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經營餐飲業的朋友來訴苦,劈哩啪啦抱怨了一大串,從跌落的業績到員工到政府。很不巧,我這陣子剛好處在對時間敏感的狀態裡(有正事要做)對方抱怨到後半段本人徹底失去耐心😒
「你有思考過解決方法嗎?」我問
「怎麼可能有解決方法⋯⋯」
對方講到這我關掉了對話窗,決定不再浪費自己時間。
手邊有本剛看完的書「ここじゃない世界に行きたかった」(想去這裡以外的世界)作者目前居住在紐約,其中有篇就是紀錄紐約飲食業者奮鬥的狀況。
以下內容、翻譯擷取自上述書籍
由日本人經營、名為Dr.Clark的北海道料理店好死不死選在2020年3月的曼哈頓開張。開張儀式兩小時後州政府就頒布了禁止店內飲食宣言(還有誰比這家餐廳倒楣🤪曼哈頓房租世界第一貴吧)經歷了地獄般的四五月之後,六月份州政府終於開放了室外飲食。
夏天在紐約outdoor也許還能忍耐,可是到了冬天,下雪冷死人的室外溫度絕非舒適飲食環境外,11月份第二波疫情來襲也讓出門的人更少,對商家來說毫無疑問是雪上加霜。
看到這裡大部分業者都會舉白旗了吧
究竟該如何起死回生?進入下一段之前大家也可以腦力激盪一下💪🏻
經營者因為是北海道人,北海道緯度可是比紐約還高,換句話說應對低溫應對下雪環境,北海道人最擅長了😏
很快的,他們想起北海道家庭必備品的こたつ(暖爐桌,如圖)
將家鄉的暖爐桌空運來紐約如何?
不到兩週,Dr.Clark這家餐廳已經在室外布置好溫暖用餐環境,客人入座暖爐桌之前得先脫鞋,對於進他人家門都不愛脫鞋的美國人來說,這種異文化用餐style反而顯得相當新鮮,很快就引起話題。
客人回籠、媒體報導帶來業績之外,其他餐廳知道有暖爐桌這種好東西也紛紛向北海道暖爐桌業者下起訂單。
絕望環境中竟然可以創造出這種雙贏局面!
有些人會成功,是因為發生問題時傾向將資源(時間人力金錢)先花在解決問題而非怨天尤人,或痴等政府補助等方向上。
附帶一說,文中Dr.Clark這家餐廳命名由來就是William Smith Clark,克拉克博士有北海道開拓之父之稱,對於當地農業及教育有莫大貢獻。乍聽之下各位也許不知道他誰,但你一定聽過克拉克博士的名言「Boys, be ambitious」(少年要胸懷大志啊)❤️
世界上所有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陷入困境的朋友請不要氣餒,有時候大家需要的其實不是互相取暖,而是解決問題的靈感🤓
照片引用自nyc.eats.outside
是紐約克拉克餐廳的冬季室外用餐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Life Lab - Make Life Bet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曼哈頓蛤蠣湯"湯名的由來為何? 保持蛤蠣美味的處理方式? Titan老師在此集節目中將告訴你喔 擅長義法料理的Titan,在第二季的節目中,將教大家一系列做法簡單的創意料理,也會在節目中分享許多做菜的小技巧及觀念,精彩內容,敬請鎖定第二季品味節目喔!! 節目內容相關資訊,請至Life樂生活官...
