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演奏李斯特、蕭邦而生,86歲混血女鋼琴家:天生就是要彈鋼琴】
被譽為「為演奏李斯特和蕭邦而生」的鋼琴家藤子海敏,不到10歲就嶄露演奏的才華,一度是最受矚目的新人音樂家,但雙耳先後因為生病而影響聽力,儘管命運如貝多芬一般多舛,但她始終不放棄對演奏的熱愛。載浮載沉近40年,在67歲那年,受到日本樂迷注目。至今86歲仍不間斷演出,持續譜出人生樂章。
🌸加入大人社團LINE,實踐美好退休生活>https://maac.io/1upXv
⭐訂閱美好生活報,30秒成為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的有用嗎?」 「這樣練有意義嗎?」 「到第五堂時我開始懷疑人生⋯⋯」 這是來建立手指的學生最常見的心聲,老師教授近20年,很多人在前幾堂單音支撐就打退堂鼓了,認為只彈單音會嚴重影響進度,紛紛宣告無效並趕緊逃離「手指建立」。 後來嚴老師規畫10堂系列課程,務必讓來參加的學員都能堅持到最後,並經...
「李斯特蕭邦」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Chun-Chieh Yen 嚴俊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心得] 淺論浪漫時期兩位大師蕭邦與李斯特比較- 看板clmusic 的評價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李斯特和蕭邦是同時代的著名鋼琴家, 二個人是好朋友 的評價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問題] 李斯特的鐘vs蕭邦的幻想即興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李斯特蕭邦 在 請教蕭邦李斯特巴哈的代表作品 - Mobile01 的評價
李斯特蕭邦 在 Chun-Chieh Yen 嚴俊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晉級國際大賽的秘訣】
在評審席間突然被要求訪問一個簡單卻難以回答的問題:什麼是晉級國際大賽的秘訣?
我當下愣了一下,表演千變萬化,要思考,要演練,如何把這極為複雜的過程化為一道秘訣真的是難以回答。
不過我想大家一定還是很好奇,到底這些國際評委怎麼聽,怎麼選。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的品味因為不同環境背景大不相同,但是有兩件事情卻是共通的 - 我們所用的樂譜以及情感的連結(笑)!
因此當一位演奏家在展現其獨創性的同時(個人情感的抒發或是對於樂曲獨特的想法)符合了大眾對於此作品的期待(樂譜的指示及史料及錄音給予的回饋),便能夠於比賽中脫穎而出(when one’s originality meets the expectation)。
學習古典音樂當然是自己能夠表演,開心,能夠享受其帶來的樂趣就好,但是若要選擇頂尖演奏家成為職業則是一條必須奮鬥再奮鬥的歷程,而參加國際大賽證明自己的能力更是許多演奏家不可避免的道路。老師在訓練大賽的過程必須是個不可放過任何細節的教練!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但是在準備大賽的過程中,每位參賽者覺得自己彈的真美真好,這是信心的表現,但如遇到批評或是結果不如意時,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參賽者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接受,努力找出自己的缺失不足,為下一次比賽凖備,有些則是懷疑老師沒有幫自己準備好或評審不公,我想,參加國際大賽是非常艱辛,包括我自己,從小就是這樣一路走來,能這樣跌跌撞撞,從台上的參賽者到今天坐在台下當國際賽的評審,慶幸自己從小在師長父母的陪伴指導下,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對於每一位指導過我的老師,他們或許方法不同,態度不同,對我都是最好的訓練,看著台上的參賽者,想起以前的自己,心中充滿無限感恩!
