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惡因惡果
明成祖朱棣是我小時候就很喜歡的歷史人物:搬遷北京、五出漠北、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樁樁件件都是極難的事情,也都在他任內達成。除此之外,他與佛教淵源頗深,是藏傳佛教許多大師的支持者與供養者。
最難的不外乎,他是史上第一個、在大一統王朝的情況下,起兵奪位成功的君主:他是朱元璋的四子,在朱元璋離世、傳位給孫子朱允炆後,身為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從北方發兵南京,歷經3年餘的時間奪位成功。
然而,長大之後讀得書越多,越發現朱棣非常奇怪:他一方面功勳卓越、支持許多宗教活動,一方面殘暴無比。除了知名的方孝孺「誅十族」事件之外,有一次,他的後宮發生妃嬪中互相暗殺事件,最後牽連了上千人「剮刑」處死。
重點來了,朱棣在那段期間,每天親臨刑場看宮女們一個一個被剮死,史書說:「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皆親臨剮之。」
他還有許多殘忍無比的所在與匪夷所思的極刑方式,蔡石山先生的研究表示:「毋庸置疑,永樂有過多的自我,而且擁有很多的美德......不過,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朱棣真的有自信嗎?朱棣得位後,終生最大的恐懼,出在「朱允炆」、也就是原本的皇帝(朱棣的姪子)下落何處,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政治目標,就是去尋訪朱允炆逃至何處。
很明顯的,朱棣的恐懼來自他的「得位不正」,透過邪惡手段所竄來的位子,自然惶惶不安,想透過更多的扭曲、來合法化自己的這第一個扭曲。
比如說,朱棣改了史實、將自己的生母從側室的碩妃、改成正宮的馬皇后,扭曲自己的出身,也是為了讓自己在爭奪皇位上有更高的合法性。然而,這種罪惡感終生追逐著他:為了平和這種罪惡感,他建立大報恩寺來感謝自己的生母。
如此,他極盡一切、扭曲一切,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只為避免這種自己一手創造的龐大精神壓力。
朱棣的故事對我來說,一直有很深的情感與啟發,當然概念上的理解,與真實生活中的徹悟是有距離的。但,蔡石山先生所說至允至當:「他也有黑暗面,特徵就是不必要又未經思考的侵犯性,而這類侵犯性經常產生了暴虐和消耗。」
為什麼他會有「本能侵犯」的性質,以及與此產生的剝削、欺騙、扭曲?或許因為他出身軍旅之中,從小看盡戰爭與殺害。無論如何,這種性格成為了他的毒癮與恐懼:他隨時害怕會被侵犯,因此決定搶先侵犯與攻擊;他隨時害怕會被欺騙,所以決定隨時都先欺騙與扭曲。
人會將自己習得的感知、投射到面對世界的方式,再因為這些方式,讓社會回饋到他身上:一個人覺得「萬事靠自己」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理應「萬事靠自己」,一個害怕受害而選擇主動出擊的人、就會活在四面楚歌的世界,也會覺得他人會攻擊他。一個算計他人的人、也就下意識會覺得自己會被算計。一個不信世界安穩的人,也會選擇蒙蔽與欺騙。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最可怕的是這種詛咒往往應在那種「自認聰明」的人身上:若是一個人個性相對怯弱、或是能夠耐著受傷、或是堅持某種信念,往往就不會發展出這種「扭曲迴路」。
「扭曲迴路」就是這裡所說的惡因,導致我們投射出一個扭曲的世界、並扭曲的回應著,進而活在其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壓力(惡果)之中。
我也有自己的扭曲迴路、惡因、朱棣,上述的每個迴路,都是我自己生命中發生過、我做過的事情。可怕的點在於,我的小朱棣(小Judy?)會刺傷、甚或絞死那些真心伸出手來的人、深深刺痛自己的愛人、愛自己的人,這讓我深感愧疚、疼惜與抱歉。
不過退一萬步來說,當朱棣操控著我的時候,那份因而產生的情感是否能稱之為愛,其實也很難說:缺乏了承擔、信任、忠誠與承諾的情況下,本質為掠奪、剝削和操控時,這能稱之為愛嗎?我也不知道。
當然,在遇到對的時機、對的人與對的啟發後,會更意識到、也理解到「愛是什麼」,愛需要學習、它很難,但這也是其珍貴的地方,不是嗎?