「曼哈頓由來」的推薦目錄: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林益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Life Lab - Make Life Bet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經典調酒、教父調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經典調酒、教父調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國際語文中心- 「地方媽媽」local mom一詞的由來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Manhattan曼哈頓【經典調酒101】#No.2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調酒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調酒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調酒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曼哈頓由來 在 張維中。東京模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去過兩次時代廣場,但是沒在那裡跨年過,也不會特別想去那裡跨年。
事務所裡的日本前輩川桑,年輕時曾跟剛結婚的妻子,展開過一段長達三年的環球旅行。「環球旅行」或「環遊世界」這詞彙好像很久沒聽到過了,記得以前曾經風潮過一陣子,如今忽然聽到竟感到有些陌生,甚至忍不住上網查一下,懷疑是否使用正確。總之,在環遊世界這詞彙一說出口,還是件很令人(或者只有我?)嚮往的年代,川桑的其中一站,就是去時代廣場跨年。
他曾告訴我,一輩子很應該要去那裡體驗一次跨年。他分享經驗談,告訴我該如何在那一天從百萬遊客之中脫穎而出,順利擠進時代廣場上最好的位置,同時還提點我必須仔細準備好的注意事項。
「會場只進不出,所以你連想上廁所都不能離開。一走,就回不來了。必須包紙尿布,」川桑說:「要是真的想小便了,至少不會尿褲子。」
在攝氏零下的寒冬中,他的秘訣是腹部要貼滿一圈暖暖包。
「只要你的肚子是暖的,就不太會想尿尿。」
我光是聽到這裡就知道這招對我絕對沒用。還好我本來就沒想去時代廣場跨年,因此接下來也就沒問他該如何挑紙尿布了。
雖然我沒想過要去時代廣場跨年,但卻曾經很憧憬去到那裡。
●相隔十八年的舊地重遊
第一次踏上時代廣場是在大學的暑假。那年夏天,跟朋友報名了紐約郊區為期兩週的英文課程,但想也知道學英文只是個幌子,因為那年代役男出國很麻煩,唯有透過這方式才比較簡單,而且學校提供宿舍,經濟實惠地解決了前兩週的住宿問題。每天中午課一結束,我們就從郊區往曼哈頓市中心跑,兩週後課程結束,直接搬去中央公園哥倫布圓環附近的YMCA,又待上兩週。前前後後在紐約居遊了一整個月,非常奢侈的時光。
直到現在仍清楚記得,第一次站在時代廣場上的感受。原來,傳說中的國際大都會就是這個樣子啊!我在心中讚嘆。大城市的繁華氣味生猛而新鮮,不夜城的霓虹光彩奪目,一下子就擄獲了人生正在起飛,尋找風向的自己。
那一年我才二十歲。去紐約完全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所有的事物在涉世未深的我看來,一切飽滿驚奇。在智慧型手機尚未誕生,社群網站也不發達,全球化更尚未吞噬各地的年代,紐約和台北在各方面來說,都相差得很遠。沒有網紅和旅遊達人事先暴雷,在第一手的親身體驗中,那是一個好容易就能獲得嶄新體驗,並刷新價值觀的時代。
第二次再踏進時代廣場,一眼瞬間十八年。世紀的數字往上跳,我從後青春期邁向中年。生活的據點搬遷至東京,另一個常被人稱羨的繁華都會。這些年走過的國家,見過的世面開闊許多,再回首時代廣場,沒有過往處處驚喜的震撼,更多的是時光對照的感觸。
Time Square的緣由來自於《紐約時報》,照理說應該中譯成「時報廣場」更為貼切,但說成「時代廣場」也積非成是成定案。我倒是喜歡這個將錯就錯的翻譯,因為這裡真的記錄著跨越好幾個時代的歷史記憶,無論是世界的、紐約的,或是遊客的。像我這種跨過青春時代,隔了十八年還有幸舊地重遊的旅人,時間感自然不在話下。
在廣場上邊走邊看,那些賣著大同小異的紀念品店,印著NYC卻都不是美國製的T恤、磁鐵、馬克杯、地標裝飾品或筆記本,年輕時真是買了不少,但這次卻一間也沒進去逛。把省下的錢多吃一餐美食,多買包咖啡豆,身心愉悅了最實際,還不會造成囤積的負擔。這算不算是一種長大了,成熟的證據?
