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在這邊寫下你們的資料,姓名、學號、科系、宿舍號碼、喜歡什麼樂團,還有想要玩的樂器。」中分頭帶眼鏡的娃娃臉學長指著桌上的那本活頁簿。
簿子裡是社員資料卡,看來平常並沒有受到良好地對待,好幾張卡片因為紙孔破損而掉了出來,不知道是沾了什麼煙垢還是飲料污漬,整本七零八落且髒兮兮的。學長翻到後面比較乾淨的地方,讓參加迎新會的幾位新生輪流留下資料,我瞄了一下前面幾個人寫的,好像都有點平庸。
「所以,你想玩什麼?」娃娃臉學長一個一個問,輪到我。
「我想當主唱和主奏吉他。」我稍微強調了「主奏」兩個字,試著讓自己聽起來與眾不同,雖然有些虛張聲勢。
「喔?這樣啊。」他拿起活頁簿看我寫了些什麼。
「你喜歡的這些樂團我都不太熟⋯⋯不過,嗯,披頭四,如果你喜歡這些老搖滾的話,可以找一位建弘學長,他們都在練像齊柏林飛船這些團的歌。」
我乾乾地說嗯,看來我寫的那些 Britpop 樂團他都不認識,但其實我也沒聽過齊柏林飛船的歌,我想其他幾位新生應該也沒聽過。
「還有,我們在楓橋有一個社板,也可以上來跟大家分享交流。大家會用 BBS 吧?」
我默默點頭。註冊楓橋驛站 BBS 帳號,是我進電機系後直屬學長教的第一件事,他們說這是大學生活最重要的東西。
「先自我介紹,我是社長小瑋,今年大二。我是鼓手,如果想學鼓的可以來找我。
我們的社費是一年一千塊,繳了之後,就會給你們一把社辦鐵門鑰匙,以後 24 小時隨時都可以進來練琴。有人現在要繳社費嗎?」很快地帶到重點,不愧是社長。
我和另外兩位新生一起繳了錢,接過鑰匙,小瑋開始帶我們做簡單的社辦導覽。
社團門口有一尊用麻繩、鐵絲和紙做的假人,從它戴墨鏡、黑色亮皮夾克、紅色緊身褲和長髮爆炸頭的造型來看,應該玩的是八零的重金屬。假人前方的地上有一.整.片的菸蒂,從門口一直散落至前方的水溝和草地,少說也有二三十個,菸頭上的焦油把磨石地染得黃黃黑黑一點一點的,像長了膿瘡一樣。
走進裡面,是個不算小的方正空間,應該有十五坪左右,天花板也比一般來得高,大約有三米。進門左半邊的牆面上貼滿了深灰色的吸音棉,顏色深淺不一,看來應該已經補過多次,其中有幾片還半脫落地掛在那裡,露出牆上雙面膠亂貼的痕跡。腳下的磨石子地應該很久沒掃了,隔著鞋底彷彿還是能感覺到灰塵;目光所及,隨處都是被踩熄的煙屁股,分布在社辦的各個角落,在裡面移動根本沒有辦法不踩到,以至於大部分都是又黃又扁,像慘遭蹂躪般奄奄一息。整個房間裡混雜著吸附在吸音泡棉上的菸焦油味、霉味、和大垃圾桶裡不知道積了多久的飲料食物臭味,老菸槍的肺應該就是這個味道。
練團區佔了整個社辦的三分之二,小瑋一一介紹裡面的器材,倚著牆擺放的分別是吉他、貝斯、鍵盤音箱,每顆都已經有些年紀;擴音設備是一組廉價的四軌混音座、搭配老舊擴大機,和兩顆外皮上帶著好幾處菸疤的古董級落地喇叭;一旁的兩隻麥克風,原本圓形的網罩上呈現好幾處平面,應該是常被摔到地上的緣故。落地窗前擺了一套鼓組,銅鈸是破的,大鼓皮上則噴了「ECHO」字樣。我們幾個菜鳥一邊喝著社團準備的汽水可樂,一邊有聽沒有懂地看著學長講解擴大機的使用方式。
「這個亂七八糟的地方」我心想。
「超屌的。」
我和系上同學實在沒什麼話聊,除了正好在成功嶺睡我隔壁的撞牆之外,另一個是我高中女友的同班同學自立,她想學打鼓,偶爾會和我相揪一起去社團練習。某天下午,我們一起路過社辦前的草地,門口迴廊上有幾個學長和女生們嘻嘻鬧鬧的,我遲疑了一下是否要走過去。
「你看那個女生。」她指著那群人。
「哪個?」
「就是高高那個啊,你不覺得她很漂亮嗎?」
我遠遠地瞄了幾眼。她的頭髮很長,黑色的直髮,大概有及腰的長度。眼睛不大,但可能是黑色的部份比較多的關係,散發一種仕女圖中才會出現的古典氣質。漫畫裡查理布朗般細長的脖子連著短短的下巴,托著一張瘦瘦的臉。頭頂的瀏海被撥到兩側,露出一顆像小亨利的額頭。穿著一件毛領黑色長夾克,下半身是淡藍的靴形牛仔褲,有點男孩子氣的裝扮。
「喔,還好嘛。」她旁邊那幾個笑得樂不可支的學長一定不這麼想。
「聽說她不但漂亮而且還會彈Keyboard,學長都說她是閃亮一顆星呢!」
