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頒英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李安
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頒發「終身成就獎」給台灣籍導演李安,除了是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也是第三位獲得此獎項的亞洲人。
對影視圈的人而言,李安可說是唯一的楷模,他的人生歷練更可說是一部曲折離奇的劇情片。
1984年完成紐約大學畢業作品獲得經紀公司的關注,因此留在美國,除了每日不間斷的創作外,也將重心放在陪伴幼子與妻子上,但失業長達六年的時間,家人不斷的支持與鼓勵,最終造就了堅毅的性格與成就。
1990年靠著兩部劇本「推手」「囍宴」獲得行政院舉辦的優良電視劇本與二獎,也因此獲得中央電影公司副總徐立功的賞識,邀請他拍攝推手(1991年),自此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此作品不只在台灣獲得票房上的成功,也獲得金馬獎8項提名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的肯定,而與台灣演員郎雄的合作,更是被譽為經典之作。
之後包含「囍宴」「飲食男女」,都邀請郎雄深刻描寫父親的傳統形象,也被稱為父親三部曲,而這些作品也在多年後仍被視為經典之作。
我永遠記得在大學課堂上老師對李安的作品極為讚嘆,而下課後我特別去圖書館借了推手這部作品來細細品嘗,對於當中的情感與傳統華人社會的刻畫特別印象深刻,更難以想像,這竟是一位導演的首秀作品。
之後包含「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雙子殺手」等作品,都獲得了市場與藝術獎項的肯定。
不只帶來好作品,更為台灣的電影產業付出。
不只在拍攝少年Pi時將拍攝場景拉回台灣,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美的同時,也將好萊塢最頂尖的拍攝技術帶回台灣,讓影視從業人員藉著實際執行,來增加經驗與技術的累積。
有一年我受到當時學校恩師的邀約,去擔任台灣某部偶像劇的二號攝影師一週,當時就巧遇一位場務大哥,身上穿著帶有老虎LOGO的衣服,閒聊之下這才知道他在當時就是少年PI的劇組人員之一,他提到當時將好萊塢的拍攝規格拉到台灣後,不只讓所有工作人員受到充足的照顧,包含飲食與工作環境等都是最頂尖的規格,現場餐點準備中西式與葷素類型任你隨便拿外,對於現場的技術規格也是拉到最高,寧可精雕細琢,也不願漏掉每一個細節。
除此之外,對於台灣電影的最高殿堂 - 金馬獎,更是多次的一肩扛起重責大任,在台灣電影最艱困的時候,成為了最溫暖的泉源,這也是為了每當與台灣的影視從業人員提到李安時,每個人都會為他的藝術成就與謙卑而敬佩。
台灣有李安就是我們最驕傲的成就。
很恭喜李安導演能夠獲得終身成就獎,在這邊也說個我曾經遇過他的小歷史,那年我還是一個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小接案人員,恰巧受到一間雜誌的委託成為拍攝訪談的攝影師,過程中除了聆聽李安導演的分享與歷練外,私下的他其實就像個大男孩般溫暖,即使我只是一個小毛頭攝影師,但他對我們依然非常照顧且客氣,過程中完全無架子,當我提起我也有個影視夢時,他更是溫暖的拍拍我的背,告訴我:「只要努力堅持與付出,最終一定會看到成果的,要相信自己。」
或許我現在在影視圈還沒有了不起的成就,但這席話卻成為了我的人生指南,總在我很疲倦與辛苦時,給我力量繼續走下去。
謝謝李安導演。
IG : Awater0911
YT : https://awater0911.pros.si/v9nmb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
東吳圖書館續借 在 張甄薇 Vivi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點】賈伯斯.蔡? 富家女? 謎樣的台灣總統
作者 張甄薇(TVBS新聞網觀點評論)
千呼萬喚始出來!蔡總統的博士論文,終於第一次公開讓全球「聞香」!
