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即時報【台灣首面獎牌到手!柔道男子60公斤級楊勇緯浴血奮戰奪銀,台灣史上第一面奧運柔道獎牌;男子體操李智凱鞍馬預賽排名第一闖入決賽】
2020東京奧運昨日晚間開幕,各項今(24)日賽程全面展開,台灣代表隊傳出捷報,柔道男子60公斤級楊勇緯,一路過關斬將,連過三關都是「一本(一個完整分,得分後立刻勝出)」勝,尤其是半決賽遭遇法國選手時嘴角破裂濺血,依舊浴血奮戰勝出,可惜金牌戰面對日本選手高藤直壽,楊勇緯一路猛攻卻因犯規累積三次「指導」直接判定落敗,與金牌失之交臂難掩失望神情,但拿下銀牌也創下台灣柔道史上的新頁,首面奧運獎牌入袋。
楊勇緯賽後霸氣表示:「有夢想過站上奧運頒獎台,有點意想不到,非常感動,但我不會因為這面獎牌就停下腳步,我要的是奧運金牌。」
■楊勇緯在日本柔道的聖殿勇奪銀牌
源自日本的柔道,這次日本又是主辦國,選在柔道聖殿的武道館舉辦,今年23歲的楊勇緯,在武道館創下台灣柔道史上的紀錄,首度參加奧運就一路晉級。第一戰面對保加利亞Yanislav Gerchev,一路鏖戰到黃金得分(Golden Score),成功以「橫四方固」壓制對手20秒取得「一本」獲勝晉級;八強戰面對荷蘭的Tornike Tsjakadoea,楊勇緯以「崩上方四固」壓制對手20秒,再度以「一本」獲勝,已創下歷史成為台灣首位在奧運晉級四強的柔道選手。
稍作休息後,楊勇緯四強戰遭遇法國Luka Mkheidze,他是2021年歐洲柔道錦標賽男子60公斤級比賽的銀牌得主;兩人一路激戰,楊勇緯嘴角流血依舊浴血奮戰,絲毫沒有放鬆攻勢,不斷尋找機會搶攻,終於在黃金得分進行到5分22秒時,掌握對手氣力放盡的破綻,使出「橫四方固」壓制對手20秒獲勝晉級金牌戰,確定至少有銀牌入袋。
金牌戰面對里約奧運銅牌得主日本選手高藤直壽,楊勇緯從比賽一開始就積極進攻,不斷使出各種技巧試圖想要將對手摔倒,但都被經驗豐富的高藤直壽躲過,完全豁出去的進攻也賠上2次「指導」。雙方在都沒有得分情況下進入黃金得分,3分40秒時,楊勇緯因為累積3次「指導」直接判輸,由高藤直壽為日本守住東京奧運的第一面柔道金牌。楊勇緯則拿下銀牌為台灣代表隊獎牌數開張,也為他進帳700萬元國光獎金。
好消息傳回楊勇緯后里老家,父母與親友都緊盯賽事,確定拿下銀牌後,柔道選手出身的楊媽媽說:「很開心勇緯走自己的路,完成自己的目標,」一度眼眶泛紅說不出話,楊媽媽還說:「勇緯從小就很固執,只要他想贏,輸給你之後,他會更努力練習,下次要贏回來,不甘於拿第二的選手。」
■擁有開朗笑容的柔道男神、台灣第一高手
楊勇緯是排灣族勇士,來自台中,黝黑的皮膚、深邃的五官,讓他有「柔道男神」稱號。家中的媽媽與哥哥都是柔道選手,從小看著柔道將人摔來摔去而愛上這項運動,國小就展現柔道天份,同樣是選手的哥哥也是60公斤級的好手,是一起練習的好夥伴。今年楊勇緯狀態絕佳,分別在亞洲大洋洲柔道錦標賽摘銀、安塔利亞大滿貫賽奪銅、杜哈大師賽奪銀,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奧運,卻是一直是代表隊奪牌熱門希望。
同是柔道代表隊成員、又是小學同學的林真豪受訪時,就曾形容楊勇緯自我要求很高,每次都是最早到最晚走,連休息時間都還在思考動作與每一個細節;但2017年世大運四強戰遭到對手擊敗,敗部復活又被俄羅斯對手擊敗,是他人生很大的挫折,從沒看過有陽光笑容的楊勇緯變得這麼落寞。
不過楊勇緯2018年獨自前往日本移地訓練,他曾受訪時就表示,我很喜歡一直練習,因為我不喜歡被超越的感覺,即使摔遍國內無敵手,面對國際賽失敗讓他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注意生活作息、飲食、休息與睡眠,非常自律。