這應該是我長這麼大,聽過對女生最土砲的讚美。但老實說,像清大這種男女比例懸殊,大家戲稱母豬賽貂蟬、雞排吃不完的地方,也不能怪這些男生毫不掩飾自己的豬哥本性,他們應該忍很久了。
「原來你也蠻八卦的嘛。」
「沒有啊,之前來練鼓有跟他們聊一下。」
想想我入社後也來練了好幾次琴,倒是沒有學長和我有超過三句的對話。女生還是不太一樣。
後來我們沒進社辦,我自己去隔壁小吃部外帶了晚餐回宿舍。打開電腦,想想這樣不是辦法,總得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和社團裡的人認識。我想到迎新會當天小瑋社長說的楓橋迴聲社板,決定上去看看有沒有什麼話題可以跟大家聊。
但其實我對上網找同好,是有一些陰影的。學會用 BBS 當天,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搖滾版,期待能找到 Britpop 相關的討論,沒想到一篇文章都沒有。失望之餘我自己發了一篇文,標題是:「Suede 的吉他手」,結果連續去看了好幾天,完全沒有任何回應,我漸漸開始接受自己很孤單這個事實。不過既然想好好玩這個社團,就姑且一試吧。
我有兩卷英國樂團的錄影帶
Pulp - Sorted For E and Vids
Suede - Love and Poison
有沒有人想看可以跟我借
我是電機 00 級的柏蒼
我在社板發了這則文章,心中默默期待奇蹟發生。
隔天,我真的收到了回應。
想跟你借 Pulp,之前在 MTV 台看過他們,很喜歡!
我是經濟 00 級 春佑
好啊,跟你約明天下午五點在社辦 OK 嗎?
我馬上興奮地回文。
OK~ 社辦見
「終於找到聽一樣音樂的人了。」我鬆了一口氣。
隔天下課後,我帶著錄影帶和吉他到社團赴約。從宿舍走到社團的途中,我想像著對方是怎麼樣的人,一直以來,我都是找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聽音樂,但從來沒有因為聽音樂而結交新的朋友。這可能是第一次,也因此讓我特別期待。
「哈囉你是柏蒼嗎?我是春佑。」沒想到,和我借錄影帶的就是前幾天看到的「閃亮一顆星」。
「嗨。」我點點頭,把錄影帶拿出來給她。
「這卷是 Pulp 的音樂錄影帶,另外這卷是 Suede 的現場,你可以看看喜不喜歡。」第一次和社團的女生交談,我故意表現出很酷的樣子。
「好啊,謝謝。你這是在哪裡買的啊?」她接過錄影帶,一邊看著側邊的標籤一邊問。
「暑假出國的時候買的,不過因為是歐規,還特別找人轉拷才能看。」
「哇,你一定很喜歡他們。你還聽哪些音樂?」
「我最喜歡的就是他們兩個,英國樂團還有 Oasis、Radiohead、Blur、The Verve 也都很愛,另外就是像 Nirvana、Pearl Jam 這些 Grunge 樂團。妳呢?」她的問題讓我覺得切中下懷,巴不得一直講下去。
「樂團我最喜歡 Green Day!之前在高中熱舞社就有選他們的〈Basket Case〉來跳,現在學鼓就很想做那首,不過速度好快,可能很難練......你是吉他手嗎?」
「嗯,我想當主唱兼吉他手。」
「喔?我們現在有鼓、貝斯和吉他,正想要找一個主唱,你可以唱一首歌給我聽嗎?」
我拿起吉他唱了 Wonderwall 後就加入樂團了。過了很久之後,春佑才說當天聽我一開口唱就決定要跟我組團,通常這種肉麻的話都是在大夥喝得爛醉的時候才會聽見,我就當作是真心的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Bai Tone白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帶大家到一間超級好逛的樂器行!不管是要買錄音周邊、表演器材以及各式的木吉他、電吉他這邊應有盡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賣哪些東西吧! 爵士樂器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azzmusic168/ 訂閱我的YOUTUBE:https://goo.gl/dSyHN...