總統好忙!繼上周因一周掉了兩個邦交國,遭到韓國瑜陣營七問蔡總統「『幹話』可以治國嗎?」本周持續遭到獨派人士「七問」、牛津經濟史博士「十六個疑點」猛烈質問她倫敦政經學院博士論文的真假,總統府除了一直提告,終於也在紛擾聲中端出正版論文,證明蔡總統「博士」,如假包換。
然而,總統府單憑幾位工作同仁,戴著手套拿出厚厚一疊紙頁泛黃的原文紙張,只讓媒體拍攝局部、瞄幾眼外觀,就公開聲稱這即是1984年讓蔡總統獲得博士學位的同一本博士論文?過程未免有些牽強。
首先,這數百頁泛黃、沒有任何指導教授簽名背書的紙張,現在除了蔡總統本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唯有當年的指導教授及口試委員才能確認,這一份數百頁的厚紙張,是否就是1983年通過博士論文口試的同一本?
如今,以牛津「學士」講師身份,指導蔡總統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Michael Elliott,雖不幸已英年早逝,然而,原本就應該在蔡總統博士論文正本上正式署名的口試委員們,這些教授應當還在人世,為何就不能出面正式具名,為他們曾口試過的台灣總統蔡博士論文公開背書?
正如同她的博士論文「霧鎖倫敦」一般,原來,從2012年起蔡總統在選舉公報上印著的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的學歷,背後的真實性竟有如此大的爭議;原來,身為富家千金的蔡總統,在國人心中,一直是個謎。
一本早在35年前,就應該收進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圖書館的蔡總統博士論文,直到今年6月28日,才正式送進了圖書館內;當擁有牛津經濟史博士學位的學者徐永泰親自進到圖書館內申請借閱這本論文時,才得知竟有「四不一沒有(不得拍照、不得引用、不得喝水、不得用鋼筆,只能用鉛筆抄筆記)」這種獨步全球的規定。
「真的假不了,」面對各界質疑蔡總統究竟有沒有博士論文,日前她語氣輕柔謙和地表示,「大家都不否認是有一本論文在哪裡,不是嗎?」至於徐永泰提出的「十六個疑點」、以及LSE圖書館表明「四不一沒有」的奇葩規定,正是來自「作者」的要求,蔡總統只以閃爍眼神,淡淡一句「不會是吧」一筆帶過。
面對各界學者紛紛跳出來質疑蔡總統博士論文、學歷的真實性,對一位國家領導人而言,形同質疑了皇后的貞操。
試想,LSE博士學位聲名遠播,光宗耀祖,一般人若面對這種對人格汙衊、誠信的質疑,早就大動肝火,莫不急切地拿出論文正本,開放讓所有人公開查閱,趕在第一時刻破除謠言,以昭公信…然而,蔡總統的表現太冷靜了!彷彿今日「論文門」的重重疑雲,與她完全無干。
總統究竟有沒有說謊?她如果沒有博士論文、沒有正式的博士學歷,又是如何到政大東吳教書?甚至從陸委會主委、行政院副院長,還一路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這些公家機構或學術單位,當時難道都不用保留她的資格認定審查影本文件嗎?如果最後證明,蔡總統真的是網友口中的「賈伯斯.蔡」(暗指「假博士」),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又將造成多大的傷害?
就在某媒體人四處揪團,揚言要組「五天四夜論文聞香團」前往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查看論文虛實,總統府終於由發言人黃重諺召開記者會,端出一本未裝訂成冊的蔡博士論文,對這場具有自清意義的記者會,蔡總統依舊缺席了。
即使論文本身終於現身了,但蔡總統當年的指導教授是誰?口試委員是誰?其指導教授僅具學士資格,又如何能擔任博士論文指導的工作?左右對齊的格式是1990年代Word編排的發明,1984年畢業的蔡總統,她的論文又怎麼會出現這樣的編排格式?種種謎團似乎並不因為論文終於現身而煙消雲散。
總統府承諾,即將讓蔡總統「唯一」的博士論文內容,正式在國家圖書館開放公開借閱,讓全民「聞香」。那麼總統府何不讓論文立即拍照、數位化上傳,讓全民可在線查閱?這動作一定要快!距大選只剩三個多月了,總要讓全民都知道總統博士論文的真實內容,確認什麼才是謊言?什麼才是真相?
