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Google Map】破解隱藏套丁地 升級地圖技術全攻略
好多人問本研社研究員平時究竟點搵地同點樣分析大量嘅土地資料。其實唔係咩秘密,我哋主要係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工具,將啲空間數據(spatial data)有系統咁整理、分析,我哋唔少嘅研究就係咁樣誕生㗎喇!以往我哋發佈報告用嘅GIS 工具係Google Map, 功能方面確有限制,例如圖層(layers)數量有限。
唔知大家有冇留意,最近我哋幸得友人技術相助,今次我哋發佈《草木皆丁-發展新界潛在違規丁地可行性研究報告》嘅地圖資料庫,已經靜靜地升級咗做「ArcGIS online」版本 。
【研究神器升級】草木皆丁地圖資料庫即刻睇:https://bit.ly/3b3skNc
內裡紀錄著全新界潛藏潛在違規丁地嘅地圖庫已全面開放,絕不收費,市民大眾可以隨時、隨地參閱同使用今次研究地圖庫嘅數據,繼續跟進違規丁地最新發展,有助將研究成果貨如輪轉,成為其他民間團體嘅倡議同研究養份。
「ArcGIS online」除咗地圖底圖可以更多選擇外,表意上亦比Google Map 更為清楚。更加重要嘅係,佢嘅地理資訊分析能力,亦比Google Map 強大。現時潛在套丁土儲地圖庫嘅地圖圖表(attribute table),包含每塊潛在套丁土儲嘅名稱、大小、涉及丁屋數量以及所在鄉村,將會連結空間圖徽(feature),格式統一的地塊資料唔再單純為描述文字,而係可經整理同分析嘅數據。因而,今次經升級的地圖資料庫可以呈現更加清晰簡潔嘅資料分類,有利日後民間繼續對違規丁地跟進調查、趨勢統計以及空間分析。
以往我哋依賴嘅Google Map 有圖層(layer)功能上嘅限制,最多只能放10層圖層。圖層限制令我哋無法將大量嘅空間數據放喺同一檔案中整合分析,例如由於全港地段索引資料過於龐大,很難將地段索引資料直接置放於google map之上,變相難以全面地搜挖全新界潛藏套丁土儲,而「ArcGIS online」突破咗Google Map 喺圖層(layer)功能上嘅限制。
《草木皆丁》之所以能夠完成,全靠ArcGIS online中增加咗圖層數量嘅特點,對現有鄉村範圍、鄉村式發展用地、政府丁地、地段索引圖、新發展區規劃圖、甚至2017年棕地分佈等等多個圖層數據進行大量cross-checking嘅工夫。除咗快速地識別出現時787個潛在套丁土儲的表徵,亦從中揭發出哂界的潛在套丁土儲、「先破壞,後套丁」侵蝕濕地漁塘的可能以及新發展區收地故意避開原居民村等個案,搜挖出這些潛藏違規丁地多方面的問題。今次大家將會見到更加「花哩花碌」的新界,視覺化地呈現新界「騙」地開花。
今次本研社升級地圖工具,與其話方便咗我哋做研究,其實目標係更多為鼓勵民間共享、保存及再用這些土地資料,務求逐漸建立民間土地資訊共享平台,實踐協作式研究,培育民間研究力量。
下一步,我哋計劃將過往多年地圖資源上載至ArcGIS online,以提升民間土地資料庫完整度及品質。遺憾嘅係,每解鎖更多圖層限制,所牽涉嘅開支亦會增加,暫時我哋無法負擔。
現時尚未能夠「解鎖」嘅資料例如:
- 富豪短租官地分佈地圖
- 中港地產商在英國的住宅項目分佈地圖
- 1993、2003、2017年新界棕土擴張歷史軌跡與現況地圖
- 新界西北魚塘業權分佈地圖
- 香港隱藏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地圖
最後,面對現時資訊自由日益收窄,隨時有「被下架」嘅可能,因而建立民間土地資料庫倍加重要。希望有心人可以懲罰是次升級,對我哋民間土地資料庫嘅經營同維持有所支持!
