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回憶修復師,以金繼的工藝手法修復居民十五樣回憶物件 🛠 礦山藝術季2021藝術團隊「嵐嶺藝術工作室」,為阿嬤的菜櫥重新雕上抽屜把手,希望失智症的阿嬤有一天會想起過往的自信時光。
嵐嶺藝術工作室去年作品《The Light》,透過點燈的支架,在昔日礦工醫院的舊址,重新建構長輩記憶中醫院建築的線條;今年他們延續修復回憶的理念,向在地居民徵求十五個回憶物件,免費修復老舊的回憶物件;但在地居民需要提供這個物件背後的故事。
「回憶修復師」的核心精神是「金繼」,是日本很重要的工藝修復技法,主要用在裂開的陶瓷或是缺角的碗盤上,從這個概念發散出去,團隊找到適合回憶物件修復的各種方法。
#阿嬤的菜櫥
九份有一個九十幾歲的阿嬤,已經患有一點失智症。最近家族逢變故,需要把阿嬤的宅厝賣掉,後輩在整理房子時,發現一個十分老舊的菜櫥。
原來阿嬤以前是童養媳,菜櫥是他慢慢賺錢累積下來,給自己買的第一個禮物,象徵自己終於不用看別人臉色過日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在過去女性相對弱勢的礦業文化中,菜櫥是阿嬤在大時代下刻苦成長的故事,對那個家族而言,那是阿嬤扶持一個家的象徵。
長年待在潮濕的環境中,椅腳已經腐朽了,擅長泥塑的團員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重新做一個修復;專業木刻的團員則是為阿嬤找來適合的木頭,代替原本生鏽的金屬,重新雕上抽屜把手,希望阿嬤摸著木頭的溫度,有一天會想起過去那段自信的時光。
#磺火燈
營運九份鄉土館的賴志賢老師所出借。磺火燈是過去礦工採礦一定得帶的重要工具,除了照明來判斷礦坑裡面的深度外;因為點亮磺火燈需要氧氣助燃,當氧氣量不足,燈火就會熄滅,礦工們就知道不能再往前了,是從業人員的救命燈。
#木製托盤
在地居民小嫻提供的木製托盤。他的阿公在九份是一個很厲害的礦工,這輩子把他累積的礦工經驗和礦石成立一個 九份金礦博物館真的沒有大金塊只有老礦工的真心 的金礦博物館。
木製托盤是礦工時代挖到金礦的認證。因為早期挖到黃金,對整個家族是件慶祝的盛事,街頭鄰居都會前來恭賀,挖到金礦的人會辦桌招待,木製托盤為當時端菜的用具,象徵當時關係緊密鄰里氛圍。
#詩畫書籍
華人文化有婚喪喜慶的傳統,遇到重要日子便會題詩作詞。這本從二手書店得來的古書裡面輯錄很多詩詞、賀詞和道賀文,內容道賀瑞芳當地一個很大的家族「李家」,他們在礦山這個地區,與基隆顏家並稱,在當時的礦業界稱霸。
《回憶修復師》將以線上圖鑑的方式,展出向居民借來的十五個回憶物件,呈現修復前後的對比,以文字和影像後製的方式,讓觀看者了解這樣物品出自於誰、背後有哪些故事、採集里民故事的過程和修復的執行方式,詮釋在地居民的記憶一一礦山的美麗與哀愁。
#礦山藝術季前情提要
今年與好友Jerry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共同擔任礦山藝術季的宣傳協力,我們分為東西礦區,個別介紹礦隊代表的藝術家。將在9月8日至9月26日展開礦山事務所所長票選,參與投票者將有機會獲得今年「收藏礦山藝術季」的限定贈禮。
#礦山藝術季 #一山一家
#礦山事務所所長票選明天開戰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嵐嶺藝術工作室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2的網紅Hsu Mel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一直認為斜槓這個詞,就是商業上的炒作而出來的 後來我覺得就是斜槓青年這個詞,讓我們擺脫傳統思維 真正擺脫標籤人生的框架。 多重收入當然很好,先專注做好一件事,也很好 總之還是覺得傳統思維的框架總是匡著我們年輕人 導致斜槓這個詞,讓我們這一代人如此嚮往這樣的生活模式 看完影片後,你覺得多重斜槓比較...
李 行 老師 幾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歲慘淪疫苗孤兒!BNT、高端都沒份 網怒:19歲的命不是命?」
.