大賽戰場上可不是一個自己覺得好就好的地方, 古典音樂500年來的傳承就像中華傳統戲曲一般,太多的眉角與表現是無法書寫只能言傳,許多國際評委或名家的師承都是一路追溯至李斯特,蕭邦或是貝多芬。這也是為什麼現行蕭邦大賽中的馬祖卡舞曲一彈就知道這位參賽者有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或是他或許無法受教。對於聽覺的啟發更是在沒有聽過好的聲音之前可能就已滿足更甚其實聽到好的聲音卻無法判別。
或許您會覺得某些知名演奏家跟譜上彈的完全不同,那是因為他已經通過國際大賽的歷練,或是他的知名度使得他可以不顧一切而純粹想展現自己非常不一樣的想法,但是若看看這些大師以前在比賽的錄音錄影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
照片是這次評委葡萄牙Santa Cecilia國際大賽決賽的留念,與您分享最近擔任國際評委的體悟。
#porto #santacecilia #santaceciliacompetition #piano #piano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jury #secrettosuccess #sunset #casadamusica #嚴俊傑 #chunchiehyen
李斯特蕭邦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港開唱
【大港開唱(Megaport Festival)是高雄規模最大且以南台灣演出陣容為主之台灣獨立音樂節】 -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高雄人必參加的獨立樂團盛會,超越性別、跨世代的搖滾樂迷聚集在港邊,熱血跟著音樂搖擺。
要成為全方位的音樂家其實非常的不容易,除了需要下難以想像的苦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對音樂有感、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更需要老實地面對最真實的自己,音樂這份職業是每一個人心中很重要的養分。
.
每一次的公開演出都是在滋養台下觀眾群的心靈,放到現在這個年代、這個世代來說,每一場線上的公開演出滋養著的是線上全球觀眾的心靈,可見這個力量有多大。
想透了這一層,我開始自我要求,除了能盡力100%呈現古典音樂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音樂背後作曲家的意涵,還有仔細傳達聲音的意圖,充分展現音樂「詮釋者」所需要具備的「載體」的功能,更要能超越音樂本身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對本身樂器的詮釋見解和演奏能力。
.
在詮釋以外,我覺得更要認同自己心中的音樂,要承認自己心靈是能夠承載音樂的存在,也就是「創造」音樂的嘗試、音樂「創造者」的能力展現。
其實藝文工作者最大的心願無非就是在歷史上留名,我們想要將這個看不見、摸不著、吃不到的東西轉換成能留下某種成就的具體呈現,用作品留名,用作品分享世界觀,用作品記錄人生。
我們之所以知道巴哈、李斯特、蕭邦、帕格尼尼、披頭四、阿姆、李宗盛,是因為他們創造了音樂,留下了作品與成就,「創造者」得以留名。
看透了這層,你就絕對無法忽視創造作品的吸引力,無論是哪一個層面的創造者,要造成影響力,只能用作品說話。
題外話,林昶佐Freddy,除了是 閃靈樂團 主唱、無黨籍立委外,更是大港開唱很重要的基礎、根基,可以說是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大港開唱!
.
大港開唱熱血之虞,對於我們獨立音樂工作者而言,就是持續不斷在每一次的公開演出好好地留下成績,全力以赴把音樂做好,把心態調整好,努力「創造」和「詮釋」,提供自己的觀點並盡情的和合作夥伴產生火花、製造情感上的交流。
我在大港開唱後實現「夢想+1」的結果,我很重視每一次「夢想+1」的果實,吃下去就產生一次蛻變。
夢想肯定是要拿來實現的,我雖然是大家口中不切實際的雙魚座,但很清楚明白愛幻想、有理想並沒有錯,我更接近實務派的想要具體行動完成心中的夢,而這個夢,我用我未來的作品和詮釋說話。
photo credit: Allen Lin
Follow these amazing groups below ⏬⏬⏬
高雄市管樂團 Kaohsiung City Wind Orchestra
大象體操 Elephant Gym
Megaport 大港開唱
#長笛 #長笛玩家 #長笛演奏 #大港開唱
#flute #flutegamer #fluteperformance #MegaportFestival
李斯特蕭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真的有用嗎?」
「這樣練有意義嗎?」
「到第五堂時我開始懷疑人生⋯⋯」
這是來建立手指的學生最常見的心聲,老師教授近20年,很多人在前幾堂單音支撐就打退堂鼓了,認為只彈單音會嚴重影響進度,紛紛宣告無效並趕緊逃離「手指建立」。
後來嚴老師規畫10堂系列課程,務必讓來參加的學員都能堅持到最後,並經驗到珍貴的手指流動狀態~#一個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的狀態。
以此方式來持續練習,學生能在這個狀態下演奏李斯特蕭邦練習曲,流動狀態是順勢而行,跟傳統用力控制的方式不同,演奏者會感到阻力減少更加流暢。
這是一條真正通往大師放鬆演奏的道路!

