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號印刻文學
《那些金色時刻》胡晴舫
大概因為太常搬家的緣故,我時常揣摩死亡的意思,並不是指人死了之後所進入的永恆黑暗,而是一個人離開之後的世界,應該就像一間搬空了的公寓,很快又有新住戶入駐,之前那個人生活過的痕跡完全抹去,無所殘留,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我也常想,為了避免發生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情形,最好自己動手,先把不想被其他人看見的東西早點清乾淨,千萬不要留下什麼令人作嘔的日記或任何會惹來奇異眼光的惡趣味物品。每回收執行李時,我都在想像自己的死亡,從別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身後,只覺得驚悚,便有急迫感想要事先處理我這個人用一生累積而成的物品。真的是什麼都帶不走啊。在別人眼中恐怕皆是垃圾吧。連回憶我也很少認真去整理,沒有後代的人不會去規劃要留下什麼遺產,因為無人在意。
全球疫情發生,突然就不用搬家了,新聞每天報導著各地的確診數字和死亡人數,我腦海裡卻出現一間又一間公寓,不是淨空了的那種,而是內裝舒適,細節講究,裡面裝滿了照片、碗盤、內褲和球鞋,還有盆栽,代表了主人對生活的想像。什麼都不捨得丟,任何想要收藏的心思無非是一種對美好生命的眷戀吧。那些我因為不想變成「令人討厭的松子」而趕緊扔棄的累贅物品,突然變成過去鬼魂似的東西,從心底慢慢浮現。
也開始時常夢到當時在東京的生活。表參道底,青山道口,有一間麵包店叫「安德森」,每天我去那裡買日常需要的麵包。店家每日開門,假日也罕見休息,推門進去,香氣四溢,架上擺滿各種形狀的麵包糕點,口味各一,閉眼隨便挑,都不會錯。之後,沿著根津美術館長長白牆,提著各色新鮮蔬果,慢慢走回家。東京的晴空總是很高,空蕩蕩,一片乾淨。我買麵包時買得那麼漫不經心,好像春天該有櫻花、夏天該有菖蒲、秋天該有紅葉、冬天該有皓雪一樣天經地義,邊走邊皺眉頭,以為自己在思考(但我現在想不起、因此肯定根本不重要)什麼關鍵的人生命題,我真正未曾好好深思的是這幅簡單的生活畫面,背後該有多大的集體心力才有那樣美好如童話的街角麵包店,散發暈黃燈光,折射出溫潤的麵包光澤,讓一個普通不起眼的平凡人不須特別擎香向上天祈求,就能安安穩穩地隨時有美味麵包可食。也該有多大的幸運,世局如此靜好,麵包店能夠天天按時營業,扭開水龍頭就有熱水、開窗就有綠蔭鳥鳴,不愁沒咖啡喝,電鍋有香噴噴的白米,生活平穩如在鐵軌上行駛,悄悄不受打擾——像是瘟疫。
我搬離東京那麼久,安德森也已經關門了。這些年之後,這間麵包店突然回到夢裡,推門進去的手感仍記憶猶新,麵包出爐的芳香盈鼻,一時不知那是何時的事。帕慕克小說《純真博物館》的第一句話,「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而我卻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能夠守護這份幸福嗎?一切會變得完全不同嗎?是的,如果知道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我絕不會錯失那份幸福的。在那無與倫比的金色時刻裡,我被包圍在一種深切的安寧裡,也許僅僅持續了短短幾秒,但我卻年復一年感受著那份幸福。」
帕慕克描述的是愛情。對我來說,那間麵包店成了金黃色幸福的意象。當時仍算年輕的自己,雖無恆產但生活無憂,住在美麗豐饒的街道,周圍大部分人皆溫和有禮,就算我言行不當了,都願意包容我的失禮,那時候最大的煩惱似乎就是自己這個人如何安身立命而已。當然是回不去了。時空已逝,店家已換,這個人恐怕也變了不少,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事態凌厲地,一下子阻隔了所有時空的延續、交換、流動,再無任何可能回去行走原來那條街,收集過去的足跡。