「18到20歲疫苗荒 綠委也搖頭」
.
「『18到20歲也應同步先打』 英系11立委幫19歲請命」
.
「搶打莫德納還要BNT?李艷秋怒批:第二類怎麼老是打不夠」
.
「18、9歲被放生成疫苗孤兒 低能卡大學生不忍了:蔡英文出來面對」
.
「12~18歲優先打BNT 家長急死灌爆臉書為『這群人』請命」
.
「一直給一到十類人,一堆人青壯年第一劑還沒打到,不是說要先普及第一劑的比例嗎?」、「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7、8年級生真的很邊緣欸」,「之前疫苗缺貨我忍了,整天罵雙北我也忍,3+11還忍得住,現在疫苗沒得打我忍不了,我們是被拋棄就對了」、「投票我們投,稅我們繳,然後被12到18歲插隊?」
.
辛苦了,指揮中心.
.
這次不只民也刁,統媒亂,甚至連一票綠委,也在耍白癡.
.
19歲打不到疫苗,是疫苗孤兒,完全就是假議題.
.
19歲是不可能成為疫苗孤兒的,何解?首先,全世界都是依著年齡排序向下打,如果19歲是疫苗孤兒,那全世界四處都是疫苗孤兒,依照年齡向下打的科學根據是,年紀越高者,越容易受到感染,年紀輕的,免疫力越強,重症率低,所以,按著年齡順序向下施打,這是專業取向.
.
除了高端,AZ、莫德納,18歲以上都有開放勾選,甚至BNT剩餘80萬劑,也能選,無論你是哪個年齡層,遲早都會打到,不會淪為疫苗孤兒.
.
再者,恐怕已經有不少19歲的人施打疫苗了,如你屬於第九類,是高風險疾病患者,你可能早就排到了,在過去,有22歲女大生因氣喘而打到疫苗的例子.
.
既然有打到疫苗,未來也會排到,並沒有不讓你勾選,那「疫苗孤兒」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
台灣屬於12年國民教育,國小到高中階段,是強迫入學的(當然根據憲法義務教育應是6年),換言之,並不是人人都會上大學,19歲,也未必都是學生.
.
今天因為BNT依據研究,可以打到12歲,如果是以學生作為需求,那麼,強迫入學的階段,打疫苗的必要性較高,相較於大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園是較為封閉的,就學時段,你幾乎不可能離開學校,就等於關在裡面,無論是中午吃便當,還是早自修,午睡,晚自習,乃或是社團活動,你都得在學校裡,他等於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更遑論翹課還是選修.校園圈封閉,長時間群聚,換言之,一個人感染可能全部人都中標.
.
相反大學生活圈則較廣闊,我們不會把一間大學跟一間小學相比,說他們有相同的感染率,光校地面積就不成正比,或將一個小學生跟大學生相比,他們防疫知識和防護自己的能力是一樣的.在BNT研究兒童年齡層的結果出來以前,他們才是真正的疫苗孤兒,直到現在,他們一劑都沒打到,我只看見,當小孩子終於可以被打疫苗的時候,一群人突然自稱自己是疫苗孤兒,實在令人忍俊不禁.
.
19歲就算了,有多少人假裝自己是19歲,在那邊炒糖吃?因為自己還沒打到,所以借題發揮?看到小孩子,應該保護的族群,好不容易可以打到疫苗,一群人突然變成井上喜久子,每個都在喊我19歲,不公平,我也要打.
.
這應該是泛年齡層的退化.
.
所謂相對剝奪感,就是尋求公平的假象,如果你仔細拆解他們的說法,發現每個邏輯都是矛盾的,而若要滿足每個人的需求,會發現那才是真正的不公正.一張嘴有人說要往東,有人說要往西,都想著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其實走的目的地根本不相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不過看起來一樣的東西,就是我反對.
.
反對、抱怨、杯葛,讓他們看起來很一致,所以「19歲」看起來就像他們共同的訴求,其實仔細看,多少人是在自我打臉,互相講屁話.
.
