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啟示錄 精華版】大秦天王苻堅性向成謎?
大秦天王苻堅統一北方,
終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局面,
從此與東晉南北對峙。
驍勇善戰的苻堅
後來更率領百萬雄師,
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淝水之戰,
沒想到卻敗給
東晉區區八萬的北府兵,
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烏龍呢?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
苻堅是難得一見的亂世明君,
據傳他從小就自帶天命,
甚至在圖謀叛變時,
不費一兵一卒就成功篡位。
不過苻堅卻迷戀上
俘虜來的前燕皇子,
號稱「傾國傾城第一人」的慕容沖,
然而這一份寵幸,
竟導致苻堅自掘墳墓、引來殺機,
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更多精彩內容,
請鎖定本週六(3月13日)晚間10點,
東森財經台57頻道,
《現代啟示錄精華版》節目。
#現代啟示錄 #李佳玲 #東森財經 #苻堅 #大秦天王 #五胡十六國 #淝水之戰 #東晉 #北府兵 #傾國傾第一人 #慕容沖 #蘭陵王 #桓溫 #魏晉南北朝 #韓子高 #陳蒨 #男皇后 #宋仁宗 #福康公主 #梁懷吉 #美男 #侯景之亂 #李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Sharon Y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費產品** 店鋪:纳百川个人护理旗舰店 網址:http://m.tb.cn/h.3bClSvV 選購:智能桓溫32MM 價錢:RM39.9 Music: SNR ESSLU - Come With Me ----------------------------------------...
桓溫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現代啟示錄 精華版】大秦天王苻堅性向成謎?
大秦天王苻堅統一北方,
終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局面,
從此與東晉南北對峙。
驍勇善戰的苻堅
後來更率領百萬雄師,
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淝水之戰,
沒想到卻敗給
東晉區區八萬的北府兵,
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烏龍呢?
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
苻堅是難得一見的亂世明君,
據傳他從小就自帶天命,
甚至在圖謀叛變時,
不費一兵一卒就成功篡位。
不過苻堅卻迷戀上
俘虜來的前燕皇子,
號稱「傾國傾城第一人」的慕容沖,
然而這一份寵幸,
竟導致苻堅自掘墳墓、引來殺機,
究竟怎麼一回事呢?
更多精彩內容,
請鎖定本週六(3月13日)晚間10點,
東森財經台57頻道,
《現代啟示錄精華版》節目。
#現代啟示錄 #李佳玲 #東森財經 #苻堅 #大秦天王 #五胡十六國 #淝水之戰 #東晉 #北府兵 #傾國傾第一人 #慕容沖 #蘭陵王 #桓溫 #魏晉南北朝 #韓子高 #陳蒨 #男皇后 #宋仁宗 #福康公主 #梁懷吉 #美男 #侯景之亂 #李瑋
桓溫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權臣歷歷 篡位自立或抄家滅族 一
歷史春秋網
作者:梅毅(赫連勃勃大王)
導讀:堂堂一國之母,披散頭髮,光著雙腳,一步一泣,梨花帶雨,哀問自己名義上為帝國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嗎?」而皇帝已經萬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說句「我也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千般無奈,萬種委屈,皆在一言之中。最令人鼻酸之處,獻帝對同坐的郗慮(臣子奉另一臣子之命竟當皇帝面捕誅帝後而安坐)而感嘆的那句話:「郗公,天下竟有這種事!」
