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來總結一下今天最大的事件,關於那個不能說的病毒。照例,信不信由你,有認識我朋友的,或許還有私下對話紀錄可以翻。
總之,我個人最大的收穫是,對情報與資訊作戰中,非理性因素的認識,也更能明瞭近代幾次大戰,為何有更強大的武裝,卻敗給意志力更強的對手,其背後的原因絕不簡單,非是用物質與精神兩因素帶過,而涉及到深層的意識。
這篇有點長,其實不大適合放臉書,不過管他的。XD
這個病毒最早應該可以追蹤到去年9月,香港反送中事件,耳聞到一些有醫衛專業的情報人員進入香港,當時大家在猜是大量使用催淚彈,會降低免疫系統。10月底開始覺得不對,因為這些人消失了,跑到中國內地去,知道的人都一頭霧水。11月才傳出,美國CDC有人懷疑SARS ver2好像出現了。12月底就是各位都知道,台灣有人意識到中國武漢出大事,迅速提升應對層級。
不過,我們是運氣很好,一連串的時運,真的不要大意。
第一,就是SARS造成台灣重大傷害,讓之後的醫衛體系戒慎恐懼。
第二,南部每年應付腸病毒、登革熱,追蹤的經驗很多。
第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民進黨執政。
正確的說,是組織核心成員,掌權者與權力者身邊,醫衛體系出身者占比全球最高。前現副總統陳建仁、賴清德,時任副院長的陳其邁,全部都經歷SARS,非常了解外行領導內行會如何。馬英九造成的台北市悲劇,對當時內情稍有了解者都知道,是政治高層強押執行的結果。
沒有這些親身經歷,經驗豐富的人在第一時間做出決斷,台灣早就淪陷。戰略上的不變道理,所有的失敗都來自於「too late」,防疫就是一場戰爭,尤其對手是中國。
為何我前面說,對資訊與情報有點更深的體驗,因為美國CDC早就知道中國出事,為何政治層面沒有動?去看看川普在12月底到1月的團隊,只有一個算是醫衛人,還是偏民主黨的,事實上還真的很挺民主黨,換作是你會信任他?川黑那邊也別鬼叫自己正確,到今天還在相信CHO,足證根本不在乎疫情,只在乎反川。
我有這個體認是,1月知道大事不妙,卻沒有聽到後勤體系做出應對,私下提了一個memo給認識的,希望讓指揮中心知道,萬一中國台商大批回台,怎樣因應。事後證明我太過擔心,他們早就有準備,不是他們沒想到,實情是醫生們還真不知道,萬一台灣疫情炸掉,怎樣動員國家整體後備去撐住社會,這算是軍事戰略的領域。
所以陳時中他們怎麼做?用醫衛專業去做,直接把病毒阻絕在國外。有點概念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做到讓台商不回國,檢視電子足跡,使用手機定位自主隔離對象,這牴觸到多少法規。若不是政治面得到支持,可能嗎?
各位想像一下,假設蔡總統1月開防疫會議時,除了衛福部長以外,全部都是經濟、貿易專業,以及DPP最多的社運跟人權專家,會發生何事?手上資訊100條,只有1條支持先封鎖再說,其他99條都在說封鎖對經濟不利,隔離法條太多違法,不讓台商回國傷害人權,最後會怎樣?
膝蓋想也知道現在早就炸的亂七八糟。
簡單說,我想的是最糟的結果,因為我認為DPP會屈服在人權之下,讓大批台商還是回來。而當時的指揮中心早就決定防疫視同作戰,先擋住病毒其他再說。
換軍事說法就是,我想的是共匪已經登陸台灣,需要打城鎮巷戰。指揮中心是決定讓解放軍連登陸艦都上不去,用飛彈跟戰機炸到一片木筏都過不了海。後來知道我們1月份就採取戰爭思維,並用了現代軍事作戰的管理模式,我就放心不管了。
真的不用擔心打開啥米潘朵拉盒子,誰誰誰誰在蓋牌。
因為,就我們手中看到的資訊戰狀況,會相信這些資訊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只看深藍資訊群組的,另一種就是被左統訊息影響太深的那一批左派。
統稱被中國資訊戰滲透的那一些人。
但各位覺得可以高枕無憂?想太多了。用軍事狀態來比喻,台灣的確做的很好,但在資訊戰跟中國滲透的部分,我們現在比較接近一次大戰的馬恩河之役,動員所有後勤與義勇軍,終於擋下德軍進攻巴黎,然後挖了連到大西洋的壕溝陣地。敵軍依然想著怎樣破壞壕溝,打破陣地戰的困境,不管是使用毒氣還是飛機。
中國正面作戰打不下來,就採取敵後作戰,利用俾斯麥當年就在警戒的社會主義者,這些人1戰後慢慢被共產主義者取代。各位看戰史,只會知道硬實力的比較,以及很淺的文化影響,若涉獵夠多就會發現,當時的社會氛圍並沒有那麼單純。
法國擋下德軍攻進巴黎後,巴黎與後方城市不到一年就又恢復歌舞笙歌,知識分子亟欲收回交給軍方的權力,報紙媒體與反政府的社會主義者、共產份子合作,攻擊政府消極不作為。更有甚者,主張是推翻政府,換人做做看,為何?