一群人罵,指揮中心為何不照年齡施打,為何要讓其他人插隊?另一群人則說,為何我26歲登記了到現在還打不到?然後是英系立委(自稱)聲明,主張應該讓18歲到20歲的年輕朋友也能同步優先預約接種,講白了,這些就是在插隊,爭取「優先」,當你一個年齡層搶先了以後,就會動搖到其他年齡層,照年齡層排序的原意就喪失了,今天讓19歲、20歲也「優先」好了,就會動搖到30歲人的權益,不是把7、8年級都炒成一盤孤兒,問題就解決了,70年次到80年次,就是30歲~40歲,加上20歲要先打,等於橫跨20年齡層的間距,大家都優先,就等於大家都沒優先,這些年齡層的權益,也根本是互相牴觸的.
.
換言之,19歲優先,7、8年級的順序就會被排擠,更難打到疫苗,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在喊什麼燒?為啥要一邊喊和自己訴求相反的東西?7、8年級是19歲嗎?
.
「不是說從高齡開始往下打,結果一堆人莫名其妙就可以優先施打,19~36歲要等到什麼時候」
.
這個網友意見就更奇妙了,可以說是一種悖論的總和,我相信這人應該是36歲,硬要把自己跟19歲掛在一起,大家一起上車.高齡往下打,就是19~36歲照排序輪流等,12~18歲優先打不是莫名其妙,而是一開始根本沒有他們打疫苗的份,連選都沒得選,現在有單獨適合他們的疫苗,還有家長的需求,更重要的,她們未成年,是更需要保護的對象,我不知道「他們可以我也要」,這種前運思期的邏輯是怎麼來的,如果因為這種理由,所以優先施打,這才是莫名其妙.
.
19歲納入12~18歲打BNT疫苗,也無不可,但要注意這也是「學生防疫需求」的延伸,不是什麼「疫苗孤兒」,前者是合理的,後者叫做政治炒作,所以才會一堆打不到的也以為自己是孤兒,以為自己19歲.在這邊還要界定的是,大學教育,相較於半強迫的義務教育,是較有彈性的,而且並非必要性,所以很多大學可以自己延遲開學,而國小國中多半統一跟隨國家政策,兩者以教育的急迫性而言,也不可相比擬,教育方法也完全不同,大學遠距教學,分組實驗,小組討論,寫論文報告,甚至沒有老師,也可以獨力完成.小學生則必須要有老師帶領,疫情期間,大學生遠距教學,自主學習較為容易,小學生遠距教學,進度和老師監督,制訂作業等等,較為不容易,不如問問,大學生見到自己導師一個禮拜有幾次?小學生可是天天要跟導師打小報告的.
.
以學習急迫性來講,70幾歲還可以讀大學,小六年齡多幾歲,便算晚學了,他們的語言/數理,都在發展階段的關鍵期間,錯過關鍵期間學習就困難了,甚至成為發展性學習障礙,沒讀大學,還可找到工作,小學沒畢業,根本不能在社會上立足,甚至家長還會被告的.
.
以瑞典來說,在疫情期間,他們關閉大學/高中,小學生/國中生卻一定要入學,原因在此,真的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
而19歲早就有人選擇工作了,而不是上大學,這就要以一般社會人士視之.
.
至於某些綠委,不管你是英系(自稱)還是正國會,老話一句,沒有政策辯護能力,也不用火上加油,別人都要蔡英文出來面對了,你英系還在為19歲請命,這英系不知道怎麼當的.請正確的分析民意,而不是像個草枝擺,與其在那邊跟國民黨炒作19歲,不如試著理解國民黨一流在幹些什麼-李艷秋說「好不容易扣除學生之後,還有剩下80萬劑BNT疫苗,卻又是從一、二、三類開始施打....第二類人就已優先施打過了,麻煩指揮中心公布這批人到底是誰?怎麼老打不夠?這次又要膨脹多少人來跟老百姓搶BNT?」
.
我不知道這秋是怎麼乘著19歲的浪潮在那邊胡亂質疑的,不過他講到一個重點,19歲如果納入,80萬BNT一般人恐怕就沒得打了,如果你真的那麼想讓年輕人優先,或許先想想如何抵制老屁股在放屁,到時80萬BNT學生打光了,這群人的矛頭又會指向誰呢?
.
現在在那邊跟著搖旗吶喊,只會讓人想到,別人在忙著維護防疫的信度,而你們自己卻在忙著選舉,別人在救火,你在騙選票.
.
在想著自己之前,麻煩考慮到公眾利益,每個人都只想拿走自己的部分,然後反對的代價由別人承擔,你多拿了必然有人減少,你搶先了必然會使其他人落後,沒有那種大家一起贏,大家一起先,這種直覺式的思考,恐怕連小孩都不如.