當瘟疫變成一種日常,那間麵包店卻回到我的夢裡,顯得如此不真切,不像是這輩子發生過的事,不是如隔三秋,而是恍如隔世了。我已不相信自己曾經擁有那般金光閃閃的日子。夢中滑過時,好像在看串流平台上的韓劇,有種作戲的不真實,不屬於現實,更不屬於自己。
如果當時很快便覺悟,如此幸福不但有盡頭,不會再現,甚至連舊地重訪都不可能,當時的我會不會過得不同?我會不會一樣很快將之藏在回憶的深處,很少向別人提起?日子的盡頭是死亡,人類因為死亡的逼視,才會去思考生命的意義。
住在東京時碰上日本觀測史上最大地震,隔日福島核電廠傳出災情,周圍空氣頓時顯得可疑,本來用以維繫生命、最自然不過的呼吸變成幾近自殺的行為,家中門窗緊閉,戶外不宜久留,出門一律長袖長褲,戴上口罩,速去速回,商家架上貨品一下子淨空,因為災情,補貨變得困難,礦泉水、衛生紙等民生用品限購每人一日一件,那時候的心情就是每天怎麼驅吉避兇地活著,如何取得可靠的水源、上哪裡買到必要的民生用品,但究竟要怎麼呼吸到新鮮空氣,避免與死亡正面衝突,內心其實一點把握也沒有,只能多方收集資訊,觀察周圍的其他人怎麼做,當時心裡默默猜想,可能所謂的戰時生活就是這樣子,物資吃緊,個體的命運與集體綁在一起,人只能想著如何維持吃喝等基本生命功能,努力保持心情平靜,無法做任何長遠的打算。
當自己屬於捲入重大歷史事件的無名大眾行列,特別會明白自己與一棵樹、小狗、石頭沒什麼差別,我們存在於宇宙的方式是一樣的——思於此,寫作這件事其實也難免顯得有氣無力。
就某個層面來說,此時全球爆發疫情也是大自然的反撲。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一個強大的物質帝國,肆意掠奪資源,強力架構起一套豐饒便利的生活方式,人類一代代出生,不僅要健康長壽,且拒絕老去,那些日常慾念無時無刻不在製造億萬頓的塑料、萬年不滅的核廢料,城市面積不斷擴充,無用產品被當作資本燃料不斷被製造出來、淘汰、變成無法回收的垃圾,污染整個地球生態,對生命的貪歡已是當代人類的至高生命原則。因為有死亡的逼視,才明白生命的有限,如何珍惜並善用生命,但,在新世紀,生命的盡頭卻成了慾望的藉口。人類花費多少資源在維持自己的青春肉體,只為了活下來,但活著是為了什麼,似乎已經無人追問。
全球疫情令我駐在台北,兒時的城。生活重點在維持基本生活功能這件事,吃飯、喝水、睡覺,小心呼吸,讓自己活著。我忖度,是不是斷髮出家也就這麼回事,斷了一切浮誇的念頭,所有超乎生命基本需求的企圖心都散去吧,讓原本就簡單的生活更簡單,明白自己形而下的限制之後重新尋找形而上的自由。回到了台北,回到自己的童年,又開始閱讀厚厚的章回小說,加上新科技時代的網路武俠小說,熬夜慢慢翻閱,任自己墮入另一個時空。我從小熟悉這樣的心境,如何從一副瘦弱無趣的軀體飛脫出去,體驗現實生活裡永遠不可能經歷的時空,都說人類的想像力其實是旅行的最佳方式,翻一頁書,人已全身黑色勁裝上了明朝宮殿的琉璃屋瓦,像名功力高強的俠客,往下窺視腹黑的宮廷政治,滑一次手機,又進入了豪門名族政治,愛恨情仇糾纏不清。瘟疫並不是新時代的發明,而是一種歷史的永恆回歸,就像做完李白大夢,終究回到童年的起點,靜靜過起古典的生活。
然而,時空就算會重疊、交換,平行或跳躍,回歸並不是回到真正的原點,時間畢竟是線性前進。居家隔離、全球邊界關閉,時間彷彿靜止,地球仍然繼續公轉,四季自然仍循序替換,只有人類社會被迫留在原地,所有想要延長生命的人類依然持續衰老中。生命終止之前,人,要做些什麼呢?除了享受優渥的物質條件,拼了命打肉毒桿菌、換掉失效的器官,活著,所以能過日子;一直過日子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因為近乎僧侶的生活,生命的核心反而如黑色礦石顯露出來。整理自己的心緒時,東京街角麵包坊就突然夜裏來到夢中。活著不只是享受生命的美好事物,更應該是為了創造真心相信的價值吧,而生活之所以必需趨于簡單,也是為了集中所有的心力,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吧。若是明白了那是幸福的時刻,除了當下的珍惜,也應該學會怎麼去守護,縱使世上很多事情都不在個人能力範圍內。