跟現在深藍的神經病一樣,覺得政府蓋牌無能,換他們去做早就打贏。怎麼做?不要打壕溝戰,組織大軍殺進德國中心,三天抵達萊茵河、七天直指柏林,每一個都自比拿破崙。宣傳手法通通一樣,壕溝戰是政府蓋牌的表現,戰時體制是為了要擴權摧毀民主,你看看比利時邊境那場戰役,「德軍突破了1公里欸」,有夠無能的。
各位看看像不像?
你們以為結束了?這些人才不會停,1戰勝利後這些扯後腿的就開始竄改記憶,告訴大家將軍很無能,若當初給他管早就打贏,跟某個市長一模一樣。洗了20年,等到2戰爆發前,還在那邊說國際社會主義者應該大合作,共同團結反戰,我們左派要消滅邪惡資本家,共創美好與沒有戰爭的世界。
結果是2戰開打,法國軍備武裝都不齊備,德軍一殺進來,聽信左派和平論,認為不值得為法國流血的年輕士兵,被突破防線後就迅速潰散,一點都看不出父祖輩於1戰時,自動自發重組陣地,抵禦侵略到底的樣子。
誰害的?戰後沒有一個左翼共產知識份子承認,又回頭去寫要對抗資本家,繼續洗腦下一代年輕人,「這個社會主義不是真社會主義,那個共產主義是假的,我們才是真的」。
誰管你真不真,讓國家整代人放鬆懈怠,最後投共讓國家覆滅才是真的。
咦?我為何又彎過頭來罵人?
各位啊,你們以為2021會更好?2018原班人馬現在就在摩拳擦掌要複製2022了。
怎麼這麼敢?
因為戰敗沒有被踢出去,而天塌下來有更高的人扛著,那為何不再搞一次?現在已經確定台灣防疫戰士武藝高強,反正選輸了有人會負責,壓力增加的只是那些防疫的人嘛。
我的意見沒那麼複雜,防疫是戰爭,戰時體制不分左右,蠢左才會跟你說管制就是左派所以右派錯誤,大家要聽我們的。
中國對台灣的戰爭沒有停過,記得教父的台詞,誰叫你去談判的那個人就是叛徒。
注意看,誰跟你說要綏靖,對國內那些散布謠言的紅統左統,應該要放寬心胸,相信台灣人有辨別的能力。
那個就是鬼。
#我們現在還是走在鋼索上
#有人要你跳下去就不會心驚膽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今年1月28日的任天堂財報發表會中,公布了許多新作,《潘朵拉之塔》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當時放出的消息過少,讓人不知不覺就忘了這款遊戲的存在,而日前《潘朵拉之塔》公開了宣傳影片及部分情報,遊戲將在5月26日於wii平台上推出。由遊戲影片中大約能看出《潘朵拉之塔》是款ACT或是ARPG的作品,角色之間的...
朵拉台詞 在 李宣榕Sharon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距離的突破與跨越》
還記得那天走戲時,導演覺得這句台詞講完,
韓森應該要做點什麼,所以在無預警下擁抱,
謝謝哥的專業和帶領🙏🏼
On檔戲就是這樣,不知道韓森朵拉未來會如何,
就像人生,世事難料,下一步誰會發生什麼事?
帶著珍惜的步伐去完成我每一天的戲,願無愧~
女兵日記女力報到 TVBS歡樂台 CK TV 史坦利國際傳媒
#女力報到最佳拍檔 #tvbs歡樂台 #韓森 #朵拉 #李宣榕 #珍惜每一刻 #沒有人知道妳要跨越距離肢體接觸的那步有多不容易 #紀錄從大家說的恐男到這步的進步與勇敢 #drama #actor #actress #artist #tvbs #sharonlee #life #cherish
朵拉台詞 在 Moviematic 電影對白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內心真正的寂靜,是即使身邊再多人再熱鬧
還是感覺只有自己一人靜如止水地穿插在人群中
真正的空虛,是找不到追尋的意義
亦沒有勇氣再失去,於是選擇不再擁有
沒有人會真正喜歡上孤獨,只是受夠了失望
有時侯享受一個人的孤單,只是無可奈可的選擇
活著其中一個最大的意義就是與別人相交
為自己和別人的生命中留下痕跡和回憶
雖然人類中最複雜的就是感情
其中最難應對的就是人際關係
真心亦未必能夠換取別人的真意
但往往因害怕在人際關係上得到失敗
而遠離身邊親近自己的人
就會錯過許多建立一段好關係的機會
.
愛探險的Dora:勇闖黃金迷城 Dora and the Lost City of Gold (2019)
主演:Isabela Moner,Eugenio Derbez,Michael Anthony Peña
#愛探險的Dora勇闖黃金迷城 #朵拉與失落的黃金城#DoraandtheLostCityofGold #電影對白圖 #moviematic #電影台詞 #電影對白 #對白 #電影語錄 #mm愛探險的Dora勇闖黃金迷城
朵拉台詞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今年1月28日的任天堂財報發表會中,公布了許多新作,《潘朵拉之塔》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當時放出的消息過少,讓人不知不覺就忘了這款遊戲的存在,而日前《潘朵拉之塔》公開了宣傳影片及部分情報,遊戲將在5月26日於wii平台上推出。由遊戲影片中大約能看出《潘朵拉之塔》是款ACT或是ARPG的作品,角色之間的關係也是注目的重點,而在官方網站中,出自人氣聲優能登麻美子配音的一段台詞,「絢麗的死亡,或是醜陋的活下去,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幸福?」,相當的耐人尋味,期待日後官方釋出更多的消息。
(C)2011 Nintendo / GANBAR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