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可以吃嗎?|
已逝藝術家Christo與Jeanne-Claude包裹凱旋門的藝術作品,從銀藍色的布幕放下遮住凱旋門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全城輿論關注。後來隨著新聞與社群網路的傳播,也引起了全球關注討論。
台灣媒體常常引用網民的留言做報導,法國近來的媒體也很喜歡訪問路人甲乙的看法,而非專家學者的意見。現在的新聞媒體不負責提升國民素質,取得大眾認同才是王道。所以從凱旋門被蓋住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爭執議論。
這些評論不外乎是「這就是藝術?」、「花那麼多錢」、「一點都不美」、「看不懂這是什麼鬼!」⋯⋯等等,還有許多台灣人覺得「這根本靈堂」。
下圖是今天世界報的文化版,也在報導這件作品。大家意外的是,這件作品引起的討論聲量,從巴黎到法國,再到全世界。到底包裹凱旋門是不是藝術?這件作品到底美不美?包裹凱旋門有何意義?我以為回到上個世紀差不多的時代(1917年),杜象在便斗上簽名的藝術作品《噴泉》,一百年後大家還是討論著相似的問題。
藝術,可以吃嗎?不,藝術可以讓人思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
「杜象」的推薦目錄:
杜象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通通編的碎念時間又擱來囉。這週要為大家介紹「#當漫畫遇見博物館」系列報導:漫畫與博物館之間的跨界、合作,能為彼此帶來哪些愛的火花呢?🤝💞
(上)篇文章提到,這幾年台灣推出許多博物館與漫畫家攜手合作的作品,像是《#無價之畫》、《#雲之獸》、《#消逝的後街光影》、《#採集人的野帳》等,漫畫家不僅需要投注許多心力去轉化知識及歷史背景,博物館和漫畫編輯也要在創作過程中擔綱作品的知識庫大全以及協調者,在知識與畫技大亂鬥之下,才能蹦生出一本本好漫畫(大推)
接著,讓我們再把鏡頭調到國外棚:「漫畫是否能夠稱為藝術?」是歐美藝術界近20年來反覆討論的話題,這又得從法國羅浮宮2003年開始大推的「當羅浮宮遇見漫畫」說起。這個計畫的總監杜爾曾說過,邀請各國漫畫家大大以羅浮宮為題材來創作漫畫,便是想串聯「漫畫世界」和「羅浮宮(或泛指博物館)世界」……
「漫畫是否能夠稱為藝術?」這道問題,在小讀者通通編心中,無庸置疑的會給它一個大大的Yes。只要能夠感動人心,就是好的藝術作品啊!想當初藝術家杜象把小便斗搬到藝術展場展出的時候,也在藝術圈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如今漫畫與博物館的相遇與衝擊,搞不好可以衝撞出更有趣的火花也說不定!
.
#Openbook閱讀通信 #本周精采好文全收錄💌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杜象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20 年,曼雷前往好朋友杜象的工作室。當時屋內靜置了一大張玻璃,刻意任它滋養著灰塵。曼雷用鏡頭從高處對準這個杜象正在進行的創作,兩人外出用餐一個小時後回來,他才把快門關上。
⠀
畫作後來成為杜象著名的〈新娘甚至被光棍們扒光了衣服〉。但拍下這幅畫作的照片,在曼雷按下快門四十多年以後,才正式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
⠀
疑問在於:拍下別人的作品的攝影照,能夠擁有「自己的作品名」,稱得上是一張創作嗎? ➤➤ https://bit.ly/3hqFJ4h
⠀
⠀
▍BIOS IG_ https://bit.ly/3qEIWBt
▍BIOS LINE_ https://bit.ly/3qGjtba
⠀
#塵與時|#大衛帕卡尼|#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BIOS發現
——
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傘開計劃,三款設計傘熱賣中
https://bit.ly/3hnvspM
杜象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杜象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介紹
訪問主編:李志煌
內容簡介:
◎來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在美術館或博物館觀賞各類展品時——
●除了「一般觀賞印象」與「外界評價」外,你還能提出其他論點嗎?
●你能清楚且簡潔地說明,眼前這幅作品為何能成為名畫嗎?
●巴洛克、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特色各是什麼,差異何在?
●宗教畫、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創作訴求大不同,怎麼解讀?