.
談論公共議題,不是這樣談的,若真想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試著說服其他人,被削弱福祉的人怎麼辦?被破壞的規則又如何?今天說的是12-18歲優先,而不是你們不能打,而他們優先,有十足的正當性和理由,他們這個族群,打過疫苗的人一個都沒有,說白了,19歲以上者,依舊可以登記,但他們不想照順序排,認為不公平.
.
今天因為12-18歲優先,才會產生所謂相對剝奪感,原本順序的平衡,好像傾斜了,人人勾起了自己也想打的慾望,想到了自己還打不到的窘境,藉由19歲的議題進行宣洩,那麼,把12-18歲取消,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嗎?恐怕18歲以下永遠等不到可以打疫苗,唯一可以打得又照排序被前面的大人打完了,他們變成真正的最後一名,然後他們都未成年,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
有人說大學生活動力最強、社交活動最多,容易跨縣市,這也挺有趣的,真要說的話,小學生、國中生,都還沒獨立自主,每個人上完學都得回家,不更容易造成家戶感染嗎?現在台灣疫情情況,究竟是家戶感染嚴重,還是所謂跨縣市感染嚴重?一個一般成年人,四處去旅遊,享受暑假自我解封的快感,這沒有跨縣市和活動力最強的危險性嗎?獅子王不是年輕人,他的社交活動又如何呢?超級傳播者的年齡分布又是怎樣?死亡率最高是哪個年齡層?
.
而那些喊著19歲是疫苗孤兒,又痛罵12~18歲的人插隊,當真是在為年輕人著想嗎?
.
要我說的話,神父會這麼說,不用急,照著順序排,大家一定都打得到,BROTHER.
李 行 老師 幾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譚新強:戲曲中心演唱《帝女花》之〈庵遇〉後感
文章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好少在本欄提及我的私人生活,但今次要破例講一件非常興奮和感恩的事情。本周二,非常榮幸,竟有機會在「普樂藝會」姚志明老師領導下,與一班好同學和星光熠熠的大老倌,一齊在非常漂亮的戲曲中心演唱粵曲!
對粵曲的興趣可說來自隔代遺傳,我從未見過的祖父,在鄉下是專業唱戲的。約10年前,經過大會堂,見到「普樂藝會」的海報,我就去了報名加入。
實在慚愧,雖可說學藝多年,因為懶惰,從未學好工尺譜基本功,只是一直念口簧。後來更因工作太忙而停了近8年,最近半年才臨急抱佛腳,再次操曲狂練。但因資質實在有限,所以進度甚慢,在此實需要感謝姚老師和我邀請的年輕名花旦王潔清小姐(多才多藝,亦是編劇家),和一眾樂師及陪我唱歌的同學們的無限耐性和指導。
今次演出源出自兩年多前,在「普樂藝會」的周年晚宴上,跟姚老師聊到當時剛落成的戲曲中心,我就表示極力鼓勵和支持我們曲社去申請一個演出檔期。出口容易,但辛苦了一班好同學,開始了漫長和艱辛的籌備過程。我需要對廣大香港市民道謝,戲曲中心的建築成本高達27億元,現在我們這些票友,竟可只花10萬元不到,就租到此世界級歌劇院,非常物超所值!戲曲中心的排期當然非常長,也有一定水準要求,但絕對接受業餘團體申請,開放度和使用率,都遠高於香港單車館!
港治疫成功 演出兩延期後終成功舉行
戲曲中心的建造歷史有點坎坷,亦有點爭議性。設計出自溫哥華華人建築師譚秉榮手筆,但不幸在2016年巡視工程時突然中風去世。後來劇院的英文名字「Xiqu Centre」,也曾一度引起激烈社會辯論。戲曲中心更有點生不逢時,2019年初正式啟用,開幕不久即遇上大型社會暴亂,到了2020年更碰上沒完沒了的疫情,大大影響整個演藝界。
我們的演出也幾乎以為告吹,結果兩度延期,超過一年時間,最後能成功舉行已算幸運,實需感謝香港治疫超成功。據了解,上演西方歌劇的紐約林肯中心的室內劇院仍未重開,但從5月起,就在室外搭了10個台舉行演出,有抄襲我們搭棚上演神功戲的嫌疑呢!