我覺得或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是「習得性動物」,我們透過環境的學習、而長成自己的習慣。
我求學時代因為個人原因而酷愛孫權,現在回想起來挺變態的,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最終殺傷了自己摯愛之人、擊潰了他人後,讓自己更多的嫌忌。
或許當時的孫權,對身在求學期間的我是個典範(不是個好典範就是了),我也曾有沒有選擇的時刻。然如今,我有選擇了,深感愧疚與憐惜後,也就意識到自己能夠重新習得一個良善的世界觀。
當然,這種練習的開端,從意識到問題與承認問題開始,這是今天這篇自言自語的主軸:佛學認為,懺悔的基礎是「表露」、也就是公然承認自己的偏失,並努力往「不再犯」的方向前進。
還好我的生命中,除了朱棣之外,還有別的東西。
《慈經》:「願我無敵意、無危險。願我無精神的痛苦。願我無身體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願一切有情眾生:無敵意、無危險。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願他們保持快樂。」
With my deepest apology and regret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浪哥Holi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武俠遊戲又一新作,試玩一下吧~ #浪哥 #holiday1977 #drholiday #PVP #warrior #戰士 ➤歡迎訂閱/追蹤/關注!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Youtube: https://ww...
朱允炆下落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是燒死了還是逃走了?|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在兵敗後,是自焚還是逃出生天?一直是眾說紛紜,不過朱棣搞那麼多事情,很大可能性是朱允炆是真的逃出皇宮,躲到民間去了。
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個小乞丐經過拚搏成了一位開國皇帝,可以說是從最底層到了最高層,其心中有著濃厚的封建意識,就是立嫡立長制,朱元璋雖然有不少兒子,不過他心中最為看重的只有嫡長子朱標一個,對朱標寄予厚望,全力培養朱標,在朱元璋稱吳王時就立朱標為世子,明王朝建立後,朱標就被立為皇太子,正式確立他為接班人。
沒想到的是朱標因病死在了朱元璋前頭,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傷心欲絕,哭完了又有一件事擺到了面前,那就是皇位繼承人要選誰?
朱元璋眾多兒子中,四子朱棣無疑是很優秀的,其軍事才能讓明太祖印象深刻,威望也很不錯,然而朱元璋卻是跳過兒子,直接立孫子朱允炆為皇儲,朱允炆是朱標第二個兒子,因為朱標的長子早夭,朱標的原配常氏死後,朱允炆的生母被扶正,這樣朱允炆就成了名義上嫡長子,朱元璋因為對朱標的喜愛,加上朱允炆和朱標有很多方面都很像,朱元璋對這個孫子很是喜歡,種種原因加到一起,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
因為朱允炆不像朱標那樣有威望,朱元璋怕他繼位後控制不住功臣集團,於是又舉起屠刀,將功臣集團又清洗了一次,朱元璋以為這樣是為朱允炆好,沒想到朱允炆最大的威脅卻是自己的叔叔,等到朱元璋過世後,朱允炆接過皇位沒多久,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和權力,朱允炆開始實行削藩,此時朱棣的二哥、三哥都已經死了,朱棣成了最有權勢也是最年長的藩王,朱允炆最大的威脅是朱棣,然而朱允炆想徹底廢藩,他不是找最強的朱棣下手,而是先找別的藩王叔叔動手,且下手極狠,這讓朱棣害怕,也給了朱棣準備的時間。
被逼急了的朱棣以800死士起兵,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憑著他的威望和軍事才能,很快就召集了十萬人,不過與朝廷對比根本不佔兵力優勢,朱棣的領導能力卻不是朱允炆能比的,在幾年的對戰中,勝利的天秤慢慢傾斜到朱棣一邊,最終朱棣帶兵打進南京城,在朱棣進入南京城之時,皇宮大院起火,火勢撲滅後看到幾具燒焦的屍體,根本認不得是誰,然後就是傳出建文帝自焚而死,朱棣只好接過皇位登基為帝。
可是,朱棣做的一系列事情卻是表明建文帝應該是逃出了京城。