#絕非廣告
#揭露丁權自肥計劃
#民間研究方法升級
#土地資訊已Backup
配合住全新界「騙」地地圖庫,有興趣可以喺以下連結細閱埋研究報告,冇咁多時間細讀,都歡迎望下個簡報同大大力share俾朋友:
《草木皆丁》報告全文:https://bit.ly/3nFeDcA
《草木皆丁》研究簡報:https://bit.ly/33b66EQ
希望各位可以繼續支持我地嘅丁屋研究工作,有餘力可幫忙懲罰是次研究嘅基本開支,高質研究必定會陸續有嚟!
— 是次研究基本開支 —
資料整理:$2,500
安心查冊:$3,000
內部印刷:$1,000
報告推廣:$2,000
落地考察:$2,400
研究員心力:無價
= $10,900 (抵到爛,其實駛乜收地產商錢)
︴支持研究丁地 需要懲罰我地 ︴
▍自訂金額支持丁屋研究工作
https://www.paypal.com/cgi-bin/webscr?cmd=_s-xclick&hosted_button_id=ACP8TJDJNZP4J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月捐支持: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研究義工大招募報名:https://bit.ly/2SbbyT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70的網紅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賈丁氏鸚鵡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波斯菲勒斯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
棕地分佈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圖睇清】大島注 vs 棕田應收!
琴日發展局長黃偉綸出嚟公佈6,240億嘅明日大嶼成本估算,未做研究就實牙實齒話填東大嶼人工島絕對有賺,好處多籮籮喎。但係政府本身話2018年內公佈嘅兩份棕地研究呢?而家都未有影,又憑咩講填海一定平過用棕地?大話怕計數,根據綠色和平最新發佈嘅研究,原來用404億收返298公頃私人持有嘅棕地,再加埋夾雜其中嘅棕土官地,已經足以起到19.2萬伙公營房屋,仲多過明日大嶼添!而個收地成本只係明日大嶼總造價嘅十五份之一,點解咁平?
其實政府同地產商贊助嘅專家智庫一直話收回棕地好貴、貴過填海好多,都係引用緊收回新界農地嘅最高補償價——甲級農地每呎1,348.8元,去同填海最樂觀(但亳無基礎)嘅每呎1,300元估價比較,然後得出收棕地比填海貴嘅結論。但哩種講法完全係欺騙市民。
收回新界農地嘅特惠補償制度實際上分了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分級原則主要按地價、與新市鎮/新發展區的距離、以及土地發展潛力而定。甲級係最接近新市鎮、交通一般最方便、市場價值最高嘅地段,其次為乙級,但不少丙級地段仍有道路通達。是次綠色和平嘅研究就發現,政府未有發展計劃嘅1,030公頃棕地當中,有836公頃為私人地(需要收地發展),而當中逾半(433公頃)位於丙級地段,收地價格只係每呎562元,只及甲級呎價嘅四成!而家政府用甲級價去估算收回所有棕地嘅成本,必然係極度誇大了。
研究並指出,若以甲級價錢收回所有現時甲級地段內、以及新界北新發展區內*嘅私人棕地(共246公頃)、加上乙級地段嘅私人棕地(52公頃)、及夾雜於這些地段內嘅棕土官地(85公頃),這合共383公頃土地只需花404.5億已可收回,重新整全規劃作公共用途。參考離島或赤柱等鄉村式公屋設計,以3.6倍住用地積比發展約12層嘅公營房屋,呢383公頃嘅土地就可興建19.2萬伙公屋,比整個明日大嶼號稱可提供嘅10-18萬伙公營房屋更多!
