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慟哭 ◎#宮澤賢治
如此這般被大家守護著
妳還得在這受苦嗎
啊 更加遠離巨大的信仰力量
又失去純粹以及小德性的數量
當我走在藍黑色的修羅道上時
妳要獨自一人寂寞地走上
自己所被決定的道路嗎
當與妳擁有相同信仰的唯一旅伴的我
由於在光明而冰冷的精進道上悲傷且疲累
而飄蕩於毒草與螢光菌的黑暗原野之時
妳獨自一人要去哪裡
(我的模樣很難看吧) *1
妳以一副無以言喻的絕望且悲痛的笑容
邊緊盯著
我所有細微表情
邊勇敢地如此問母親
(不,非常好 今天看起來真的非常好) *2
真的是那樣
即使頭髮也是更加烏黑
而臉頰簡直像是小孩的蘋果臉
請保持著這美麗臉頰
到天上重生吧
(但,身上還是有異味吧) *3
(不,一點也沒有) *4
真的沒那回事
因為這裡反而充滿了
夏天原野的小白花香味
只是我現在無法說
(因為我正走在修羅道上) *5
我的眼神之所以看來悲戚
是因為正凝視著自己的兩顆心
啊 不可那樣
悲哀地移開目光
*1 敏子問母親的話,方言
*2 母親回答敏子的話,方言
*3 敏子問母親的話,方言
*4 母親回答敏子的話,方言
*5 詩人內心的話
--
◎作者簡介
宮澤賢治(1896.8.27-1933.9.21)
詩人、童話作家、農業家、教育家、作詞家,也是虔誠的佛教徒與社會運動者。出生日本岩手縣花卷町。家中經營當鋪,為地方望族。
大正七年以論文《腐植質的無機成分對植物的價值》取得優異成績,從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畢業。而後在花卷農學校擔任教師,並於此時期,出版詩集《春天與修羅》。
四年教學時光,宮澤賢治在與學生們的互動交流裡,深刻感受到岩手縣這片土地上農民百姓的艱辛,故於大正十五年(1926)辭去教職,設置免費為農民診視土壤、肥料指導的「羅須地人協會」,同年並寫下以第四次元科學理論並結合藝術的〈農民藝術概論〉。在這期間,不斷利用文字將其自身所見到、感覺到的世間萬物以「心象素描」為稱,創作了〈銀河鐵道之夜〉、〈風之又三郎〉等文學作品。為了提升農民的生活,宮澤賢治鎮日付出,他白天耕種,夜晚為農民上課,講解農業知識、教外語、講故事、舉辦音樂會,最終,因為過度勞心勞力而罹患肺病,於昭和八年(1933)辭世,享年三十七歲。
宮澤賢治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英國、德國、瑞典、印度、中國、韓國、等。日本國內則有許多專門性的研究團體。
譯者簡介:
顧錦芬
1964年生,台灣彰化縣人。
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日本東北大學文學研究科國文學專攻博士課程學分修了。宮沢賢治学会會員。曾任日本東北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交流協會專門家長期招聘事業研究員。
主要著作《日本近代文学としての童話―昭和前期の作品を中心に―》(新學林出版,2013年),另有日本近代文學相關之期刊論文。
目前任教科目:日本名著選讀、日本文學中譯賞析、日本現代小說與電影等。
(以上簡介轉自: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68179 )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Unsplash (@pixabay)
--
◎小編賞析
敏子是宮澤賢治的大妹,去世時年僅24歲,那年宮澤賢治26歲,妹妹的生病與死亡極大地牽動他的情緒,寫了許多首獻給她的詩。這首〈無聲慟哭〉是其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讀完這首詩,就像讀完整篇情感真摯的散文,僅憑著詩人擷取出的片段與細節,無須多說什麼前因後果,就足以撼動讀者。她對詩人而言不只是可愛的妹妹,也是「擁有相同信仰的唯一旅伴」,卻在此刻必須「獨自一人寂寞地走上/自己所被決定的道路」。被決定的不只是她,還有在病床前的每個人。接下來的兩段敏子與母親的對話令人揪心。即使在病床上,依舊在意著自己的模樣、無法洗澡會不會有異味;母親只是語氣平淡卻堅定地說:今天看起來真的非常好、不,一點也沒有。其實在親人們的眼中,看到的始終都是她最美的樣子。不僅記憶如此,此刻當下也是。雖然盡可能平靜自持,最後仍稍稍有些控制不住了。「自己的兩顆心」是什麼呢?捨不得親人離去,卻又捨不得看她痛苦。儘管如此,仍不能轉開目光。因為照顧的人要比病人更堅強,況且敏子是那麼一個纖細又敏銳的女生。所以家人們連眼淚都不能流,甚至不能在臉上顯示絲毫不對。如此的無聲慟哭,遠比其他形式更體現了何謂深刻的愛,與悲傷。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5/20170510.html
