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民商法教室|非法人團體與決議門檻>
各位好,我是賴川。星期五民商法教室復刊後的第二篇文,我和各位一起來讀一個過去較冷門但最近可能出成考題的爭點,這個爭點是:非法人團體社員大會表決普通決議時,如出席人數未過半,該決議效力為何?
舉例而言,非法人團體A寺廟召開信徒大會,信徒名冊人數共計31人,會議簽到簿上雖有19人簽名,但部分簽到係偽造,實際出席僅7人,顯未達過半數16人出席,該信徒大會決議之效力為何?
▎有效成立說(不限制出席門檻)(通說及實務)
通說認為,法律既未限制總會普通決議之最低出席人數之明文,則反面推論,立法者應無限制之意思,此時章程如有規定,應依章程規定定之,章程如無規定,則無出席門檻限制,不問出席社員人數多寡,只要經出席社員過半數決議即為已足。但通說中之多數看法認為,僅有1人出席,則不具會議形式,故至少應有2人以上出席,始得依出席人數過半數做成決議
實務認為,民法第52條第1項之社團總會普通決議規定,與民法第53條第1項及第57條相互比較,第53條第1項增加「應有全體社員過半數出席」之要件,第57條則是以「全體社員」為計算基準,故本於明示其一,排除其他原則,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民法第52條第1項並無全體社員過半數出席之門檻限制。
■ 最高法院 108 年台上字第 120 號民事判決
按未辦理法人登記之寺廟,倘有一定之辦事處及獨立之財產,並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屬於非法人團體者,其團體性與法人無殊,自可類推適用民法有關社團之規定。又民法第52條第1項規定:「總會決議,除本法有特別規定外,以出席社員過半數決之」,係源自18年5月23日之同條項條文。考其立法理由:「謹按總會之決議,除本法有特別規定外,以出席社員過半數之決議行之。所謂特別規定者,如第53條變更章程之決議,及第57條社團解散之決議,均不得以出席社員過半數決之是也……」,與當時民法第53條第1項「社團變更章程之決議,應有全體社員過半數之出席,出席社員4分3以上之同意,或有全體社員3分2以上書面之同意」及同法第57條「社團得隨時以全體社員3分2以上之可決解散之」對照以觀,前者增加「應有全體社員過半數之出席」要件;後者以「全體社員」為計算基準,足見立法者就社團總會決議是否應有一定比例社員出席,已有斟酌。本於「明示其一,排除其他」原則,除民法有特別規定外,社團總會決議並無「全體社員過半數之出席」之限制。
▎不成立說(限制出席門檻)
陳忠五教授認為,社團總會之普通決議,應有出席門檻之最低限制,並應「類推適用」民法第53條第1項之「應有全體社員過半數出席」之規定,如未達出席門檻之最低限制,應認為決議不成立。理由在於,首先,不限制出席門檻之考量,是為「便利社團運作」與「尊重社團自治」,但出席門檻之限制,既僅為一預設任意規範,社團仍得以章程變更之,則此即無害於便利社團運作及尊重社團自治之目的。然而,如法律之預設為無出席門檻之限制,則將使決議形成過程違反民主原則及失其正當性之基礎。因此,限制出席門檻,係在便利社團運作或尊重社團自治下,同時兼顧社團運作程序之民主原則及總會決議行程之正當性或代表性,較為可採。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非法人團體與決議門檻>... - 賴川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非法人團體民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非法人團體民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資產股定義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資產股定義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月專題:證券市場】
大家晚安,本週的星期五民商法教室要來預告本月專題,我們預計會在本月份的每星期二、四、六來介紹一些法律人也可以輕鬆理解的「投資」小常識。裡面也會穿插一些非法律人也能理解的證交法議題。讓證交法離我們生活更貼近些。文章的最後也會談一些考試爭點。
【本日關鍵の一言】:投資有其風險,不投資財富會縮水!(合理的做法為➡️要做投資,但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去決定投資標的!)