有音箱的樂器有哪些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5
上週貼出的『木吉他 IR 測試活動』,後續私訊表達參與意願的同好頗為踴躍;我看了一下參與人員的資歷分佈,發現越是有職業專場演唱會經驗的吉他樂手,對於這個主題的關注、反應越高 --- 我推測是因為職業型樂手會更在意音色呈現反應在手感上的狀況,以及在各種『不可測』的現場演出硬體條件下,職業樂手會更希望取得『穩定』的音色表現。
這當然是很好的事兒!不過~ 我還有一點點不太一樣的想法:過去這些年,我有著多次在大學校園參與學生層級音樂競賽的經驗,大多數的時候,年輕同學所呈現的木吉他 Line out 音色,一直都有點不太對勁兒;首先,年輕同學可能還無法意識到『木吉他 Line out』究竟應該要包括哪些必要的週邊配備,以致於他們可能會願意投資在『買一把好琴』,但上到舞台時,只是『配合了現場 PA 工程人員的要求』,直接將 Line out 的吉他訊號接到現場 PA 工程人員所提供的『DI Box』--- 我猜想,也許這些年輕同學甚至還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會需要一個『DI Box』(註 1),也因此,對於一個『能夠提供 DI Box 功能的木吉他 Preamp』,可能也不在他們的需求範圍之內,更不用說到這種『超越 DI Box/Preamp』的『IR』慨念了。
我其實會希望年輕、有志於參與音樂活動的吉他同好們可以知道,隨著科技的大幅躍進,許多過去真的要『用錢堆出來』的器材或音色呈現方式,其實都已經有了非常便利的替代方案 --- 不說別的,二、三十年前,誰會想得到一整間要價幾千萬的錄音室設備,可以全部被一臺幾~ 萬元的電腦就幾乎取代了所有的功能 --- 甚至還更能有音色的實驗性?而追求『更趨近於用麥克風錄製的木吉他音色、並且不會有麥克風收音時的繁瑣限制』,在今時今日,其實用幾千元的器材就可以呈現 --- 關鍵只是在於『你知不知道有這件事』而已。
你如果看懂了我的暗示 …… 那就真是太好了!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2 木吉他 IR file 應用實戰討論 – 2
我記得上次認真在 Youtube 頻道上認真搜索木吉他 IR 相關的影片,也不過是幾個月前的事;但幾個月之後,這類型的介紹影片,已經多不勝數!這篇文字的功能,就是希望在執行實際的研討活動之前,先就目前市場已經存在的『IR Loader』機種,做一個簡單的鳥瞰介紹。
但最開始,我一定要推薦『如何解決木吉他 Line out 的塑膠聲』的這一支影片,因為這位仁兄簡短明確地展示了『IR』可以如何改變你的琴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_CtgKcxrg
你應該要知道整個神奇技術的工作原理嗎?這有關於『傅立葉轉換 – 頻域/時域』的種種細節,我其實根本沒能搞懂 --- 所幸,上回提到的孫紹庭先生,已經與他的團隊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我們也將於這一週在北藝大進行第二回合的技術討論,而這一切,在有機會完成我們國人自製的 IR 檔案後,我希望能一併整合到這一份技術藍皮書來為年輕的樂手同好做完整的介紹。
然後,我們來看看市場上各類型搭載了『支援第三方 IR』功能的機材,各自能有什麼樣的表現:
。來自『11 Rack』技術所發展的『Headrush Pedalboard』(https://www.headrushfx.com/products/pedalboa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Rh9iCLMYI
。這一、兩年 深受職業樂手所喜愛的高級實戰器材『Fractal AX8』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fractalaudio.com/ax8-amp-modeler-multi-effect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1HkpZCRnOw
。在軟題、硬體技術都獨樹一格的『Atomic Ampli Firebox』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atomicamps.com/amplifirebo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DDLYVNob8
