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Japan娛樂】下一季的日劇,非常值得期待!
各種強檔大明星演出作,數量特別多的注目劇。而且小品也一樣值得期待!(搖曳露營第二季)
全文:www.likejapan.com/s/2021springdrama
作者及編輯:#LikeJapan_編輯部
==========
日迷注意!限量版和風新裝登場 綻放春日美妝活力
https://rebrand.ly/70f4d
北海道最新秋冬季的觀光景點,出發前先筆記下來吧↓
https://rebrand.ly/hokkaidospotjp
神秘歌手「Eve」 8分鐘廣東話詳細介紹影片:
youtu.be/CQ40VOyh4J0
春日大明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誰造就了奇異的明朝士大夫(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以方孝孺爲例。此人清流立世、氣貫長虹,係名垂青史的明士。
使方孝孺名垂青史的事蹟是,他爲保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與造反奪位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做鬥爭,拒絕起草登基詔書而悲壯就義——不但本人被「磔於市」,而且株連八百人、被「滅十族」。
誰也不能輕視方孝孺的氣節,然而方孝孺的犧牲,是死得其所,還是悲中有哀?
方孝孺死前,曾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此絕命詩,道出了一個士大夫殉道的精神源泉,但這個道卻並非永恆真理,那裏既沒自然科學,也沒有社會科學,只是皇家大院欽定的道德,與其說殉道,不如說殉君。方孝孺的死沒有帶來大明王朝的絲毫進步,也未引發政治與社會半點變化。而就在方孝孺爲君主家事慷慨赴死時,與方孝孺同時代的西方才子哥白尼、布魯諾們,卻做著另外一件堪稱偉大的事:冒天下之大不韙,公佈日心說與宇宙無限,與政教合一的中世紀教會做鬥爭,爲追求科學真理而犧牲,成爲人類偉大的啓蒙者,推動了本國乃至世界文明質變。
相比他們,那些把精力、才華直至生命全部投在了皇帝大院中的方孝孺般東方士人,只是令人歎息,並不鼓舞人心。
當然,綿延近三百載的大明王朝,士林前赴後繼,大多既不是嚴嵩這樣的奸人,也非方孝孺這樣節士,而是如丁士美這般「標準照」。
丁士美是明嘉靖年間入仕的一個才子,在嘉靖三十八年高中狀元,深得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皇帝贊許,可謂官場不倒之翁,明官標準樣本。
但他在有生之年都幹了甚麽呢?
史料記載,江淮才子丁士美自幼聰明絕頂,以狀元身份入仕。在得知高中狀元的消息後,他馬上給當朝皇帝寫了《及第謝恩表》,詞藻華麗:
「奎曜天開,萬國仰文明之象;乾符聖握,一人操制作之權。荷大造以相容,愧凡才之並錄。茲蓋伏遇皇帝陛下,道備君師,德侔天地。」
這封《及第謝恩表》,用的是標準「頌聖體」,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卻無一點真知灼見。通篇就一個中心思想:拍皇帝馬屁。爲了討皇帝開心,這個狀元指鹿爲馬,瞪眼說瞎話,把史上以荒淫昏庸著稱的嘉靖皇帝,吹捧爲德高望重的聖人。
丁士美從政近二十載,歷經三朝不倒,累官吏部侍郎,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但卻沒有留下一篇可以傳世的作品,沒立下一件後人銘記的政績。史籍記載,丁士美的詩章著作所存甚微,除了他的《及第謝恩表》,《中國曆代狀元詩 · 明朝卷》錄他一首詩《春日遊寶光寺》,另外就是些官場酬文。此類詩章,基本是官樣文字、道德空話。
《明史》贊稱丁士美「縝密端重,以道義自持,淹貫經史,正直忠厚,朝野共欽」。嘉靖皇帝稱其「品高德正」,賜書「責難陳善」。
「縝密端重」成爲其安身立命兩大法寶。這四個字通俗點說,就是循規蹈矩。爲皇帝做事規規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
一生不出格的丁士美,知天命之年死了父親,五十多歲人了,不敢違越祖制,老老實實返鄉丁憂守孝三年, 其間心情壓抑,一病不起,終故鄉里,死時年僅五十六歲。
這種刻在模子裏的才子士人,竟是明朝中後期主流。
當然,如果他們不這樣做,註定做不成幾朝重臣、大明官場的不倒翁。因爲那是其時政治制度環境所緻。
遍覽明史,終明276年,可見只有像丁士美這樣「清、慎、獨」的大臣可以活下來,能在官場長命。凡是有個性,主張權利的都做了刀下鬼。
顯然,自明起,華夏民族的精英——士人,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喪失了活力。
這是誰刻造的呢?是誰構建了那種扼殺士人「造次」的環境?
