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量夠大的人不要看
想要翻轉現況嗎?想要翻轉人生嗎?想要離職創業嗎?想要改變命運嗎?這時候,你最需要的其實不是「膽量」。
在我們既定印象裡,那些成功的創業家、企業家好像都是敢賭、敢拚、敢冒險的人,可以把唯一的房子拿去抵押、以個人信用循環借債.... 彷彿不這麼瘋狂就無法成功。
如果你沒有像那個O董的霸氣、沒有像這個O董的不怕死,就不要輕易離開「舒適圈」,因為會死人的.... 看到這裡真的會讓人絕望與洩氣,那還翻轉個屁啊!
其實,絕大多數創業、經營事業成功的人都不是靠膽量,又不是在拼酒!
真實的狀況是,大部份成功的創業家不但沒那麼大膽,反而更加小心謹慎,完全避開賭博式的押注風險,看到有一點機會就稍稍放進一點籌碼,嚐到甜頭了,才跟進下注,只要苗頭不對,立馬撒手,絕不戀棧。
馬雲當初與十八條好漢在杭州一間小公寓創立《阿里巴巴》時,也沒有舉債,大家集資兩萬人民幣後,就以最克難的方式開始創業,等到東西做出來,才吸引了蔡崇信加入,並引進日本軟銀孫正義和雅虎陳致遠的投資。
郭台銘當初在三重鐵皮屋創業時,也是與五位好友集資二十萬,就以二手機器開始創業,第一年賠光後靠著母親跟會及夫人娘家的支援,才有機會發展到今日的規模。
賈伯斯當初與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創辦蘋果電腦前,也是先在車庫裡用木板拼湊出蘋果電腦原型機,拿到電腦會展上試賣成功,才以這些訂單的訂金開始創業之路。
比爾蓋茲更絕,當初與保羅艾倫看到《Popular Electronics》雜誌封面報導「世界上第一個微電腦(microcomputer)工具箱 Altair 8800」,就以八週的時間寫出還不成熟的BASIC程式,賣給 Altair 8800 開發商《MITS》公司,因此展開了《微軟》創業之路,各位知道嗎?比爾蓋茲離開《哈佛》時並不是「退學」而是「休學」,也就是說,如果創業失敗,他還可以回去繼續讀書。
我並不是說膽量大的人就不能創業,或是創業不需要膽量,而是想點出一個事實,那就是掌握商業本質更重要。
自古以來,所謂成功,都是充分運用身邊的資源,累積很多的「小失敗」,沒有被這些失敗淹沒,然後克服了某個關鍵瓶頸,才迎來一次輝煌的成功。
也正因為些小失敗,才有了茶餘飯後的小故事與心得,可以提供大家參考。
更直白講,機會是留給「不失敗」的人,想要不失敗,就要懂得商業運作的模式。
7月24日起,每週六下午《希望學院.複習會》將分享一系列的【商業模式】精髓,也特別開放給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參加~
主題:是霧裡看花還是囊中取物 — 商業模式的九大精髓
時間:2021/7/24 2PM-5PM
綱要:
1. 商業模式的定義
2. 商業模式八大用途
3. 目標客戶的定義與方法
4. 從 STP 到 MSP
5. 市場細分的步驟
報名請上【希望學院大小事】https://lin.ee/zHqcvXT
小秘書貞儀會在線上回答您的問題~
木板封邊條 在 尋寶玩家直播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機色) magic box 浴室防水手機盒 手機架
🔺價格:1⃣0⃣0⃣元/件
✨完整保護手機體,優質ABS堅硬機盒+5mm柔軟海棉
💦嚴密防水、防塵、防霧氣
即使是洗澡在充滿水蒸氣的空間也不怕~
💦內置密封膠條,有效阻隔細微水氣!侵入手機內部
💦使用PET防霧膜,螢幕絕對清透
✨0.1毫米的薄度觸控螢幕,想要在洗澡途中調音量調進度都OK!
