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自駕車全出動!迎接沒有掌聲的東京奧運,日本如何用科技為盛會加值?
2021.07.23
東京疫情嚴峻,奧運將不開放觀眾入場的情況下即將展開,日本會如何運用科技舉辦這場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運動盛會,帶給所有人最好的體驗?
陳建鈞
遲了一年登場的東京奧運,即將在日本時間7月23日晚上8點正式開幕。這次是日本睽違50多年再次舉辦奧運,也是日本向世界介紹文化、展現科技實力的一個重要場合,然而疫情陰霾卻打亂了一切計畫。
在疫情的紛擾下,這場奧運受到日本民眾極力反對,最大贊助商Toyota決定取消所有與奧運相關的電視廣告,執行長豐田章男也不會出席開幕式,且賽事也因疫情尚未緩和,從不開放外國觀眾,變成絕大多數賽事都不開放民眾入場,甚至開幕式也嚴格限制僅950人出席。
在這場觀眾席上空蕩無人、沒有掌聲與吶喊的奧運會上,日本該如何用最佳的方式呈現這場體育盛會,無疑是這場奧運最關鍵的難題。
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奧運,日本如何提昇轉播體驗?
實際上在疫情席捲全球前,日本早已開始籌備為全球觀眾們帶來最具臨場感的體育轉播體驗,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OBS)計畫將以UHD(4K)規格轉播這次的奧運賽事,也是第一屆採用UHD HDR規格全程轉播的賽事。
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指出,東京奧運將成為第一屆運用UHD HDR技術轉播的的奧運賽事。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今晚「零觀眾」開幕!中華電信、愛爾達、東森、公視聯合轉播⋯史上最大陣容有何亮點?
UHD具有一般常見的HD的4倍畫質,而HDR(高動態範圍成像)則能夠使影像更加逼真,兩者將一齊為觀眾提供細節更逼真、色彩更豐富、且解析度更高的體育賽事轉播。
根據《日本時報》報導,OBS的3D Athlete-Tracking系統則將能夠透過各個攝影機,從多個角度拍攝畫面,再利用AI技術結合起來,讓觀眾有辦法從各個角度欣賞運動員的身姿。
Intel的True View技術也會安裝在籃球場上,主要也是透過大量的高畫質攝影機,紀錄立體、360度的體育賽事。OBS執行長艾薩科斯(Yiannis Exarchos)表示,這將有助於觀眾真正了解瞬息萬變的賽事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艾薩科斯指出,「談到日本時,人們總會想到技術創新,對OBS來說,這些賽事將在我們導入的革新下,成為重要的里程碑。」OBS計畫本次奧運中將拍攝總計9,500小時的賽事影像,足足比2016年的里約奧運要多出30%。
且為了讓觀眾更透徹地觀看賽事,這次的東京奧運比賽中會在電視轉播中呈現更多關於比賽的數字,好比田徑選手奔跑時的即時速度,便能立刻在螢幕上向觀眾呈現。
《日經亞洲》指出,東京奧運大量導入了檢測運動數據的體育技術,瑞士頂級鐘錶品牌Omega會透過迷你感測器在賽事中協助收集運動數據,能夠每秒收集速度、瞬間加速度等2,000組數據。
在沙灘排球中,則會運用AI攝影機測量球的拋擲位置以及選手的跳躍高度,且類似的分析技術也會導入自行車賽、游泳和體操等項目中。
假如擁有最新電視的日本觀眾,甚至可以欣賞8K等級的影像畫質,NHK(日本放送協會)計畫在這次奧運中,利用BS8K衛星頻道為民眾轉播約200小時的8K奧運賽事報導,同時也計畫以8K轉播田徑、游泳、羽毛球、橄欖球等殘奧賽事。
NHK技術研發中心表示,「8K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能以前所未有的細緻度,在電視螢幕上呈現身體運動的細節。」
機器人、自駕車現身奧運會場
機器人也是奧運會場中的一個焦點。儘管因為疫情衝擊,原先預計在羽田機場協助接待旅客的各式機器人恐怕沒有用武之地,但在會場內機器人仍舊擔綱起協助賽事進行的任務。
日本原先就是個對機器人情有獨衷的國家,這次賽事也不遺餘力展現其機器人技術,《南華早報》便指出,奧運會場中佈署著大大小小形式各異的機器人,負責從歡迎各國體育選手到賽事中回收標槍等各種任務。
甚至會場內也將設置奧運吉祥物未來永遠郎與染井吉的遙控機器人,雖然因為疫情而刪掉了讓他們與觀眾互動的活動,但這些機器人能夠透過鏡頭辨識臉部表情,做出點頭、握手、眨眼等簡單反應。