說到權臣,首先會想到曹操。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不僅使短短幾十年的三國歷史膾炙人口,更使曹孟德蒙上千載罵名,以「白臉奸臣」的形象遺之後世。少年時讀《三國演義》,也真為漢獻帝的懦弱而嘆息,憤恨曹操的奸詐凶狠。而後讀正史,看到史家直筆曹孟德殺了董承之後,又要漢獻帝把董承的女兒董貴人交出殺掉。當時董貴人已懷孕,獻帝「累為請」,哀求多次,仍舊母子受刑而死。當時的伏皇后驚懼異常,給她父親伏完寫信,講述曹操的殘逼之狀,讓其父想辦法殺曹操。沒料想伏完是個草包,一直「不敢發」,當然很快就事洩,伏完就真的「完」了。《資治通鑑》這段描寫最精彩:
(曹)操大怒,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收皇后璽綬,以尚書令華歆為副,勒兵入宮,收(皇)後。(皇)後閉戶,藏壁中。歆壞戶發壁,就牽(皇)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皇)後被發,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事寧有是邪!」遂將(皇)後下暴室,以幽死。所生二皇子,皆鴆殺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
中國良史的作者都是高明的文學家。堂堂一國之母,披散頭髮,光著雙腳,一步一泣,梨花帶雨,哀問自己名義上為帝國元首的丈夫:「不能救我一命嗎?」而皇帝已經萬念俱灰,不置可否,只說句「我也不知能活到什麼時候」,千般無奈,萬種委屈,皆在一言之中。最令人鼻酸之處,獻帝對同坐的郗慮(臣子奉另一臣子之命竟當皇帝面捕誅帝後而安坐)而感嘆的那句話:「郗公,天下竟有這種事!」
自漢以降,「這種事」屢屢發生,史不絕筆。成年以後,能靜心讀史書,觀二十四史,權臣逼帝,改朝換代,殺戮無遺,才知道曹操誅殺那麼幾個人實在是小兒科。如果當時他自己不動手,下場肯定如其後的子侄輩曹爽等人會被人一窩「燴」掉,嬰兒不免。究讀歷史,能發慨嘆,曹孟德父子英雄,不僅武功蓋世,平定北中國,而且文採華章,曹丕、曹植,龍子騰躍。即使曹魏王朝傳至最後的高貴鄉公曹髦,不僅眉目如畫,文採卓群,更能以善畫丹青之手親執兵刃,在喊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的同時,二十歲的年輕人駕戰車直衝司馬府。雖然最終身為戈穿,殞於車下,其英烈之風,仍不減曹家風採!對於曹操,連崇尚儒家正統的司馬光都心悅誠服地承認:「(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與敵對陣,意思安閒,乃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用法峻急,有犯必戮。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夷群雄,幾平海內。」
在東漢末年賊兵四起,生靈塗炭之際,曹操討董卓,破黃巾,徵袁紹,戮呂布,服張繡,梟袁譚,敗劉備,滅劉表,走馬超,又遠伐塞北,烏丸三種,鮮卑丁零,無不望風降服,致使戎狄屈膝,確實為一代豪傑!而在其有生之年,「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猶畏名義而自我抑制。至於他的子孫謀國,也是天道酬之,比起王莽之流以外戚竊國,不知要勝出幾萬倍。
曹操權臣出身,漸有天下。而後曹氏家國,又為權臣司馬氏所有。依理觀之,很有佛家因果報應的意味。羅貫中就幸災樂禍地做打油詩一首:「昔日曹瞞相漢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料四十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只有兩種名義:禪讓和徵誅。權臣們奪國畏懼「篡弒」之惡,常借「禪讓」的名義。曹丕導演的「假禪讓」例子一開,晉、宋、齊、梁、北齊、後周、陳、隋、唐等等,無不借此名義。不過,曹魏,司馬晉,包括東晉的桓玄廢安帝,對前代帝君都沒有加以殺戮。漢獻帝,曹魏末帝曹奐,包括被虜的蜀漢劉禪,孫吳的孫皓,都得以善終。自南朝宋劉裕篡位,這位寒人出身的老頭子開始殺舊朝皇帝,再到沈約勸蕭衍不可「慕虛名」而「受實禍」,南朝北朝相蹈此習,末代的少年皇帝及鳳子龍孫們下場極慘,無一善終。