「顏色很漂亮」、「構圖很有張力」、「真不愧是名畫」……,
這種訴諸「感性」的鑑賞方式十分重要;但,光有感性還不夠。
一般人缺少的,是「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日本最紅火的藝術專案負責人秋元雄史,帶你這樣鑑賞西洋美術:
步驟一/從作品表現鑑賞:看懂繪圖技巧、色彩與主題等。
步驟二/從歷史背景鑑賞:理解創作當時的社會與思想背景等。
藝術名作中的確存在著「留芳百世,聞名全球」的理由。
如果沒能仔細地解讀暗藏其中的各種主題與寓意,
就只能淪為膚淺的走馬看花、拍照打卡。
相較於此,習得「感性以外」的鑑賞能力,就能更接近西洋美術本質,
日後不論碰上何種藝術作品,都能觸類旁通地舉一反三。
本書共收錄23件(共22幅名畫與1件工業製品)西洋美術史上,
曾引發各類革命性演進的關鍵作品,
透過這些曠世巨作的剖析與解讀,無痛習得「感性以外」的美術鑑賞術。
而在掌握了這套「作品表現、歷史背景」的美術鑑賞術之後,
觀看其他作品時,你的觀點與視角也會跟著改變。
面對藝術創作,你會有更深層的體悟、發表評論時更言之有物;
告別過去「真好看」、「好漂亮」、「很特別」等空洞感想,
成為談吐更有涵養、品味更上層樓的成熟大人。
◎館長帶逛!秋元雄史教你這樣參觀美術館,保證值回票價
‧常設展通常票價便宜,可用來練功;若是特別企畫展,先上網做功課。
‧就算一頭霧水也沒關係,觀展當下就是「張大眼睛用力看」。
‧把眼前所見全數「語言化」,看見什麼就說什麼,有助理解與體悟。
・其實沒人看得懂「抽象藝術」,這時把「體驗」設為首要目標即可。
・太多作品逛不完?那就以「五件集中」的方式加速參觀,怎麼做?
美術鑑賞已是現代成熟大人必備的全新知識,
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就讀秋元雄史的西洋美術鑑賞術。
【全書收錄作品一覽】
●《雅典學院》拉斐爾.聖齊奧
●《蒙娜麗莎》李奧納多.達文西
●《最後的審判》米開朗基羅
●《倒牛奶的女僕》約翰尼斯.維梅爾
●《世界的起源》古斯塔夫.庫爾貝
●《奧林匹亞》愛德華.馬內
●《印象.日出》克洛德.莫內
●《向日葵》文生.梵谷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保羅.高更
●《聖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亨利.馬諦斯
●《亞維農的少女》畢卡索
●《吶喊》愛德華.蒙克
●《紅、黃、藍、黑的構成》皮特.蒙德里安
●《白色上的白色》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橫躺的裸婦和貓》藤田嗣治(Léonard Foujita)
●《扎辮子的少女》亞美迪歐.莫迪里安尼
●《噴泉》馬歇爾.杜象
●《記憶的堅持》薩爾瓦多.達利
●《都市全景》馬克斯.恩斯特
●《One Number 31,1950》傑克遜.波洛克
●《空間概念:期待》盧齊歐.封塔納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
作者簡介:秋元雄史(Yuji Akimoto)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
1955年出生於東京。現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教授,以及練馬區立美術館長。
1991年進入福武書店(現已改制為Benesse Corporation,倍樂生集團),兼任國吉康雄美術館主任研究員;之後因策畫「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Benesse Art Site直島)聲名大噪,成為知名藝術專案負責人(Art Projector)。
2001年,秋元雄史除了孕生出直島的象徵作品:草間彌生《南瓜》「Out of Bounds」展外,更居中斡旋、企畫了舊民宅作品化的「家 Proiect」。2002年,他開始構思「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並參予指導,其靈感來源為莫內的名作《睡蓮》。自2004年開館起,他出任地中美術館長兼公益財團法人「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常務理事,同時擔任直島倍樂生藝術之地的藝術總監。過去,直島倍樂生一年內的遊客不到三萬名,卻在2005年突破了12萬人次,達到首次的單年度盈餘。
2007年,秋元雄史就任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長,創下年間最多達255萬名參觀民眾的冠軍紀錄。任職10年後退休,並出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長及教授。
杜象 在 大胃米粒dm0520com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意義式料理x歐式氛圍,Duchamp Bistro.Cafe 杜象餐酒館,新品虎咬豬-義式手法重現台灣味!台北民生東路美食推薦,台北松山區美食推薦,
吃貨食記:https://dm0520.com/blog/post/duchamp-...
#大胃米粒吃台北 #台北美食 #義式餐酒館 #松山區美食 #杜象 #Duchamp_Bistro
#台北民生東路美食推薦 #台北松山區美食推薦
============================================
Hello !!! 這裡是【 #大胃米粒 #David_Milly 】影音頻道
不定時會跟大家分享簡單料理食譜/餐廳美食/3C開箱/活動體驗
歡迎訂閱我►YouTube:http://goo.gl/dqNhuS
追蹤我 ►FB:goo.gl/YxjDi1 ►IG:goo.gl/syyLMQ
============================================
這裡可以找到更多的【 大胃米粒 David & Milly 】
►Blog : http://dm0520.com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m0520com/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dm0520com
►YouTube : http://goo.gl/dqNhuS
►合作連絡Mail : [email protected]
杜象 在 杜象作品中文翻譯(五.完結篇)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這份資料主要是根據我自己手上現有的十來本中文藝術類書籍整理出來的,其中杜象的專書只有四本,包括兩個版本的《杜象訪談錄》(張心龍的台灣版和王瑞芸的中國版),另外 ... ... <看更多>
杜象 在 杜象藝術Duchamp Art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杜象 藝術Duchamp Art. 661 likes · 8 talking about this. 杜象藝術公司於民國81 年成立。 致力於當代藝術暨文化政策之研究推廣,工作內容涵蓋公共藝術、展覽與論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