台北這個童年的時空,使我憶起當初那份對未知的嚮往,不需要高科技、僅憑已身的幻想力,便打開宇宙無數個時空,那時候從文學認知的世界雖然看起來危險,詭譎而複雜,卻不標榜污穢,也不崇尚卑劣,仍有大是大非,追求真理的企圖、以及彰顯正義的決心還是可以寫到文章裡,每個人都要獨自面對自己的心魔,因為活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找到衷心相信的事情才可以繼續。
原點,指的是心的純淨吧。
搬空了的公寓也可以說是宇宙開了另一扇門。世界終究會重新開機。
暗物質博物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國奧斯特維爾博物館之友(Friends of Museum Ostwall)將第八屆MO藝術獎「Follow me Dada and Fluxus」頒給了藝術家李明維,「李明維的作品多以陌生人互動的參與式裝置為特色。這些互動基於日常情境,關注參與者之間的交流,也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對話,以一種親密、關係私人的方式將藝術與生活結合。參與者以自身經歷塑造作品,進而成為藝術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禪學與共食文化等儀式將他的作品與博物館典藏的激浪派藝術家的作品脈絡相結合。」
李明維老得好好看!!!
《一夜情/李明維》
美術館裡搭著木頭亭子,裡頭備有紙筆,供觀眾寫信給掛念的人,美術館將幫忙寄出。心事可以封緘,也可大方袒露:「我和學長上床了,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爸,在美術館寫信給你,但怎樣寄到天國呢,我好想你。」偷窺陌生人秘密是會上癮的,一封接一封讀下來還不夠,循動線前進,幽暗角落擺兩張床,入夜後,觀眾和藝術家在此共度一夜,無人知曉這一夜發生什麼,我們只能藉由旁邊床頭櫃上眼藥水、香水、水杯,揣測這一晚的輪廓。一個又一個的床頭櫃擺設的隨身小物就是展覽。
藝壇明星
台北美術館正舉辦「李明維和他的關係」,展示他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十五件重要作品藝術。五十一歲的他出現在美術館,不斷有觀眾找他合照,聊作品,他笑著傾聽,因長年游泳、衝浪緣故,挺拔身形簡直是個明星了。一九九○年,西方興起所謂「關係藝術」,藝術家憑藉與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取代實體雕塑或繪畫等實體作品,傳達創作理念,台灣出身的李明維是這一波藝術新浪潮的箇中翹楚,作品屢次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展出,去年,他受邀日本森美術館展覽,乃該館開設十年來,台灣第一人。
若非觀眾介入和參與,他的作品是無意義的:觀眾從臨時設置的花壇帶走一朵花,送給陌生人;衣著華美的男人在迴廊四下走動,隨機挑選觀眾獻唱一曲舒伯特當作禮物。李明維執迷陌生人之間偶遇、互動,作品如實記錄陌生人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哀傷,甚至遺憾。他對人充滿好奇,可他並非那種言語熱絡之人。
「晚餐你都煮什麼招待客人啊?」「……沒有耶,就簡單餐點。」「沒有酒?」「沒有,就喝茶。喝水。」「陌生人在旁邊,睡得著嗎?」「看似有睡,但睡不沉耶。」我們對話節奏大概每個話題持續四、五句話,進退有節,點到為止。他臉上掛著靦腆害羞的笑容,對答像詩人,像僧侶,措辭精確、隱晦卻富含詩意,如果我追根究柢,他也會不失風度幽默以對,不至於叫採訪者空手而歸。
醫生世家