💫拒絕手機掉落碰水故障!60°上方開口
想拿起手機打開盒子,也不會突然摔落👍👍
⛲免打孔安裝,適用以下牆面類型:
磁磚、玻璃、油漆、木板、大理石等
直式橫式都好放,調整自己最適合的觀看角度
適用情境😍:
👉邊洗澡淋浴邊看直播、youtube、聽歌
👉洗臉刷牙時聽廣播、看新聞
👉泡澡時休閒放鬆追劇,填補放空時刻
👉邊洗碗、打掃浴廁邊聽podcast,利用時間吸收新知
各種方便的小設計,覺得可能不方便的地方
都已經想到且設計完善囉!💪
買了不後悔的好用!實用又質感美觀😎讚讚
-----------------------------
🔻全包覆設計– 嚴密防水防塵防霧氣
🔻內置密封膠條– 有效隔絕細微水氣侵入手機內部
🔻清晰不起霧– PET防霧膜讓螢幕清透看得清楚
🔻靈敏觸控– 0.1mm觸控螢幕條音量拉進度都ok
🔻無痕壁貼– 黏貼位置不受限,最高耐重5公斤
🔻60°開口固定– 磁帶造型便拿取,防手機掉落
🔻柔韌防護– ABS材質經久耐用+5毫米海綿護機體
木板封邊條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泰北孤軍
最近,黨產會百般刁難 中華救助總會 與 國防部 合作在泰北為國軍興建 #忠烈祠 的計畫。
黨產會的委員公開在媒體說,如果同意這個計畫,會幫助救總洗白,對黨產會認定救總為附隨組織的訴訟不利。
我對黨產會的政治算計不齒,也不想再和他們打口水仗,只想分享這個泰北孤軍的故事,請大家想想,政府該不該為始終效忠中華民國的泰北孤軍建這個忠烈祠?
*******************
父親離開41年回家時,母親在村口等了他一天
王豪(止戈出品2018-08-10)
從曼谷飛往昆明的航班上,父親王畏天不停地向我念叨大媽做的破酥包,有多麼多麼的好吃,甚至口水都快流下來。我轉而問了他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我母親和大媽,你生命中的兩個女人,你覺得誰更好一些?”
“你的母親只是守婦道,和你的大媽相比,一無是處!”父親的回答就像他的性格一樣,簡單粗暴。那是1991年春節,父親帶著我和弟弟阿旭從泰國美斯樂回老家雲南鳳慶探親。
41年前的春節,身為國軍中校的父親,撇下他的原配妻子,也就是我的大媽,還有兩歲的兒子,隻身逃往緬甸,在那裡認識了我的母親。之後,他們前往泰國北部定居,相守一生。
父親的回答,並不出乎我的意料。
1949年12月9日,盧漢起義。在我所學的歷史中,稱之為叛變。
3個月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昆明。解放軍進城那天,已經脫掉軍裝的父親雙手抱在胸前,站在人群中靜觀這個城市新的主人。
父親畢業于黃埔軍校17期步兵科,後服役於滇軍,至1949年已是中校副團長。
若干年後,當父親向我講述這段過往時,我問他:“你覺得你們厲害,還是解放軍厲害?”
“他們穿得很破,但是步伐非常整齊。”父親沒有正面回答。
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挺進昆明城的解放軍,讓父親感到不安。他調轉身,連夜趕回鳳慶老家,跪在地上對我的奶奶說:“娘,我要去緬甸找三哥,避避風頭,等形勢緩和就回家。”那時,三伯在緬甸跑馬幫生意。
在泰北的華人中,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傳統,兒子出行或歸家時,都要向母親跪著告別或請安。奶奶沒有作聲,起身去給父親收拾行李。父親的妻子,則把家裡的破酥包,全都裝進了父親的背包裡。
妻子是大他一歲的表姐,青梅竹馬。他們的孩子王磊,僅有兩歲。
那年,父親只有29歲。
父親四兄弟,大伯是舊政府的鄉長,二伯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在省立昆華中學任教,三伯跑馬幫生意,常年在緬甸。
1949年,對於富甲一方的王家來說,是命運的分水嶺。
父親一路向西,再向南,翻山越嶺,在湍急的江水中拼命游向緬甸。到緬甸後不久,父親輾轉找到三伯,跑馬幫的三叔,早已不敢回老家。軍校出身的父親並不是做生意的料,時值李彌在緬北招募國軍殘軍,試圖反攻,父親當即前往,任上校副司令。
父親逃離家鄉不久,土改運動在全國迅速展開,曾在舊政府任過鄉長的大伯,是重點運動對象,他也在一天深夜,跪別母親,出走緬甸,遺下大伯母和4個幼子。
1953年,我的二伯也來到了緬甸。在此前,他被關押了3年。關押期間,他的兩個女兒夭折。被釋放後,依然處於被監視狀態。在一位同族人的勸說下,有一天趁著外出趕集,慌張逃走,未及告別家人。到此,王家四兄弟,全部在異國相聚。
王家的下一代,亦未能逃脫流亡的宿命。
大伯的大兒子,作為王家的長子,後來也逃到了緬甸,加入李彌的反共救國軍。在之前,他和奶奶、大伯母等三代人一起,被同台批鬥。他們的身上,有太多的壞人標籤,地主家屬、逃亡家屬、境外國軍家屬等等。
當兒孫們為了活命一個個地逃亡異國之後,只剩一幫婦孺,守著王家偌大的老宅,獨自承受整個家族之於歷史的苦難。奶奶只能整日以淚洗面,他的兒孫們,為了活命接連逃往異域,至她死,都沒有回家。