。你不可能忽略的大牌 - 『Line 6 Helix』以及相關產品系列 (https://line6.com/helix/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GFaAuWWq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RrHwtNiT5I
當然!其他你想得到、而我一時還沒找到示範影片的例如『Hotone Ampero』(https://www.hotoneaudio.com/products/Multi_Effects/Amperos/2019/0220/309.html ),甚至『Kemper Amp』的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kemper-amps.com/ )、『Two Notes』的相關產品系列 (https://www.two-notes.com/ ),其實都能提供如上列示範影片所能呈現的音色能力 --- 這幾乎已經是市場競爭所不能忽略的主力戰區,只是前幾年,人們對於『IR』在吉他音色方面的應用,還只鎖定在『電吉他音箱箱體模擬』的這一塊;而現在,『木吉他琴體/麥克風收音模擬』的發展,大大地拓寬了『IR』這項技術在樂器演出的適用可能範圍。
除了上述這些動輒幾萬元的錄音室等級機材之外,在『幾千元』的入門型器材上,『IR』檔案的表現,其實也非常令人驚艷!譬如『 MOOER RADAR』(http://www.mooeraudio.com/product/Radar-51.html ) 這個微型效果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Mz06S5OS0
它在現場演出的『音色水準/攜帶便利/價格』的整體性價比,較之於那些錄音室等級的設備,可能遠遠超越這兩個級別的價位差距!另外,同級的競爭商品,例如『Hotone Omni IR』(https://www.hotoneaudio.com/products/Omni/Omni_IR/2019/0308/316.html )、『Nux Solid Studio』(http://www.nuxefx.com/show-7-277-1.html ),它們的價格都遠低於傳統木吉他 Preamp/DI Box 的市場價位,但提供的是更具競爭力的最新技術支援。
上列的器材音色示範,他們所取用的『軟體核心』- 『IR file』,很有趣的,幾乎都是網路上可以免費取得的共享資源 (我似乎在先前的文章張貼過下載連結);不過,也有一個範例使用了付費、版權專屬的產品 - 『3 Sigma Acoustic Impulses』(https://www.3sigmaaudio.com/acoustic-impulses/ )。這家公司的產品評價一直都不錯,我們可以看一下下面兩個示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L-sq2Hiz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fxFcy6BWA
由於我對於究竟『免費/付費』的 IR 檔案是不是有著神祕的水準差距感到非常好奇,因此上網以『10 元美金/每種經典琴款』的價位,購買了他們產品線上所有與木吉他相關的音色檔案 (其實,真的就是總數美金 100 元),實際測試的結論是 ---
岔開結論。話說~ 看完了上述的示範影片,其實,你應該已經對於『IR』可以有的聲音表現,大致有了七、八成的領會;那麼,你何必要親自來參加這個『IR 技術研討會』呢?
因為 --- 別人示範的音色,怎麼樣都不會是你的音色!吉他手都知道,就算是同樣的硬體搭配、同樣的參數設定,換了自己來彈,那音色感受就是不一樣!你一定要親自聽過、看到這整個的實務操作 --- 最好自己拿來彈過,你才真正知道這種技術是多麼的不可置信。
這次的技術研討會,我會帶著傳統與現代、價格兩極化的器材,用免費/付費的核心檔案,實際說明這其中的分別,以及若干我的經驗總結;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用你自己的琴,親身感受科技帶來的技術分野,而且~ 還可以認識其他的吉他同好 …… 我真想穿越時空,把二十幾歲還在耍白癡的自己,拽過來看看 2019 年的世界已經是什麼模樣了!
再過幾個小時、晚間 11 點,這個私訊通知的機制就結束了。下一週,我會說明整個活動的日期與執行細節,還請先前已經私訊過的夥伴們繼續關注相關的訊息喔!
在此之前,我真的建議一定要把上列的示範影片好好看過喔~
裡面有些音樂家的音樂性真的很不錯!