粵劇在2009年已被聯合國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香港和所有廣東人的文化瑰寶,非常值得保存和發揚光大。我一曲走天涯,今次唱了香港人最熟悉的《帝女花》之〈庵遇〉。《帝女花》當然是任白戲寶中之戲寶,亦是唐滌生先生的四大名劇之一(其他三套為《紫釵記》、《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帝女花》原劇本出自清代崑曲劇作家黃燮清,後來由唐滌生改編而成。《帝女花》的故事感人,不止受到中國人歡迎,原來早在清末已傳到日本,且長期有演出此劇(但不知是以何形式,Kabuki還是Noh?)。據說,任劍輝和白雪仙兩位,在一次日本旅行中,偶然碰到此劇演出,從而啟發他們把《帝女花》帶回來,鼓勵唐滌生先生改篇成粵劇。
如此故事是真的(如有讀者認識白雪仙女士,請幫忙印證一下),實在非常傳奇。我認為此故事可信性頗高,因為早期的粵劇其實可算頗國際化,包容性也很強。粵劇的歷史不到200年,對比超過600年歷史的崑劇不算長,最有名的明代崑劇作家湯顯祖,跟沙士比亞是同一時期的人,且同在1616年去世。最初的粵劇演出方言其實並非粵語,而是所謂的古腔官話(又稱中州話),反而較接近北方方言。現代粵劇的改革歷史更短,都是始於1920年代的,主要推手為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就讀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先生(白雪仙的父親白駒榮亦重要)。改革包括引進大量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甚至結他等等,但亦有帶入北方的鑼鼓和北派表演藝術。樂曲方面加入大量豐富旋律的小曲,有些甚至來自西方,演唱方言改為主要粵語,男角從高八度音的子喉改為平喉(感激),亦開始容許女性參與演出,毋須全部女角用男生反串。薛覺先的劇團,也培養了多位著名劇作家,包括南海十三郎和稍後期的唐滌生等。
其實這批早期粵劇改革者都頗西化,不止薛覺先念番書,南海十三郎更曾是港大醫科生,唐滌生原名唐康年,滌生只是他英文名Dickson的譯音名字!唐滌生曾在非常洋化的上海讀書,除編劇,其他興趣包括畫西洋水彩畫和看荷李活電影。他們這批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全世界,並無特別國家和文化界限。當年粵劇流行地域非常廣,除粵、港、澳為中心點外,南洋以至北美和歐洲華僑,都以廣東人居多,所以各大老倌經常到全世界演出。李小龍爸爸李海泉為粵劇名伶,正因在1940年去了美國演出和避戰亂,李小龍才會出生於三藩市。
改革粵劇四大建議 助傳承創新
其實粵劇在今天的香港和廣東仍頗流行,我參與了之後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志同道合人士。除年紀較長人士外,喜見原來也有不少年輕的專業粵劇表演者和樂師,演藝學院和八和會館更是功不可沒。最近發現有些大老倌,甚至有專門開班教導只幾歲大的小朋友!
任何文化藝術都必須有生命,有傳承和創新,粵劇也當然不例外,需要更多新的好劇作。讓我大膽提出數個繼續改革的建議:
1.傳統曲牌如《秋江月》和《妝台秋思》等固然好聽,但我認為不應不停翻用。我建議每齣劇都必須創造一些新的樂曲。情况如百老匯劇一樣,無論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的歌曲有多好聽,Andrew Llyod Weber是不會翻用這些旋律的。但我的意思並非完全放棄非常優美的中樂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和較簡單的harmony(和聲),其實我反覺得模仿交響樂團的現代中樂團有點不倫不類。但在中樂的音律基礎上,應該也有大量創作空間。
2.我絕對覺得中國戲曲的藝術性高於傳統西方歌劇,因為包含唱、念、做、打,絕非如西方歌劇般,主要演員只懂行來行去唱歌。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粵劇應提升舞蹈、做手,以及我的至愛北派的佔比和重要性,給予觀眾更多的視覺享受。當然服裝、化妝、燈光和舞台設計亦非常重要。