否則,總不好當她明年再度連任後,一齣「賈伯斯.蔡」的真相,每隔一段時間,就又要被全民拿來檢視一次。這對於一位國家元首的誠信、我國的國際尊嚴,終究是個不小的傷。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05315
東吳圖書館續借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行政院研考會主委、考選部部長林嘉誠博士撰文指出:
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風波愈演愈烈,蔡回應,學位是真的,博士論文假不了。問題卻是她的博士學位也受到質疑,沒有博士論文,豈有博士學位。至於她的博士論文今年六月補送倫敦政經學院,理由何在?論文格式等疑點重重,論文只限館內閱覽,不許影印丶也不許引述內容。對於借閱論文設下重重難關,違反常理。論文不許他人引用,匪夷所思。
林嘉誠:一位政治學國家博士抒言
(作者林嘉誠:大學教授、研究院顧問。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歷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委員、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台北市研考會主委、台北市政務副市長、行政院研考會主任委員、考選部部長。)
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風波愈演愈烈,蔡回應,學位是真的,博士論文假不了。問題卻是她的博士學位也受到質疑,沒有博士論文,豈有博士學位。至於她的博士論文今年六月補送倫敦政經學院,理由何在?論文格式等疑點重重,論文只限館內閱覽,不許影印丶也不許引述內容,她不知何故,也想去了解。學術界人士對於借閱論文設下重重難關,違反常理。論文不許他人引用,匪夷所思。
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事件,非始自今日,數年前曾經引起注意,但是不了了之。今年獨派人士再度掀起,緊追不捨,提出不少疑點。並且已有數位教授親赴英國圖書館翻閲論文,提出一些問題。蔡提告反撃,希望選舉期間,不是無中生有丶抹黑。行政院長蘇貞昌丶民進黨主席卓榮泰也紛紛發言,指責國民黨有所謂黑英計畫,是種政治鬧劇,不要玩火自傷。兩位護主心切,但是似乎名實不符,今年首先發難,目前依然持續追究,係本土人士,國民黨中途加入,可想而知。
由於博士風波,涉及個人誠信,身為國家領導人,更攸關國家形象。博士論文是否抄襲,已經可能引起軒然大波。政治人物丶學術人士因此鞠躬下台丶追究責任,國內外不勝枚舉。蔡英文事件,不僅博士論文抄襲問題,而是是否撰寫博士論文丶正式通過丶取得博士學位。並以博士學位獲得政治大學副教授聘用,往後教授升等,連帶有關。她從政生涯,與是否有博士學位,沒有直接影響,但是目前高居國家元首,如果博士事件無法釐清,後果不堪設想。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名聞全球的大學,1930前代之後,由著名學者拉斯基主持,他是工黨理論家,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奠基者之一。該校培育不少亞非國家政治領袖,例如倡導第三世界的迦納總統恩克魯瑪。1980該校教授倡導第三條路,工黨布萊爾大聲疾呼,打破保守黨柴契爾夫人的長期執政。該校併入倫敦大學,依然在英國有一席之地。此歷史攸久,享譽國際,尤其在政治經濟領域領先的大學,欲證明該校博士學位真偽,應是輕而易舉。
再者,一位號稱有博士學位者,欲自我證明有博士學位,一點也不困難,而且責無旁貸。特別總統大選,又是現任總統,光明正大向全國人民揭露相關文件丶論文。也許各國丶各大學授予博士學位要求不同,但是一定水平之上的芵美日及歐洲丶國內大學,大同小異。有些修習課程要求不同,但是博士論文一定列為必要條件。博士論文格式丶學位委員會丶博士證書,均清楚易明。博士論文是否一定送給圖書館展閱,隨著數位時代,提供線上查詢丶下載。或許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已經成為通例。
台灣博士學位,近二十年大增,但是比例佔全部人口,微乎又微。又涉及其他國家丶35年前的事實,是否複雜一些。其實不然,近日不少有博士學位的政治人物丶學術界人士,紛紛發言,並公佈博士論文。作者1974台大經濟系畢業,1976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該年台大政治研究所設立博士班,1980先通過校內博士口試,隔年通過國家政治學博士。一年之後,取消國家博士制度,改由各大學自行授予。成為台大政治研究所唯一國家博士,專攻政治經濟學。