慢慢在國際賽打出成績後,2019年楊勇緯就表示過,「如果取得東京奧運門票,我的目標就是金牌,因為我在世界盃已經感受到,我有角逐金牌的實力,只是要等待那一天的到來,而我會好好享受那一天!」如今雖然在金牌戰輸給日本選手,但他展現的強烈鬥志與旺盛攻擊企圖,可以感受到他對金牌的渴望。
■鄒族力士方莞靈名列第四無緣獎牌,羽球球后戴資穎輕鬆過頭關
被賦予奪牌重任的台灣舉重代表隊,今日由年僅21歲的鄒族力士方莞靈打頭陣,這也是她個人奧運初登場,在49公斤級決賽以抓舉80公斤、挺舉101公斤、總和181公斤名列第四,無緣站上頒獎台。
不過方莞靈是女子舉重的明日之星,曾經在2018年亞洲青年暨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奪金。當時她的教練就是北京奧運金牌得主陳葦綾,名師出高徒,首次奧運不僅留下第4名的好成績,成績也比今年亞錦賽的抓舉76公斤、挺舉100公斤、總和176公斤還要進步,未來2024的巴黎奧運仍有奪牌機會。
羽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單打球后戴資穎今日也在第一輪出賽,面對瑞士選手僅花25分鐘就以21:7、21:13直落二輕鬆晉級,過程中戴資穎招牌的網前小球仍有非常好的發揮,多次讓對手定格,只是可能還沒熟悉場館的風勢,對於長球距離仍無法有好的掌握,多次過長出界。男子羽球選手王子維也以21:12、21:15,擊敗世界排名117的斯里蘭卡選手Niluka Karunaratne,拿到自己奧運的首勝。
■男子體操李智凱、唐嘉鴻進入男子全能24強
至於睽違56年才取得奧運門票的男子體操團體賽,晚間展開成隊及單項資格賽。最被看好的李智凱在鞍馬項目預賽名列第一,確定進入決賽;至於另一名單槓項目也被看好的選手唐嘉鴻,因為失誤遭扣分,無法進入決賽。不過,李智凱和唐嘉鴻,都進入了男子全能的24強賽。至於,男子成隊則在與賽12隊中排名第10,可惜未能擠進前8名的決賽。體操隊原本另一名正選隊員游朝偉,出發前4天不慎受傷而由洪源禧替補,今天唐嘉鴻特別在電視轉播鏡頭前秀出以游朝偉手臂刺青座右銘「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製作的T恤,象徵帶著游朝偉一起前進奧運,場面十分動人。
桌球混雙世界排名第一的林昀儒與鄭怡靜今日也出戰,面對印度組合實力有一段差距,輕鬆直落四拿下勝利前進八強;比賽結束後,因為防疫規定選手不能與對方握手,已有多次奧運經驗的鄭怡靜一度伸出手又縮回去,以招手取代,形成有趣的畫面。
其他台灣代表隊賽事,亞運拿下金牌的跆拳道49公斤級女將蘇柏亞,原本也是奪牌熱門,但今日出賽遭遇日本選手山田美諭強勢挑戰,雖然領先兩回合,但在關鍵第三回合遭到上端攻擊形勢逆轉,就以9比10惜敗,無緣晉級。另外網球女雙組合詹皓晴、詹詠然三盤苦戰下,意外敗給羅馬尼亞組合首輪出局。
【今日(7/24)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柔道男子60公斤級楊勇緯(銀牌)
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蘇柏亞(16強止步)
柔道女子48公斤級林真豪(復活戰淘汰)
射擊女子10公尺空氣步槍林穎欣(總分623.4分,排名26名未能晉級決賽)
射箭混合團體林佳恩、湯智鈞(16強止步)
自行車男子公路賽馮俊凱(未完賽)
舉重女子49公斤級方莞靈(抓舉80公斤、挺舉101公斤、總和181公斤排名第四)
划船女子單人單槳黃義婷(名列復活戰分組第二晉級)
桌球混雙林昀儒、鄭怡靜(4:0晉級八強)
羽球雙打李洋、王齊麟小組賽(1:2敗給印度組合)
羽球女子單打戴資穎(2:0小組賽獲勝)
網球女子雙打詹皓晴、詹詠然(第一輪止步)
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2:0晉級)