林光明教授生病 在 鳥人鳥事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以認養代替購買😄
犬貓終結站─收容所
因為零撲殺政策的推動,台南市104年光是犬隻的收容量,就高達9千多隻,不僅凸顯醫藥品的經費僅有10萬元,人力更是嚴重不足,台南市議員林美燕、曾培雅,針對日前灣裡收容所收容一隻傷犬卻未對其進行醫療,且在移籠時又遭其他犬隻咬傷,所方也未先行止血並送醫,導致失血傷重死亡,昨天質疑『零撲殺』的背後是『自相殘殺』,要求動保處改善。
出席的動保團體建議缺乏醫療資源的收容所,能善用民間資源,往後能將傷犬在第一時間送醫,動保協會將協助醫療。
台南市議員林美燕、曾培雅還關切此波霸王寒流襲台,收容所犬貓凍死情形。台南市動保處長李朝全說,該處所屬的二站收容所,平時死亡率皆控制在5%,亦即平均每個月有50隻左右犬貓死亡,此次凍死的狀況比平時多了30隻。
林美燕議員表示,本月初有隻傷犬進入灣裡收容所後,並未受到醫療照顧,直至1月12日要運送到私人收容所治療時,在移籠時遭到其他犬隻咬傷,整個右邊耳朵遭咬掉,但所方卻未立即止血治療,等送到私人收容所時情況嚴重才轉送醫院,卻因失血過多死亡。
經其深入瞭解,才瞭解該所僅有十一位工作人員,卻要照顧高達五百隻的收容犬隻,彰顯人力照顧不足,且醫藥品全年經費僅有十萬元,基本的醫療費用也未有編列,傷病犬僅能等死,無法獲得醫療救助。
曾培雅議員指出,台南市是台灣第一個推動零撲殺的城市,卻收容來自各地棄養的犬貓,也凸顯動保處所屬的收容所人力、財力嚴重不足,她並以自己所飼養的狗,光是感冒生病就醫,一次費用高達1千多元,台南市收容所全年的醫藥品經費竟只有10萬元,醫療費用更是掛零的做法,讓人擔憂這些收容犬貓無法得到醫療。
台南市尊重動物生命協會總幹事李惠文說,該會每年的醫療費高達60、70萬元,『零安樂』讓大家誤解收容所是終生養老所,尤其送交經費僅有3千元,讓棄養民眾正大光明,將不要養的犬貓全送往收容所,導致收容所爆滿,醫療費用更是不足。
徐春水動物之家的負責人狗爸徐春水表示,公立收容所的醫療資源原本就不足,他建議動保處善用民間資源,未來能在第一時間將傷病犬貓送醫治療,並通知動保協會協助醫療,這樣可讓這些傷病犬隻活下來,也是人道的做法。
高苑科大助理教授吳佳芬認為,市府每年辦煙火活動經費高達上千萬元,卻僅給收容所一年10萬元的醫藥品經費,這種施政做法太過離譜,她也建議收容所有困難即要建議提出,並加強對民眾以認養代替購買的宣導教育。
林光明教授生病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超級獄卒,最真摯動容的書寫。
ABCD狗咬豬,一二三四五六七,
管伊是江湖上響噹噹,甘有刺龍刺虎縱貫線。
他左手關人、放人,右手畫人、寫人,
他說:「不畫會死!」
一枝草,一點露。
一張批紙,一支鋼筆。
他一日一畫,落筆寫下監獄的人生風景……
教育部國語辭典記載:「獄卒」,意即古代看管牢獄的差役。
以現代來說,通過司法特考公職監所管理員考試,即為監所管理員。但其實監所管理員的真正名字,是「人性的工程師」。
學電子出身的林文蔚,當過洗腎工、電腦維修工和倉管,1999年,陰錯陽差地考上監所管理員,過起隔著監獄籠欄、看守受刑人的牢獄生涯。一次的心有所感,他憑著一支老鋼筆和小記事本,將牢房即景化為文字和圖畫,畫下了獄中的第一張畫。
自此,他以一日一畫的方式,速寫監所的人生百態,包括受刑人的親友探監、工作勞動、生病就醫、打飯洗衣等等的生活日常。他以一雙看盡世事的雙眼,為我們重現監獄內的人生風景:煙毒的廚師、揮刀的外勞、偷竊的老兵、從良的黑道……他們身上折射出來人性的光明與黑暗,身而為人的喜怒哀樂,命運和機會的選擇題,值得我們社會大眾細細感受思考。
也許你我終其一生不曾踏入監獄,但透過這本書,則能一窺藏身在高牆之內的故事,觀看監獄的人生縮影。
本書特色
★一本用生命速寫的圖文手記!一位超乎外界想像的超級「獄卒」!這是一本探問生命的無奈、限制與體會的塗鴉日記。有江湖走跳、有人間冷暖,有獄政荒謬、有人生無常……當你無意間翻到其中一頁,別忘了,那一頁片影,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台灣第一本以監所管理員身分書寫監獄的真情書寫,以簡單的文字筆觸和圖畫描繪,速寫監獄內的人生百態,透過這些真人真事的事件,看盡人生起落際遇的人的故事。此舉無疑是為外界打開一個縫,探看高牆內的監獄生活。