那樣溫文儒雅的舉止來自一種世家望族的涵養。他的外祖父是埔里國中、國小創校校長,他之所以取名明維,是台灣老派士紳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美好想像。外祖母是台灣第一批留日學醫女性,父親李堯堃亦是知名兒內科。他十二歲那年,家裡送姐姐和他出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待一年半,轉進美國加州,大學念生物系,克紹箕裘報考醫學院理所當然。
母親林貴美說他唸生物系功課很好,但他喜歡小動物,上解剖課看到血會暈倒,轉往加州藝術學院改念建築。其時,他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雖善於抽象概念,但結構製作全然不在行,平面圖曾當眾被老師撕爛,跌跌撞撞四、五年,又改念織品和概念藝術,感覺終於對了。
一九九五年,他申請到耶魯大學藝術研究所,由西岸來到東岸,最初,誰都不認識,心想與人吃飯聊天是認識環境最好方式,於是在校園貼布告,說願意以免費晚餐交換一晚的聊天。活動持續進行了一年,他與兩百多位的參與者在餐桌分享彼的人生,該活動脫胎成《晚餐計畫》,讓他成了剛畢業,旋即受邀在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展出的幸運兒。
他的作品寧靜舒緩,富有禪意,參展邀約已排至二○一八年,藝評家高千惠解釋:「他是一位生活行為的觀念藝術家,他的生活文化有漢、和、美的元素,臺灣觀眾自然對他有熟悉感。」關於成功,父親僅謙遜地說他是個幸運的孩子--我們來到他父母陽明山上房子做側訪,八十三歲的老父、七十七歲的母親身體都健康,仍可以侃侃談著兒子童年糗事:他小時候吐司塗果醬餵狗吃、跟姊姊搶洋娃娃,搶不到就毀了。大藝術家至今仍被媽媽「阿弟、阿弟」喊著。五十一歲的阿弟趴在地上,逗著家裡的貓玩耍,然後抬起頭說:「媽咪,等一下要不要去爬山,妳今天都沒運動耶。」
親情羈絆
牆上擺滿家族合照一張又一張,影中人有人長大了,有人老去了,唯獨每個人臉上知足笑容不變。母親林貴美是紙風車劇團董事,大姊李逸寧是旅義單簧管演奏家,弟弟李明道是職業高爾夫球選手,一家人住在世界各地,但一年團圓兩次。少小離家,家人卻是創作源頭:外婆過世,感念人生無常,他在百日內飲食起居,隨身帶著一朵水仙花,記錄花開花謝,創作《和水仙花共度一百天》和《魚雁計畫》;母親生病,母子在病房聆聽舒伯特得到慰藉,創作《聲之綻》。他勇於探索陌生人的內心世界,「我對陌生的地方充滿好奇,喜歡接觸新事物,沒有任何懼怕心理。」或者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成長,相信人生全是真善美,才能對陌生的世界一無所懼。
二○○三年,他在威尼斯雙年展《睡寢計畫》,與陌生人共度一餐變成了共度一夜。靈感來自高中有一回從巴黎搭火車去布拉格自助旅行,同寢臥鋪巧遇一猶太老者,兩人夜間閒聊,老人自曝身世,說自己猶太集中營出生,三歲被救出來,家人卻死了。老人淡淡說悲慘身世,講完互道晚安,翻身便睡,他卻徹夜失眠。他說因為陌生人,因為夜晚,生命在那時有了深刻的交集。
一夜之後還是朋友嗎﹖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了。因為是陌生人,因為知道不會再相見了,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心事說出口,那更像日本人說的「一期一會」。對他而言,陌生人互吐心聲對他而言是一種禮物,「禮物並不是你想向人家要,而是你碰到一個有緣人,走進花園,一隻蝴蝶停在你的肩膀上,是一種驚喜。但一剎那也在那個時空中消失了。」
新婚誌喜
禮物是創作中的關鍵字。陌生人的故事是禮物、歌者唱歌獻給聽眾是禮物、觀眾自花壇拿走鮮花,轉贈路人是禮物,然而他卻討厭收禮,笑說自己收到物質上的禮物,往往轉送給別人,數次忘了把禮物裡的卡片拿出來,好糗。周遭若有太多人讓他覺得焦躁,「多少算多?」「三、四人吧。」他需要獨處,規律生活如一僧侶:早上五點半起來,六點半游兩個小時的泳,回家寫EMAIL、看書吃飯,中午弄點簡單的東西,下午繼續讀書,晚上準備晚餐,十點半睡覺。偶爾也邀一兩個朋友到家裡來吃飯。「煮什麼?」「咖哩。我喜歡吃印度菜,辛香料都自己調味。」