朱棣雖然對外宣稱建文帝已死,然而他卻是心虛的很,由於來路不正,朱棣一直害怕朱允炆復出反攻,所以他一方面派人四處尋訪建文帝,一方面對建文帝舊臣進行大屠殺。
朱棣在攻下南京城後,就開始大開殺戒,虐殺、流放建文朝臣及其親友達數千人,對忠於建文帝的朝臣更是殘忍至極,對方孝孺更是處以史無前例的「夷十族」,被連坐處死了八百多人,對忠於建文帝朝臣們的女眷實行殘酷的「轉營」,將她們罰到教坊當官妓,還要輪流送到軍營,一個女子每一天都要受到二十多個士卒的凌辱,有的被凌辱致死的,朱棣就下令把屍體拖去餵狗。
朱棣對建文帝舊臣如此大開殺戒,目的是要斬去朱允炆有可能反攻的力量,也以此震懾那些敢於幫助朱允炆潛在的勢力。
另一方面,朱棣派人四處尋訪建文帝的蹤跡,當然不可能是明著說,如果傳出建文帝沒死,那朱棣的位子就是名不正言不順,朱棣對海內海外都進行了搜查,朱棣在位期間,鄭和六下西洋,其中不為人知的目的很大可能性是去找建文帝,畢竟朱棣在即位初期就組織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出海宣揚國威,不免要讓人多加猜測。
此外朱棣還派胡濙兩次外出尋訪,當然對外打的口號是尋訪真人張三豐,胡濙接到任務後,就潛入到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仔細調查,第一次外訪花了十年時間,這期間胡濙的母親過世,朱棣都不讓他回來為母親守孝,如果只是尋訪張真人應該不會如此著急,第二次胡濙花了4年時間,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得知胡濙歸來的消息,本來已經躺在床上的朱棣一咕嚕爬了起來接見胡濙,兩人直談到天亮胡濙才離開,朱棣「至是疑始釋」。
這次交談很可能是胡濙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不過此時建文帝已死,也就解除了朱棣的心病,所以朱棣「疑始釋」,而朱允炆逃出南京城後,為了躲避追捕,所以輾轉各地,也就在很多地方留下了他的遺蹟,而逃亡多年後,看到朱棣管理國家的能力比他強太多了,加上忠於他的人基本都被殺光,也就慢慢打消了復國的念頭,潛心佛門,在1423年之前死去,而朱棣老早就對外宣稱建文帝自焚而死,現在得到他確切的死訊,自然不會跟人提起,也因此留下了歷史疑案。
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歷史真相因為朱棣種種所為和檔案的丟失,讓現代的我們依然只能是做著各種猜測。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朱允炆下落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建文帝逃亡路線終點是泉州?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如果說建文帝逃亡線路圖終點所指即是泉州的話,那麼,曾當過開元寺住持的正映潔庵禪師應當就是他們所要尋找的對象;
●潔庵禪師——一個曾被大明開國帝王朱元璋所倚重,而後來又「被模糊」了的佛教界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小組認為他曾受朱元璋託孤保護建文帝;
●神秘的潔庵禪師,在「保皇」期間,終究暴露了行跡,最終的下落成謎;
●建文帝藏身雪峰寺的確定,為研究小組考證建文帝由福州入閩東掃清了論證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歷史資料分析中,研究小組最終斷定,建文帝一行直奔泉州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曾在那裏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而之後緊接著發生的一系列朱棣派出人馬四處追查建文帝的事件,被認為是建文帝逃亡小組放出的煙霧彈而已。於是,正當朱棣命令鄭和、李挺等人組織強大陣容南下西洋搜尋之時,建文帝一行繞了一個彎,北上來到了地處僻地的福州雪峰寺,並藏身其間。直至有一回鄭和下西洋歸來,送瓦塔上山並遇見了這個前朝君主。
那麼,在泉州開元寺尋找不著的潔庵禪師上哪兒去了呢?建文帝一行又為什麼選擇北上雪峰寺,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研究小組一行又是否從史料中找到了有關的線索呢?
潔庵「保皇」暴露成第二個溥洽?
有著這樣一種可能存在的託孤之舉,潔庵禪師儼然已是「保皇」團隊中的重要一員。對於潔庵禪師之後的身世,研究小組再一次從眾多的史料中,印證了這位高僧曾因保護建文帝而產生的「奇妙」的人生軌跡。之所以稱之為「奇妙」,是因為自永樂15年後,潔庵禪師的行踪與身份便在史籍中開始「模糊」起來。
首先是潔庵禪師曾經住持過的雪峰山寺的《雪峰山志》。這裡到底隱諱了什麼?