我叫王豪,1961年出生于泰國北部的一個小山村美斯樂。
在此前,我的父親一直在緬甸,試圖和敗退于此的國軍部隊一起反共救國。這一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緬甸政府的請求下,入緬追剿國軍部隊。後者不得不跨越湄公河,移師泰北。
父親的其他3個兄弟,也隨軍來到泰國。大伯和三伯繼續做生意,二伯後來成為美斯樂興華中學小學部的校長。
父親撤退泰國時,我還在娘的肚子裡。我的母親叫黃淑卿,1958年由雲南施甸前往緬甸,加入父親所在的第五軍政訓處。母親不僅模樣清秀,還寫得一手好字。
那時,父親已經離開雲南8年了,他知道,回家已遙遙無期,37歲的他渴望重組一個家庭。父親托人去做母親的工作,希望娶她做老婆。母親不為所動,態度非常冷淡。母親的態度,讓身為師長的父親不解,他瞭解後才得知,母親曾經有過家庭。父親並不介意,經過不懈努力,母親終於對父親有了好感,嫁給了父親。
一個英俊瀟灑的高級軍官,一個讀過書的大家閨秀,他們的結合,讓無數人羡慕。
父親的四個兄弟,先後在異國再娶,這是一個無奈且充滿愧疚的選擇。留在雲南的四個妯娌,一輩子都沒有改嫁。即使在後來,他們得知自己的丈夫有了新的家庭,他們依然在默默堅守和等待。
意想不到的是,1970年的一天,我的母親突然精神失常!這是一個讓整個美斯樂的人,都無法理解的事情。
20多年後,當我回到雲南,知道了母親的身世,我終於明白,母親為什麼會這樣。
父親的這一段婚姻,過得並不幸福。
父親常年駐紮軍營,母親只能自己帶著四個孩子生活。她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每到天黑,她就要把門牢牢鎖好,檢查數遍才放心。然後點上蠟燭,輔導幾個孩子功課。
母親對我們非常溺愛,每當脾氣火暴的父親訓斥我們時,她便挺身而出,但每次,總是吵不過強勢的父親。絲毫不懂溫柔的父親,從來不會安慰母親。
1970年,在緬北駐防三年的父親回了家,我們一家六口終於團聚了。
有一天,全家外出做客時,母親坐在角落裡一語不發,對所有人的問候都不搭理。就在人們埋頭吃飯時,只聽“叭”的一聲,手中的筷子被她折成兩截,整桌賓客愕然。
她開始一個人喃喃自語,說著別人聽不懂的話,一會哭,一會笑。
從那以後,母親的行為愈發異常。
1970年,對於駐紮泰北的孤軍來說,正處於生死邊緣。
在此前,他們多次被泰國政府圍剿,之後又為了搶生意和毒梟坤沙打仗。這一年,泰國政府邀請他們做雇傭軍,替政府收復被反政府武裝佔領的地盤,成功後就可成立政府承認的“泰北民眾自衛隊”,獲得長期居留權。
為了更多人的生,只能讓有的人去送死。
身居副軍長的父親,幾乎天天開會研究打仗事宜,照顧母親的事交給了傳令兵。
而母親不願呆在家裡,她經常有些疑神疑鬼地對我們說,父親在外面有了女人,不要我們了。父親深夜開會到很晚,她就帶著最小的弟弟,守在門外,一坐就是幾個鐘頭。開完會的父親看到這個場景,氣得扭頭就走。
有人建議把母親送往精神病院,父親卻沒有同意。他擔心精神病院會讓母親感到害怕。1972年夏天,父親帶全家到清邁度假,他希望換個環境能讓母親的病好轉,但足足呆了一個月,沒有任何效果。
我曾問父親,他會不會像母親說的那樣,拋棄我們母子。
“不會的!”父親的回答,堅毅中,透露著一絲感傷。1950年,他曾拋棄了自己的妻兒。
母親嫁給父親的那一年,雲南廣播電臺開設“對境外國民黨軍殘部廣播”,經常會出現父親的名字,呼籲父親回歸祖國的懷抱,全家老小等候他們回家。
每次聽到這樣的廣播,傳令兵就會默默地退去。父親先是一個人躲在房間裡流淚,之後就是摔東西。對於流落異域的老兵,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面向北方默默流淚的經歷。同樣,在他們的家鄉,他們的母親或妻子,也是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流淚。
等到1961年我出生時,父親四兄弟終於和雲南的家人取得了聯繫。大媽不識字,回信是由哥哥王磊寫來的,每一封信的末尾都會問:爸爸,您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我能感受到父親的歉疚和無奈,他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能力,寄錢和物品回去。
那時候,中國饑荒遍野。父親寄回去的有炒麵、布匹、炒鍋、紅糖、衣服等等,對於家鄉的親人來說,雪中送炭。
1962年,家鄉來信,奶奶去世了。父親四兄弟相約在泰北的高山上,向北長跪,痛哭流涕。
到了“文革”,雙方的聯繫中斷。直到1978年後,通信再次恢復,也比較頻繁了。只是信的內容,再也不提回家的事情。漫長的“文革”,讓大家有了生疏且絕望。
在此前,父親曾有兩次撤台機會,但他沒有走。在這件事情上,他們四兄弟一致認為,雖然泰國也是異鄉,但離家要近得多。
他們一生,都沒有放棄回家的想法。而現實,卻讓他們成了一群寄居異國的孤兒。
因為父輩們的犧牲和努力,讓我們第二代有了新的出路。中學畢業後,我前往臺灣念書,後到日本工讀。直到1990年回到美斯樂,沒想到父親劈頭就說:“你還回來做什麼,看看這個家,一點溫暖都沒有!”
