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ARTouchX MAI 36 畫廊 】#現場直播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
主題|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
講師|林俊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時間|2020年5月9日,15:30 PM(直播與現場同步)
活動訊息|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
🔸講座簡介:
杜塞道夫(攝影)學派(Düsseldorf school of photography)中其中以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類型最為多樣,其觀念涉及攝影做為肖像、顱相、檔案、印刷、負像、戰爭、色情、航太、甚至是挖掘與繪畫的牽扯(或依靠),觀賞他的作品,莫不思考攝影從發明以來的圖像歷史與材料發展的所有面向。講者 #林俊吉 教授以曾在杜塞道夫學派門下學習的身分,以大量精彩的圖片與清晰的解說,逐一介紹該學派大師的代表作品,且著重分析湯瑪斯.魯夫的創作觀點與相對於攝影史脈絡,甚至指向21世紀數位攝影的未來方向。
🔸藝術家簡介:
從上世紀70年年代末開始,湯瑪斯.魯夫以「類型學」的方式來探索攝影的各種類型:從肖像到建築、新聞攝影,再到裸體攝影,從未間斷地以每個系列列的創作來找尋不同類型的攝影可能性。
湯瑪斯.魯夫藝術創作的主題廣度,也可以從他所使用的技術範圍和圖像來源中略窺一二——除了了藝術家自己拍攝的照片以及用電腦創作的圖片,他還使用來自科學檔案,及從報紙、雜誌和互聯網等等精選後的素材。湯瑪斯.魯夫的早期創作以相機拍攝為主,但他很快便不再囿於任何攝影方法的限制,轉而對圖像本身以及圖像生產方式的探索與追求。長期以來,湯瑪斯.魯夫的藝術創作一直以深思熟慮的手段探究攝影傳遞信息的方式和可能性。
🔸講師簡介:
林俊吉,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德國國立卡斯魯(Karlsruhe)造形藝術大學媒體藝術系碩士,攝影創作師承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大師Thomas Struth。作品曾於ZKM(德國藝術與科技中心)錄影藝術競賽中獲得觀眾票選最佳錄影藝術獎、德國企業家Günther-Schroff藝術獎學金,也曾於德國、比利時、法國、美國以及墨西哥等多個國家與城市展出。
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曾製作「攝影—影像造形與敘事」與「攝影與行動」兩種磨課師(MOOCs,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課程,以創新教學推廣攝影,曾分別於【學聯網】(ShareCourse)、【育網】(ewant)、大陸【學堂在線】以及【好大學在線】平台上開課,並出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藝叢書《好攝影》。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的推薦目錄: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直播預告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
主題|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
講師|林俊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時間|2020年5月9日,15:30 PM(直播與現場同步)
活動訊息| 杜塞道夫學派與湯瑪斯.魯夫講座
🔸講座簡介:
杜塞道夫(攝影)學派(Düsseldorf school of photography)中其中以湯瑪斯.魯夫(Thomas Ruff)的作品類型最為多樣,其觀念涉及攝影做為肖像、顱相、檔案、印刷、負像、戰爭、色情、航太、甚至是挖掘與繪畫的牽扯(或依靠),觀賞他的作品,莫不思考攝影從發明以來的圖像歷史與材料發展的所有面向。講者 #林俊吉 教授以曾在杜塞道夫學派門下學習的身分,以大量精彩的圖片與清晰的解說,逐一介紹該學派大師的代表作品,且著重分析湯瑪斯.魯夫的創作觀點與相對於攝影史脈絡,甚至指向21世紀數位攝影的未來方向。
🔸藝術家簡介:
從上世紀70年年代末開始,湯瑪斯.魯夫以「類型學」的方式來探索攝影的各種類型:從肖像到建築、新聞攝影,再到裸體攝影,從未間斷地以每個系列列的創作來找尋不同類型的攝影可能性。
湯瑪斯.魯夫藝術創作的主題廣度,也可以從他所使用的技術範圍和圖像來源中略窺一二——除了了藝術家自己拍攝的照片以及用電腦創作的圖片,他還使用來自科學檔案,及從報紙、雜誌和互聯網等等精選後的素材。湯瑪斯.魯夫的早期創作以相機拍攝為主,但他很快便不再囿於任何攝影方法的限制,轉而對圖像本身以及圖像生產方式的探索與追求。長期以來,湯瑪斯.魯夫的藝術創作一直以深思熟慮的手段探究攝影傳遞信息的方式和可能性。
🔸講師簡介:
林俊吉,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學士,德國國立卡斯魯(Karlsruhe)造形藝術大學媒體藝術系碩士,攝影創作師承德國杜塞道夫攝影學派大師Thomas Struth。作品曾於ZKM(德國藝術與科技中心)錄影藝術競賽中獲得觀眾票選最佳錄影藝術獎、德國企業家Günther-Schroff藝術獎學金,也曾於德國、比利時、法國、美國以及墨西哥等多個國家與城市展出。
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曾製作「攝影—影像造形與敘事」與「攝影與行動」兩種磨課師(MOOCs,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課程,以創新教學推廣攝影,曾分別於【學聯網】(ShareCourse)、【育網】(ewant)、大陸【學堂在線】以及【好大學在線】平台上開課,並出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講藝叢書《好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