由於甲、乙級棕土嘅地理位置較接近新市鎮,部份棕土場更是大片相連,甚至適合以高密度發展,呢個研究估算以3.6倍地積比發展已係非常保守,而其餘位於丙、丁級地段嘅棕土發展潛力仍未計在內。
另一方面,明日大嶼雖然話有1,000公頃新造地,但實際用來建屋嘅只有好少部份,花成6,240億,卻只承諾提供15-26萬個房屋單位,當中更只有10.5-18.2萬個公營房屋。可以想像,呢1,000公頃土地大部份都會被貴價寫字樓、豪宅私樓及配合大灣區國策嘅基建設施佔據。亦正因為咁,先可以繼續玩嗰種造地、賣地、政府與地產商齊搵錢、市民繼續賣唔起樓嘅地產遊戲。所以,喺明日大嶼願景下,「政府回到本」同「市民住好啲」基本上係唔會同時發生得到。真係想市民住好啲,1,030公頃棕地早就已經等緊大家,只係政府唔肯收地、唔敢得罪一班新界嘅既得利益者啫~ 🤷♀️🤷♀️
🌏 綠色和平棕土收地成本研究:https://bit.ly/2FeeOWj
🏗 本研《隔世追棕》報告: https://bit.ly/brownfieldsintime2018
🔍 新界棕地分佈最新地圖: https://bit.ly/brownfields2018_map
*新界北新發展區屬2030年以後、未有明確發展時間表的選項,故研究亦將其視為未有發展計劃的棕地。該範圍目前大部份屬丙及丁級地段,惟一旦政府啟動新發展區收地時,均會將整區提升為甲級補償,故此研究假設新界北範圍內棕地均以甲級價收地。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 香港網站
棕地分佈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人月捐大集結】一起抗擊時代歪理!
政治氣壓低迷,抗爭者先後入獄,社運難以聚力,參選之路被中斷。為了守衛這城市,香港人還可以做什麼?
我們選擇做研究,將這片屬於我們的土地看得更真、更深,並把真相傳遞開去。威權統治的維繫往往不是靠槍炮,而是透過各種偽裝中立的專家學者與媒體,日復日散播歪理迷思,讓人們自願臣服。我們相信,當知道事實真相的人夠多,必定會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2018年對本土研究社來說是很熱鬧的一年,亦是面臨極大挑戰的一年。土地大辯論企圖為未來三十年的土地發展策略定調,由填海到公私合營發展新界農地,都將對香港的規劃佈局、財政穩定性及環境帶來無法逆轉的破壞。去年底我們做了一次小籌款,逐步將全職人手倍增至10人迎戰。由於堅守研究獨立性、不收受政黨或大財團資助,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沉重的財政負擔。今年9月財政危機漸現,3位全職員工選擇升學,團隊縮減至7人。11月戶口結餘見底,預計只能支撐到年尾。
冒著破產斷糧的危機、與官商鄉黑全面開戰,這是我們由今年初以來的工作成果:
💣 研究彈藥庫
先後發佈4份重磅研究,分別關於丁權濫用、棕地分佈及發展潛力、樓市辣招走稅漏洞,以及政府隱藏官地儲備,全方位擊破政府的缺地謊言、指出房屋問題由炒賣及資源分配不均所導致。研究報告為各民間團體及政策倡議者提供彈藥,令政府「覓地為改善居住問題」的論述由始至終備受質疑。
📱網上輿論戰
增強網上影片及即時文宣製作。在研究員以外,首次增聘一名全職campaigner主力媒體策劃、剪片及圖像設計,極大地提升研究介入即時社會議題的速度及傳播力,多條短片及帖文均獲廣傳,facebook追蹤人數由25,000急升至48,000人,力抗政府及地產商龐大的公關攻勢。
📣 地區資訊戰
出版一本全面整理本港土地房屋問題現況的民間土地諮詢刊物《好誠實研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散播真實資訊。在大辯論期間與超過20個民間團體及地區單位合作,將12,000份刊物派發到街坊手上。幾乎每星期都有研究員擔任活動主講,在地區層面與政府打資訊戰。
📺 傳媒陣地戰