頂多就是拍拍照吧。從前擔憂膠卷底片不夠用,很困擾,拍得錙銖必較;現在是一不小心就拍太多了,也困擾,回旅館後得花時間篩選出滿意的一張,修圖上傳。
●時代變化中更迭的廣告招牌
時代真的不同了。佇立在時代廣場,三百六十度環顧視野,想起那個懸在外牆上冒著煙的日本合味道杯麵,不知何時已被時光吞沒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來自韓國和中國各行各業的廣告。
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投放廣告,當然所費不貲。據說時代廣場出現的最高廣告價格記錄,是Google曾租下一面約八層樓的廣告牆,一個月耗資近七千萬台幣。就算比較邊緣的看板位置,平均的刊登「一般價」大概兩週也要台幣五百萬。
在最精華位置的廣告,因費用高,出現的多還是知名大廠商,不過,環繞在核心位置周圍的小廣告,這幾年開始讓時代廣場的廣告風格大為轉變。
有很多中國廣告代理商買下小塊螢幕的廣告權,再以五到十秒為單位,宣稱只需五萬台幣左右就能登上時代廣場,薄利多銷給中國境內的客戶。這些客戶刊登的商品,不是針對美國人的,有些甚至根本只寫中文,目的只是過水加持罷了。影像傳回中國國內,可宣稱是榮登時代廣場的人氣品牌,最終是為了內銷。
另一種近年來出現最多的廣告,是中國粉絲集資為偶像慶生的廣告。粉絲不願自己鍾愛的偶像輸給其他人,自掏腰包大打廣告戰,也算是強國奇聞。途經的幾個西方遊客抬頭看,問彼此那些人是誰?沒人答得出來。一臉茫然,名符其實寫滿了黑人問號。
從前靜止不動的霓虹招牌,現在是一個比一個尺寸還誇張的LED螢幕,炫目的畫面不斷抽換,活像人生的走馬燈。記憶中,當年夜裡最閃亮的招牌,該屬維京(Virgin)唱片行或是華納兄弟商品店吧,如今已不見蹤影。
時代變了。以前曾流連在維京唱片裡,試聽過許多稀奇古怪的CD唱片,現在拿出iPhone就能在串流音樂平台上隨時隨地找到想聽的歌。
●時代洪流中的STRAND BOOKSTORE
時代怎能不變呢?唱片行一間又一間的消失,CD一年恐怕也沒買到一張。倒是更古老的書籍,賣紙本書的書店,雖然在視聽媒介的列強環伺下亦是奄奄一息,但似乎還比唱片行的下場好一點。只是書店不能只是賣書而已了,得靠兼賣各式各樣的商品來補貼營收。特別是知名的老書店,針對前來朝聖打卡的遊客,走進書店或許不會買多少書,但至少做些印著書店名稱的原創紀念商品銷售,也算雙贏的皆大歡喜。
其中,1927年創業的「STRAND BOOKSTORE」是紐約最具代表性的獨立書店,最初座落在紐約第四大道上,後來搬遷至靠近Union Square的地方。因歷史悠久,聲名遠播,過去除了賣書收益以外,還能依靠舉辦講座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購買紀念品營生,然而二〇二〇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遊客和顧客同時歸零,一度陷入存續危機。紐約愛書人聽聞慘況,在推特上發起拯救STRAND BOOKSTORE運動,在疫情中戴起口罩去買書,店門外出現難得一見大排長龍的感人場景。
第一次去紐約時,去的多是像「Barnes&Noble」這類型的大型連鎖書店,第二次造訪時,則特別喜愛走訪獨立或二手書店。STRAND BOOKSTORE自然也在我的行程中。書店從裡到外的裝潢,有著一張樸實的臉,不因為其外表過度亮麗而搶戲,將書店的主角身份,還給書籍本身。一間幾乎看來像圖書館風格的書店,在台灣或日本,已經愈來愈少見了。愛書人來這裡不是為了「逛」書店,而真的是找書和買書吧。
慚愧的是旅人的我,多少也是抱著朝聖之心而來的。確實最終沒購入任何一本英文書,只好買些書店印製的書袋和明信片聊表支持心意。
STRAND BOOKSTORE跟其他知名的書店一樣,在店內販售印著店名的原創商品,滿足粉絲和慕名而來朝聖者。從書袋、背包、托特包、小包到筆袋等,竟多達一百五十款以上,絕對是我見過擁有最多原創商品的獨立書店,真是徹底善用了它的響亮名聲。