我有些訝異地看著父親,曾經身為副軍長的父親,腰背依然挺直,但頭髮已經花白。那時,泰北的孤軍已經放下武器,解甲歸田。傳令兵早已四散而去,父親的眼裡,滿是落寞。
我看到瘋了的母親,一個人關在屋子裡,正是盛夏,身上卻層層疊疊穿了五六件衣服,頭髮很髒,身上滿是異味。沒有人能碰她,即便是自己的丈夫。
看到我回來,母親終於有了一絲笑容,但很快,她又對著空中喃喃自語。這個場景讓我非常難受,我決定留下來,守著年邁的父母,不再漂泊。
就在我回到美斯樂的這一年,家鄉的一封來信,讓父親有些激動。信是家裡的一位長輩,受父親的兒子王磊之托寫來的:
王磊和他娘,希望你們能回家看看,王磊擔心你不相信他,就托我來告訴你,黨和政府非常開明,政策也很明確,你們回來不會有事的,我用人頭擔保。
歷史的恩怨漸漸遠去,親人們的相聚,終於可期。
第二年春節,父親帶著我,從曼谷乘坐飛機,開始前往已經離別整整41年的家鄉。
因為通訊條件所限,抵達昆明後,父親才向鳳慶的家人發去電報:
吾已抵昆,攜子豪、旭同返
在決定回家之前,母親清醒的時候,父親曾徵求她的意見,想不想回中國看看自己的父母和姐妹,那時,外公和外婆還都在世。母親猛地站起來,冷冷地答道:“不回!”然後扭頭走開。
這讓我十分不解。
這個謎底,直到我再一次回到雲南探親時,才一點一點剝開。
從昆明出發,坐著汽車在山裡顛簸了一整天,終於抵達鳳慶老家。
時年70歲的父親西裝革履,手拄文明杖,我和弟弟阿旭穿著牛仔褲,一身時髦打扮。那時的鳳慶,到處都是低矮的破房子。
回家的父親,如是異鄉人。
就在村口,遠遠的,望見一個穿舊式藍布衫的老太太站在一棵大樹下。走到跟前時,父親突然站住,他抬起右手指著老太太,用濃重的鄉音問:“你施玉蘭嘎?”
“哦,回來了嘎。”老太太答非所問地說,然後指著我和弟弟說:“哪個是阿豪?哪個是阿旭?”
那竟然是大媽。
在回家的路上,我曾無數次地想,父親和大媽見面時,一定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沒有想到,在離別41年之後再見時,他們夫妻之間,竟是如此地克制。41年的苦難、分離,以及思念,似乎並不存在。
後來才知道,大媽為了等我們回家,就這樣在村口的大樹下,站了整整一天。父親走到大媽身邊,用手拍拍她的肩膀說:“你辛苦了,你辛苦了!”這對曾經竹馬青梅的表姐弟,就這樣說著話,往家走去。
父親的舉動,就像一位長官在嘉獎勝利歸來的士兵。
一起前來迎接我們回家的,還有父親的兒子王磊。那個曾在信中無數次呼喚爸爸回家的孩子,已是43歲的中年人。而真正與爸爸相見時,他卻難以開口,一直淡淡的,沒有多少話可講。
“小時候一直期盼著爸爸回來,別人都有爸爸,我為什麼沒有。後來長大了,我和媽媽已經不抱希望了。現在突然回來了,就像是做夢一樣,很奇妙的感覺。”王磊很平靜地說。
兩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他,但他多年後竟然記得一個畫面:他耍賴皮哭,父親打了他屁股兩下。父親教訓他的畫面,是他對父親唯一的記憶,如同珍寶一樣,深藏於心,一輩子都捨不得忘。
大媽在接到電報時,就開始準備了。他們刷白了房子,從鄉政府借來新的被褥。父親被安排和大媽同住一屋。
我、弟弟阿旭以及哥哥王磊,住在兩位老人的樓上。夜深人靜時,月光從房頂的窗戶照進來,不隔音的木板下傳來父親和大媽忽高忽低的談話聲。
我們同父異母的三兄弟沒敢說一句話,側耳細聽,只聽得父親翻來覆去說了好多遍,“你辛苦了,對不起你們了。”
大媽則說:“你也不容易。”
每當談話陷入沉默時,父親就搶著說:“過去的事你就不用再說了,你們受的苦我都知道。”
強勢的父親,沒有給大媽任何傾訴的機會。
我也終於明白,當我問母親和大媽誰更好時,父親為什麼會說母親“一無是處”。大媽對他的包容和體貼,以及作為一名傳統婦女的隱忍,是沒有人可以相比的。
父親的歸來,讓大媽高興不已,她忙前忙後張羅飯菜,待全家人落座,她卻不肯入座,我去請了好幾遍,她才悄悄告訴我:“我從嫁給你父親那天起,從來沒和他同桌吃過飯,這是老規矩。”
在準備的飯菜中,有一盤浸著油漬的破酥包,異常醒目。
回家的父親,還偶遇了當年隨他征戰的勤務兵,勤務兵頭髮花白,穿著一雙破舊的解放鞋,他正步走到父親跟前,敬了一個禮:“長官,您回來了!”
