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上市】獵人們:貓爸爸、李家寶
知名作家朱天心的街貓觀察故事X人氣漫畫家阮光民跨界改編新作
漫畫界的金城武這次不畫社會人生,而是要用貓生來要溫暖你的心!! #有貓可吸
-
#故事簡介
本漫畫改編自知名作家朱天心的散文隨筆集《獵人們》,以街貓觀察為主軸,述寫了自家屋內屋外、街頭巷尾、共享生活場域的貓咪們的故事。
人氣漫畫家阮光民再度跨領域改編。以原著中〈貓爸爸〉與〈李家寶〉兩段珍貴的回憶為題,描繪出人貓互動的情感與溫度。透過溫暖柔和的色彩使貓咪們成為記憶中最鮮活的存在;而灰階的背景,除了呈現回憶的年代感外,也隱喻著城市的冷漠調性。
-
#作者是誰
阮光民/漫畫
漫畫家,作品深具人文色彩,擅長捕捉台灣庶民的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義理,藉著樸實無華的畫風試圖尋找台灣值得代代相傳的生存價值。歷年多次榮獲大獎肯定,《東華春理髮廳》與《用九柑仔店》亦改編成偶像劇。創作作品:《東華春理髮廳》、《幸福調味料》、《天國餐廳》系列三冊、《警賊:光與暗》系列二冊、《用九柑仔店》系列五冊等,並跨界合作舞台劇《人間條件》漫畫版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圖像版》,備受矚目。
-
朱天心/原著
山東臨胊人,一九五八年生於高雄鳳山。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主編《三三集刊》,並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現專事寫作。 著有《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未了》、《時移事往》、《我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小說家的政治周記》、《學飛的盟盟》、《古都》、《漫遊者》、《二十二歲之前》、《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獵人們》、《三十三年夢》《那貓那人那城》等。
-
目宿媒體•漫畫編輯室 Fisfisa Comics
#跨界改編
朱 天心 未了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18期 人文生活-Bookreview】
一口皮箱的重量/蘇子惠
《滄桑備忘錄》是袁瓊瓊對眷村家族記憶的補述,上一代人返回中國家鄉人事全非,她的鄉愁尚未崩解,台南老家一直在心中矗立,不時在作品中重回眷村現場。本書像是某種青春的定格,少年無憂的記事和沒有滄桑的鄉愁,那時家家竹籬,前門後院都能穿進穿出,不似現在家戶緊閉,生怕別人多瞧自己家一眼。袁瓊瓊書寫眷村明顯更在意人生的喜怒哀樂,深怕一旦放進國家民族意識情感,時代性就太顯眼了,這從來不是袁瓊瓊想要的,寫人類最基本的東西,時代碾壓過去才能沖刷不走。
即使袁瓊瓊一直不明顯的交代時代背景,那個時代的情懷總還是滿溢的,也讓她的父母成為有故事的人。1945年抗戰勝利,父親袁一是帶兵回南京接收的軍官,母親剛從女中畢業,兩人在南京街頭初遇。母親嫁給父親時才十九歲,之後一起渡海來台,生育五名子女,父親在四十七歲死去。這個「無父」的狀態讓袁瓊瓊一直不斷書寫父親,長篇小說《今生緣》如此,散文集《滄桑備忘錄》就更是了,只是她搜索枯腸,喚不回遺失的記憶,只得藉由想像力豐富的母親之拼貼,重新建構還原生父形象,他的大嗓門、對大妹偷錢裝作若無其事、把女兒當寶貝甚於兒子、帶兵出名袒護下屬。回不去的眷村,記憶中的父親,那些來不及說再見的一切,袁瓊瓊在一次次的家族書寫中動身前往與遺忘的記憶重溫重逢,再來向他們逐個好好告別。
《滄桑備忘錄》的「滄桑」其實不屬於袁瓊瓊,而是她的父執輩。每年過年,袁家父母會拿出一口空皮箱仔細清潔,上油保養,以為終有一日要靠它回對岸的家,直到有一年終於死了心,開始往裡頭堆放衣物。袁瓊瓊的「滄桑」不比朱天心從《未了》到《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歷盡滄桑,她為無墳可掃的上一代感到遺憾,但只是以旁觀者的立場,嘆息一群人因時代的緣故被迫要移植到另一個地方。
袁瓊瓊真正的鄉愁體現在眷村之內,這個封閉的場域充斥許多肩寬腰粗的女性,連同小女人的袁母在內,經歷喪夫之痛,為了孩子毅然改嫁大她二十歲的男人,還有凶惡的茅媽媽、洋派的馬媽媽。眷村強悍的大娘們見著孩子頑皮,一巴掌就往頭皮搧去;她們在經濟困難時期維持生計,輪到當家作主也難不倒。老李士官長四處向人誇耀的父祖輩傳奇,在眷村居民心中終究抵不上有一口飯吃來得實際。
貧窮是眷村共同面臨的問題,但人情還是溫暖的,吃飯時間一到,要是誰家媽媽不在,隔壁人家開飯便會一起叫來吃。於是袁瓊瓊從眷村生活中獲得源源不絕的創作養分,一是父母思鄉的情緒和村口老兵的故事,二是比較封閉的地域造就從小想像力豐富,她的滄桑比父母輩少了,多的是天馬行空的故事,只要一提起筆,童年往事就如雪片般飛來了。
【攝影 江祐任、設計 吳佩玲】
更多Bookreview→http://goo.gl/wyxK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