積極接受傳媒訪問、在報章撰文、上對談節目與官員及利益集團對質。由大辯論開展到施政報告發表的七個月內,報章新聞有155條提及本土研究社,還有不計其數的網站和電子媒體。每逢政策公佈,研究員的電話總響個不停。相熟記者不諱言,本土研究社是他們找民間聲音評論土地房屋議題時第一個想起的團體。
很難想像這一切就在舊樓房裡的小小工作室中誕生。而我們面對的,是政府花近千萬聘請的公關公司,以及由利益集團提供無限財源的建制智庫;像以董建華為首、中港地產商拱照的「團結香港基金」,以及前民建聯主席曾鈺成的「香港願景」。光是「團結香港基金」一個組織,每年經費是7000萬,而我們是200萬,比例之懸殊,猶如面對巨人進擊的「調查兵團」。
這樣拚命去向全城最有權有錢的一群人開戰,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或者每位研究員都有自己的答案。常常有著緊我們的朋友說,「以你們的學歷和研究資歷,沒理由長期收一份fresh grad的人工」。但本土研究社從來是個錢買不到的團隊,在獨特的時勢下遇見彼此,共同打了一些戰役並走到這裡;若因財政困難而被迫離散,日後有錢亦未必能再聚齊。
時近年末,土地大辯論諮詢結果公佈在即,第一份官方的棕土報告快將出爐,原居民應否擁有丁權的司法覆核即將開審,東大嶼填海前期研究撥款也會在短期內上馬。各方面的議程都極待嚴謹持平的政策研究去釐清真相、倡議改革、守衛市民大眾的利益。
在此衷心感謝過去兩年與我們同行的200多位月捐者、及所有曾經捐助我們的市民。目前本土研究社所獲的月捐總額為每月6.5萬元,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兩個月內多找100位願意月捐$300的支持者,令每月能有近10萬元的基礎收入,以維持6-7位全職員工的規模,繼續這場戰鬥。
在揭破官商黑幕、追尋知識與真相的路上,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立即捐款: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了解更多:https://liber-research.com/about-us/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see:
https://liber-research.com/en/support/
https://liber-research.com/en/about/
我們在極短時間內製作網頁和眾籌計劃,資料或有未完善處,請多多包涵。如有任何查詢,歡迎pm本專頁或電郵至info@liber-research.com,感謝!
棕地分佈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賈丁氏鸚鵡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波斯菲勒斯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 、右為黑翅賈丁氏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而其中以小賈丁氏(橘冠)鸚鵡比較少見,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其特徵是頭部呈橘黃色而非紅色;賈丁氏鸚鵡外表看似亞馬遜鸚鵡,手養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鳥,而且比較安靜,在同屬的鸚鵡中有較佳的學話能力,且比較不會成為只親近、信任一人的鸚鵡,也不會像亞馬遜鸚鵡在繁殖期變的十分有侵略性與攻擊性。
約28cm(11吋)
分佈地分散不集中,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非部份地區,在西非包括賴比瑞亞東部到象牙海岸及迦納南部,在非洲中西部從喀麥隆南部到安哥拉西北部,薩伊北部、中非共合國東部到烏干達西南方及盧安達,肯亞、坦尚尼亞北部也有其族群。