為陌生人烹飪的料理,和煮給朋友的晚餐不一樣,當然,他不會讓我們知道私人宴會裡的辛辣。不同於當代藝術家勇於展現個性,他把姿態擺得很低很低,把整給展覽場讓給陌生人。不會像《魚雁計畫》那樣,把心事或秘密訴諸文字,然後封緘?「不會欸……」又問早年有《孕夫計畫》,在網路上虛擬出男性「懷孕」的過程,對自己情慾生活會有影響?「我不知道欸,等我真正懷孕才會知道。但我已經五十一歲了,怎麼可能會懷孕呢?」他的作品是容易親近的,但卻又和我們保持著微妙距離。北美館館長林平解釋,李明維作品距離是必須的,像是進展場前需脫鞋,展覽迂迴動線,有了這些距離,心思才能沉澱下來,才有美感的想像。
藝術家讓我們知道他想讓我們知道的。假使是夜晚,假使是陌生人,我們的對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嗎?訪談最後三分鐘,我只能氣餒地詢問未來計畫。「接下來,我跟先生要搬到巴黎,我今天才得到消息,他要去法國工作了。」「先生……是老師?」「不,我去年結婚了。」他淡然笑著:「對方比我小,小三個月。」「藝術家?」「工程師。如果家裡有兩個藝術家那還得了?」「你確定要談這個,我們真的可以寫?」他笑言:「我不忌諱欸,只是要看用什麼角度談,我們的社會把同志議題妖魔化了,但我不是革命家,我只是生活的人,這只是我生命很普通、很普通的一部分,又有什麼好說的呢?」來時躬身問候,去時合掌作別,他優雅趕赴下個會晤,然而臨行時卻把心門推開一點點,讓門縫透出一點光亮,如同禮物。
暗物質博物館 在 2Q11~Your birth our growt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典大集合
用過都能體驗到的美好,
喜歡的 ,集合!
.
松露、Leif、Tasteology、Freekeh
詢問度的排行榜總佔有ㄧ席之地
因為好吃、好用、好看、還兼具營養
即使已經常常使用
不時還是感到驚艷
也因此在我心目中也極具代表性
日常中毫不猶豫的囤貨選項
#現貨開團 2/24 - 3/2 PM:11:59
都是大家熟悉的 , 都有固定喜好 定期習慣的補貨商品
這次新的ㄧ年 , 全新團購優惠方式 ......這次我們隨心所欲 #任選 優惠!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gzqwtvdp
🔷 #松露系列
【 宛若魔法的松露調味品 神秘且扎實的松露極致體驗 無數米其林主廚推薦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231097
🔷 #leif沐浴洗髮用品
【 切入靈魂的美好 “橫掃市場”, ”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
【 萬古風潮與當代時髦沐浴用品的美麗交集 】
【愛是黑暗中溫暖的光 貴族與文青融合的Leif LOVE系列 】--新品上市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512976
🔷 #tasteology香料科學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 融合美味與天然 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甜甜落心田 料理藝術科學Tasteology 新品風味糖漿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freekeh
【 極營養能減重 名人趨之若鶩 風靡全球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
✔️ 分享文: 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31807
.