游泳男子400公尺個人混合式王星皓(分組第七未晉級決賽)
競技體操男子組李智凱、唐嘉鴻、蕭佑然、洪源禧(李智凱、唐嘉鴻晉級個人賽,團體賽則遭淘汰)
【明天(7/25)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射箭女子團體雷千瑩、林佳恩、譚雅婷(09:16淘汰賽、15:40金牌戰)
羽球男子單小組賽周天成(09:00)
輕艇女子激流K-1預賽張筑涵(12:50)
體操女子個人全能丁華恬(09:00)
划船女子單人單槳半準決賽黃義婷(10:30)
射擊男子個人10公尺空氣步槍呂紹全(12:00奪牌賽事)
桌球混合雙打八強戰林昀儒、鄭怡靜(10:00 八強賽)
跆拳道男子68公斤級黃鈺仁(10:38十六強,晚上奪牌賽事)
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羅嘉翎(12:16十六強,晚上奪牌賽事)
舉重男子61公斤級高展宏(10:50奪牌賽事)
網球男子單打第一輪盧彥勳(10:00)
網球女子雙打第一輪許絜瑜、謝語倢(10:00)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時間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TeamTaiwan #Tokyo2020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柔道 #楊勇緯 #方莞靈 #李智凱 #唐嘉鴻 #戴資穎
#延伸閱讀
【林育信、李智凱、黃克強的3個奧運夢──他們翻滾的不只體操、時代,還有自己的人生】https://bit.ly/3x0iHqE
【2020東京奥運魔術數字:10張圖掌握東奥與台灣之最】https://bit.ly/2UvAedj
【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https://bit.ly/3zmoxn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
「東京夢華錄飲食」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閒聊] 《東京夢華錄》的州橋夜市-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東京夢華錄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东京梦华录》宋代遗民的记忆中,当年东京的繁华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人文-《东京梦华录》|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带你梦回汴京 的評價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史泡泡 這13集的節目是我去年在旅讀雜誌的專題,主要是歷史上談到飲食的書與它們的作者,有些書我之前沒有仔細讀過,仔細看來才知道這麼有趣~
比如元代皇后的飲食寶典,又比如董小宛如何熬製果醬等等,當然,這只是飲食史上的許多小片段,但也值得一讀了。
*前方高能警示:這個聽了會很餓,千萬要吃飽飯再聽。
https://readmoo.com/book/290183959000101
------
謝金魚談起歷代飲膳,香味四溢,古今食家的形象更栩栩如生。她從北魏穿越起,一路造訪唐、宋、元、明、清到當代,介紹十本飲食古籍、翻閱皇上的菜單「膳底檔」,分享吃貨們、名廚最獨到的美食檔案。
元代皇后靠什麼驚人食材養生?(堪比乾隆每天拿燕窩漱口!)