----------------------------------------------------------
註 1. 什麼是『DI Box』,以及它到底是個什麼作用呢?谷歌大神有一整個系列的詳細說明: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4%BB%80%E9%BA%BC%E6%98%AF+DI+Box&oq=%E4%BB%80%E9%BA%BC%E6%98%AF+DI+Box&aqs=chrome..69i57.8642j0j8&sourceid=chrome&ie=UTF-8
有音箱的樂器有哪些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2
前一回我們提到用『巨大音量』所收錄的電吉他,不論用幾隻麥克風來收音,我們在實際用途上,是將這些麥克風『們』合成為『一個 Mono (單聲道)』的吉他音色 (我們先忽略兩隻 Room Mic 所應該呈現的『立體聲畫面』),而這樣的音色,我們通常在執行錄音的時候,不論是 Clean Tone 或是 Drive Tone,都是不把『時間系』、『空間系』的效果器收錄進去的,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乾』的訊號 (Dry Signal)。
如果你想要用這種 Mono『乾』的訊號做出『立體聲 (Stereo)』的聽覺畫面,你可以有兩種處理選擇:其一,把這個 Mono Dry Signal 的內容,一模一樣地再彈、再錄一次,然後分別擺放在耳朵聽覺的左邊、右邊 --- 由於人所彈奏的音樂內容是不可能百分之百一模一樣的,而那些微小的誤差,譬如細如一隻螞蟻腿的時間差,或是兩次按弦力度不同所造成的音準差距,反而會讓我們的大腦因為感覺到『兩個些微差別』的內容,而產生了聽覺畫面的立體感。另外一種方式,則是將這個 Mono Dry Signal 經過一個有立體聲效果的時間系 (Delay)、空間系 (Reverb) 效果器,來讓你的『乾』訊號渲染成『溼』的立體聲訊號,這種處理方式,就非常趨近於這一週想要討論的『訊號乾、溼分離』的基礎模型。
但這第二種方式會有一個細節需要進一步討論:你送進效果器處理過的『溼訊號』,其實裡面會有『乾訊號』的存在,也就是說,你的乾訊號在這個處理過程中,音量會被『加總』放大;如果你希望原始的乾訊號音量不要被改變,那麼,你的效果器調整參數中,一定要有一個『Mix』選項,而且這個選項開到 100% 時,你應該只聽得到純的、溼的效果訊號 (也就是 Kill Dry Signal 的感覺),那麼,你的訊號線路應該會是:乾訊號一路、溼訊號視你所選擇的 Mono 或 Stereo 效果,而有另外的一路或二路來做各別的輸出,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訊號乾、溼分離』。
什麼時候你會希望用到這樣的訊號乾、溼分離的處理手法呢?其實,就認真的音樂製作來說,你應該每一次都要用這種觀念來處理你的樂器、人聲訊號,來得到比較細緻的混音調校結果 --- 相對於這種分離的觀念,另外一種手法就是將這些時間系、空間系的效果直接收錄在你所彈奏的訊號軌道,但一旦之後你希望去調整各個不同的樂器『定位深度』時,你會發現你幾乎沒辦法去做更精確的調整;而如果多項樂器或多把吉他都已經錄成了『溼』的訊號,整個音樂呈現的畫面感,非常容易給人一種『糊掉』的感覺,而且在頻率的修整上也會困難許多。
[一. 電吉他相關器材實務]_電吉他收音實例_02
早在八〇年代的吉他搖滾英雄們就發現,他們希望自己的音色要兼具『堅實的核心』與『華麗的效果』,所以不論在錄音製作過程或現場演出,他們應該都至少有兩顆以上的音箱頭與音箱箱體組合 --- 一組用來做主要核心音色,一組 (或一組以上) 用來處理效果的音色。這裡有幾個說明連結,可以讓你更具體地理解整個工作邏輯:
01. https://en.audiofanzine.com/sound-technique/editorial/articles/the-wet-dry-wet-technique.html
02. https://riffcityguitar.com/dan-micks-pro-tips-for-a-budget-friendly-wet-dry-wet-rig/
03.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wet+dry+wet+setup&tbm=isch&tbo=u&source=univ&sa=X&ved=2ahUKEwitoPbrxvHeAhUDa7wKHX89CY8QsAR6BAgBEAE&biw=1280&bih=952
特別在 03 的眾多圖例中,你可以很快地看出線路的連接方式。而這整個的線路連接中,你最需要注意的是用來做出『訊號分流』的 『ABY Box』(譬如這裡列舉說明的:https://reverb.com/news/5-awesome-abys-for-your-routing-pleasure ),因為這個小小的週邊設備,才能讓你堆疊出後面華麗的效果畫面。