3.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網上化和碎片化,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無論傳統粵劇藝術家多麽喜歡四小時長的現場舞台表演,我認為必須縮短表演時間至約兩小時,甚至編寫一些更短的劇目(不一定是折子戲)。近日我發現在疫情期間,八和拍製了一系列介紹粵劇各方面藝術的短視頻,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但我認為連正式粵劇表演也應大量放到網上做推廣,粵劇的整個商業模式都需要重新考慮,從只靠現場門票、票友和政府資助,加上新的網上流量和收費模式。
4.最重要的是,中國包括香港,需要盡快開關,重啟正常的人民、文化藝術、學術、生意和外交旅遊。封關愈久,中國與全世界的隔膜愈加嚴重,加上中國互聯網並非完全開放,本已在惡化的美中關係,在切斷絕大部分實體交往後,情况變得更差,甚至更危險。
內地近月政策 似墮圍城受困心態
除此,一如我數月前的警告,中國切忌因封關而墮進圍城受困心態。近日所見的一些政策,就不幸有此味道。我再次提醒,不可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必須鼓勵中國企業(和人民幣),包括互聯網平台企業,盡快衝出國際。說什麼不想超越美國,只想超越自己,聽來有點道理,但其實誤解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需要走出國門的真正原因。互聯網就是最強大的新媒體,如中國全面放棄全球競爭,美國互聯網巨頭,更將長期壟斷全球傳媒和大部分人的腦袋,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經過美國傳媒的五稜鏡。美國擁有絕對性的媒體控制,再加上中國無意放開資本帳,提升人民幣地位,所以才能支持美國無道的長期QE和其他不合理貨幣和財政政策。換作沒有超級傳媒控制權的古羅馬帝國,如此誇張的印鈔,可能早已引發金融危機!然後有了無限的印鈔權,才可負擔更誇張和極端的「9 Power Standard」軍事開支!
粵劇界只是整個社會的極小一份子,但亦是一個縮影。明年我們曲社又訂了戲曲中心作三場表演,老師幫我約了全中國最有名的花旦之一蔣文端女士與我合作。我誠惶誠恐,但當然非常興奮,只期望早日通關,明年能夠成功演出!
如能與全世界恢復通關,我甚至夢想我們曲社能遠征歐洲,在維也納黄金音樂廳(Goldener Saal Wiener Musikvereins)演唱中國粵曲!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李 行 老師 幾歲 在 Hsu Mel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一直認為斜槓這個詞,就是商業上的炒作而出來的
後來我覺得就是斜槓青年這個詞,讓我們擺脫傳統思維
真正擺脫標籤人生的框架。
多重收入當然很好,先專注做好一件事,也很好
總之還是覺得傳統思維的框架總是匡著我們年輕人
導致斜槓這個詞,讓我們這一代人如此嚮往這樣的生活模式
看完影片後,你覺得多重斜槓比較好呢?還是專心做一件事比較好?
👨💻「三個步驟,手機創業:開始用你的興趣賺錢」:http://bit.ly/gigsecret101
Podcadst節目:https://bit.ly/MeloDiary
Podcadst節目(Spotify):https://spoti.fi/3f91Vg9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MeloHsu_channel
- 做直銷的人到底再隱瞞什麼?有什麼好不能講的?https://youtu.be/uojfzhhl2a0
- 2020年在INSTAGRAM增加更多粉絲的唯一方式:https://youtu.be/CTBKIIfrDTM
- 最簡單暴力增粉術:https://youtu.be/8WgbQv7M1as
- 20幾歲一定要知道的事....:https://youtu.be/5oKGPTnoPZY
--
最新網路行銷流量全攻略Traffic Secret(免費領取):https://bit.ly/melohsutrafficsecret
ConvertKit(我的電子郵件蒐集系統):https://bit.ly/melohsuconvertkit
最完整的網路行銷書籍Expert Secret(免費領取):https://bit.ly/melohsuExpertSecretfree
--
**加入神秘臉書社團**
https://bit.ly/39T5K6G
--
關注更多
☛我的IG(分享我即時得到的資訊):http://bit.ly/IG_secret101
☛粉專:https://bit.ly/igsecretxmeloshu
【留言區】也歡迎留言你想看的主題!