許多族群棲息在保護區內,包括了喀麥隆的柯魯國家公園與加納的比亞國家公園,在肯亞與坦尚尼亞賈丁氏鸚鵡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3250m的高山森林中,剩餘的族群多棲息在低地雨林中,棲息或覓食時通常在樹頂,繁殖期外時,多10隻左右一起活動,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的樹上時聚集數量則較多,在肯亞的族群每日都會飛行60km的長距離尋覓食物, 賈丁氏鸚鵡的食物有各種種子、水果、花、昆蟲、橄欄、棕櫚核果等,會與當地非鸚鵡類的鳥類群集,築巢在離地3-12m高的樹洞中,窩卵數約2-4顆蛋 ,數量因棲地破壞與人為捕捉越來越少。
賈丁氏鸚鵡有不錯的體型與外表,市場所見多為野生鳥,其與人工繁殖鳥價差大,牠們與大多數的非洲鸚鵡一樣是安靜的種類,剛飼養時易不安與害羞,適應過程較慢,適應環境後即十分健壯與活潑,啃咬力強勁,若所提供的籠子過小有可能因壓力與無聊而有拔羽的行為 ,性別需經專業鑑定,公成鳥的頭部較大較平,眼睛虹膜為鏽紅色帶點深橘色,母成鳥的虹膜 則是深褐色帶稍許橘色。
一般來說賈丁氏鸚鵡約在5歲左右才開始有繁殖的徵兆出現,但也有可能再3、4歲多時就繁殖,無特定的繁殖季節,整年都可能繁殖,但繁殖野生鳥機會相當低,繁殖期間盡量避免經常翻動巢箱,有時會發生蛋無受精或親鳥殺死雛鳥的情況,可使用30 x 30 x 60 cm規格的巢箱,一窩約產2-3顆,有時3-4顆,孵化期約需25-27天,公鳥可能有參與孵蛋的工作,約10週後幼鳥羽毛長成,約在第13週時斷奶,但羽毛長成及斷奶所需的時間有可能更長。
#賈丁氏鸚鵡 #橘冠賈丁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我愛寶貝蛋 #Poicephalusgulielmifantiensis
棕地分佈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的賣場:
http://shopee.tw/dandanchen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我愛寶貝蛋
橙翅亞馬遜是體型較小的亞馬遜鸚鵡,也是較普遍的亞馬遜鸚鵡之一,價位也不像許多亞馬遜鸚鵡一般地高,在蘇利南當地是數量最最多的鸚鵡,體型雖不大但卻是可愛的寵物,公鳥在成熟時可能會對人有攻擊與侵略性,共有兩種亞種,台灣國內的橙翅亞馬遜大多是野生鳥。
32-34cm(12.5-13.5吋)
廣佈於南美洲北部,大多棲息在安地斯山脈以東的地區,包括巴西、圭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玻利維亞等國。
橙翅亞馬遜在當地是常見的鳥類,但數量卻有逐漸下降的情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當地常被獵捕作為食物,這個情形在法屬圭亞那尤其嚴重;喜愛穿梭生活在各種近水源區的林地,包括熱帶雨林、稀樹草原、沼澤區、農地等地區,必較不常發現於乾燥的林地中,群集性強,常被發現成對、數百隻甚至上千隻一起活動,尤其是在晨昏時,但繁殖期時聚集數量會減少,,飛行時十分吵雜,但覓食時則較安靜,牠大多在樹上覓食,食物包括水果、堅果、棕櫚果實、漿果等,食物不足時會到芒果園與橘子園內覓食;築巢於中空樹洞內,一次產2-5顆蛋;橙翅亞馬遜有時會吵雜 。
野生鳥和人工繁殖鳥反差相當大,人工繁殖鳥的尺寸明顯比野生鳥大一號,且比較不怕人,野生鳥多經折磨與運送羽毛狀況差,相當怕人,體型瘦小,剛飼養時會較害羞,但很快即能適應環境, 且會變的十分健壯;橙翅亞馬遜對亞馬遜鸚鵡喜好的初入門者,無論是寵物幼鳥或想繁殖的成對成鳥都是很好的選擇,售價不高,有著可愛的個性與討喜的行為,喜愛啃咬物品,可提供玩具或樹枝供其咬嚼,公母並無明顯的外在特徵,但一般來說,公鳥頭部的藍色部份會較母鳥明顯,母鳥面部的黃羽分佈會較公鳥廣。