這次我們在錄音室所採用的基本組合,是用 Bogner Shiva 212 音箱做為核心音色平台,吉他手的吉他連接到他效果器盤上『動態系』(Compressor, EQ, Filter 類型的效果器)、『破音系』之後,進到 Bogner Shiva,然後由 Shiva 的前級端 Send 在此之前的訊號到 ABY Box --- 我們用了很簡單的 Zoom MS-70CDR (https://www.zoom-na.com/products/guitar-bass-effects/multistomp/zoom-ms-70cdr-multistomp-chorus-delay-reverb-pedal ) 但 By Pass 它所有的效果。因為它的 Stereo Output 可以讓我從一個輸出就直接接回 Shiva 的後級輸入 (Return)、另一個輸出可以接到吉他手效果器盤的 Delay、Reverb 效果器,做 Stereo 的輸出,進入到另外一組的 Stereo Power Amp (Mesa Boogie 20/20),然後連接到一個可以切換成 Stereo Input 的 412 箱體,來做出一個很完整的乾、溼訊號分離的錄音設置。
看起來似乎很複雜的接線,但只要你理解基本的『音箱頭 Send/Return』工作順序,其實就很容易理解這種後續推衍出來的線路邏輯。這樣的好處是:如果我現在想要做出一個很迷幻、很虛無的音色,我可以單純只收錄完全沒有『乾訊號』的『濕效果音牆』;反過來說,我可以在非常迷幻的效果色彩中,仍然讓我的主體『核心音色』維持著非常清楚的顆粒感 --- 不論它是 Clean Tone 或 Drive Tone。
如果你真的實地試著連接這些器材,你很可能也要去注意一下各個器材之間的訊號阻抗是否配對正確;同時,你會很意外的發現,用做『溼訊號』的後級放大,其實音量根本不必開得很大,效果就非常清楚了。在接連錄了幾天之後,我也很意外地注意到,如果你希望『溼訊號』可以更『乾淨華麗』,其實,用『晶體後級』可能比用『真空管後級』還更能達成需求。
再一次,請不要問我這樣去收錄電吉他的音色,有沒有實際的意義;我覺得它真的有『超過心理層面』的意義,雖然消費者不見得覺得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如果你聽過這些器材真實發出的音色,至少你在音色的審美觀上會有一種基準的養成;即便日後你可能不見得都能用最理想的方式來錄音,你在調整你手邊現有的數位模擬器材時,也會有比較明確的調整方向。
因為,你知道什麼是什麼了。
在之後的相關討論,我們就要『重回人間』,看看我們在自己的家裡或工作室,究竟有哪些『應變策略』,來讓夜深人靜卻又很想練琴的慾望可以在不打擾任何人的情況下有效地達成;或是~讓我們沒什麼預算的音樂製作,可以有機會再美好一些!
有音箱的樂器有哪些 在 Bai Tone白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帶大家到一間超級好逛的樂器行!不管是要買錄音周邊、表演器材以及各式的木吉他、電吉他這邊應有盡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賣哪些東西吧!
爵士樂器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azzmusic168/
訂閱我的YOUTUBE:https://goo.gl/dSyHNt
按讚我的粉絲專業:https://goo.gl/KjtLWq
追蹤我的IG追生活:https://goo.gl/cukw3s
抽獎辦法:
活動已結束 感謝大家!
【樂器哪裡買?】帶大家到優質的樂器行走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CA4UxbMW0IhaCUCz9GQSL
【懂吉他】各式吉他開箱或比較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uGpaft0YRL6w6j8cVB6VNa
【懂音箱、Pick up】各廠牌音箱、拾音器介紹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un-GIgn07XqYb9sEUiKuNe
【懂器材】其它的相關器材分享都在這啦!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qNaVMbcl4njnJ4QkjoJVj
【懂生活】想更了解我們?家庭、小孩、日常生活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tlW80EcNDkV5jEkLjwLKem
【懂玩具】男人的浪漫、兒時的回憶,玩具開箱!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t1iaH-qUbk2zWwu4LesuIO
【好琴,要懂得分享!】各廠牌吉他的視聽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v7f10xO1jXitNTZ1RRCEdF
【談彈吉他】各種的吉他討論都在這喔!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CeyqmoGXOuT3PqKM6ZNofKw7B9bztub
#樂器哪裡買
#抽吉他
#發燒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