●時代的風潮
老書店要闢出新的生財之道,否則很難存活下去。於是,在時代廣場上最醒目的位置,STRAND BOOKSTORE開了一間名為「STRAND KIOSK」的小攤位。店開在這裡,客層目標當然不可能是愛書人。針對觀光客的口味,小攤位上擺滿紐約的旅遊紀念品、明信片和地圖,當然也有他們書店的原創商品。不過在這年代,有了Google Map誰還會買地圖呢?而明信片想必也很少人寄了。至於書,還是有的,在攤位一角靜靜躺著。倘若真有觀光客佛心來的挑了本書買,對書店來說當然也是好事,雖然駐足腳步的人,大多還是為了挑一雙印著紐約的徽章、衣服或襪子。
然而,有人並不喜歡這個光景。大半輩子都居住在紐約的幽默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在Netflix紀錄片《假裝我們在城市》裡曾踏上時代廣場。愛書人的她,在「STRAND KIOSK」攤位前感慨萬分。
「你覺得把書帶進時代廣場這樣公平嗎?我覺得這樣對書不公平。」
在鏡頭前,弗蘭毫不客氣地質問攤位上的店員。
「嗯……妳說得對,不過書本沒有發言權。」店員尷尬地回應。
弗蘭認為在觀光客才會流連的時代廣場中央,你擺了一個書攤卻沒辦法賣書,只賣T恤什麼的紀念品,對於書來說真是一件傷人的事。
「我們賣很多袋子……我們也有賣書。」店員試著辯解。
愛之深責之切。對於從小到大,只要書一不小心失手掉在地上,撿起來就會立刻親吻書本的弗蘭而言,一切的情緒只是因為她真的愛書,愛STRAND BOOKSTORE,不忍一間書店淪落到時代廣場變成觀光土產店。
可是,世界總以我們難以預料的方向變化,許多事雖然不那麼甘願,但為了維持下去,也只能夾縫中求尋改變而做了。
就像誰會知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一百一十四年來,時代廣場會首次遭逢一個沒有任何遊客在場的跨年之夜呢?既然不願停辦,那麼也只好順應時勢而改變,用線上倒數計時的晚會,繼續維持傳統。
因業務之需,搬回到和歌山鄉下的前輩川桑,不知道在網路上看見空無一人的時代廣場跨年夜,心底會湧起怎麼樣的回憶與情緒?我忽然間想到他。同時我也在想,歷經一場疫情之後,即使在國境解封的未來,我和時代廣場的距離也將愈來愈遙遠了。
世事無常,時間太少,世界太大,我還有更多該去而未去的地方。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自己重返時代廣場,在夜裡,抬頭看見四周的廣告螢幕,播放著我相隔十八年的兩次曼哈頓旅行畫面。
我看得正起勁,可是不一會兒,時代廣場突然大停電,陷入一片漆黑。再度恢復光源時,廣告招牌全被替換成陌生的面孔,那些粉絲團為偶像集資的廣告。
我離開時代廣場,忍不住又回首看了一眼。
螢幕中青春的臉孔閃爍著,彼此交錯,在時代廣場上誰都想要領一個時代的風潮。我仔細辨認了一會兒,卻覺得看久了全太相似,像一個模子打出來的拓印,不斷重複轉印,直到漸漸失去了清晰的輪廓。
★更多照片請點選連結 https://wp.me/p6anwi-OJ
#旅人的形狀 #如果可以再出發
#世界 #紐約篇
#新文首刊
#張維中散文
曼哈頓由來 在 林益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球疫情嚴峻,台灣的跨年晚會一個個禁止民眾入場了,改成線上直播!防疫最後一哩路台灣一定要守住!明天早早回家陪伴家人,也可以收聽益起看世界x 故事 story studio 合作的跨年podcast 故事趴!
我最神往的跨年,就是紐約Time Square 的跨年晚會!可惜求學時代一直沒去成,今年應該可以在線上跟大家一起迎接水晶球倒數!在不能出國的此時,台灣正歷經寒流,七、八度的冷空氣迎面撲來,又喚起熟悉的記憶,不禁想念起曼哈頓令人懷念的冬天!
