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長 #顏慶章 先生說過他的一個親身經歷,1996年他才剛調任財政部政務次長,就先後三位證券商負責人向他反映,#國稅局 依財政部「#解釋函令」,核定業者的年度應納稅額,竟然超出會計師所查核簽證全年獲利總額,當時大多數業者不僅無力繳稅,也繳不出二分之一的稅額去提「#訴願」,一些董事長面臨因欠稅被限制出境。他說,這一紙賦稅函釋差點讓台灣金融崩解。若非當時他即時處理,並溯及適用,鏟除相關業者兩年多的夢魘,他估算很可能在一年後,約當 #亞洲金融風暴 的同時,台灣票券金融公司與證券商,會因繳不起天價的稅金而一一倒閉。很可惜後來的財政部長無人延續他即時導正謬誤的做法,所以至今種種不合理的課稅手法依然存在。
「僭越職權」、「恣意任定所得性貭」、甚至只要跟欠稅人或欠稅公司沾上邊就會被「升等」為納稅義務人,種種違法課徵的手法不勝枚舉:爭議長達二十多年的太極門案,教育部多次表明太極門不是補習班,國稅局卻置之不理,依然以補習班成本費用率進行核課;歸國學人葉揚春,經濟部說他的股票是「技術入股」,國稅局卻說是「薪資所得」;還有補習班沒買成的吳沛純小姐被「升等」為納稅義務人,公益律師黃文皇原本只是幫政府處理抛棄繼承案件,結果也被「升等」為納稅義務人。
#稅災 #納保官 #殺雞取卵 #橫徵暴斂 #獎金
【投書】人民也需要官員的人道關注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OxLeNj
會計師查核英文 在 蔡壁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揪康友弊案元凶_啟動跨國司法互助_反洗錢!
針對康友掏空淪為史上最貴壁紙一案,我於13日時指出,康友前董事長黃文烈大量出脫持股、捲款濳逃,政府應啟動跨國司法互助,並且透過跨國洗錢防制管道,向全球反洗錢網絡通報,協助台灣投資人扣押或凍結,嫌犯在海外的不法資產。
220億的資金、1萬多名投資人的損失,對於康友投資人的損失,主管機關除了丟給投保中心外,原負責人黃文烈的行蹤,至今未能掌握,沒有看到其承擔更多責任的作為,除向全球反洗錢網絡通報外,還應向中國政府要求兩岸司法互助,以便將中國籍的高層繩之以法。
現在兩岸關係不好,政府向對岸提出要求,常常已讀不回。兩岸金融犯罪,就是趁著這個空隙,犯罪還能逍遙法外,讓受害者求助無門。
金管會和證交所目前提出的長期方案,都不出9月8日「重申強化第一上市公司監理措施」的四大面向。但是這家蓄意詐騙的KY公司,負責人敢公開扯謊「不知大量出售持股會影響股價」,證交所要公司增加開法人說明會的頻率,有一絲防弊效果嗎?
依據中國證券交易相關法律,中國公司負責人出脫持股受到3個月內僅能出脫1%持股之限制,然而中國KY股來台第一上市卻不受此限制,採用的是台灣股市一般公司較寬鬆的規定。康友前董事長黃文烈才得以大量出脫持股,並將獲利捲款而逃。金管會卻以「股東權利似乎難禁止」為由,放任黃文烈大量出脫持股。
此外,證交所說,外國監理實務「要求公司委任證交所指定之會計師,替代證交所派員實地查核」。而證交所於本案至今,是否有再次派會計師進行查核?若有,證交所指定之會計師為何人?查核結果如何?
因此,金管會和證交所根沒有了解「#舞弊鑑識查核」(Forensic Audit) 和財務報表查核(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之間的差異,舞弊鑑識查核要由不同的會計師團隊來進行才有意義,性質是針對公司舞弊與不當行為進行查核,包括交易細節、員工和營運狀況、抽點廠商供應商的真實性,但金管會裁處會計師的事項,都只是財部報表查核的方式,把責任過失全部甩鍋給會計師意圖明顯。
金管會只把康友-KY當作「一般正常上市公司」疏於防弊,投資人也視為績優股而受害;但中國KY股的特殊性,不能只適用台灣可實地查核的一般公司同一套規定,而必須更嚴謹。
我在此呼籲金管會和證交所,應確實研議「#三層防弊」的可行性,拋棄本位主義思想,傾聽投資人的聲音,完善我國證券交易監理制度,保障投資人權益,重建資本市場信任,才能達到蔡英文總統「#亞太金融中樞」的政策目標。
會計師查核英文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749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香港菁英「用腳投票」會落腳台灣?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 港人對未來更悲觀,參與抗爭的青年、商業菁英、學術文化工作者,越來越多港人「用腳投票」,「大江大海」式的移民故事各自指向世界不同角落。
在新的香港移民潮中,台灣又有哪些誘因與利基吸引香港專業菁英來台?
〉扁馬英三朝共業,小英正面迎戰美豬的盤算
府內人士透露,這次行動由總統蔡英文全程主導,
她除了充分發揮快又準的決策模式之外,更嚴格要求過程中「不要出現任何意外」。
〉全代會拱馬壓朱,黨內重評估江啟臣手腕
江啟臣近來飽受挫敗、撐持黨務看似力不從心。
但他竟能把一場可能終結自己領導威望的黨代表大會,消解成行禮如儀的取暖大會。
〉詞神林夕為何離港來台?
除了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林夕是另一位移民台灣的香港文化菁英。
留在台灣仍心繫香港,他說:「人在台灣,彷彿對不起香港。」
〉AIT向國防部討債百億,只因台海緊張國軍頻出動
近年美中拉高對抗強度,頻繁「路過」台海相互角力。
國軍伴隨緊急出動及監控,導致作業維持費「破表」,AIT更發出討債公文。
〉王金平赴海峽論壇能否會汪洋,國共默契指標
江啟臣原對「九二共識」態度游移,但國民黨全代會兩岸論述保留了這幾個字。
北京買不買帳?就看王金平這次參加海峽論壇的待遇如何。
〉王毅訪歐踢鐵板 「魅力外交」魅力盡失
美國務卿龐佩歐遊說歐洲盟友,中國也派出楊潔篪和王毅發動外交攻勢。
王毅歐洲行卻沒能拉攏到盟友,反而因強硬態度驚醒歐洲。
〉不只800億,買魚叉機會成本達2900億元
如果將採購魚叉的八百餘億元改為採購國產的雄二,
轉化成國防自主產業,初估至少能帶動二九○○億元的國內經濟產值。
〉美國不再戰略模糊,台灣還能兩邊押寶?
美國過去的戰略模糊策略,讓台灣政府長期採取「避險」策略。
如今美中霸權爭奪戰白熱化,台灣還能維持舊策略嗎?
〉康友董事長掏空失聯,會計師先挨告
為何出事是先告會計師?康友表示,會計師每年收取九百多萬元,卻未善盡查核之責。
另外,令人費解的是,不見有康友股東出面要求追究獨董責任。
〉「令和大叔」菅義偉執政,維持「親美抗中」格局
菅義偉對外政策應會延續安倍路線,「親美抗中」大方向也大致確定。
他上台後,最棘手的對外議題不是對美事務,而是習近平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