#斜槓青年 #多重收入 #斜槓人生
李 行 老師 幾歲 在 IVAN 艾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教室令人又愛又恨 它是教育發生的場景
也是與朋友互動社交的空間
是每一個人共有的回憶
在教室中的角色除了學生外也有老師
而不同的身份自然也有不同的立場與想法
《在教室》ㄧ曲便是透過IVAN 艾文與老莫兩人
各為學生與老師身份上的差異
各自闡述自己對於教室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教室 Ft. 老莫 ILL MO》數位連結
🎵 Apple Music → https://reurl.cc/qD6XMp
🎵 Spotify → https://reurl.cc/gv1lL7
🎵 KKBOX → https://reurl.cc/ZnvMD6
🎵 MyMusic → https://reurl.cc/k5gvGG
🎵 friDay音樂 → https://reurl.cc/nVAXk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AN 艾文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vanainoko/
🔍IVAN 艾文 Instagram ID:i___v____a___n
🔍混血兒娛樂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inokoin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Song Credit_
詞曲:洪顥庭/莫康笙
製作人:大波 _ Double
編曲:大波 _ Dou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llustration/Dynamic Design
李信宏 Aulee/AU.L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Lyrics_
每當鬧鐘響起 又是無止盡的等
等待下課鐘聲 緩慢打開的校門
TELL ME WHY 終究還是想不通
請假行不通 又是整天筋骨痛
讀了那麼久到底是學了什麼東西
我說沒有
那英文數學國文這些課本
我都沒有
這場三年的戰爭到底是誰
能撐到最後 不能退縮
等待最後的歲月墮落
你有我 你有我 你有 你有 我壞
老師在前面講著話
我坐在下面吃飯
I AM A MAN
喜歡挑戰這些規則
讓我來踩你底線 猜你幾歲
帶你體驗 MY LIFE
好幾支小過(小過)
但從不銷過(銷過)
老師放輕鬆 教課 放輕鬆 教
時間快速地流去 就像水上輕功飄
人有夢想 達成夢想
才能幫助別人 一起共享
通常 在上課 大家都會自己空想
距離還一大段 跟著自己的腳步 才走得快
現在我在教課(我有在聽)
(我等不及下課)同學專心
奔放的思想 知識的滋長
迴盪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現在我在上課(抄點筆記)
(現在還沒下課)沒有問題
殷切的仰望 未來的想像
生長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老舊課桌椅 印好的講義
讓回憶被勾起 塗鴉在牆壁
還記得我也曾經 是問題學生
也曾經不屑體制 也曾經不負責任
也曾聽 大人說你長大 就懂了
心想不可能 但不想長大一樣會長大
一樣經歷那些FUCKED UP 被制度綁架
要殘害國家的幼苗
我把他擋下
教你怎麼當個男子漢
免擋子彈
粉筆黑板上的知識力量大過核子彈
BIGGER THAN RAP
教育無形的存在
能載你跨過階級的門檻
你們來 我給的是 釣竿不是魚
有學到東西浪費時間倒不至於
不適於 那些不願學習又不自律
聽進去你就是千里馬而不是驢
現在我在教課(我有在聽)
(我等不及下課)同學專心
奔放的思想 知識的滋長
迴盪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現在我在上課(抄點筆記)
(現在還沒下課)沒有問題
殷切的仰望 未來的想像
生長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現在我在教課(我有在聽)
(我等不及下課)同學專心
奔放的思想 知識的滋長
迴盪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現在我在上課(抄點筆記)
(現在還沒下課)沒有問題
殷切的仰望 未來的想像
生長在教室 在教室 在教室
李 行 老師 幾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本單元是公共電視及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合作製作。歡迎大家 link 做非營利教學使用。
標題:國小教多元情慾 家長質疑過頭早
Kok-sió kà to-guân tsîng-io̍k, ka-tiúnn tsit-gî kuè-thâu tsá
教育部欲辦公聽會 收集意見才做調整
Kàu-io̍k-pōo beh pān kong-thiann-huē, siu-tsi̍p ì-kiàn tsiah tsò tiâu-tsíng
諺語:細空毋補,大空叫苦
Sè khang m̄ póo, tuā khang kiò khóo.