多年後,父親提到這個場景,依然是唏噓不已。
留在雲南的勤務兵,也曾遭受了歷史的折磨,但畢竟,他可以留在家鄉,與親人廝守。
父親回家的另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王氏宗祠。作為鳳慶最大的地主,王家的五代祖墳曾在文革時被毀。當地統戰部門為了向曾為副軍長的父親示好,專門撥了一塊地用於修建宗祠。
在奶奶的墳前,父親長跪不起。兒子出行或歸家時,都要向母親跪著告別或請安,這是在泰北華人中,至今還保留著的一個古老傳統。當年離家時,他告訴母親,他只是出去避避風頭。這一去,就陰陽兩隔。
在40年前,父輩們流離於緬北的叢林中,居無定所之時,留在家鄉的婦孺們,也在驚恐度日。
王家的祖宅曾是一個有著數十間房屋的青瓦四合院,依山傍水,每扇門窗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四合院前的操場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
1950年後,十多名家丁全部被遣散,只剩一個啞巴忠實地守在奶奶身邊。再後來,所有人被趕出老宅,王家巨大的木門被貼上封條,財產全被沒收,家人住進一間陰暗潮濕的茅草屋,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半年後,茅草屋倒塌了,他們只能在村子裡挨家挨戶借住。
“母親被批鬥時,我只能站在旁邊,邊看邊哭,等批鬥的人走後,才趕快扶起母親,去找點草藥來給母親敷在傷口上。”王磊說。
因為父親的身份,小學畢業後,王磊就不能繼續念書了,開始和母親在生產隊幹農活。
曾為地主婆的奶奶,1962年去世時,連一口像樣的棺材都沒有。心底善良的她,把很早前就給自己準備的楠木棺材,用來給那個忠誠的啞巴家丁下葬了。
她的靈前,沒有一個可以披孝的兒子。
流落泰北的王家四兄弟,其中大伯和二伯,在1990年前政策明朗之前,已經去世了,埋骨異域。
我的三伯在看到父親平安返回泰北後,相信了共產黨沒有說謊,也在一年多後回家探親,遺憾的是,見到了我父親的三伯母卻沒能等到丈夫回家,在一年前去世。
等了一生,就如此錯過。
王家四兄弟,只有我的父親,見到了自己的原配妻子。他們相見兩年後,大媽也去世了。
1993年年底,我成家了,母親的瘋病愈發嚴重,為了探究母親的過去,我帶著新婚妻子前往雲南施甸,去看望外公外婆。
我和妻子去看望外公外婆。
從外婆的口中,我知道了母親的秘密,那是一段連父親都不知道的經歷:出身大戶人家的母親,年輕時曾嫁給當地一青年教師,50年代因丈夫成分不好,夫妻被關進監獄,幾個月後母親以“陪殺”的身份目睹丈夫在眼前被槍斃,5歲女兒也在監獄受了驚嚇,夭折。
母親被釋放後,外婆集齊家裡所有的錢幣,捆在母親身上,送她跨過怒江,逃往緬甸。
我終於明白,母親的一生,為什麼會活得那般驚恐,那麼不安!她對我們的溺愛,對父親的猜疑,都是害怕再失去。可惜,行伍出身的父親,一生也沒能明白母親內心的創傷,他甚至連母親的生日都不知道。終於,母親再也無法承受歷史的沉屙,在恐懼和不安中,徹底迷失了,成了父親口中“一無是處”的妻子。
1994年,我們邀請二伯母前往泰國團聚,那年,二伯已經去世整整20年了。令人遺憾的是,二伯母臨走都沒有去二伯的墓地。她到死,都沒有原諒自己的丈夫。
他們是王家四兄弟中,唯一自由戀愛的。關於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兒子,會在另篇泰北系列故事中講述。
2005年,我的父親和母親先後離世,這對陰差陽錯走到一起的夫妻,一輩子過得都很分裂。他們的內心,各自都有著歷史的創傷,卻相互沒能理解和寬慰。