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雪峰崇聖禪寺考察訪問中,從《中國福州雪峰崇聖禪寺》的第74頁中有了新發現。該書根據《雪峰山寺》記載登錄了當山(即寺廟負責人)世系表,鄭自海在研究當山世系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永樂至正統年間當山變動極勤,從第六十七代潔庵禪師至第七十五代慶預禪師簡介都很簡要,只載出生地和姓氏,事蹟空缺。而第七十代象祖禪師、第七十二代祖淵禪師則乾脆沒有一字記載。鄭自海認為,這與當時雪峰崇聖禪寺發展為閩中寺院之冠的輝煌歷程極不相稱。而沒有記載更說明雪峰寺此時可能發生了重大事件。最恰當的解釋就是雪峰崇聖禪寺隱藏了建文帝,潔庵禪師放走了建文帝,最終走漏了風聲,遭到朝廷的封殺。
鄭自海這一結論還有更多的文獻支撐。首先泉州文史專家為了尋找建文帝出亡泉州開元寺線索,翻遍了地方文獻,卻怎麼也找不到潔庵禪師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而閩東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在泉州市圖書館古籍部查找到一本明代木刻本的《今獻匯言》雜文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在一篇《蒙泉雜言》中,文中作者的姓名被濃墨塗去,而這篇文章被認為與建文帝詩文風格極為相似。鄭自海判斷,這極有可能是永樂宣德朝廷文化清理、封殺建文帝及舊臣的真實存在。
更奇怪的一幕出現在永樂十六年。據《雪峰山志》中記載的,永樂十五年冬鄭和到雪峰寺,永樂十六年潔庵禪師受方處高人指點迷津,毅然辭去雪峰寺住持一職,並隨即離開雪峰寺。《雪峰山志》與胡瀅所撰碑文都說他退隱鐘山靈谷寺。
不過,《靈谷禪林志》中關於潔庵的記載顯然與《雪峰山寺》有較大出入。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隱去潔庵在開元寺、雪峰寺最輝煌的十幾年歷史。最好的解釋是潔庵隱藏建文帝一事,被人告發,「後遊北京」是到北京接受審查,知恩圖報的潔庵拒不承認隱藏建文帝之事,迫於潔庵在佛教中的威望,朱棣只好將潔庵軟禁於靈谷寺,成為第二個溥洽(囚禁北京十多年,後經姚廣孝懇請,朱棣恩准釋放了溥洽,回到南京大報恩寺養老至終)。
鄭和見到建文帝最後知而不報?
可以說,在所有記述建文帝遜國出亡的史料中,最為生動詳實的莫過於在《罪惟錄》志卷三十二中的《建文逸記》裡,記載著鄭和在雪峰寺上見到建文帝的那一段描述了:「建文帝攜一子至浦江鄭氏家,後又納一妄,生四子⋯⋯走住福州雷(應為雪)峰寺。三保下洋過之,泣拜於地,為之摩足,帝微囑三保舉事,泣對不能,別去。」
據閩東研究小組的推算,鄭和在見到的建文帝隱身雪峰寺的時間大約在其第三次下西洋之後、第四次之前的某個時間段。《雪峰山志》證實了明末清初大史學家查繼佐所著的《罪惟錄》中所提到的鄭和到過雪峰寺一事。時間系「永樂中」,也即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歸來時視察雪峰寺。就是在這次,鄭和還送給雪峰寺2座來自西洋的「瓦塔」(陶製佛塔)。
不過,此前我們說,鄭和率領大批人馬下西洋就是為了「踪跡建文」,那為何又在歷盡千辛萬苦、踏破鐵鞋,終於在雪峰寺見到了「真身」後,卻又密而不報呢?
現在,從諸多史料上可證,鄭和與建文帝相遇於「雪峰寺」,並且拒絕了建文帝「舉事」的要求,既不違背「建文正統」的觀念,更重要的是沒有背叛明成祖,忠於皇權,體現了封建社會忠君與愛國的一致性,同時也避免了一場大分裂,大屠殺。
關於這一記載,也並非孤證。據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寧縣志 • 陵墓》卷五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跡,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云。由此可見,鄭和確實是「踪跡建文」,並且終於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不過,建文帝最後還是離開了雪峰寺。
投奔潔庵禪師明太祖臨終之託?