內文:
教育部規劃對今年一百學年度開始
Kàu-io̍k-pōo kui-uē tuì kin-nî tsi̍t-pah ha̍k-nî-tōo khai-sí
佇小學佮國中的性別平等教育內底
tī sió-ha̍k kap kok-tiong ê sìng-pia̍t kàu-io̍k lāi-té
來加入「同志」(同性戀)的議題
lâi ka-ji̍p tông-tsì(tông-sìng-luân)ê gī-tê
不過家長佮社會團體提出
put-kò ka-tiúnn kap siā-huē-thuân-thé the̍h-tshut
教育部拄仔編好的教師手冊
Kàu-io̍k-pōo tú-á pian hó ê kàu-su tshiú-tsheh
來質疑國校時期就來教這
lâi tsit-gî kok-hāu sî-kî tō lâi kà tse
是毋是siunn早一點仔
sī-m̄-sī siunn tsá--tsi̍t-tiám-á
*林曉儀總會長 台北市國小家長聯合會
按呢的課程納入國校階段
Án-ne ê khò-thîng la̍p-ji̍p kok-hāu kai-tuānn
遮的小學生in的身心發展
tsia-ê sió-ha̍k-sing in ê sin-sim huat-tián
攏猶咧建立
lóng iáu leh kiàn-li̍p
其實(教這)是過頭早啊
kî-si̍t (kà tse) sī kuè-thâu tsá--ah
*齊明 台灣真愛聯盟發言人
遮的小學生佮國中生
Tsia-ê sió-ha̍k-sing kap kok-tiong-sing
根本對伊家己的性傾向
kin-pún tuì i ka-kī ê sìng-khing-hiòng
無可能有所謂的認知
bô khó-lîng ū sóo-uī ê jīn-ti
根據阮的瞭解
kun-kù guán ê liáu-kái
這款性傾向的認知
tsit khuán sìng-khing-hiòng ê jīn-ti
上少愛到二十幾歲(才會清楚)
siōng-tsió ài kàu jī-tsa̍p kuí huè(tsiah ē tshing-tshó)
嘛有教師代表不止仔質疑
Mā ū kàu-su tāi-piáu put-tsí-á tsit-gî
煩惱講未來是欲按怎教咧
huân-ló kóng bī-lâi sī beh án-tsuánn kà--leh?
*張文昌理事長 台北市教師會
當一个老師
Tng tsi̍t ê lāu-su
阮知影教這款物件
guán tsai-iánn kà tsit khuán mi̍h-kiānn
會引起家長誠爭議的時陣
ē ín-khí ka-tiúnn tsiânn tsing-gī ê sî-tsūn
阮足想欲請教教育部
guán tsiok siūnn-beh tshíng-kàu Kàu-io̍k-pōo
按呢到底欲按怎教
án-ne tàu-té beh án-tsuánn kà
阮到底欲教抑毋
guán tàu-té beh kà iah m̄?
面對各界質疑
Bīn-tuì kok-kài tsit-gî
教育部嘛強調
Kàu-io̍k-pōo mā kiông-tiāu
遮的課程攏有經過專家學者的審議
tsia-ê khò-thîng lóng ū king-kuè tsuan-ka ha̍k-tsiá ê sím-gī
嘛辦過幾若場的公聽會
mā pān kuè kuí-nā tiûnn ê kong-thiann-huē
就是希望會當教學生
tō-sī hi-bāng ē-tàng kà ha̍k-sing
來尊重無仝性向的人
lâi tsun-tiōng bô-kâng sìng-hiòng ê lâng
*柯今尉主任 教育部訓委會
我針對拄才彼段內容
Guá tsiam-tuì tú-tsiah hit tuānn luē-iông
講著安全性行為這部份
kóng tio̍h an-tsuân sìng-hîng-uî tsit pōo-hūn
我當然可能就袂去共同學提起
guá tong-jiân khó-lîng tō bē khì kā tông-o̍h thê-khí
但是對高中學生的部份
tān-sī tuì ko-tiong ha̍k-sing ê pōo-hūn
可能這部份就有必要啊
khó-lîng tsit pōo-hūn tō ū pit-iàu--ah
*朱鳳芝 立委
啊若有一寡脫箠的老師欲按怎
Ah nā ū tsi̍t-kuá thut-tshuê ê lāu-su beh án-tsuánn?
不過教育部嘛表示
Put-kò Kàu-io̍k-pōo mā piáu-sī
會佇咧九月開學進前
ē tī-leh káu--gue̍h khai-ha̍k tsìn-tsîng
佇各地辦說明會
tī kok-tē pān suat-bîng-huē
閣加做溝通
koh ke tsò koo-thong
予家長佮專家表達意見
hōo ka-tiúnn kap tsuan-ka piáu-ta̍t ì-kiàn
才閣針對相關的內容
tsiah koh tsiam-tuì siong-kuan ê luē-iông
來做調整
lâi tsò tiâu-ts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