本集是跨年特輯!我們邀請 故事 Story Studio 的小編芋頭和彥伶,和我們一起舉辦「故事趴」,分享新年的歷史以及彼此的跨年經驗。
首先我們從全球最盛大的時代廣場跨年開始說起,講講時代廣場報時球球落下作為倒數儀式的由來,益如也分享當年自己在紐約讀書,曾經也想參加跨年,卻因為沒有「包成人尿布」只好敗興而歸的趣事。
芋頭和彥伶也拿出歷史專業,和大家分享「元旦」的由來,以及台灣人從過舊曆年,到也跟著一同慶祝新曆年的過程,以及各國過新年的習俗與歷史事件。
而分別生於不同世代的三個人,也分享了彼此對於跨年的記憶,以及對2020過後,未來的想像。
*小補充*
中華民國與東加王國在1972-1998年有官方外交關係。
▲本集焦點:
(00:00)全球最盛大!時代廣場跨年由來
(08:02)益如的時報廣場落跑記
(11:20)「元旦」的由來
(11:53)台灣人真硬骨!被罰錢也要過農曆年!
(17:03)80年代興起的台灣跨年風潮
(11:54)內壢人彥伶表示:跨年在家最舒服啦!
(21:18)芋頭的跨年陰影QQ
(21:15)跨年看日本紅白!除夕看台視紅白!
(25:11)嗚~~~基隆漁船跨年會鳴笛
(26:08)第一道曙光!跨年聖地東加王國
(27:00)奧地利新年早晨 用音樂會配早午餐
(27:55)各國的跨年特色菜
(28:35)2000年你在幹嘛?記得千禧蟲危機嗎?
(31:26)彥伶:作為90年代小孩的心聲
(33:39)日本昭和天皇簽署人間宣言
(38:32)100年後的人們,會怎麼看待我們呢?
▶《益起看世界》Podcast版:每週四上線
▶《益起看世界》電視版:每周六21:00 台視新聞台首播
▶《益起看世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tvglobalinsight/
《益起看世界》Podcast 🌏
在 ITunes 上收聽:https://lihi1.cc/RkR1V
在 Google Podcast上收聽:https://lihi1.cc/Awqia
在 Spotify 上收聽:https://lihi1.cc/YW4SE
在 SoundOn 上收聽:https://lihi1.cc/WJBm5
在 Firstory 上收聽:https://lihi1.cc/2YmFC
在 KKBOX 上收聽:https://lihi1.cc/x93ZZ
#storystudio
#益起看世界
#台視新聞
#happy2021
曼哈頓由來 在 Life Lab - Make Life Bet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曼哈頓蛤蠣湯"湯名的由來為何? 保持蛤蠣美味的處理方式?
Titan老師在此集節目中將告訴你喔
擅長義法料理的Titan,在第二季的節目中,將教大家一系列做法簡單的創意料理,也會在節目中分享許多做菜的小技巧及觀念,精彩內容,敬請鎖定第二季品味節目喔!!
節目內容相關資訊,請至Life樂生活官方網站與Facebook查詢
官網: http://www.happytolife.net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happytolife
任何未經授權之公開播送、散佈、剪輯改作本節目等行為皆嚴格禁止,且需擔負法律責任。
版權所有: 渼利鏵國際有限公司
This video is Copyrighted and not permitted for any public or commercial use unless obtaining a written consent from MerryWow Ltd.
Copyright © MerryWow Int'l Ltd.

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經典調酒、教父調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曼哈頓由來 在纽约曼哈顿的由来_百度知道的討論與評價 ... 早在16世纪的时候,荷兰人灌醉了当地印第安人,用了24美金从他们手上买下现在的曼哈顿岛。当那些印第安人发现的时候 ... ... <看更多>
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國際語文中心- 「地方媽媽」local mom一詞的由來 的推薦與評價
「地方媽媽」local mom一詞的由來,看完再決定妳要不要用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601/3419715/ ... <看更多>
曼哈頓由來 在 曼哈頓由來、經典調酒、教父調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曼哈頓由來 在纽约曼哈顿的由来_百度知道的討論與評價 ... 早在16世纪的时候,荷兰人灌醉了当地印第安人,用了24美金从他们手上买下现在的曼哈顿岛。当那些印第安人发现的时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