吃原型食物原來早就記載?(將新鮮花朵入菜,清芳可愛!)
台灣多瘋手搖飲,且看前人如何以茶代酒?(到無錫必喝茉莉花茶!)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宋代夜市的甜點琳琅滿目,教人變螞蟻!)
謝金魚說:「廚藝知識的傳遞通常也是師徒、親族相傳,真正能藉由文字閱讀、學習廚藝的人恐怕非常有限。因此,在歷史的長河中,肯定有數不盡的菜色沒能文字紀錄而失傳。」
現在,就跟著她去蹭歷代吃貨與名廚的餐桌吧,打開雙耳,聽聽她如何吃吃喝喝、品味歷史!
- ep01《影梅庵憶語》思愛妾:董小宛的果醬
冒辟疆筆下的董小宛懂得各種生活美學,在承平之時,她是吟風賞月過日子的好手,在戰亂之際,她慎謀能斷、智勇雙全!
- ep 02《山家清供》錄佳餚:東坡粉絲的復刻美食
林洪特別強調時令與清雅,當季、現採的食物要展現滋味,就得靠技術與恰到其份的調味;文字中,處處可見清雅之意,顯見這是他對於飲食的標準。
- ep 03《易牙遺意》簡潔淡雅吃食:古代江南土豪這樣吃!
本書寫法有點類似於古代的醫方,有比較清楚的比例,也不涉及過多的描寫,基本上家常飲食都算具備,而且手把手地告訴讀者如何料理,真可說是明代的傅培梅了。
- ep 04 一窺清代皇室飲食愛好:皇上的菜單「膳底檔」
清中葉,御茶膳房正式成立檔案房,除了用料的報告之外,也紀錄了皇帝每天食用的菜單,包含皇帝賞了誰什麼菜、或者誰送上了什麼菜。從這些賞賜與奉獻的紀錄中,寵辱愛憎一目可知。
- ep 05 《飲膳正要》元代蒙古宮廷飲食紀載:皇后的御醫寶典
本書為飲膳太醫忽思慧所撰,內容為任太醫後宮廷的飲食紀錄,卷一談養生之道及聚珍異饌;卷二為諸般湯煎、諸水、神仙服食與食療諸病,最後一卷則是記錄各種食材的食性與禁忌。
- ep 06 《東京夢華錄》憶繁華庶民生活:宋代夜市美食走透透
本書編排以城市風景為先,而後是慶典、民俗與時令,讀來像是溫和熱心的在地人,一路帶著大家走入汴京的大街小巷。
- ep 07 點茶、泡茶、煮茶?和唐朝人一起喝杯茶
陸羽將茶煮成之時的姿態描述得像一首詩,讓人能想像茶碗中漂浮著浮萍般詩意的茶末,啜飲入喉自能享受天然的甘美。
- ep 08 亂世遺澤:北朝風味實錄
你可能沒想過賈思勰編纂的《齊民要術》一書,也「很好吃」! 書中很大一部分紀錄了北朝人常吃的麥醬、醃梅、醃茗荷、乾栗,以及羌煮、蒸熊肉、蜂蜜雜煮。
- ep 09 清朝美食評鑑家:隨園先生的食尚追求
袁枚吃貨屬性的特質在《隨園食單》中展露無遺,他用料選材講究,對不同食材有不同的烹調堅持,而這種一切都恰到其份的自適清雅,正是他人生美學的展現。
- ep 10 左手寫小說,右手錄食記:李漁的鹹濕與清純
若把章回艷情小說《肉蒲團》與被林語堂評為「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的《閒情偶寄》放在一起,誰能想到作者其實是同一人?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慣寫活色生香場面的李漁,卻是位崇尚自然原味的美食家呢。
- ep 11 無敵潔癖,無塵風雅:吃貨倪瓚的執著
若是要選一位史上最有潔癖的人,能和愛洗手的米芾競爭者,又非文藝美食家倪瓚莫屬,就讓我們來看看既清潔又風雅的美食應該是什麼樣的?