十年後的2015年,我的哥哥王磊來到泰北美斯樂,我帶他去了父親的墓地。他跪在父親的墓前,就如同他那年見到父親時一樣,依然是淡淡的,沒有多少話可講。
就像做夢一樣。
木板封邊條 在 木芯板側邊的修邊貼面處理&簡單型儲物櫃子DIY製做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PVC自黏木紋封邊條!!去建材行就可以買到,有不同的木紋顏色及寬度,顏色通常就是與木芯板的顏色一樣囉,寬度要比木板的厚度多一些些。 ... <看更多>
木板封邊條 在 豐業木材行- 木板封邊條#封邊條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來分享一下專門幫大企業老闆作裝潢的工班,近日在店內趕工的認真樣貌…… 每一片成品真的都不簡單,掌聲鼓勵!!! #木作職人 #術有專攻 #汗味戰士. ... <看更多>
木板封邊條 在 看板MobileComm - [心得] 我推的花蓮遊with S21 Ultra 的推薦與評價
【前言】
各位機友晚安
這次來分享上個月底帶著我的推(角巻わため)去花蓮玩三天的遊記
然後會簡單說明為什麼會用這種焦段拍攝(0.6X/1X/2X/3X/10X)
大家就隨意看看吧 XD
照片皆使用三星S21 Ultra拍攝,多數為108MP(有壓縮因為圖床限制)
P.S 因為三天下來拍了上百張真的有夠多,已經盡量篩選了
照片還是很多...所以建議用電腦看
【本文】
Day1.
一大早就來到台中車站,天氣陰陰的
拍攝建築類題材我多半都會用108MP,能記錄下更多細節
第一次搭乘自強號3000,又新又舒適,重點是旁邊不會站人 (?
這裡我用10X拍下那個多功能跑馬燈,有顯示目前車速
わため!我們到花蓮啦~
上次來花蓮將近十年前...早就變得跟記憶中不一樣了
新的花蓮車站大到我用0.6X超廣角還拍不下
此時頭頂剛好有架飛機飛過,舉起手機用10X打鐵鳥
下榻的青年旅館(沒有要幫他們工商不過品質不錯)
離車站很近+設備新+便宜,我站稍微遠一點用2X拍
為的是不讓建築因為廣角而變形太多
先報到後寄放行李(一小咖登機箱),內部大概是這樣
由於已經13點多,還沒吃午餐,隨便找了一間車站旁的小店
扁食乾麵80元,花蓮物價...
我習慣用2X拍食物,比較不會因慧差造成周圍模糊的問題
吃飽後去車行租一台機車,貓貓店長!
瞇瞇眼,不賞臉啊 XD
把羊放旁邊依然不為所動
看到遠處的橋,忍不住想用10X長焦拍下這種構圖
第一站來到四八高地
結果現場拉起黃線不給人進去,GG...
第二站來到七星潭,算是花蓮必去景點之一
遠處還能看到不小的雨勢,那時候颱風經過還沒完全離開
有露出一點藍天就偷笑了,風很強浪很大,只好站遠遠的拍
附近都有海巡署的人在巡邏,這裡使用10X拍下他們英勇的背影
吹海風吹到頭開始痛了,正要離開時放晴...遊客也越來越多
這裡用0.6X拍下美麗的藍天
牽車時遇到兩隻狗狗,用10X拍攝
雖然牠們很可愛,但保持適當距離比較安全
第三站,松園別館
很想吐槽三星把後面的天空都直接過曝了...
右邊這區免費進去,但沒什麼東西
這裡要門票60元,可以折抵30元消費,但低消90元...
算是還可以的景吧?用3X抓重點的紅橋和藍海
園區不大,晃一圈就沒了
有點不知道拍什麼,只好拍個長廊
用3X製造一點壓縮感
上2樓有個故事館,總覺得有點隨便...
那隻意義不明的巨熊
擺張小桌子和三張椅子,一台小螢幕放著紀錄片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太隨便了吧?
隔壁有個畫展,作品都是小朋友創作有關毒品菸害防制
好像也跟別館本身沒什麼關係...?
