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宏要出版新詩集(獨角的誕生),為他寫很短很心虛的推薦文(因太忙了),臉書剛好跳出之前他的第一本詩集的詩,彷彿呼應。
啊!巴黎時的我,彷彿還染着李維史陀的-野性的思維……
為你貯藏一份初心。
威宏如獨角獸,帶著美麗的夢痕,跋涉生命的流刑地,靜默深沈,如霧似幻,如夢裡說夢,似遠猶近,卻切中了我們那逃無可逃的心緒變化與時間無常。威宏的詩勾招生活又脫鉤日常,形成在與不在的夢語與現實感,此即其魅力,如溢滿嘆息的塵埃密室,耳語著永恆的初心微火,字劃過我們的眼,一瞬之光碇泊醒夢之間。獨角獸匍匐前來,為此初心可生可死,等待暗夜過去的一場苦痛蛻皮。為此,他守夜,以詩點燈。
「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鍾文音 Chung Weny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Re: [新聞] 法國人類學巨匠李維史陀過世- 精華區IA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野性思維/楊照】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 ...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人類思維的普同性及特殊性/ 王梅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李維史陀神話 :: 動物用藥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李維史陀神話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李維史陀神話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李維史陀神話學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議」與「群眾運動」不僅是政治的發聲,其實也能看到庶民藝術與設計在其中噴發爆炸。
這篇來自【聯合新聞網】上轉載【Lavie】的文章,帶我們認識倫敦設計博物館正在舉行的《從希望到說不:圖像與政治 2008-2018》展覽,也帶我們看到當中各式物件中獨特的設計風格與「抗議美學」!
-----------
還記得2014年底由英國V&A博物館策劃的《不服從的物件》(Disobedient Objects)展覽嗎?那些從1970年代至彼時的各種抗議物件,從裝載擴音喇叭的四輪車、自製防催淚彈面具、抗議布條與旗幟、到女權運動的人猿頭套,在在展現出人造物件的意識型態及政治性。而今年春天,正在倫敦設計博物館舉行的《從希望到說不:圖像與政治 2008-2018》展覽,則將討論範圍聚焦在設計層面,並且鎖定圖像設計為主角,展示出在數位科技及社群媒體大為盛行的這十年來,於全球大大小小政治活動中,曾經撼動人心的圖像設計作品。
展覽中,抗議的主題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包括:2011年到2012年之間,為對抗資本家衍生問題而起的「佔領倫敦」(Occupy London)運動所印行的報紙、2014年香港雨傘革命中使用的雨傘、及2015年反恐運動「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的全黑底色抗議布條設計等多項展品,來呈現出抗議運動中行動主義者和示威者所使用的圖像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抗議」的原本屬性使然,許多這類型圖像設計並不一定出自專業設計師之手,反而是由因議題導向而參與抗議的非專業設計素人們,在物資或時間有限的狀態下,即席反應自發地發揮完成,而這樣的狀態,頗具有法國文化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在《野性的思維》(The Savage Mind)一書中提到的「隨手借用」或稱「隨手創造」(bricolage)的意味。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野性思維/楊照】 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十九世紀的時候,每個知識領域的範圍有限,一個具備傳統上的法國特質的人—一種廣博的、一般性的文化教養、思想敏捷、思路清晰、會邏輯思考的腦筋,加上 ... ... <看更多>
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人類思維的普同性及特殊性/ 王梅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學# 李維史陀 #ClaudeLéviStrauss # 野性思維 #TheSavageMind #人類思維的普同結構#深層結構#親屬結構00:20:15-00:49:01 結構分析:二元對立的原則#二 ... ... <看更多>
李維史 陀 野性的思維 在 Re: [新聞] 法國人類學巨匠李維史陀過世- 精華區IA 的推薦與評價
法國結構主義大師李維史陀逝世 享壽100歲
記者朱錦華/綜合報導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的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
),上周五在家中逝世,享壽100歲。
他的家人及同僚周二表示,因為不想被媒體打擾,所以延後發布他過世的消息。親友已經
在他居住的勃艮地村莊Lignerolles為他舉行過喪禮,並長眠當地。
李維史陀把他在亞馬遜盆地的經歷與反思,寫成《憂鬱的熱帶》(Tristes Tropiques)
一書,於1955年出版,成為二十世紀影響力最大的著作之一,對結構主義、文學、人類學
與神話學都有深遠影響。
法國總統薩科齊向他發表致敬詞說:「他是一名孜孜不倦的人文主義者。他創建了現代的
人類學,並且把法國在人文與社會科學方面的名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李維史陀其他重要著作還包括《野性的思維》、《結構人類學》、以及四大卷的《神話學
》等。
李維史陀被推崇是結構主義的先驅。這門學問是要揭露隱藏在原始模式後面,潛沈的、無
意識的思維。而這些思維往往形塑了人類文化與關係的外在世界面貌。
關於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李維史陀曾形容說:「是對無可懷疑的和諧的追尋」。
李維史陀1908年11月28日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在巴黎的索邦大學研習法律與哲學,後
來並未繼續攻讀法律,反而在1931年取得哲學教師資格。1935年,在中學教年幾年書後,
他在最後一刻獲准參加一支法國文化派遣團前往巴西,擔任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訪問教授。
1935年到1939年間,李維史陀生活在巴西。這段期間,他進行了首度的民族誌田野工作,
在幾次短暫的研究考察行程中,進入了馬托格羅索州與亞馬遜雨林。
他首先研究巴西印地安人的Guaycuru人Bororo人。1938年,他進行第二度、長達一年的探
險,研究Nam ikwara人與Tupi-Kawahib人的社會。這次經驗鞏固他成為一位人類學家的專
業身分。
1955年,他把上述經驗與反思寫成書,於1955年出版《憂鬱的熱帶》一書,讓他爆紅成為
法國的最知名的知識份子之一。本書結合了耀眼的華美散文風格、哲學的沉思,以及對於
亞馬遜住民的民族誌分析,交織出這本傑作。
「龔固爾文學獎」(Prix Goncourt)的主辦者表示,他們很遺憾無法將這個獎項頒給李
維史陀,因為《憂鬱的熱帶》不是小說!
https://www.nownews.com/2009/11/04/334-252859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97.2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