Toyota雖然取消了廣告,不過其遠端機器人T-TR1仍會在會場中值勤。該機器人有著約等身高的大型垂直螢幕,可以協助遠在海外的粉絲在會場內與運動選手交談。另外,本次奧運還將出動服務機器人,協助引導人們前往座位,或者為在場約500位殘奧選手遞送餐點。
而Toyota的電動自駕車e-Palette也將在這次奧運中進行測試,協助選手或政府官員在選手村及各個比賽會場間移動,節省交通時間,且每一輛車都會有專人遠距監控,防止任何意外情形發生。
Toyota的電動自駕車e-Palette將在東京奧運期間進行測試,協助選手及政府官員在選手村與會場間移動。
日本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選手村又接連爆發感染,日本政府執意舉辦奧運受到強烈的非難,在這樣的環境下,日本能否透過科技為奧運賽事加值,創造讓人雙眼一亮的觀賽體驗,或許將成為這屆奧運外界最終評價的關鍵。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4086/tokyo-olympic-4k-robo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資料記錄臺北101大樓的高度為508.0公尺(1,667英尺),包含大樓的持有者在內,這個數據是由1.2公尺高的地基之上開始測量,然而,根據高樓與都市住宅委員會(CTBUH)的標準,地基的高度也應該算入建築的總高,而成為509公尺。臺北101的9-84樓為出租辦公室,其中35、36、59、60樓...
時速測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集廣告與「初聲新聞獎」合作播出
「初聲新聞獎」想重新定義新世代的好新聞
鼓勵熟悉數位媒體的世代挑戰新的形式
用兼具專業與創意策略的新聞抓住目光
對群眾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了解更多參賽資訊:https://pse.is/3e4zw3
#新聞要真 #也要迷人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初聲新聞獎 立場。
--
你有聽過「區間測速」系統嗎?
它從上路以來就爭議不斷。
政府將它視為「#守護道路安全 」超速剋星
許多車友則覺得,這是搶錢又擾民的取締魔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評價兩極的——
「 #區間測速 」吧!
🎥 影片重點節錄 🎥
💡 我們以前比較常聽到的測速照相,大多是「 #定點式測速照相機 」,它會架設在一個固定位置,測量車輛通過相機前的「 #瞬時速率 」。如果你有超速,就會啟動照相機,紀錄你的車牌資訊。
💡 但區間測速不太一樣,它會在馬路的某個路段上,設置兩個偵測點。如果有車輛通過,就會記錄車輛在兩個偵測點內的「行駛時間」,再由我們都學過的公式:「距離除以時間=速率」,推算出車輛行駛的「 #平均速率 」。
💡 以往的定點式測速,駕駛人可能原本開很快,然後看到前面有照相機才緊急減速;但由於區間測速是計算「 #路段的總行駛時間 」,理論上,駕駛開車的速度會比較穩定,所以道路也會比較安全。
💡 而這樣的方法,在英國、義大利、瑞士、中國、澳洲等地方都有在使用,是國際間不算少見的執法方式。至於台灣,則到 2018 年,才第一次採用了區間測速。
💡 最近幾年,交通部開始推動「 #科技執法 」,希望能減少交通事故、並降低警察在公路上取締違規的安全風險,而區間測速也就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建設之一。
然而,這一波風潮卻也帶來各種亂象,不久之後,區間測速就接連出了幾次大包,重創了政府的公信力。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現在就趕快點開下方影片,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 如果你也覺得這些資訊 很 重 要!
✦ 用一秒鐘 #分享 這則貼文,讓更多人知道吧!
✦ 想加速觀賞影片嗎?請到 YouTube 觀看:
👉 https://youtu.be/KV8uGzB0iUc
————————————————————————
➜ 在 YouTube 上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還可以加入會員贊助我們喔!