- ep 12 重振中菜江山的祖師奶奶:傅培梅─從煮婦到教父
從一個為了討丈夫與牌搭子口腹之慾的家庭煮婦,到將中華料理精準化成食譜、走出館子普及到家家戶戶,傅培梅為中華美食的傳承豎立了一座時代的方尖碑。
- ep 13 辛永清:府城千金的美味人生
從小在臺南的富裕家庭生長,後來成為日本知名的臺菜料理教主,辛永清把幼年時常出入廚房探險的幸福記憶與美味,揉搓成愛的創意食譜、光陰的調味料。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恍若是悠長的嗩吶,又像是小喇叭的聲音。總是突如其來,一陣劃破天際的號角響起。像終於突破某種困境似的奮力拉扯,迸出一聲,撐著,但耐力不足,過不了三秒,就來個急遽的降調,總算平穩的在空氣中匍匐前進。
不記得從多久以前開始,在上班的事務所,我偶爾就會聽到窗外傳來這樣的聲音。到底是什麼呢?我很好奇。起初,以為是夏季祭典的神樂,但夏天都過完了,還是會聽到。打開窗,向外探頭尋看,卻仍是一片未有任何異樣的如常風景。
已經有好一陣子,都沒有再聽到這道聲音。前幾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又聽到了。這次不是在事務所,而是在我家附近。本來已經到家門樓下了,又刻意繞到後巷找尋。就在轉彎的剎那,終於,我看見了。
這一晚,我終於明白了那道聲音究竟從何而來。
那聲音,原來出自於一台拉麵車。
過去在新宿曾見過拉麵推車,接近於台灣夜市裡的人力攤販車,但眼前的這台拉麵車,是用小發財貨車改裝而成的。車身上寫著「屋台拉麵:可立食亦可外帶」,車尾掛著兩個紅燈籠,點亮住宅區的暗巷,竟顯得夢幻。若是要「立食」站著吃的話,車尾架起了一個小平台,窩在車廂廚房料理的老闆,就會將拉麵端到平台上給你。拉麵車不只賣拉麵,啤酒等飲料與下酒菜也一併提供。
這樣沿街叫賣的小發財攤販車,日文稱作「移動販賣車」,是要有執照才能營業的。近年來,移動販賣車若在東京出現時,多半是在飲食祭典的場合。幾台車聚集著,定點販賣,少了點沿街移動叫賣的生活感。
過去我住在埼玉縣郊區時,偶爾在車站前也會有這樣的販賣車,賣的多是現烤串燒或烤地瓜。搬到東京都心以後就很少見。因為隨處都有飲食店,自然沒有販賣車能存活的空間。真沒想到這一晚,竟能在中央區的住宅小巷弄間,遇見如此下町氣氛的風景。
把這件事情在LINE上跟台北的家人分享,沒想到姊姊們忽然跌進童年的回憶。說小時候住在眷村時,這樣的移動攤販可說是稀鬆平常的事呢。只不過老闆開的不是小發財車,而是人力三輪車改造的販賣車。不只賣麵,也有賣地瓜的,還有賣滷味跟醬菜的車,種類繁多。
姊姊們的童年,是完整的在眷村度過的。至於我,算是末代眷村的孩子,還不到小學吧,眷村就面臨了改建。但姊姊們的一席話,卻也勾起了我淡薄的回憶。我想起小時候,在眷村矮房子的巷弄間,確實會聽到叫賣現做爆米花(白色大粒的古早「蹦米乓」)的推車;聽到山東老兵用軍人嘶喊的力道,叫賣熱呼呼的包子饅頭;當然一聽見傳來「把噗」聲,就代表我們小孩子最愛的冰淇淋推車來了。眷村的小孩常愛惡作劇,明明沒零用錢買,聽到推車來了,就會向屋外大喊「把噗把噗」,這家小孩喊一聲,那家小孩也喊一聲,但始終不見人影,把賣冰淇淋的老伯搞得團團轉。
下個月大姊要來東京玩,告訴我,如果在我家遇見了那台拉麵車,一定要去吃上一碗。我本來想說,其實附近有更好吃的拉麵店啊,但想了想,話沒有說出口。
已經在台北市街頭消失的,卻仍能在繁華的東京重逢。姊姊真正想吃的,不只是那碗移動販賣車的拉麵而已吧,其實是想回味一股童年的滋味。
#移動販賣車
本文收錄於張維中散文《東京直送》
/
去不了東京,就送過來給你!