熟悉明史的讀者知道,明朝有兩個祖皇帝,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他們是這個王朝政治奠基人。在他們相繼執政的洪武永樂時代,都有自己的寵臣,其中兩個寵臣,分別是承上啓下的兩個標誌性人物,一個是末代丞相胡惟庸,另一個是開山首輔解縉。同時他們也代表中國兩類傳統士大夫,權臣與狂士。但這兩人下場均不好,最終歸結爲大明罪臣。
熟悉歷史的讀者還應知道,一般寵臣的命運都是「主易寵遷」,是因換了主子倒運,即先帝的寵臣被後帝殺了立威。爲甚麽朱元璋父子當朝就殺寵臣?顯然,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爲他們一手創建的這個王朝立規矩。爲此,他們費盡心機,各布了一盤很大的棋局。收官之後,隨著那兩棋子的棄殺,給大明官場及政壇,確立的是「君尊臣卑」的政治格局,奇異士大夫之形成,以及近代中國士人之不堪,和大明二祖所做的這一切,有著前因後果的關系,近代中國士人「劫後變種」之痛,就在其間矣。(程萬軍)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春日大明神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超譯《蠟筆小新:拉麵大亂鬥》——甚麼是正義?】
現在的小朋友從哪裡知道《蠟筆小新》的?同一個場次的觀眾,不是小朋友,就是帶著他們的父母。當然那已經是我們的集體回憶,耆幼同體的《蠟筆小新》,向來將幼稚園角色和成人世界共冶一爐,2018年的動畫電影《拉麵大亂鬥》甚至有隱然指向現實的意味。
以中國功夫做主題的動畫電影,其實本地早就有了(麥兜響噹噹,2009),但那時麥兜折射出來的,不如說是香港電影業乃至整體社會北望中國的時代精神,或者說是麥兜的中國化。
《拉麵大亂鬥》則是史詩式正劇的下降和通俗化,講述外來危機出現,本地人奮起抵抗入侵者。故事的舞台——春日部市的「哎呀街」,其實也是一條中國移民的大街。這些渡來歸化的新日本人社群,受到奸角企業「黑熊貓拉麵集團」入侵。黑熊貓拉麵壟斷整條街的生意,令食客上癮、脾氣暴躁,在街上惹事生非,影響市容,還有企業擴張而令居民被收樓迫遷……
熊貓是一個露骨的象徵,它指向中國資本和人流,那些令本地經濟體上癮的外來熱錢;連警察都因為食了黑熊貓拉麵而倒戈,就是本地政府被收買的比喻;奸角頭目只顧生意擴張的暴發戶設定,也根本就是一個21世紀的中國人。
「哎呀街已經不是以前的哎呀街」。於是靠修習「柔軟彈彈拳」的爛鬼門派打爆敵人。這樣的功夫和門派設定,令人想起新一輪本地電影浪潮的早期作品《打擂台》(2010)。《打》關心「勝利的境界」,關於歲月催人、關於武者喪失實力時如何面對;《拉麵大亂鬥》的後半部則用童趣的包裝,討論「甚麼是正義」的政治哲學問題。
「柔軟彈彈拳」的最強招式,被設定為需要去到中國找尋。收藏最強招式的禁地,原來住了一隻「柔軟彈彈精靈」。精靈本來想將大絕招傳給小新,但老師傅的大弟子玉蘭卻將能力據為己有,並且回到「哎呀街」執行「自己的正義」。「柔軟彈彈拳」的最後階段,原來是一種令人失智的死光。只要被死光打中,就會變成腦裡只有「愛與和平」,精神狀態尤如吸了大麻的嬉皮士。
玉蘭如願清除了「哎呀街」的大敵,但也一躍成為自恃而高於一切的執法者,四處發射死光,令她心目中的惡人變成白痴。
小新和玉蘭最後成為兩種價值觀的對照。本來「柔軟彈彈精靈」想將死光傳給小新,因為他擁有「柔軟的心」,但玉蘭卻沒有。表面上童趣的動畫,當然沒有時間做太深層的闡述。
所謂「柔軟的心」,就是孩童式的童心和直心。小新型性格多年來被視為胡鬧,因為其行動看來沒有目的,也沒有利害,不符合現實世界的價值。一個沒有利害思維,也不自奉的人,才可以掌管大殺傷力超能力而不濫用。
類似的討論在鬱躁和苦悶的大明晚期早就有了。思想家李贄和耿定向進行過一次倫理學式的辯論——或互相挖苦。李贄追求思想自由,討厭「世故人」內裡一套,外面是另一套。耿定向批評李贄不過是放浪形骸,談不上有甚麼境界,認為李贄無異於泰州學派的顏山農。
顏山農被視為激進的道德解放者,主張「制欲非體仁」,出名事跡是一次講學途中,突然就地打滾,言:「試看我良知」。
李贄的回應是,宏觀而言世人為了利益和自身榮辱,無不經常就地打滾撒賴,但世俗只會嘲笑顏山農。因顏山農打滾只是為了表達本真,而不是為了任何現實目的,就被視為可笑,可見道學迂腐;因此他亦不介意別人認為自己就地打滾,甚至將就地打滾視為一種老莊式的解放。
孔孟早期的「良知」、晚明的「童心說」、「就地打滾說」,下放稀釋之後,就是這裡的「柔軟的心」。「柔軟彈彈拳」的日本原文是Punipuni(ぷにぷに)拳,一個擬聲詞,不著一字,廣東話已做了一重意譯。
說到底「柔軟的心」,就是沒有價值判斷的心,因此他可以公正地使用力量和正義。而講究「個人正義」的暴走玉蘭,成為超然於一切的制訂規則者之後,成為新的獨裁者,最後仍能被小新一班小朋友「融化」和「歸正」,這裡才是這個文本最具童真的部份。因為現實中的案例通常是《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或《星球大戰》,矢志消滅邪惡力量的英雄,在殘酷的征途上失去「柔軟的心」,變成他當初希望消滅的邪惡的一部份。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