➰➰➰➰➰➰➰➰
➰➰➰➰➰➰➰➰
.
【 #宛若魔法的松露調味品 #神秘且扎實的松露極致體驗 無數米其林主廚推薦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231097
松露,
法國人稱『廚房的鑽石』,歐洲人把松露與魚子醬、鵝肝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
每年產量有限,造就了它不凡且高貴的身價。
Truffle &Wine松露調味品最令人驚艷的地方在於,
它總是可以很厲害、很輕鬆的把食物往上提升一個層次,宛若魔法一般!
[ Truffle & Wine 介紹 ]
來自澳洲西南方小城鎮曼吉馬普(Majimup)的Truffle & Wine,
是全世界最大的黑松露單一供應商,
他們生產的是罕見且品質極高的黑冬松露(Black Winter Truffle)。
於1997年在滿是葡萄藤、果園、綿延的山丘中創立了。
[ 松露採集 ]
一般來說,松露都生長在地面下,採集並不容易,往往要靠嗅覺靈敏的豬或是狗來尋找並挖掘松露
Truffle & Wine是用狗來採集,所以整個莊園裡有好幾隻狗,像是拉布拉多犬,都是訓練來採集松露的
[ 知名主廚推薦、知名餐廳使用 ]
• Peter Gilmore,五次入選世界50最佳餐廳Quay
• Umberto Bombana,米其林三星主廚,有”白松露國王”美稱的廚師
• Shane Osborn,米其林二星主廚
• Peter Rudolph,米其林餐廳Madera
• Poh Ling Yeow, 知名廚師,身兼演員、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
➰➰➰➰➰➰➰➰
➰➰➰➰➰➰➰➰
.
【 當料理藝術碰上”香料科學“ 融合美味與天然 極受歡迎的Tasteology闡述美味的新角度】
【甜甜落心田 料理藝術科學Tasteology 新品風味糖漿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07000
如果根據自己的使用心得,要用最簡單的形容Tasteoloy
我想是..... [ #美食速成班 ]
Tasteology的天然材料,
搭配出美味且獨特不俗氣的味道。
即使沒有什麼烹飪經驗的人,
也可以在稍微拿捏香料的用量後,做出有特色的好吃料理,
真的讓人有種上過美食速成班的錯覺。
從字面上,Tasteology可以簡單翻譯為,味道學。
家庭主婦我, 一開始當然是被Tasteology的外型給吸引,
簡單卻設計感十足。
白淨簡潔的設計,擺放在廚房,完全不需要特別收到櫃子裡,
因為Tasteology本身就可以當作裝飾。
喜歡它的取名,簡單明瞭,順耳好聽。
Tasteology,就是這麼簡單地傳達出:味道學!
松露與各式香料, 就是廚藝再不好都能美味的神奇
不只是”美食速成班“ 能稱得上 ”#主廚速成班“!!💕😋
各種香料 松露產品....廚房裡的兩大魔法推手
Tasteology糖漿產品,
不知道為何,品嚐過後,
心中很自然的湧現四個字,“瓊筵玉液”
.
➰➰➰➰➰➰➰➰
➰➰➰➰➰➰➰➰
.
【 切入靈魂的美好 “橫掃市場”, ”有嚼勁”的沐浴洗手用品 迅速擠身頂級產品 】
【 萬古風潮與當代時髦沐浴用品的美麗交集 】
🆕【愛是黑暗中溫暖的光 貴族與文青融合的Leif LOVE系列 】--新品上市
✔️ 分享文: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2512976
Leif從外觀到味道
Leif ~ Made in Australia
#有嚼勁的沐浴用品
[#切入靈魂的美好 ]
什麼是”美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
很喜歡一個作家的說法:
當一個東西可以具體筆直地切入到一個人的靈魂,
不說分由,產生微妙的悸動,那就是了。
Leif,
幾年前崛起,
火速橫掃貴婦、雅痞、文青的沐浴與洗手用品,
就讓我深深體會到什麼叫”具體筆直的切入靈魂“的美好!
