別將居薛。
記載可知,劉邦也是先從項梁的,項梁還賜給劉邦五千兵。而後項梁死,劉邦在彭城,才受懷王封武安侯。
與項羽相對,劉邦既封侯,未拔其兵權,又受懷王之命,「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史記接著寫懷王跟部下的討論,內容更露骨:
項羽為人彊悍猾賊…今項羽彊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
雖然攻關中也並非易事,劉邦終究還是得憑著自身實力,但從中也可看見楚懷王對於劉邦的器重。對照項羽拔兵權,以及對於項羽的評價,這次的彭城之會,意義重大。
總之,楚懷王從盱臺到達彭城,一口氣解了項羽跟呂臣的兵權,可能是一次奪權政變,楚懷王拉攏了呂臣、劉邦,以架空項羽。
而後,就是宋義了。宋義的來歷並不十分清楚,史記載了一個宋義諫項梁,不成,而獲得楚懷王賞識的故事。這個賞識,就讓宋義當了大將軍,故事未免也太詭奇。如果細細爬梳之下,有幾個線索:
集解文穎曰:卿子,時人相褒尊之辭,猶言公子也。
儀禮:諸侯之子稱公子。
宋義遣其子襄相齊,送之至無鹽。
由此觀之,這個宋義確實有些來頭,不僅自己出使齊國,還有讓兒子去齊國當宰相等等的能耐,更有時人號之卿子的褒美之辭。而從他勸諫項梁,項梁不聽看來,跟項梁關係大概也不會很親密。有些文章提到宋義是故楚令尹,不過我找不到這則線索,但總之,宋義是頗有身份的楚國貴族,應是可能的解釋。
而後,就是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的救趙,接著項羽在此次進軍中再奪兵權,並且大破秦軍,接著入關中,鴻門宴等等,在此就不表了,總之項羽還是憑自己能耐奪回這些兵權與勢力。
而在項羽如日中天之時,懷王跟項羽的關係。同樣引這句: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
項羽立懷王為義帝又是何種概念?真是諸侯的精神領袖,項羽奉之高台為帝嗎?從這段的上下邏輯看來,應該是有問題的。
楊慎《丹鉛總錄》: 項羽立楚王孫心為帝,以從民望。不曰楚帝 ,而曰義帝 ,猶義父義子之稱。
謝肇淛 《文海披沙》:項羽尊懷王為義帝 ,猶假帝也。一說,眾所尊戴者曰義,故稱義帝 。
顯然,義帝這概念是有很多面向解釋的,我的解釋也只是其一,讀者可自行解釋,然而項羽之後這段話說得更白:
「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
從這段誓詞,再回頭看懷王的「如約」,實在意味深長。連劉邦都乖乖的退出關中了,項羽因破秦而號為諸侯上將軍了,懷王還是死硬的說出如約,頗有幾分蒼涼的豪氣。奪兵權,阻止項羽為項梁報仇等,都已經是巨大的嫌隙,事已至此,懷王大概也破罐破摔了。最後就是身落放逐而死的下場。
最後再多補充一下關於殺楚懷王以及霸王大分封一事,提出對於項羽立義帝,而自己不稱帝可能的解釋。
殺楚懷王一事,在各列傳裡皆不同,項羽本紀寫: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黥布列傳寫:乃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若非抄錄錯誤,則兩邊關於殺義帝的出入,可視為司馬遷的草蛇灰線,與英布動向有關,在此姑不深入。這裏提的這幾個王,皆是故楚國的封王,差不多表示了項羽的勢力範圍,換句話說,項羽封地只為西楚,但已握有舊楚國的全部號令權,代楚之勢很明顯。
由這裡再觀之,才可知道項羽不入關中而回楚,其所代表的政治意象為何。
司馬遷評價項羽:三年,遂將五諸侯兵滅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內,封立王侯,政繇羽出,號為「伯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在史記裡,項羽稱為霸王,漢書稱伯王。這個霸、伯,應視為春秋以降的王霸概念,也就是春秋的諸侯共主。
皇帝這詞彙,在秦楚之際還是新興的詞彙。秦末年,陳涉吳廣起事後,六國殘餘勢力的大舉反撲,正是項羽親身經歷的時代,從項羽的作為觀察,對於稱帝,他可能沒什麼興趣,他的霸王大分封,也並不見中央集權的成分,還是尊崇古典的封建體系。他雖然是老大,但不見想要對各封國有直轄權,然而諸侯各就國,因分封不平,國內吵個沒完,造成了項羽的威信統治危機。所以之後的楚漢相爭,各諸侯國見風轉舵,也就見怪不怪了。
司馬遷認為項羽逐義帝,導致眾叛親離,我認為關係不大的,倒似是政治體系形成前的必然反動,如周代有三監之亂,或漢初有七國之亂,也像法革後短暫的維也納體系。封建的政治體系,正是項氏等身為舊楚國貴族之後的包袱。在我看來,項羽與西楚霸王之死,象徵舊時代的正式終結,而毫無包袱的劉邦,則開啟了中國進入穩定中央集權帝系的巨輪。義帝空有帝名,也只是可憐的卒子罷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X00Q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241.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40732939.A.A29.html
※ 編輯: a00080245 (101.14.241.109), 10/28/2018 23:43:0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