東魏權臣高歡逼走了北魏孝武帝,迎立孝靜帝,由於心裡有愧,對新皇帝恭禮有加。高歡死後,其子高澄襲位,對孝靜帝很是放心不下。史載這位青年皇帝好文學,美容儀,能臂下挾石獅子翻宮牆,箭術精妙,很像他的先輩北魏孝文帝。身為大將軍的高澄派中兵參軍崔季舒監視孝靜帝的一舉一動,連吃飯喝酒說什麼話都要一一細稟。有一次孝靜帝在鄴東打獵,馳逐如飛,監衛都督(應該叫「監視都督」)就叫嚷:「天子您不要跑馬,大將軍會怪罪!」還有一次,高澄侍宴,舉一大斛直抵孝靜帝下巴:「臣高澄勸陛下飲酒。」封建等級社會,真正的臣下怎敢能直接「勸」皇帝飲酒!孝靜帝也急了,不悅道:「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也不想這麼活著了!」高澄大怒,指帝大罵:「朕,朕,狗腳朕!」並命令崔季舒猛搗靜帝三大拳,然後奮衣而出。連打皇帝都不親自動手,令屬下代擊,真是聞所未聞。
不久後,高澄被家奴刺死,其弟高洋襲大將軍位,很快就上演「禪讓」戲。靜帝不得已,與嬪妃辭訣。高洋派輛破牛車在東上閣等著接靜帝搬家,值班的小班長趙德跳上車作押解狀從後面抓持,孝靜帝以肘擊之,最後發怒:「朕畏無順人,授位相國,你是什麼奴才,敢逼人如此!」而對跪滿庭院淚如雨下的后妃,風神俊朗的孝靜帝還忘不了自嘲一句:「此日之事能和漢獻帝、常貴鄉公(曹魏末帝曹奐)相提並論啊。」這句話錯了。漢獻帝和曹奐「禪位」後好酒好肉好宮殿活了多年。高洋當皇帝不久,就用毒酒鴆殺孝靜帝,並其三子。
高洋初當皇帝時勵精圖治,北中國大半為其所有。而後沈湎於酒,動輒肢解烹煮虐殺臣下,有一天忽然向他妹夫元韶發問:「漢光武何故中興?」元韶是魏朝皇族,因為是高氏女婿,一直活得還不錯,此時只得老實回答:「因為王莽沒有把劉姓皇族全部殺絕。」於是高洋把魏朝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全部殺光,把元韶也囚入地牢,餓得這位駙馬爺啃自己衣服活活噎死。過了一陣,高洋又在晉陽把諸元疏屬也全部殺淨,或祖父為王,或身為顯貴,皆斬於東市,嬰兒投於空中承之以槊,共殺721人,棄屍漳水,以至於後來剖魚的人常在魚腹腔中看見人的指甲,致使鄴城人好久都不食魚。高洋又留下東魏王子元黃頭一個人,讓他和一些死囚從高台上以席為翅,飄悠而下,事先講好摔不死就饒他一命。死囚們紛紛摔成肉餅,惟獨元黃頭靈巧身健,求生心切,竟能飛到紫陌慢慢降下(估計有點像現在玩滑翔傘的技術),高洋食言,全然不顧「君無戲言」的古訓,把元黃頭交給御史關在獄裡餓死,還不如摔死來得痛快……
厚厚一部二十四史,權臣歷歷:秦朝李斯、趙高,西漢霍光、梁冀,曹魏司馬氏,西晉司馬倫,東晉桓溫,東魏高歡,西魏宇文泰,南朝宋劉裕,齊蕭道成,梁蕭衍,陳朝陳霸先,北周楊堅,唐朱溫,後周趙匡胤,北宋高俅、蔡京,南宋秦檜、賈似道,元朝阿合馬、脫脫……朱元璋建立明朝,削弱宰相職權,最終閹堅弄權,宦官大成氣候,一個魏忠賢就已經「九千歲」了,種下亡國之禍。
有明一代,權臣只有張居正一人而已。清朝權臣差點當皇帝的只有攝政王多爾袞,後來的曾國藩、李鴻章小心翼翼,國柄在手仍一心忠於王室,最後的袁世凱一直被小溥儀念叨:他會不會是曹操?——果真是曹孟德之流,只不過世易時移,國人已不喜歡再有人當皇帝,春秋大夢,八十三天戛然而止。一代雄傑,活活憂死。
由此可見,權臣持國,只有兩種下場——一是先封王,受九錫,加黃鉞,然後搞「禪讓」,成為一朝開國之君;二是忠於王室,又戀於權力,或生時被殺,或死後宗族覆滅,鮮有善終。無論如何,子孫都難逃辱死。特別是南朝時期,王朝短命,幾十年就一個輪迴,可稱是「現世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曹操
桓溫 在 Sharon Y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費產品**
店鋪:纳百川个人护理旗舰店
網址:http://m.tb.cn/h.3bClSvV
選購:智能桓溫32MM
價錢:RM39.9
Music: SNR ESSLU - Come With Me
-----------------------------------------------------------------------
⬇⬇⬇MORE INFO ⬇⬇⬇
?Social Media?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sharon.yi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aronying1014
微博Weibo https://m.weibo.cn/u/5935506142?uid=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nExpSPmBZdraIeicPMO5Q
?Business Inquiries?