▌一、何謂投資
所謂投資,係指一方將資金提供他方使用,用於經營特定事業,希冀能有獲利,惟獲利之有無與多寡不能確定(具風險性,取決於他方之能力、努力,或大環境等因素)
▌二、為什麼需要投資
(1)積極追求財富增長:追求資本利得
無論是天才還庸才,每一個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即便沒日沒夜的工作,也只能賺取有限的財富。一旦你生病或需要休息,就沒辦法繼續靠勞力獲得報酬。反之,利用投資工具,可以讓你睡覺時,仍有人幫你賺錢。所以俗話說「人兩腳、錢四腳」,用人去追錢很慢,用錢去追錢才會快。
(2)消極避免財富縮水:抵抗通貨膨脹
即便你為人清心寡慾,不追求奢華的物質生活,只願腳踏實地用勞力賺錢,但你有想過你靠勞力一點一滴累積的財富,正在縮水嗎?舉例而言,20年前(2000年)如果你有80元,你可以用它買2片雞排當消夜;但20年後的今天(2020年),80元大概只夠買1片雞排。
以主計處公布之消費者物價指數觀察,指數從101.39(2019年1月)上漲至103.28(2020年1月),可改略計算出2019年台灣通膨率約1.86%。如果你將錢放在銀行,即便是最優惠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也不過約1.2%,一來一往,其實你的財富正在一點一滴的縮水。
主計處網站: https://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2
▌三、常見投資方式
投資標的如外匯、股票、債券、期貨、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房地產、貴金屬…等均是。但最普遍的方式仍然是投資股票。而我國證交法納管之投資方式,僅包含投資證交法定義下之有價證券,如股票、公司債、政府公債及其他金管會核定之衍生性金融商品。
【考試必須會】
一、 證交法定義上之有價證券:限定列舉項目+主管機關核定項目(尤其僑外投資契約、投資虛擬通貨)
二、 投資契約的定義,就是上述「投資」的定義。一方將資金提供他方使用,用於經營特定事業,希冀能有獲利,惟獲利之有無與多寡不能確定(具風險性,取決於他方之能力、努力,或大環境等因素)
三、 證交法、銀行法、保險法對「吸金行為」管制之分野。以目的區分,其中以「投資」為目的交付資金(被吸金)者,理論上都應該是證交法的管轄。但實際上有些沒有被核定為證交法定義上有價證券者,就有可能會被納入銀行法29-1:「以借款、收受投資、使加入為股東或其他名義,向多數人或不特定之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而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利息、股息或其他報酬者,以收受存款論。」因而被學者批評。(此部分與證交法§22申報生效制之適用要件有關)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24
#證券市場月
#投資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預設規範之功能】
大家晚安,本週的星期五民商法教室要來談公司法中的任意規定(或稱預設規定),這篇短文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為重要實務見解分享,內容主要涉及「隱藏性任意規定」;至於後半部則進一部探討「預設規範」所涉及的效率考量。
■判決分享:107 年度台上字第 1706 號
按私法有強制與任意規定。前者,於法律規範意義上具有強制實現之作用,非屬意思自由原則之適用範圍,當事人不得以其意願排除適用。後者,於法律規範意義上,並無必須強制實現之作用,當事人得以其意願排除適用,該類法律規定之適用,僅具備位及補充之意義,又可分為一明示性任意規定,即以法律明定當事人之約定優先於法律規定而適用。二隱藏性任意規定:法律雖未明定當事人之約定優先於法律規定而適用,但推求立法意旨解釋認定之。公司法第177條第3項前段規定:一股東以出具一委託書,並以委託一人為限,應於股東會開會5日前送達公司。該規定係55年7月19日所增列,揆其立法目的,在於便利公司之股務作業,並含有糾正過去公司召集股東會收買委託書之弊,防止大股東操縱股東會之旨趣,乃規定股東委託代理人出席股東會時,應於開會5日前將委託書送達公司。上開規定並無必須強制實現及其違反之法律效果,非屬強制規定,且自上開立法旨趣觀察,亦非屬僅具教示意義之訓示規定。則以該規定有便利公司作業之目的出發,將股東未於開會5日前送達委託書之情形,讓諸公司決定是否排除(優先)上開規定而適用,而屬隱藏性任意規定,適與上開立法目的相符。準此,除公司同意排除適用上開規定,或股東逾規定之開會5日前期限送達委託書而未拒絕者外,股東仍應遵守該期間送達委託書於公司,否則公司得拒絕其委託之代理人出席。
■專題剖析:【預設規範(任意規定)之規範功能】
強制規定與任意規定是大陸法系於解釋法律規範時常用的分類,用以區分法規是否具有強制實現的作用。其中,任意規定在美國法則常被稱為預設規定,用來強調該規定所帶來的效率與彈性。按法律經濟學的鼻祖寇斯所提出的概念:若交易成本為零,則無論產權如何安排,當事人都會自行磋商出最佳的產權安排。但偏偏交易成本不可能為零,因此較有效率的解決方案,即是由法律事先制定「預設規範」,預先將產權為有效率的配置,進而降低交易成本。以上述判決為例,若無委託書應於開會五日前送達之預設規定,則股東會開會當天為了審查出席代理人資格,可能會延誤開會時程,為免不效率,公司勢必必須要求股東應事先送達委託書,惟上開要求因為涉及股東權之限制,必須以召開股東會變更章程、或制定股東會議事規則之方式為之,如此一來不僅曠日廢時,還必須面臨股東會無共識的風險。反之,若由法律預先規定委託書送達公司的期限時,就能避免上開磋商成本。
此外,雖然法律已預先規定委託書送達公司的時間,惟若董事會認為延後送達不至影響公司經營或股東會進行之效率,亦得允許股東延後送達(因上開允許不涉股東權侵害,故毋庸股東會決議,由董事會自行裁量即可)。換言之,透過預設規範及董事會裁量權限之設計,較能兼顧「效率」與「股東權益保障」。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資產股定義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By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at 2020-07-19 18:31:16. 【大同案懶人包(中)】 大家晚安,我是祁明。本週的星期五民商法教室要繼續來討論大同案。 ... <看更多>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資產股定義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By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at 2020-07-19 18:31:16. 【大同案懶人包(中)】 大家晚安,我是祁明。本週的星期五民商法教室要繼續來討論大同案。 ... <看更多>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16 在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非法人團體與決議門檻>... - 賴川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星期五民商法教室 復刊後的第二篇文,我和各位一起來讀一個過去較冷門但最近可能出 ... 簽到係偽造,實際出席僅7人,顯未達過半數16人出席,該信徒大會決議之效力為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