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 email ,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追蹤志七 の IG ,
看更多趣味新聞新知與志祺日常:
http://bit.ly/shasha77_instagram
時速測量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仔細看,這次太魯閣失事與上次的普悠瑪,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台鐵出軌》錯搭死亡班車…丈夫兒女都走了 獨活媽媽悲求真相
她控訴,進去隧道前1分鐘,司機就一直鳴喇叭,越按開越快,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沒有放慢,然後她就聽到「碰」一聲!沒多久又聽到「碰」第二聲!前面車廂撞到了隧道的牆壁,車廂削掉一半,人都推擠到8車一角、被置物櫃、層層鐵板壓住。她顧不得額頭撞傷、手撕裂傷立刻跑去看,先生和一旁的兒子已失去氣息、沒有了心跳,先生沒被櫃子壓到,兒子下半身卻被埋在下面,女兒則不見蹤影。
濕評:
1. 兩起都在失事前,列車神秘加速,至少沒減速
2. 速度都飛快
3. 都知道大難來臨,卻無法減速
4. 都在台灣東部
5. 每次王大濕直播這些事故時,都會被卡;昨晚整台電腦還會被綁架,蓋台,畫面切割成多塊
6. 王大濕曾被蓋台的內容有F-5事故、軍購疑雲、萊豬過關前夕、臺鐵事故與疫苗貓膩
7. 復興航空空難、普悠瑪與南方澳大橋,出事原因都很離奇,最後都被新成立的運安會用「起司理論」,草草了事。這些事故的運安會調查人員有重疊。
照上述陳訴,吾人可得些許的結論為,臺鐵似乎有些機制,會在急迫當下,無法啟動煞車,甚至還可遠端切掉ATP系統,遙控加速。當然,上面那個新聞, 應該會被世人遺忘,或被說成「想太多」
上集:https://youtu.be/f3lnHssUvl4
2:00 Part One 太魯閣號
-一定又說意外,但一般而言,工程車不會滑下山坡,撞到列車
-史上頭一遭,分享一下臺鐵過去IPO
-然後就在這裡把直播斷訊!
2:00 Part One 普悠瑪鬼報告
-我的疑問是:為何明明尤姓司機判讀時速為50~60公里,但GPS測量到的是140公里。中間的差額是怎樣來的?
-為何ATP被神秘遠端關閉。
-我的判斷是,似乎有某遠端控制機制,讓普悠瑪加速、關掉ATP,為的是醞釀後續商機
https://youtu.be/XAT2IXVbxkI
若有遠端遙控 普悠瑪可否成戰略武器?
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67412157
時速測量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許多資料記錄臺北101大樓的高度為508.0公尺(1,667英尺),包含大樓的持有者在內,這個數據是由1.2公尺高的地基之上開始測量,然而,根據高樓與都市住宅委員會(CTBUH)的標準,地基的高度也應該算入建築的總高,而成為509公尺。臺北101的9-84樓為出租辦公室,其中35、36、59、60樓為「空中大廳」,將整棟大樓分為低、中、高樓段三個區域,大廳樓層提供便利商店、郵局、管理辦公室等設施,其中於2006年5月19日開幕的福客多便利商店為世界最高樓層的便利商店。36樓設有國際會議中心,提供會議服務。84樓為「風雲會」,為多功能活動場地。辦公大樓採用全球首創的「訪客發卡系統」(VAKS)。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設計製作,訪客先利用訪客發卡機與租戶聯繫,要求授權進入大樓。在臺北101塔樓內,設有34部的雙層電梯,大樓管理人員,會依照不同時段的乘客人數變換三種的不同運轉方式。臺北101的89樓為室內觀景台、91樓為室外觀景台。觀景台售票處、電梯入口設在5樓。共有2部電梯可直達觀景台,是金氏世界紀錄中最快速的電梯,其上行最高速率可達每分鐘1010公尺,相當於時速60公里,從1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台,只需39秒;從5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台,只需37秒。台北101於2004年風光落成,榮登當時世界第一高樓寶座,除了展現台灣的經濟活力與高超的工程技術外,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台灣頻繁且劇烈的天災,包括地震或颱風,加上基地位於地質鬆軟的台北盆地,兩種應對的結構設計迥然不同,甚至可說剛好相反:如果結構體設計的太硬,地震來時容易脆性破壞;如果結構體設計的太軟,颱風來時大樓又會晃動得太厲害。所以在台灣要建造超高層大樓,必須先解決結構軟硬的問題,也就是說大樓結構體不能設計的太軟,也不能設計的太硬,才能同時面對地震和颱風兩大勁敵。高懸於 88 層至 92 樓、造價高達 400 萬美元、總重達 660 噸的金黃色大圓球是台北101另一大賣點。這顆大圓球全名「調諧質量阻尼器」( Tuned Mass Damper,TMD),主要目的是減緩建築物內人員因建築物晃動感到的不適。如果台北101沒裝組尼器,頂樓加速度會達到 6.2cm/sec2,超出法定標準,因此藉由裝設阻尼器減緩 40% 的加速度,降到 3.7cm/sec2 左右,這也就是大樓結構設計上讓結構體不要感覺太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