拆開華麗的包裝紙,發現東京頑固又可愛的真實
#東京直送
#防疫閱讀書單
【紙本書】
博客來 https://bit.ly/2SZudkZ
【電子書】
讀墨 https://bit.ly/2XGaSqx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喪禮 #周星馳 #吳孟達周星馳 #安息禮 #吳孟達組群時間安排 #香港殯儀程序 #達哥訃告 #悼念達哥 # 那個名人出席喪禮最痴線 #周星馳會唔會出現 #吳孟達出殯 #周星馳劉德華扶靈 #田雞吳孟達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呢條影片會講下吳孟達達哥喪禮將於 聽日3月7號設靈嘅資料畀大家聽下,亦都分享一下喪禮前後嘅冷知識。
田雞表示,設靈當日下午5~6時給傳媒採訪, 跟住晚上六至七時為公祭時段,開放給公眾人士及影迷前來致敬;隨後的安息禮拜祈禱儀式,屬私人儀式進行,只限親屬好友參與,不作公開安排;3月8日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同樣是私人儀式進行。
另外,田雞又特意為達哥家人澄清說︰「因應近日謠傳四起,現家屬謹此聲明,沒有授權或同意任何人士、機構,以任何方式、渠道代收帛金或舉辦任何追思會事宜。」以免撞中有人混水摸魚 ,謀取私利 。
訃(附)告表示為表對亡者的敬重及尊重家屬意願,任何時段於靈堂範圍內嚴禁攝錄, 違者將逐出靈堂。因應疫情持續,進場人士必須遵守衛生署現行有關場地人數限制、佩戴口罩及遵守治喪處防疫安排,不能作長時間逗留,以策安全。
而家我又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出殯前後嘅冷知識。
香港的殯儀程序一般包括:
設靈〔於先人出殯前一晚進行,同時進行宗教儀式,傳統上親人會在當晚於靈堂過夜,稱為守夜
入殮〔把先人遺體安放入棺木〕
大殮〔包括瞻仰遺容、封棺、辭靈等,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出殯(靈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為土葬或火葬,同時進行宗教儀式)
從殮房直接出殯則只可簡單儀式。
有什麼法事/儀式最堂見和分別?
道教
道教是香港最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破地獄[3]、擔幡買水, 坐蓮花等,亦會燒一些紙紮用品,以求「陰安陽樂」。
佛教
佛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較為人熟悉的儀式有上貢等,目的為超渡先人,儘快輪迴。
天主教
天主教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奉香,唱詩歌,祈禱等,目的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基督教
基督教亦是香港普遍的殯儀宗教儀式,會講道,唱詩歌,祈禱等,目的與天主教一樣,是為了紀念先人,祝福先人到了天國,享有永生。
「頭七」及「回魂夜」是什麼?