雖然橙翅亞馬遜普遍度高,但並不是常見的成功繁殖種類,有些繁殖者認為其繁殖難度高,改變環境就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不繁殖,野生鳥多於繁殖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繁殖者認為不困難,可能因地、氣候、飲食、環境與飼養習慣等等有關係;繁殖期時可能有攻擊性,不宜過度打擾,一窩約產2-5顆蛋,平均約為3顆,孵化期約26-28天,2個月後幼鳥羽毛長成。
棕地分佈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夜燈照,霓虹光,紅妝女郎樓下看,街上幾個人兒盪,紅車舉旗四處闖。鬧市的深夜如此耐人尋味,彷彿誰也殺不掉那生機。
日出而作者要不早已安睡;要不就如街上幾檔食肆般,洗洗刷刷,準備關門歸家。
日入而作者又豈止艷娘與司機,正如弼街這一家小店,才剛亮起了燈。
招牌上的射燈保持晦暗,隱約見到是深棕色雲石底配以「金華冰廳」四個金燦大字,
這個色樣顯然是老舊款式,對了,這是一家有四十六年歷史的老店。
越過前方賣麵包的小檔口,穿過舊式的玻璃雙門,又是一片漆黑,這裏似乎是小店的食廳,
還未來得及察看,後方盡頭處便傳來鏗然之音,只見有兩至三名男人於該處搬來弄去,揉揉眼睛細看,
他們手執的正是一疊生鐵焗盤,一股溫熱,正瀰漫着整間冰廳。
老舊的巧手
這是一間長方小店,前鋪為外賣麵包檔及食廳;後鋪為水吧、廚房及麵包工場。凌晨兩時,幾位師傅正在工場內準備製作麵包。工場地方不大,僅僅容得下三位師傅,裏面只有一張偌大的搓粉桌,銀鐵色的雪櫃以及裏邊殘舊的大焗爐,唯一的機器就是大攪拌機。工場內較為主導的,是一位已在此工作十數年的老師傅,他邊把攪拌機整理好,邊謂:「我哋嘅麵包用舊式做法,盡量用人手製作,好多準備功夫㗎。」以「我們」稱呼小店,可見其歸屬感之大,對於自己所做的麵包,他十分自豪,尤其是接下來要製作的菠蘿包。
小店習慣用老方法製作,不加化學劑,他先倒入麵粉,這是來自香港的九龍麵粉廠的麵粉,本地有名,再加入糖及豬油。他把豬油遞上,見豬油呈雪白色,指目前最好的豬油,來自荷蘭,豬油對麵包而言十分重要,質量次一點都已經大有不同,坊間很多麵包店都用台灣豬油,做出來的味道及鬆化度都不理想。接着,又加入雞蛋及奶,多用些雞蛋的話,麵包會更鬆軟美味,千萬不要吝嗇材料,不然就不好吃了,這是老師傅的原則。
待機器把材料攪拌成一個麵糰,師傅即撒一把麵粉於桌子上,再把麵糰放上。除了機器做麵糰,其餘步驟都要以人手做。三位師傅並排於桌前,先把麵糰捏成長條,再分成幾份搓成一個個圓形,三人一個勁兒地搓,不消一會兒就將圓麵糰整齊地放在盤上,好讓它們發大,這個過程就是發酵。發酵需時一至兩小時,發酵不足的麵包會又硬又實;發酵太久麵包又會如同空氣般,沒有質感。他把一根指頭壓下去麵糰上,只見它立即回彈至圓形,他解釋,倘若麵包用料不足便會塌下去;若加入添加劑的話,麵糰同樣會扁塌。
麵糰發酵期間,老師傅又開始製作菠蘿皮。加入麵粉、豬油、奶粉、雞蛋及砂糖,僅此而已。攪好的皮料偏黃色,不如麵糰般有彈性。將皮料用鈍刀壓成皮狀,薄不好,厚不好,均勻就最好,這就講求手感及經驗。於發大了的麵糰上噴上開水,好讓菠蘿皮黏附於麵包上,接着塗上蛋漿讓麵包能更好地上色,便將一盤盤的麵包推入焗爐,焗十八至二十分鐘,其間要轉爐。菠蘿包顏色要呈金黃,皮裂適當,不能過多,不然一咬下去表皮就會碎掉。
待麵包出爐之時,師傅就要開始製作酥皮蛋撻,這是小店最難做的食品,很多功夫。首先要把酥皮打起,白色的是酥皮,較有彈性,材料十分簡單,就只有豬油及麵粉這兩種食材。黃色的則是水皮,材料有雞蛋及奶粉,質感較軟。酥皮及水皮疊起來,就是一層層酥軟的效果。師傅先於桌上放上酥皮,將之用「酥槌」壓成長扁狀,再放上水皮,把酥皮包着水皮後再摺疊,重複至整塊酥皮都按壓均勻,分佈平均。
見老師傅動作輕柔,看着覺得輕鬆,其實十分辛苦,所有的手力都用陰力,他邊搥打邊訴苦:「呢個酥槌用咗十幾二十年,好重㗎!有幾磅重,一天打幾十次,好攰㗎!」語畢,把打好的酥皮切成四份,放到雪櫃中。待其變硬後,又再取出搥打,即可倒模。倒模後,要將酥皮平均地按壓於鐵模上,再倒入用雞蛋、糖及奶所製成的蛋漿,只要分量適當,蛋漿就會滑。完成後放入焗爐焗一焗,同樣是焗至金黃色。打開焗爐,酥香頓時撲鼻而來,同時告知時已六時半,麵包準時發售。