建文帝一行順著秘篋指引,千里奔襲,一直逃到泉州。但最終發現,這個逃亡的終點站並不能給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因為,他們要找的人已經離開了開元寺──這個人便是之前在此當過住持的潔庵禪師。
為什麼建文帝一行非得要尋到泉州找潔庵禪師呢?對於這個問題,鄭和後人鄭自海先生在研究之後有這樣一段論述:明洪武末年,泉州開元寺空缺了一位住持,在眾僧遴選無望的情況下,朱元璋親自安排當時還在南京天界寺的潔庵禪師出任開元寺住持。奇怪的是,在潔庵禪師臨行前,朱元璋單獨召見他,並很富深意地對他說:「現在要當好住持很難,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負,要是奸惡的話,就要受人攻擊,只有潔身自好才能長久啊!」
鄭和後人認為,現在看來朱元璋當時對正映和尚的告誡含意深刻,他流露出擔心皇孫太善良會被人欺負之意。
而閩東研究小組通過多方考證認為,明太祖朱元璋在臨終之年召見潔庵禪師並把他派到泉州開元寺任職,應該是很有深意的。朱元璋所遺秘篋中的路線圖終點是泉州,這本身就印證了這一觀點。
因此,研究小組負責人王道亨認為,朱元璋定然是對潔庵禪師有行過託孤之舉,即要潔庵禪師對少帝朱允炆大力支持。否則建文帝君臣一行不會馬不停蹄地徑直往泉州開元寺與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潔庵躊躇滿志的時刻,永樂元年,他突然被調離開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職。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眾山長老推舉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隱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後撲了個空。
正映潔庵禪師自小寧德出家與皇室關係密切
被朱家如此倚重、甚至是有託孤之意味的潔庵禪師何許人也?
據史料記載,潔庵是江西撫州金溪縣洪氏子,幼不茹葷。據《靈谷禪林志》卷 8《高僧》記載:正映,字澄淵,號潔庵,一號月泉,自稱雪老。潔庵禪師從小便到寧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當小沙彌。曾於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鐘山靈谷寺拜住持慧明謙禪師(福鼎人)為師。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試經得度」住靈谷寺,才口道謙,領維那。後遊北京。在明洪武晚年之際,潔庵禪師受命前往泉州開元寺當住持。後離開泉州前往雪峰寺當住持,正是該寺第六十七代傳人。
在泉州幹得好好的潔庵禪師為何又會跑到雪峰寺的呢?
據有關資料記載,在開元寺「成績斐然」的潔庵禪師是在眾山長老的集體推舉之下,才入主雪峰寺的。在這裡,潔庵禪師在一幫太監捨財之下,重創佛殿法堂、山門、兩廊,開萬工池,修金鰲橋,使得原本破敗的雪峰寺煥然一新。洪熙元年,退隱鐘山靈谷寺。在雪峰山共住持一十五載。宣德元年,擢僧錄司左講經。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冬,示寂靈谷。
對於這樣一個在佛教界頗有名望的高僧,他究竟與皇家有著怎樣的淵源呢?研究小組通過考證後認為,從有關資料中可以看出,明成祖朱元璋與潔庵禪師相識不淺。在朱元璋在位期間,這位曾當過和尚的皇帝,就欽命過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到靈谷寺與開元寺當住持。而慧明謙禪師、潔庵禪師又是師徒關係,二人交情自是非同一般。憑著這種關係,研究小組認為,朱元璋臨終前將朱允炆託付給潔庵禪師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如此,注定了潔庵禪師是沒有理由拒絕朱允炆的。
建文帝:減賦崇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減輕江浙地區的田賦。明初以來,江浙地區的田賦明顯重於其他地方,這是因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區的縉紳當年依附張士誠而採取的懲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規定江浙人不許擔任戶部的職位,目的在於防止江浙人偏袒家鄉。而建文帝則認為江浙重賦只是用懲一時,不應該形成定制,既然田賦減輕了,浙東人自然也可以擔任戶部的官職。他還針對寺廟侵佔民田的情況,下令僧道每人佔田不得超過5畝,多餘的要退官分給農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長,接受的是儒家學說的熏陶,缺少對現實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讀書人,因此改革中難免有理想主義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議,甚至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他還使用一些《周禮》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職。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朱允炆下落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武俠遊戲又一新作,試玩一下吧~