「頭七」及「回魂夜」好多人都以為同一樣?其實係兩回事。
「頭七」:- 代表先人已正式「開喪」,而「開喪」則代表先人已可納受後人香火及拜祭。同時,亦代表先人已知自己死亡。
- 「七」,即是先人每七日就會經?生死一次。故此古語曰:「生人做生日,死人望做七」。
- 「頭七」係人死後第七日,如:先人1月1日死亡,1月7日就係先人「頭七」。
通常「頭七」、「三七」、「五七」、「尾七」都會道堂打齋超渡先人,或於家中為先人設祭品、香燭,拜祭一番(俗稱做七)。古時,法事過後,家屬都會招待親友飲食齋菜或自家茹素(俗稱食七)。而做七,同時亦係代表「拜閻王」。而「二七」、「四七」、「六七」稱為暗七,暗七屬外嫁女、女性身份拜,祗需簡單上香、燒金銀、溪錢拜祭。
「回魂夜」:
- 「回魂夜」又稱「回煞」,回魂夜日子、來回時間、來回方位、停留時間。而「回魂夜」則由先人生辰、死亡八字以道家計式再配合通勝而得出。
- 「回魂夜」其實係一連兩晚….
第一晚為「私歸」,即是先人自己偷偷回舍探望家人。
第二晚為「正歸」,「正歸」才是「回魂夜」日子,即是當晚會有牛頭馬面(凶神)及黑白無常(煞神)帶住先人回舍、享用祭品及離去。
「回魂夜」當晚,生人睡覺前需將較剪或其他利器放於床頭才睡覺。到第二朝早,將較剪或利器拋擲出客廳才步出睡房,此做法目的係避免仍有凶煞神停留於屋內,此舉稱為「出煞」。
..............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東京夢華錄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東京夢華錄at Facebook. ... 位於包公祠旁的夜市,傍晚時分熱鬧非凡,翻開#東京夢華錄 就可知道,宋朝小吃特別有名, ... 中國飲食歷史上,宋朝是美食爆發期~. ... <看更多>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东京梦华录》宋代遗民的记忆中,当年东京的繁华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东京梦华录 》宋代遗民的记忆中,当年东京的繁华. ... <看更多>
東京夢華錄飲食 在 [閒聊] 《東京夢華錄》的州橋夜市-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颱風天還要趕論文好緊張,來聊點吃的放鬆一下心情
話說標題《東京夢華錄》的「東京」,不是日本東京,而是北宋汴京
他在第二卷講到汴京的州橋夜市有賣好多吃的:
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
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爊肉、乾脯。
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
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
曹家從食。
先介紹美食地圖,這點跟現在的美食業配很像。
從舊京城南邊的朱雀門走出去,直到龍津橋過去,都是吃的,
他還一家家店介紹菜色,看起來有好多野味。
至於價錢嘛,不知道北宋的十五文換成現在的新台幣大概多少?
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鮓脯、黎凍魚頭、薑豉類子、抹臟、紅絲、批切羊頭
、辣腳子、薑辣蘿蔔。
到了朱雀門這邊,賣的口味比較重,好幾樣都是辣的。
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紗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
、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鹹菜、杏片
、梅子薑、萵苣筍、芥辣瓜旋兒、細料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
、離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皆用梅紅匣兒盛貯。
夏天賣的東西有好多冰品跟甜品,都用梅紅色的盒子裝。
我覺得那個「冰雪冷元子」可能類似之前有人問的珍珠粉圓,
那個「綠豆甘草冰雪涼水」搞不好就是綠豆冰?
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豬臟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
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
冬天賣的都是肉類,這夜市還一直開到三更半夜。
他講的「滴酥水晶鱠」像是凍魚,「煎夾子」據說是像韭菜盒子那種東西。
因為我不是研究古代飲食的,有些菜名看了也不太清楚是怎麼做的,只能用猜的,
像那個「香棖元」,我只知道「棖」通「橙」,不知道是用橘子肉還是橘子皮做成糰子
還有「水晶皂兒」,總不可能是什麼水晶肥皂,只能想像是半透明的食物
不過如果我來到這種夜市,大概會先嚐嚐鱔魚包子,再點個冰雪冷元子吧!
有請各位美食家來聊聊這些大宋點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19.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565343693.A.0ED.html
※ 編輯: viwrabbit (1.161.119.173 臺灣), 08/09/2019 17:43: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