< #最舒服的中間值 >💕
人各有所好
有的人喜歡洗完像徹底脫層皮的感覺
有的人偏好洗完還滑滑的 沖洗不完的感覺
Leif的質感
很剛好取到最舒服的中間值
乾淨又滑膩適中
應該這也符合很多人的期許 所以才這麼熱銷
Leif是一個讓人覺得很用心很有創意的品牌
用心地尋找最符合大家舒服的中間值
用創意讓包裝外觀都是完整美好的體驗
[ #萬古風潮與當代時髦沐浴用品的美麗交集 ]
約兩三年前,
2017、2018左右,
澳洲的餐飲界,由數名國際知名主廚引領了一波澳洲當地叢林植物(Bush Food/Plant)做為食材的風潮
澳洲叢林植物,
一直以來就以豐沛滋養功能、營養美味、顏色造型獨特著稱
加上國際精緻餐飲(Fine Dining)的推波助瀾,
澳洲叢林植物這兩三年瞬間火熱起來,甚至有國際間搶購的現象
傳統上,
所謂的 #叢林植物 是澳洲當地原住民,在叢林中慢慢搜尋採集而來,
當中結合了祖先在地長期累積傳承的經驗智慧,
與澳洲地理位置上豐厚獨特的天然資源,進而孕育而成珍貴的資源
除了食用,
澳洲叢林植物更被稱為天然的皮膚保養品,
豐富的維生素、獨特自然的香氣、富含抗菌、滋潤效果,
市面上只要是運用得宜的產品 (無論沐浴保養品、餐廳餐點)都讓人趨之若鶩
稱得上是 #萬古風潮與當代美麗交集的典範
沐浴清潔用品當中,產品外型設計屢獲激賞,
常見於最潮的餐廳、飯店民宿,甚至瓶身被擺上在美術館展覽的Leif
絕對是把 #澳洲叢林在地精神與當代時髦設計結合 的最佳典範
Leif產品巧妙地把主流的沐浴洗手產品,
結合當地品質極佳、稀少珍貴的天然植物,
橫跨古今絲毫沒有違和感,還做了一個微妙的最佳融合
< #與當代藝術博物館合作 Leif >
沐浴用品與博物館合作.....
Leif應該是我知道的第一個
備受澳洲當地人喜愛的海德當代美術館(Heid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因為欣賞Leif對生活美好的追求, 特別與Leif合作在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每天使用尤如藝術品的沐浴清潔用品 真的是滿幸福的
[ 橫掃市場 頂級產品 ]
Leif很年輕,
但是也可能因此完全沒包袱,
不但可以不陷入窠臼,
還可以朝向自己最理想的方向設計與製造產品。
而市場也像是太久沒有獨特新穎又好用的產品,
Leif的推出彷彿在悶熱的房間,打開窗戶灌入新鮮的空氣,
大家都拚命地深呼吸Leif帶來的氧氣。
短短幾年,
越來越多時髦新穎、品味獨特的地方可以發現Leif的身影,
甚至可以說是用橫掃來形容。
[ #有嚼勁 ]
如果要形容Leif,
“有嚼勁”是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字眼。
因為我自己越用越喜歡,
就像是“有嚼勁”的食物,
沒有虛華不實,反而越吃越夠味,到後來停不下來。
Leif無論是外形到味道,
每看一次,使用一次,就更加喜歡一點。
讓人印象深刻,卻又不譁眾取寵。
🆕
🆕
💕【 愛是黑暗中溫暖的光 貴族與文青融合的Leif LOVE系列 】💕
Leif從外觀到味道
都讓我有種桀驁不遜的貴族氣
優異的質感猶如貴族血統
不倫俗套獨特的設計 又像是品味獨具的文青
Leif會佔據各個時尚文青商店、飯店、餐廳 不是沒有道理
2021推出全新LOVE系列
飽和的底色,配上飽滿的愛心
愛心在黑暗中還可以發光
猶如黑夜中 溫暖的一道光
無論何時持續散發出愛的力量
🆕buddha wood洗手露
#滾滾瓶
< 線條極可愛 超值選項 胖胖瓶 >
因為疫情 大家清潔手的頻率越來越高
對於洗手清潔產品需求不斷提升
Leif推出的超大容量 1.5L洗手路
除了滿足大家常常洗手的需求 無序常常更換
價格上也相當優惠
外觀設計上 採用了寬厚的線條
微妙的散發出老實可愛的氣息
搭配Leif著名的半透明瓶身 美感十足
.