一般人,經過千辛萬苦獲得博士學位,除了依規定繳交博士論文。十之八九會自己保留若干本博士論文,送給親朋好友表達謝意,一起分享。也許事隔35年,有人作風與眾廻異。否則提出博士論文丶博士證書,並不困難。尤其攸關國家元首的誠信,可能左右總統大選事件。如何明智抉擇,呼之欲出。
——原載《民報》2019年9月21日
東吳圖書館續借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年迄今,蔡總統的博士學位與論文的「真實性」卻屢遭各方質疑。8月29日,台大法律系榮譽教授賀德芬舉行記者會,公布另一位旅美學者林環牆的調查報告,再度指稱蔡總統並沒有在1984年通過論文口試,並沒有取得LSE的博士學位。而且LSE與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有人企圖掩飾真相、掩護蔡總統。
2019年9月4日,「總統府發言人」臉書專頁公布由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LSE)提供的蔡英文總統的學生紀錄表、論文考試通過通知書、1984年3月製發的畢業證書影本,以及國立政治大學1984年蔡總統申請教職的人事資料。
林環牆認為這本「傳說中的」學位論文,無論紙本、數位電子檔,或圖書收藏資料,35年來(1984年迄今)都不存在。經他引用英國《資訊自由法》(The Freedom Information Act)要求,LSE資訊與紀錄處(Information and Records)以電子郵件告知,蔡總統直到今年(2019)6月28日才將這份「傳說中的論文」提繳給LSE圖書館;約兩個星期的7月13日,這本論文也才進入LSE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
今年(2019)8月5日,林環牆飛抵倫敦,檢視與閱讀蔡總統送到LSE圖書館的論文,發現它應是由另一本論文影印下每一頁,經電子傳真送到LSE,然後在當地新裝訂成冊,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此外,論文封面與背面是黑色硬紙板,與當年藍色硬紙板論文的顏色不同。
林環牆還發現,論文「致謝」(Acknowledge)那一頁很可能是重新打字。因為論文每一頁的邊緣或角落有非常明顯的黑色陰影,但只有最前面兩頁完全看不到黑影;第一頁是論文的題目(Title),第二頁就是致謝。
他並舉出幾點博士學位論文不應存在的疏漏:論文有不少英文打印錯誤,雖然書寫更正,但沒有重新打字;論文的附註都以星號(*)加上阿拉伯數字表示,而且附註打字時都未上提,是很簡陋、不專業的處理方式;論文有些章節段落名稱與目錄並不一致,最離譜的是,第一章竟連續遺漏6頁,第5至10頁都不見蹤影。
因此林環牆研判,這本論文應該只是「口試用初稿」,不是為完成博士學位而送交校方圖書館典藏的最後定稿論文。蔡總統當年在LSE的身分頂多是「已完成論文,但未通過論文口試」的博士侯選人。
LSE博士侯選人在通過論文口試之後,必須提繳最後定稿的論文至倫敦大學的Senate House Library。林環牆指出,LSE在1983年至1984年有107位畢業生,其中1位柯麗希(Pauline Francis Creasey)的博士學位後來被註銷,其他106位畢業生在Senate House Library的圖書搜索系統都有完整論文收藏紀錄,只有1位例外──蔡總統。(資料來源風傳媒)
最近接連有兩名博士親赴倫敦政經學院查閱蔡英文當年的論文,一位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台裔經濟系教授林環牆,一位是旅居牛津的經濟史博士徐永泰。兩人均發現,蔡英文留存該校的論文有裝釘太新、缺頁、留有許多手改痕跡等不尋常情況,且借閱規定極為嚴苛,迥異於一般論文的公開透明。儘管蔡英文已對質疑此事的林環牆教授和台大教授賀德芬提出告訴,但論文疑雲越捲越大,已讓倫敦政經學院窮於解釋。蔡英文若無法一一澄清,將使民眾對其誠信留下問號。
綜括外界所提出的種種質疑,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至少有五大疑點亟待釐清。第一,取得博士的期程奇短:根據蔡英文提供的學生紀錄,她於1980到82年間在倫敦政經學院修習法學碩士;然後,自1982年到84年短短兩年即取得該校博士學位,這較一般文法科系的博士修習年限短了許多,除非她念的不是正規學程。以馬英九為例,其哈佛博士學位花了五年時間取得,比較像正常的修習年限。
第二,這本一度遍尋不獲的論文為何直至近期才補交: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目前存有的蔡英文博士論文,是今年6月28日提交,因此裝訂極新;且直到7月13日,論文才進入該圖書館的數位檢索系統。可能的原因是,蔡英文博士論文「失蹤」的問題在今年6月遭獨派名嘴質疑,她因而緊急委人向校方提送論文;由於並非原件,才會每頁均殘留明顯的傳真或攝影之陰影,甚至第一章的五到十頁均告缺頁。為什麼35年後,出現一本不是35年前原版的論文?