用0.6X拍攝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
第四站,吉安慶修院
這景點以前也來過,至少比那個別館好多了
不僅門票才30元,東西也比較多,很好拍
這裡使用2X人像模式,乍看好像沒問題,其實左下角木板穿幫了
以景深的角度來看那邊照理說要模糊的,但AI判別那邊是清晰的主體之一
其他雜拍
雨天或養護期間暫停開放,可惜了
悠哉地逛一圈
這棵神木大到我要站這麼遠才有辦法全部入鏡
如果靠近的話用0.6X超廣角也塞不下
逛到快閉館時間,突然一陣大雨,只好撤退回旅館
房型大概這樣,4人一房,空間不算大,要用0.6X才拍的進去
有個大保險櫃可以放私人物品,無論進出門或保險櫃都是用房卡感應
床頭有小燈+木架+插座
衛浴的部分就挺大了,淋浴間有乾溼分離值得稱讚
由於青年旅館大部分都不提供衛浴用品,但有額外販售
價格並不算便宜,建議還是自己帶比較省(那個毛巾浴巾都是一次性的)
桌上有幾盆小植物,用人像模式拍,效果差強人意吧
晚上花蓮下大雨,就在超商解決晚餐,回房整理照片洗洗睡了
紫米65W三口快充充電器+紫米22.5W雙向PD快充行動電源,旅行必備
Day2.
第二天起個大早,前往太魯閣
路上其實一直飄著細雨,有點沮喪...
不會這麼衰小吧?跑了半個台灣結果下雨下不停
還好到太魯閣入口處雨勢差不多就沒了
沿途經過幾個隧道,用10X拍攝,套個底片濾鏡
燕子口步道入口處,也是錐麓古道收費處(小木屋)
後來才知道想爬錐麓古道要事先申請(臺灣國家公園入園入山線上申請服務網)
然後到這邊的小木屋買門票,全票200半票100,而且有人數管制
沒先做好功課,留著下次再去吧
燕子口步道旁的吊橋
沿著燕子口步道慢慢走
1X
3X
10X
太魯閣真的是隨便拍都很美
慈母橋
普渡橋
那個什麼寺?看不是很清楚沒關係,開10X夠清楚,原來是祥德寺
0.6X拍山與公路的綿延感
又經過幾個隧道,嗯...休息區在哪?這裡又是哪...
查個地圖才發現早就過頭了,笑死 XD
回到天祥遊憩區
在7-11買個麵包吃完就繼續GO,前往九曲洞
九曲洞也是很推薦來的景點
3X
10X
景色相當壯觀,值得走訪
這高光處直接炸了www
這張有套底片濾鏡
走到盡頭,有柵門不給過,回頭
慢慢下山,往長春祠,0.6X
3X
10X
過長春橋,我沒進去長春祠
回到太魯閣山下的入口處後往另一邊走,跟著導航來到西拉岸隧道
隧道左邊就是停車場,橋上的景色
來走個砂卡礑步道,我個人很推薦的一條步道
這條步道走起來很輕鬆,沿途風景又很漂亮
0.6X
2X
1X
如果不想全程走完(要4小時左右),可以走到五間屋就好
這裡有不少攤販可以休息吃點東西,喝杯飲料
熱情的原住民向我搭話,買了馬告香腸(剛好午餐沒吃飽)
另外這條步道的蝴蝶品種很多,10X捕抓到一隻
三星拍動態真的硬傷...已經有調相機助手的拍攝速度了(速度優先)
回到剛剛下來的那座橋
前往下個景點,清水斷崖
3X可以帶一點山景
10X的話純拍公路,壓縮感強
抵達清水斷崖,2X拍攝,1X的話旁邊樹木有些多餘
旁邊走下去也有個觀景台
繼續往下騎來到匯德步道
其實說起來不像步道w
3X拍攝的休息亭
10X拍攝的景觀台
1X,從景觀台拍出去的樣子,108MP模式所以細節滿滿
一下就走到底了
下午時刻的陽光斜射,覺得很美就按下快門
晚上跟花蓮朋友有約,差不多該回市區
太魯閣橋
2X拍街景,花蓮怎拍怎美
市區的廟口紅茶
其實只是來吃個台式馬卡龍(三種口味:原味/草莓/咖啡)
回到車行還車,貓貓店長親自迎接!
2X人像模式
晚上跟朋友去吃這家 王記茶鋪
內心不斷吐槽這裝潢有點春水堂的味道
我點椒麻雞排飯,那杯茉香奶綠真的跟春水堂87%像 (X
Day3.
最後一天行程很free,幾乎沒排,睡到很晚才起床
11點退房時間才悠哉的出發,先去一家叫 餓勢力精緻麵食 的小吃店
兩側的樹所形成的大道,10X拍攝
綜合市場,10X拍攝(底片濾鏡)
餓勢力精緻麵食
然後這張照片變成他們家的封面了...
わためは...悪くないよねぇ?