★林文蔚重要展覽紀錄:
20120827﹣20120923 宜蘭賣捌所﹣囚﹣林文蔚個展
20121015﹣20121031 新竹文創走廊﹣囚﹣林文蔚個展
20121104﹣20121124 府城﹣囚﹣林文蔚個展
21021208﹣20121228 北藝大﹣置人﹣林文蔚文件展
20130105﹣20130119 高雄搗蛋藝術基地﹣黑白對抗的故事「悶」﹣林文蔚×黑金城聯展
20130308﹣20130323 台大法學院﹣〔未竟/末境之人〕林文蔚×黑金城文件展
20130503﹣20130623 頭城圖書館﹣囚﹣林文蔚個展
20131001﹣20131130 彰化691 點共享聚落﹣林文蔚個展「裸命」
名人推薦
★黑金城(卸任江洋大盜)
尤美女(立法委員)
羅秉成(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律師 專文推薦!
羅士翔(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律師)
★尹乃菁(九八新聞台「今晚亮菁菁」節目主持人)
蔡揚名(《大頭仔》電影導演)
張娟芬(作家)
林莉菁(旅法漫畫家) 兩肋插刀推薦!
黃明鎮(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
陳惠敏(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各界名人跨刀推薦!
「文蔚的作品如實呈現了監獄生活的種種,他用他的眼、他的筆不斷地捕捉真實的人情人性,他就像個勤奮又熱情的園丁,不但忠於職守,更在其中覓得旨趣……這樣的獄卒一點也不鬱卒呢。」──黑金城(卸任江洋大盜)
「本書作者林文蔚先生透過妙筆將高牆內的形形色色、人情百態以鋼筆速寫公諸於世,讓我們深思在號稱「人權立國」已將「兩公約」國內法化的我國,究竟對獄政改善多少?本書是所有人權團體、矯正機關及關心獄政的朋友們必讀的一本發人沉思的書。特此推薦!」──尤美女(立法委員)
「這些不畫會死的創作,不看不會死,但只要打開來,我們就自然而然的墜入其中,停不下來,跟著林文蔚的文字一張一張看下去。林文蔚並不大聲控訴那裡的人權如何低落、敗壞,也沒有揮舞大旗要求改革,而是讓這些圖來告訴我們那裡正在發生的事情,而那裡離我們並不遠……」──羅秉成(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律師)、羅士翔(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律師)
「獄卒憂慮犯人的命運受苦,有著悲天憫人的關心,不管是偷竊、搶劫、殺人放火的收容人,他統統一視同仁。他以鋼筆描繪獄中的生活情況,用文字平順地寫下一切,自然不做作。他是獄卒的翹楚,獄卒不鬱卒,行行出狀元。讀完這本書之後很感動,誠摯推薦!」──蔡揚名(《大頭仔》電影導演)
「文蔚的畫作是最沉默鏗鏘的證言,最堅定的凝視。不離身的鋼筆,隨時記下泛流過的情感和想法,筆尖的痕跡、暈開的墨水,恰如酸甜苦辣痛的人生,匯流在監所裡,成了黑灰白的無彩歲月,映襯出世間的漠然。而文蔚和他的畫,不曾置身事外。」──陳惠敏(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專案助理教授、台灣監所改革聯盟成員)
「台灣的監獄人才濟濟,但難得一見獄警(管理員)有那樣傑出的繪畫天份。其實,愈瞭解囚禁者的痛苦,愈能實際去幫助他們獄後更生。這就是我入獄探監教化超過25年,無悔無倦的原因。因為多去關心受刑人,就多解決社會一些問題。願大家攜手共同努力,則國家幸甚。」──黃明鎮(基督教更生團契總幹事)
作者簡介
林文蔚 Ewan Lin
因為走投無路,陰錯陽差地在1999年的愚人節當天開始了牢獄生涯,2001年從泰源技能訓練所轉調回宜蘭監獄,2010年8月12日開始以鋼筆速寫監獄生活百態,沒有學過畫畫,愛隨手塗鴉,目前已累積800多張作品,自覺不畫會死,至今欲罷不能……
臉書專頁:林文蔚 Ewam Lin www.facebook.com/EwamLin
部落格:人間有情天 ewamtw.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