第三,何以指導教授的名字諱莫如深:蔡英文的指導教授之一為Micheal Elliott,另兩名指導者則因不明原因不准公開,這是極令人難以理解的事。Micheal Elliott畢業於牛津大學,有無博士學位不詳,但在倫敦政經學院任教期間也只是一名年僅卅多歲的講師,為何能在短短期間指導蔡英文寫完論文?尤其,在蔡英文畢業之同年,他即離開教職,到《經濟學人》雜誌去擔任新聞記者。遺憾的是,他已於2016年因病去世,無法再為蔡英文的博士學位作證。
第四,蔡英文的論文為何充滿手改痕跡並缺頁:博士論文通常有嚴格的內容及格式規範,且需呈交數份正式版本供校方及教授留存,否則不會被校方接受。但是,蔡英文新近提交給倫敦政經學院的論文,卻充滿手改痕跡、錯誤拼字及頁數缺損。難道說,當年通過口試後遲未交出的論文,在畢業35年後,仍未完成正式版本的校訂?
第五,蔡英文回國後先後在政大及東吳任教,兩校難道都未留存其論文和畢業證書影本:蔡英文返國後進入政大法律系任教6年,後轉任東吳大學,依理都應該要提交論文及畢業證書供校系審查。這兩校只要翻閱一下檔案庫,即不難找出其博士論文,供各界釋疑;但為何各方要千里迢迢赴英國尋找真相?此外,根據本報聯合知識庫的資料,蔡英文在1983年10月20日刊在聯合報二版的《從我彩視機輸美談反傾銷稅》文章,署名為「倫敦政經學院國際經濟法博士」,這比她正式取得博士又早了近半年。(聯合報社論)
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2019.9.23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第三,蔡總統取得學位證書相關過程,包括政大、教育部、中選會,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都經過各階段嚴謹驗證,所以沒有問題。
黃重諺也說明兩個基本觀念,他表示,確認一個人是否從某個學校取得學歷,方法就是向授與學歷的學校查詢,校方官網有相關資訊,大部分學校規定都一樣,每一位博士生都必須繳交論文,前述這些也證明這些過程。
黃重諺也說,畢業生論文保存是校方事務,至於蔡總統的1984年倫敦大學學位證書影本,政大、教育部、倫敦大學都有保存。
黃也解釋,現場提供的原稿為什麼沒有裝訂,因為只能用影印的,至於寄給LSE的論文還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
東吳圖書館續借 在 [問]關於東吳圖書館 - 東吳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更啊!小樓梯還有書啊!,身為新生對大學圖書館很期待,今天如願跑去逛東吳圖書館,第一樓全部都是字典、百科全書、四庫全書、有點像編年史的書籍、還 ... ... <看更多>
東吳圖書館續借 在 續借」服... - 東吳大學圖書館Soochow University Library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年4月20日 — 圖書館自動化系「個人借閱紀錄」查詢、「續借」服務已可正常登入使用。 ... 東吳大學漫畫學社(SCU Comic Club),迄今已有近30年的活動經驗,是一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