什錦麵110元,料很多份量足夠
第一站,花蓮文化鐵道園區
免費參觀,周末還有定時導覽
大棵的麵包樹
這裡套個底片濾鏡,弄點懷舊風
花蓮鐵路的演進,模型做的很好
早期的花蓮車站
還有一些文物展示
設有舊餐廳和電影院
走廊上掛滿燈籠
另外也有商店可以逛
第二站,太平洋公園
也是我很推薦的景點,散散步吹海風很舒服
海洋廣場都是小朋友們
遊樂區,0.6X還拍不下全貌
這天的風也不小
看海就是令人心曠神怡
わため騎海豚
走在岩岸上
3X,不少人坐在這休息
10X,雖然我知道你們想拍網美風照片,但太靠近還是挺危險的
0.6X,發呆中
3X,特寫浪花
10X,遠處的港口與消波塊
第三站,奇萊鼻燈塔
2X,原圖是這樣
調了個很滿意的色調
0.6X,剛剛騎上來的小路
10X,燈塔特寫
第四站,星巴克洄瀾店(貨櫃屋星巴克)
2X
1X
這個點其實打算放棄,因為騎到一半突然大雨
連雨衣都來不及穿就淋成落湯雞...
然後下雨天拍起來也不是很好看,就趕車回去了
還完機車就拖著行李快步往車站
2X,普悠瑪剛好來
16點多的普悠瑪,到台北19點多,再轉客運回台中已22點多
路途遙遠但很值得的花蓮遊也在此畫下句點
【心得】
如果想出一趟遠門散散心,很值得去花蓮放鬆一下
想要認真跑完想去景點,三天兩夜還不夠啊~
而且這次也沒泛舟(颱風因素),還有很多理由可以再去花蓮
這次一樣全程都用手機拍攝(108MP照片+4K60影片)
電量掉得頗快,還好有快充行動電源回血
而且像是第二天太魯閣的時候,大太陽之下拍照,手機超燙
有多燙喔?看圖說故事
CPU燒到83度,我都想說打一顆蛋在手機背面是否能煎個五分熟 (X
然後錄影有時候突然抽風,也是挺困擾的
三天下來拍了近400張照片+200支短片素材,將近30G
容量一下就塞爆了,好在雲端空間還夠
感謝各位收看這麼長的遊記文 (o・▽・o)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98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9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86940358.A.A5A.html
※ 編輯: Annex (123.204.199.2 臺灣), 06/17/2023 02:40:17
優點很多,但缺點就那顆S888,還有不知道啥時會跑出來的綠線 (?
怕...
默認的藍天太藍,所以我有降低飽和度
可4舊手機沒壞不太想買的捏,求廠商贊助 (X
讓他們戰吧,我分享我的遊記不影響 XD
謝謝
平常室內使用就溫溫的很無感,但大太陽下好可怕...
謝謝
1億我都壓縮壓爆了,2億我看...
其實可用50MP(5000萬)拍也是個折衷的選擇
謝謝
看不懂三星在幹嘛,而且S22 S23除了Ultra其他都變相閹割
旗艦都變次旗艦了,旗艦給8G RAM我覺得說不過去(都賣這價格了)
8G1這麼可怕喔...還好8G2救了全安卓 = =
Watame沒有錯!
台灣十大景之一,真心建議去現場感受一下
我的會員資格是3年2個月~
對啊變很久了,如同我看到新花蓮車站那般驚訝
謝謝
沒裝手機殼的話根本拿不了...
謝謝
嘿嘿 (放我推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aw1cGIl1A
我推有兩種含意:一個是我的推,一個是我推薦
感謝推薦!
有興趣,如果借的到的話 XD
我身邊朋友/同事幾乎都用iPhone,安卓邊緣人
角卷可愛,角卷沒有錯
謝謝
過獎了,我也只是個攝影小白
能的話真想買一台Nikon Z8去旅遊...
感謝各位
真的 XD 所以我選擇拍兩種
第一張是主推清晰,背景模糊
第二張是主推模糊,背景清晰
反正容量還允許的情況下都拍沒差
我還真的一度想為了8G2換S23U,可是S21U用不壞也沒問題...
感覺等到S24U再看看ㄌ
熱情的火龍
謝謝
太誇張了 XD
我覺得滿舒適~
黎明紅茶也有查到,下次去看看
原來是這樣被封...
不愧是在地人!
果然是學春水堂嗎www
謝謝
我習慣Google
長春橋嗎?花東真的隨便拍都好看
下次想去台東~
有喔,預設是開著我沒動過
不會www 但是會明顯感覺到卡頓
需要讓它降溫才恢復正常
應該說任何手機都盡量避免大熱天下長時間使用
沒水準的人到哪都有...
我家附近的自行車道也會有老人在那騎機車
ドドドドド
超商買泡麵比花蓮小吃攤的陽春麵便宜
也是好吃的食材(?
看來是我太少坐台鐵(幾乎都坐客運)
那間大眾扁食店真的不怎好吃又貴
當時太餓了顧不了那麼多 XD
朱家乾麵嗎?感謝推薦!
※ 編輯: Annex (111.82.97.15 臺灣), 06/19/2023 12:08:0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