➰➰➰➰➰➰➰➰
➰➰➰➰➰➰➰➰
【 極營養能減重 名人趨之若鶩 風靡全球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
✔️分享文: https://qq2q11.pixnet.net/blog/post/351331807
所謂的”超級食物”,應該算是一個俗稱,並沒有官方的標準。
基本上是指”對健康非常好,甚至對某些疾病有幫助的食物”。
再通俗一點,
只要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也可以稱為”超級食物“。
不過覺得最厲害, 也最吸引我的是......
Freekeh還有很明顯營養健康數據,
其中一項“減肥”更是明顯
Freekeh是一個已經在國外火紅一段時間,包含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日本、韓國...,
台灣2019才正式引進的超級食物,翡麥(Freekeh)。
[什麼是翡麥(Freekeh)?]
翡麥(Freekeh)源自北非,
早在西元前2300年就存在的古老、營養價值極高的超級食物。
Freekeh的概念是在穀物還很年輕、養分最充足的時候就收割處理。
跟過熟的穀物比較起來,
Freekeh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維他命、礦物質、纖維,對“ 人體有益”的養分比起一般的穀物高。
對“ 人體負面” 成分,
如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比起一般的穀物又更低。
等於說優點更多,缺點更少,
難怪很多地方都報導過Freekeh是最新的超級食物!
而且更近一步的,
還有官方機構證實
Freekeh可以幫助控制糖尿病、降低罹患直腸癌等疾病。
也因為處理方式包含了日曬、烘烤,所以煮起來特別香,吃起來也別具風味。
[ 翡麥(Freekeh)的好處 ]
以下資料大多數有政府機認證。
1. 高纖維(比起一般穀物多了30-35%)、低碳水化合物
2. 高蛋白質(14-16%,一般白飯大約6%,AGAL 澳洲政府分析試驗室認證),而且是品質很好容易消化的蛋白質。
3. 富含鈣、鐵、鋅(AGAL澳洲政府分析試驗室認證)
4. 低升糖指數(GI, Glyaemic Index),極佳的胰島素反應指數(對第二型糖尿病有助益)。
Freekeh的升糖指數約40~55,低於糙米、米飯。
(CSIRO認證,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5. 減肥
6. 超低脂肪相關成分(AGAL, Australian Government Analytic Laboratories 澳洲政府分析試驗室認證)
7. 改善腸道健康。對腸躁症有幫助,幫助排便,與一般的腸道健康
8. 改善結腸癌症,大腸發炎
Freekeh是我們天天在吃得主食
著眼點在於它的營養價值、熱騰騰簡單的香氣 ,
所以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食譜 花俏的烹調方式
只是原原本本接受Freekeh最天然的面貌
心裡踏實的吸收Freekeh那卓越的營養
也因此
文章的重點是和大家分享Freekeh的營養價值
還有一些各地的迴響
( 推薦大家仔細看ㄧ下 這”超級健康食物“ 喔!)
訂購單:https://www.liqform.com/v/gzqwtvdp
★現貨商品, 付款完成一~三日出貨
★付款方式:刷卡或ATM轉帳
★下單後尚未24小時完成付款訂單, 會失效喔!可以再重新下單
暗物質博物館 在 夜不語詭秘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博物館 真的不在出續集了? 1 वर्ष रिपोर्ट करें. 夜不語詭秘檔案,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