昔日的苦頭
踏出工場,水吧、廚房以及食廳已經亮了燈。兩三位樓面阿姐已經穿戴好圍裙就位。「睇住啊!菠蘿包出爐啦!睇住啊!」一位短髮阿姐高舉雙手,將一盤新鮮熱辣的菠蘿包托在頭頂上,由工場步出玻璃門外的麵包檔。只見麵包檔前站着一位束髻端莊的婦人,看其架勢就知是老闆娘,人稱「陳太」。既然員工眾多,為何尚要堅持每日到店裏親力親為?她邊把出爐麵包整齊放到門口的麵包櫃內,邊笑說:「每日我返工都有呢個感覺,希望透過呢度,令人感覺到仲有個有人情味嘅地方,大家互守互望。」有此想法,就是源自老闆陳生開店的一個概念。
老店於一九七三年開辦,當時大牌檔開始漸少,演變成偏向輕食的冰室盛行,其實就是茶餐廳形式。陳生及陳太生活並不貧苦,開此冰廳,就是因為陳生一個好客的性格,他希望有一個地方,能經常讓朋友來坐坐聊聊天,聚一聚腳喝杯茶,於是想到開間冰室,並提出取客廳之意,改名為冰廳。小店當年因為牌照問題,不能大動爐火,故此都是賣些普羅大眾的輕食,西餅蛋糕、雞批、叉燒酥等,略為飽肚的都只有麵食。好賣的食物,就是至今仍然街知巷聞的菠蘿包及酥皮蛋撻。隨時代改變,小店的外貌及座位依然保持一樣,大部分食物也不變,只是為滿足客人而加插了飯類以及小炒,反正都以快為主。
畢竟是四十多年前,總有些不一樣。陳太說起當年,竟是一肚子辛酸。當年,全店都沒有女工,員工全是男人,甚至光顧的客人都以男性為主,其他食肆亦然。她以前也是一個全職主婦,不止如此,來自保守的家庭的陳太,到店裏工作前,因為父母不允許,故從來都沒有外出工作。至一九九七年後,兒女都送去英國讀書,不用湊仔的她因為無聊,就來店裏來幫忙。對她而言,着實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到店裏來,方發覺原來與人相處十分困難,她翻了翻白眼:「我直情以四個字形容,啞口無言,我從來未接觸過咁多人,雙眼從未見過咁多嘢,人哋講乜我都唔知佢有咩意思。」起初數年,根本沒有員工會聽她說話。她請員工做事,他們則認為其毫無知識,甚至着他們下班前先把地掃乾淨,也沒有人願意。她笑言:「佢哋唔做,我做囉!我忍耐力都幾高㗎。」
其實,不止忍耐力,陳太本是有主見之人,她來這裏第一件事就是改賣麵包形式。她見無論客人買多少個麵包,員工都只用一個膠袋盛着,結果客人吃麵包時,要用手指夾着麵包,她認為不體面,於是提出一個麵包用一個袋子的做法。起初員工都不接受,她惟有站在外面看着,員工不按指示,她即開口阻止,堅持了數年,又得客人讚賞,故現已經成了習慣。遇到這些問題,陳太不會跟老公打小報告,她不屑:「我唔會,我一個人要打理一個家庭,一樣需要堅強,我鍾意人除咗用手,仲要用心去做,由我做起囉。」日久見人心,員工現時對她十分尊重,相處愉快,好些員工都跟隨她十年以上。
她自覺幸運,在此,學懂了很多東西,最大的改變,就是懂得去關心別人,她漾起笑意:「冇人教我,但我喺度感覺到客人好關心我,我唔舒服佢哋會知道,我自己感動,所以我先學識咗去關心人。」她終於了解,有些東西要在生活中磨練。
然而,她學懂了,人情卻漸消逝。以前客人間十分和睦,沒有人介意搭枱,一起坐後就會互相對答,但這些畫面漸漸在她眼中消失,她嘆口氣道:「講吓講吓,連早晨都唔想講啦。」這份人情不知何時失落了。只是,人情去,光陰同是。年紀漸老,很多事情都由不得她去主宰。事實上,她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工作了,腰痠背痛。但累積了四十多年的客人,跟在她身邊多年的員工,真的捨不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她沒有後悔把時間都投放在此,這家小店對她而言,是其成長的地方,彷彿這是她的家,只要每天立於家門前,守護着這份舊情,足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金華冰廳
地址:太子弼街47號
電話:2392 6830
營業時間:6:30am-11pm
詳情: http://bit.ly/2TUq00E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