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鄭問指導漫畫營】#台漫宗師 #漫畫大師班 #1990年 #鄭問 #台灣漫畫 #西松國小
對年輕一輩的漫畫迷而言
鄭問或許不是個熟悉的名字
但有機會欣賞他作品的人
將驚訝其揉合中西的技巧與意境表現
在日漫籠罩的臺灣
鄭問也是少數能輸出作品的漫畫家
不僅以《東周英雄傳》揚名日本
更榮獲「優秀賞」的難得殊榮。
照片裡的他對著專注的青年傳授漫畫之道
這時正是他即將大放光熱的1990年
#你喜歡漫畫嗎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0/02/02
圖說:台灣的漫畫家鄭問示範畫漫畫。
攝影:聯合報 本報記者
歷史新聞
【1990-02-03/民生報/14版/文化新聞】
漫畫營 齊塗鴉講究多
【記者 徐開塵/報導】86位來自全省各地的青年,憑著對漫畫的熱愛,這幾天齊聚台北西松國小,在漢堡漫畫雜誌社舉辦的漫畫營活動中,與國內漫畫家學習創作的技巧。
在漫畫史課程中,他們認識漫畫的起源,各國漫畫的特色與發展;動腦時間裡,他們要自己構想漫畫的點子;塗鴉時間,他們與漫畫家交換創作的心得;每天還以漫畫作日記。
昨天漫畫家鄭問指導塗鴉時間,學員認真做筆記,依照教導,立即畫下;看到這種情形,主辦單位負責人林明珠說,台灣的漫畫界又將加入一批生力軍。
【1989-03-26/民生報/14版/文化新聞】
日本 漫畫探子求才 鄭問畫風特別受矚目
漫漫畫海 找佳構 茫茫人海 尋人才
【本報記者 黃美惠】日本「球探」「星探」來台時有所聞,正在台北訪問的栗原良幸情況比較特殊,姑且稱他「漫畫探」。
栗原是日本「講談社」旗下漫畫周刊(Morning)及「午宴喜劇」月刊(Afterhoon)的總編輯,此番來台灣,目的在訪才、求才,打算把優秀的台灣漫畫家介紹往東瀛。
Morning周刊發行一百萬本,Afternoon月刊銷量卅萬份,數量雖已夠羨煞台灣出版界,但只是講談社所擁有的五、六十種漫畫刊物裡的兩本罷了。栗原說,日本定期在市面流通的漫畫雜誌在一百種以上。
去年八月,此間「漢堡漫畫」發行人林明珠介紹了多位台灣漫畫家作品給栗原。其中,栗原對卅一歲的鄭問最感興趣。這次來台灣,主要也是詳細談談合作的具體事項。
就從鄭問開始,栗原對台灣畫家產生頗大興趣,訪台三天,主要都與畫家會面,並從作品發掘人才。「鄭問畫風和日本畫家很不一樣,」栗原說,他不懂中文,略通「史記」,但看鄭問畫的「刺客列傳」,仍感到深刻震撼力。「到日本漫畫界發展,可以揣摩日本社會心理與文化,畫出投合所好的作品;也可以堅持自己風格。」栗原說,前者容易淹沒在日本浩瀚漫畫書海裡,但鄭問的畫風,就是日本人畫不出的。此外,他也不排除由日方「編劇」,我國畫者以畫筆表現的可能性。
要在日本漫畫市場冒出頭極不容易,目前美國、韓國人有幾個已闖出一片天空。栗原說,漫畫主流在雜誌,要攻進雜誌才算數。至於日本自己培養出來的職業漫畫家,則多達四、五百人。
日本漫畫雜誌銷量動輒上百萬,「集英社」出的「少年Jump」每周銷售四五○萬本;以成人為對象的,也有多本突破百萬大關,服務講談社十九年的栗原坦承,要抓住讀者的心,開創畫風,必須細細研究電視、電影、娛樂圈、社會趨勢,乃至公眾人物的造型。雖然Morning標榜:看了它,人生就快樂,栗原這位資深編輯卻感歎:「漫畫,不是容易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6的網紅南方家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沉默的母親知道,愛比恨更長遠,她會因此繼續走下去。」—高爾基《母親》 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是婦人林江邁被菸警毆打流血,導致旁邊群眾不滿,而引起現場衝突。菸警開槍殺死一人,其家屬不滿,要求交出殺人兇手,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但林江邁女兒林明珠在現場,她的說法卻非如...
林明珠 在 林智群律師(kla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聞:雲林離岸風場預定明年三月動工,開發商德商wpd達德能源集團昨與在地漁民就施工期間漁、膠筏補償事宜再度協調,漁民主張提撥總開發金額百分之一(約九億)做為補償金,與達德原提出一億元相差距大,無共識。 漁民林明珠說,風場預定基地的四湖海域,是漁民稱為「鯧魚堀」的作業漁場,是捕捉白鯧、竹吾魚等高經濟魚類海域,每趟出海作業可捕獲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漁穫,實在難以接受達德提出的補償金。
想法: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每個漁民登記多少收入,
就用那個數字計算補償金,
以後每年國稅局就用這個數字課所得稅!
林明珠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如此美麗應該驕傲
路過苗栗,一個偶遇,沒想到就發現了一整片的美好。
#台灣的美自己找 特派員:林明珠
歡迎跟著 微笑台灣319鄉+ 一起去旅行
投稿圖文請email >> [email protected]
LINE >>http://bit.ly/2IkYJhr,景點IG >> http://bit.ly/2HhOUSr
林明珠 在 南方家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沉默的母親知道,愛比恨更長遠,她會因此繼續走下去。」—高爾基《母親》
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是婦人林江邁被菸警毆打流血,導致旁邊群眾不滿,而引起現場衝突。菸警開槍殺死一人,其家屬不滿,要求交出殺人兇手,最後導致全省大暴動。但林江邁女兒林明珠在現場,她的說法卻非如此。她認為當時是菸警要掏錢,被誤會為要「掏槍」,才引起衝突。林江邁自此,被認為是一個歷史最重要的見證者,但她的說法,卻有許多種。到底何者為真相,還有待澄清。
本片透過其女林明珠的口述,看見林江邁的家族歷史,還原她作為一個台灣人的生命故事。她不是一個空白的人,而是真實的生命。她二二八之後,回到現場的街道邊,繼續賣菸,直到過世。因為一個陳誠隨扈的協助,她把女兒林明珠嫁給外省人曾德順。她的家族都同意這件事。她一生愛乾淨,出門一定穿旗袍,梳包頭,戴著茉莉花,而不是一個破落的老婦人。
她後來隱姓埋名,不為人知的歷史。直到生命的最後,都不願意談及這一段。這個故事,是想用她的一生,來呈現歷史的真實面貌。同時敘述其家族對族群、台灣歷史、台灣政治的平民的觀點。
《林江邁—尋找二二八沉默的母親》
策畫制作:楊渡
導演:王育麟
出品: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贊助:台北市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學學文創志業、中華基金會
Copyright©南方家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分享本網站請註明出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XlSnv5wGl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