李斯特蕭邦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感謝海外來台學習與手指建立緣起
我們很常有機會到國外參加音樂營,現在很高興有一個課程能夠讓海外學生飛來台灣學習,現在每個月都有學生飛來學習,也有在德國、法國留學的臺灣學生利用寒暑假回來建立手指與學習音色表達。
再次謝謝大家不辭辛勞的學習精神,希望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對台灣有非常美好的印象。⛲️⛰
「手指建立」是什麼呢?從何而來呢?為何要來台灣上課呢?
它的確達到很多不可能的任務:
👍在短時間內放鬆(這在放鬆課程是非常顯著的成就)並彈到前所未有的速度
👍讓年輕學子放鬆演奏李斯特、蕭邦練習曲
👍讓受傷的學生可以再次彈琴並彈得更好(這很驚人😲~)(注)
👍讓初學的小朋友也能感受到放鬆
👍解開大師為何是大師的音色之謎等等.......
「手指建立&音色表達」在推廣後,慢慢發現可以用在其他樂器上,譬如小提琴、大提琴、豎琴、吉他、直笛等等.......這令人更加雀躍,讓我們一起努力,將這智慧之光帶到全世界!
#一起來聽聽嚴老師的分享
#謝謝海外朋友熱情的支持
#大家可以幫忙分享此喜悅訊息
注:雖手指建立可以幫助受傷學生繼續彈琴,但重建過程辛苦,提醒切勿練到受傷,因肌肉纖維化失去彈性後,是永久的傷害,也無法用手指建立挽回。

李斯特蕭邦 在 李斯特和蕭邦是同時代的著名鋼琴家, 二個人是好朋友 的推薦與評價
李斯特 和蕭邦是同時代的著名鋼琴家, 二個人是好朋友, 但二個人的作風完全不同, 李斯特有舞台魅力, 他在舞台上演出都能夠吸引大家的目光, ... <看更多>
李斯特蕭邦 在 [問題] 李斯特的鐘vs蕭邦的幻想即興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已學會彈蕭邦的幻想即興,但一直學不會彈李斯特的鐘。請問這兩首的難異度差異很大嗎?還是我把鐘想的太難了呢?謝謝看到這連結並沒有把鐘列入前十大鋼琴最難曲子 ... ... <看更多>
李斯特蕭邦 在 [心得] 淺論浪漫時期兩位大師蕭邦與李斯特比較-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壹●前言最近在練習蕭邦的曲子時,聽到朋友彈李斯特的《鐘》,
讓我聽的如痴如醉,技 巧的高深,不禁由衷佩服,
但更引我興趣的事作曲家為什麼能作出如此天籟的曲子,和創作的背景,
我猜測同為浪漫時期的蕭邦與李斯特在一起,一定會產生不凡的火花,
而我想要探討他們不同的地方。首先,先了解他們的生平和個人特色,
接下去是如何看待對方,再來是創作曲子的風格,最後是愛情生活,
我相信如果能擅用資源去收集資料,將會使我更接近了解我的偶像貳
●正文 如何看待對方
此兩人的友誼維持的很不容易。他們倆個常常會面,
可是在潛意識裡卻彼此懷有敵意。蕭邦羨慕李斯特的力量、開朗、雄渾以及
其讓全場觀眾如痴如醉的魅力。他寫信給提芬‧
赫勒道:『李斯特彈奏我的練習曲,讓我對之已不只是敬意而已。
我真想偷學得彈奏我練習去的絕妙方法。』有ㄧ次,