#浪哥 #holiday1977 #drholiday #PVP #warrior #戰士
➤歡迎訂閱/追蹤/關注!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DrHoliday197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holiday1977
....➤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72978349
🔴感謝各種支持贊助!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is.gd/xdy6sA
....🔴Twitch訂閱:https://www.twitch.tv/subs/holiday1977
....🔴歐付寶贊助:https://is.gd/cj2572
....🔴Paypal海外贊助:https://streamelements.com/drholiday1977/tip
#武林志 #Wushu Chronicles #類九陰真經 #類九陰
蝸牛數位旗下江湖工作室(Jianghu Studio)開發新作《武林志Wushu Chronicles》是一款採用開放世界設定的單機武俠遊戲,故事發生在明初洪武年間,初登帝位的朱元璋雄猜好殺意欲一統武林,但此時戰亂方息,百姓倦戰已久實不便再造干戈。權力熏心的朱元璋每每想到這股不穩定的勢力就在自己的腳下便如同芒刺在背,朝廷與武林始終保持著劍拔弩張之勢。
遊戲中分為朝廷、中原武林及潛龍宗三大勢力,尋找傳奇軍事劉伯溫遺留的兵書「百戰奇謀」的下落,成為各派門派共同面對的問題。朝廷與武林勢不兩立,整個大明王朝風波不平、暗潮洶湧,一場腥風血雨即將拉開序幕。
「遊戲設計多達 44 種結局,讓玩家體驗到世事無常的真實人生,」官方強調:「玩家一共有十年時間,若玩家清靜無為,遊戲劇情就會按照正史發展下去,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如果積極參與武林鬥爭與歷史事件,武林、朝廷以及主角的命運都將大不相同。」
過程中玩家可以自由選擇,目前門派、勢力有超過 20 個可以選擇,除卻武當、少林等「武俠專業戶」,還有不少有意思的江湖勢力,像是鐵血鏢局、二十四衙門、五湖十四寨等;玩家也可以不理會江湖武林,加入「鏢局」、「山寨」做個閑雲野鶴,或是選擇仕途投入官府,甚至還能當個太監。
針對不同門派、勢力,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像是加入少林可以出門化緣、加入朝廷就可以領取俸祿等。當然,遊戲少不了隱藏宗派和世外高人,玩家若想學得他們絕世武功就得多多留心身邊的事件,注意 NPC 變化、培養與 NPC 的好感度。
戰鬥方面,開發團隊指出,本作不同於傳統回合制模式,並藉由「虛實架」作為戰鬥核心玩法的設計理念,還原更為真實的武學思路。團隊指出:「和傳統的回合制遊戲每回合只能釋放一個技能不同,玩家需根據虛實架點數資源,在自己的武學列表中選擇施放多個技能,再根據對手的出招判定攻防效果。在戰鬥中,武功虛實特性甚至能直接呈現出來,假設 1 個 3 段命中的武學,它的屬性可以設計為『虛實實』,使用後即為虛晃一棍,然後棍棒橫掃對方下盤,接著飛身躍起當頭一棒。」
《武林志》是一款由蜗牛游戏旗下独立游戏团队“江湖工作室”所开发的一款PC角色扮演类单机游戏,采用了蜗牛自研3D引擎Flexi制作。本作以明朝初期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洪武二十五年起至靖难之役期间江湖风云变幻以及朝廷诸王争权夺势的故事。在游戏中,玩家不仅可以从几十个门派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势力加入,还可以参加锦衣卫或净身入宫为朝廷办事,更能效忠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蜀王朱椿、周王朱橚等势力改变历史的走向。
[ 游戏特色 ] :
3D武侠世界,神州大陆自由探索
二十三个门派各具特色,可经营发展,招募弟子
武学流派组合,130种武学和128种内功自由搭配
参与历史事件,改变历史走向
超过50套不同服装可供选择
多结局设定,59种结局,总计20个女性角色可以攻略
#浪哥 #holiday1977 #drholiday #1977 # #浪哥 #Holiday
#九陰真經2 #九陰真經 #AgeOfWusha
朱允炆下落 在 猿氏物語- 第七回朱允炆下落不明線索是度牒白銀 的推薦與評價
期待已久的第七回終於上線啦!!! 這次學了喜歡的youtuber, 滿足了一次調查癮XD 有人知道猿子在模仿誰嗎? 聽猿子說 朱允炆 失蹤的歷史懸案!! 快點開第七集,聽聽故事背後的 ... ... <看更多>
朱允炆下落 在 失蹤後至今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背後真實形象? - QBXFP 的推薦與評價
朱允炆 ptt 揭秘,失蹤後至今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背後真實形象? 更不用說其他王公大臣,先後共有16位皇帝,繼任面臨藩王兵變。朱允炆有七國之亂的標準答案可以 ... ... <看更多>
朱允炆下落 在 明朝最大謎團:朱棣苦苦追尋的朱允炆哪去了?建文皇帝下落揭秘 的推薦與評價
明成祖朱棣雖然功績顯著,但他的一生,一直被一個謎團所困擾,那就是——建文帝 朱允炆 到底去了哪裏?朱棣曾發動力量多次尋找建文帝 下落 ,始終尋而不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