kityingwaiman@gmail.com
2536 0225 (StarzPeop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o_HcOcJDA/hqdefault.jpg)
桓溫 在 東晉桓溫出生不到滿月,江州刺史溫嶠見其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東晉桓溫出生不到滿月,江州刺史溫嶠見其相,聞其聲後,告訴他的父親宣城內史桓彝說:「這小孩臉生伏犀骨,三路貫入天梁,而且邊城骨周迴四起,與五嶽四瀆相配適當。 ... <看更多>
桓溫 在 [閒聊] 大司馬桓溫放三國能有什麼能力值? -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推薦與評價
成漢確實弱,但也不好說和劉璋政權誰弱而桓溫是在歷代滅蜀的人裡面,用資源最少、時間最短的條件達成至於北伐對象雖然不是統一北方的政權,但本身以南 ... ... <看更多>
桓溫 在 Re: [疑問] 桓溫是個怎麼樣的臣子-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yank0612 (魯宅)》之銘言:
: 今天在看資治通鑑覺得很被桓溫吸引眼球,由於他的身世複雜,先祖桓範被司馬氏族滅所
: 以導致龍亢桓氏險些斷了香火
: 直到東晉年間桓彝努力的結交士族讓自己成功擠身江左八達之一,後來幫助司馬紹在王敦
: 問題上出謀劃策,最後還在蘇祖之亂後壯烈殉國。
: 此後桓溫憑藉著這層關係與自身能力成為南康長公主的駙馬,出鎮荊州又能攻破巴蜀,消
: 滅成漢政權,儼然是江東第一戰將。
: 後來趁殷浩北伐失敗,上書奏請這個朝廷當權派會稽王司馬昱用來制衡自己的棋子廢為庶
: 人,終始帝國朝野再也無人能與之抗衡
: 人生三次北伐也未必寸功未有,曾經還兵壩上、數進河洛也曾抵達山東,可惜最後功虧一
: 簣。
: 這樣的人到了晚年開始想和帝國分享權力,卻始終得不到九錫賞賜;而他人生也兩度與非
: 常優秀的人才失之交臂-謝安、王猛。
: 我們該怎麼評價他,是一個為先祖報仇進而壓制東晉皇室的俠、還是一個衷心復國憂國憂
: 民的相、還是一個處心積慮欲奪最高權力的梟雄?
看完三國時代那種人才並起爭雄的世代
我反而喜歡看南北朝時期少數權臣崛起的過程
去感受這大黑暗時期創立君王大業的艱辛和曲折
而桓溫便是其中一人(我喜歡看他的程度勝過劉裕、蕭道成等人)
桓溫的經歷就不再多說
我覺得桓溫最可惜的地方在於
一、遇到關鍵時刻無法果決
這在其中兩次北伐能看到影子
伐前秦不入長安(也是王猛捨桓溫而不隨之南往的原因之一)
伐前燕不入鄴城
二、沒有名相輔佐
王猛的原因就不再提
謝安雖然是當時江東的名人
也在桓溫底下做事過
但謝安忠於晉室而不願為桓溫出力
所以桓溫以郗超為智囊
雖然郗超對其貢獻良多
但相信比起王猛和謝安
自是遜色許多
想到石勒有張賓、苻堅有王猛之輔佐得成帝王大業
桓溫卻得不到謝安之助(當然柏楊認為謝安為官場混混是題外話)
顯然失色甚多也更為可惜
三、在可以奪取更高的權力時卻「近鄉情怯」
簡文帝司馬昱病急時
曾奪命連環摳急召桓溫入朝
這正是桓溫得以入宮清肅以奪大權之時(當時還有王彪之和謝安在扯後腿)
桓溫卻執意不肯動身
看來上蒼還是眷顧著晉室
推論若是曹操或劉裕之個性
應會趁此良機入朝排除「逆臣」王彪之等(當然史載桓溫認為王坦之和謝安搞鬼)
後來待王彪之改詔(讓桓溫行諸葛亮及王導先例攝政)再入朝
已失去「受禪」的機會(風向已轉為桓溫為攝政大臣而非受禪者)
接著更因病而遭王彪之和謝安玩弄九錫詔書
最後遺恨過世
在桓溫身上看不到曹操和劉裕等人的果斷
雖然桓溫的野心不輸曹劉二人
但一生辛苦建立的基業到頭來卻成空
真的很可惜(就是可惜才會讓我一直幻想他若成功了會是什麼結局XD)
真的不知道為何桓溫有這種吸引力吸引我一再閱讀他的歷史XD
我覺得他在滅成漢前應該是忠於晉室的
只是之後功高又步步高昇
才會生出不臣之心(是人應該都會有吧?)
--
匆促打完文章若有誤漏請不吝指正
感謝諸位大德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2.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78313792.A.8A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