向來喜歡修改別人音樂的李斯特演奏修邦的夜曲,擅自添加了各式裝飾音,
根據約瑟夫‧諾瓦克華斯基所載的事所言,蕭邦聽後攔住李斯特,
告訴他要根據樂譜上的音符所彈奏,否則乾脆 不要彈。但是不論如何,
這兩位鋼琴聖 仍然不時會面,蕭邦在1848年還親切地提到
「我的朋友李斯愛情生活蕭邦終身未娶,不過氣質出眾、才華洋溢的蕭邦,當然經歷過許多次浪漫的愛從初戀情人蕾年女作家喬治桑的出現。喬治桑與蕭邦是經由李斯特介紹認識,喬治桑大蕭邦六歲,離過婚有兩個小孩,喜歡做男性打扮,因此蕭邦對她的第一印象並不好。可是另一方面,喬治桑擁有銳利的頭腦與堅強的個性,這些特質和陰柔的蕭邦完全相反,所以也吸引著蕭邦,尤其是那一年蕭邦染上了肺病,虛弱的身體正好需要像喬治桑這樣健康而又具有
性光輝的女性來照顧,不久兩人便墜入情網,進而同居。
蕭邦與喬治桑共同生活了九年,在喬治桑的照料下,
蕭邦一面可以安心養病,一面又可專心作曲,許多傑作都在這個時期完成。
1846 年蕭邦與喬治桑感 情出現裂痕,到了 11 月中,爭吵達到頂點,情緣已盡,
兩人分手從少年時期開始,李斯特就韻事不斷。
雖然他也不斷宣稱要脫離凡世皈依宗教,
但直到晚年時他才正式付諸行動擔任教會基層僧職,人稱「李斯特神父」,
然而特 17 歲時初至巴黎,結識了一位伯爵之女"卡琳‧聖克里克
",兩人一見鍾情相互愛慕,但這段姻緣卻不為伯爵所接受,
最後則被硬生生地拆散,李斯特為此曾一蹶不振。
23 歲時李斯特結識達古 伯爵夫人,
次年這位婦人遺棄親夫與李斯特雙雙私奔至瑞士,兩人並育有三名子女,
其中的柯西瑪在長大成人後嫁給李斯 特最得意的入室弟子漢斯‧馮‧畢羅,
之後柯西瑪重蹈母親覆轍,遺棄親夫轉而投入華格納的懷抱。1847 年李斯特 36
歲時,開始淡出職業演奏活動轉而醉心於文學修養。
在此其間,李斯特結識了另一位頗具文學素養的俄國貴族維特根斯坦侯爵夫人,
後來兩人曾同居數年?
●結論
我發現蕭邦和李斯特的差異很大,不論在性格,創曲風格,但因為經常接觸,
讓了人都多了一層見識。鋼琴之王李斯特用他的技巧和氣勢征服歐洲,
崇拜和敬佩的人絡繹不絕,但當他遇到鋼琴詩人蕭邦,才明瞭鋼琴不是用來
賣弄技巧的,而是來感動人心,更可以傳遞詩情,表達出更深的音樂意境。
我認為如果他們是生在不同時代,這段雋永的友情,和彼此激發的潛能,
就不會出現了,而將會是古典音樂的一大損失。
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小提琴家怕 尼尼能刺激李斯特讓他想成為鋼琴界的帕卡尼尼,
這說明了怕卡尼尼是為技巧高超的小提琴家,
而未來有機會的話想要更進一步的探討怕卡尼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243.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406095466.A.385.html
※ 編輯: s9131313 (114.25.243.10), 07/23/2014 14:07: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