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克》V.S.《大國民傳奇》:#一部電影兩樣表述
.
文章有點冗長,#圖文好讀版在此:https://reurl.cc/WL962y
.
《曼克》:一隻被囚禁的猴子。
.
「我只想知道你的看法。」曼克。
「你寫的東西當然是一流的,這你知道,他對權力的渴望,還有他急於尋求害怕他黑暗面的人的愛慕,但是...」豪斯曼。
「令人害怕卻可預知的”但是”」
「你對電影觀眾要求太高了,整體來說有點雜亂無序。」
「無序還有序?」
「人物主角七嘴八舌,敘事順序顛三倒四,就跟墨西哥跳豆一樣跳來跳去。」
「老友,歡迎一窺我的思維模式。」
「這故事太零散,沒地圖的人會迷失的。」
「你是說故事一團亂?」
「能否簡化一點?」
「帕斯卡曾說過”如果時間更充裕,我這封信會寫得更簡潔”」
「我只想說,沒有人可以這樣寫東西。」
「豪斯曼,但我可以,而且木已成舟。故事就像肉桂捲一樣圍成一個大圓圈,不是指向最近出口的直線,你無法在兩小時內捕捉一個人的一生,最多只希望能大致勾勒出個輪廓。」
.
30年代的好萊塢,酗酒又直率敢言的劇作家赫爾門曼克維奇被視為麻煩人物,在他事業最低潮時,年輕導演奧森威爾斯邀約合作,希望曼克能在60天內完成一部電影劇本。曼克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出《大國民》,劇中角色人物皆對當時的權勢者有所影射,使得電影尚未開拍便已鬧得滿城風雨......
.
老實說,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導演的《曼克》看得我有點悶,節奏緩,敘事散,我家的電視設備普通,整部片的畫質有些偏暗(我始終覺得慢步調但攝影強大的作品都比較適合在戲院觀賞)等,有影響到我對影片的投入程度。即便稍稍被悶到,我依然喜歡《曼克》,美術、妝髮、攝影迷人,演員也表現突出,飾演曼克的 Gary Oldman ,應該有機會獲得奧斯卡男主角提名、飾演女星瑪莉恩戴維斯(Marion Davies)的 Amanda Seyfried ,也有讓我眼睛一亮,出場不多,但每場戲都有魅力!
.
《曼克》的敘事跟《大國民》相呼應,兩部片皆非直線敘事,故事時空穿梭在過去與現代之間,像是拼圖,不到最後一刻無法拼出故事的全貌。然而《大國民》的劇本較為簡潔,主角與事件的關係明確,敘事平順,《曼克》的出場人物繁多,剪接偶爾會給我紊亂的感覺。
.
《大國民》片中,報業大亨肯恩的最終遺言是「玫瑰花蕾」,沒人知道「玫瑰花蕾」代表的意義,直到影片尾聲,觀眾才從雪撬上的標誌猜測「玫瑰花蕾」代表的是肯恩內心的空缺與遺憾。《曼克》片中,曼克親眼見識到媒體巨人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如何操控輿論與政治、對於赫斯特的伴侶瑪麗恩有著愛慕與憐惜、厭惡 MGM 頭頭路易斯梅爾(Louis B. Mayer)的偽善和冷血...曼克將他的所見所聞寫成劇本。
.
最初奧森威爾斯邀請曼克撰寫劇本,曼克答應以不署名的方式創作,一方面是避免麻煩(他被好萊塢放逐),一方面表現曼克對編劇工作的態度不夠嚴謹與輕浮,一如30年代初,曼克和一群編劇去跟老闆提案時,只會敷衍了事。曼克接下奧森的工作時,或許以為自己不會對新的劇本投入太多感情,掛不掛名根本沒差。然而《大國民》的劇本越寫越私密,加上劇本完成後,旁人對劇本的反應都出乎他的意料,才讓他體會到這個劇本的價值。
.
《大國民》用肯恩一角影射赫斯特,《曼克》則讓觀眾明白:肯恩不只有赫斯特的影子,也融入了曼克的性格與人生。一如肯恩在電影裡有過兩任妻子,一個是任勞任怨的前妻,一個懷有明星夢的第二任妻子,這兩個女性角色像極了曼克的妻子莎拉和赫斯特的伴侶瑪莉恩的翻版。肯恩因為寂寞與自卑而顯得自大,曼克也有他自卑、自大、憤怒與墮落的一面。肯恩一輩子在填補內心的空洞,曼克何嘗不是如此?從不要署名到堅持掛上自己的名字,《大國民》的劇本讓曼克重新找回身為劇作家(人)應有的尊嚴。
.
《大國民》片中的「玫瑰花蕾」,象徵肯恩無法得到(或失去)的純真,現實生活中,曼克對暗黑政治、無情的好萊塢、偽善的人際關係,以及自己犯下的過錯(一句玩笑話給了片廠拍攝假新聞的想法,不但讓支持的候選人落選,還間接造成好友 Shelly 的死亡)感到失望透頂。對曼克來說,《大國民》的劇本就是他的「玫瑰花蕾」,既是回應赫斯特對他的羞辱,也是如他筆下的人物一樣,渴望獲得肯定,渴望找回(救贖)遺失(失落)的靈魂。
.
「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是隻老鼠,困在自己設下的陷阱中,每當這個陷阱因為破了個洞,有讓人逃脫之嫌,我就會反覆把洞給修補起來。」
.
哀傷的是,曼克不只將自己的心情放到肯恩這個角色身上,他更是《大國民》劇中,肯恩第二任妻子蘇珊的翻版。蘇珊有著歌星夢,肯恩為她搭建一座歌劇院讓她登臺演出。然而蘇珊表現不佳,肯恩動用旗下報社全力吹捧(呼應曼克對假新聞的看法)蘇珊的演出。蘇珊清楚知道自己私下成為他人的笑柄,遂跟丈夫提出結束公演的要求。肯恩拒絕妻子的請求,並對她說:「我要妳繼續唱下去!」。
.
回到《曼克》片中,曼克在一場聚會上發飆指控赫斯特等人偽善無情,赫斯特跟曼克講了一個手風琴猴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猴子以為自己很特別很重要,其實不過是街頭藝人的生財工具,當主人要猴子唱歌,猴子再不甘心也得開口唱歌。曼克在他的劇本裡,想像蘇珊受到肯恩軟禁而不快樂,但事實上,瑪莉恩跟赫斯特的關係並沒有如《大國民》所揭示的不對等與不開心。與其說曼克透過寫作想要「拯救」瑪莉恩,不如說他把自己身處業界、對業界感到失望,卻又無力逃脫業界的心情給放到了蘇珊身上,《大國民》裡的蘇珊才是曼克投射心情(拯救)的對象啊。
.
「我相信編劇比黨員對天真的大眾更具威脅性。」
.
最後,儘管《曼克》講的是30年代的好萊塢故事,我們也能在這部作品中,瞥見導演對於當代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想法與憂慮,關於政治與藝術從來不分家的現實、關於理想多麼輕易被財富與權力綁架、也關於平民百姓對於政治的冷漠或不夠嚴肅對待可能造成的後果。我其實很喜歡瑪莉恩戴維斯這個角色,愛情裡,看似虛榮浮誇,實則深情(瑪莉恩陪伴赫斯特超過30年時間,直到他過世為止)。政治上,看似傻氣無害,其實很懂得自保。電影裡,曼克希望瑪莉恩幫忙說服赫斯特或片廠老闆撤下「假新聞」影片,瑪莉恩以:「我已經華麗退場。」讓曼克碰了軟釘子。真心覺得瑪莉恩夠聰明(懂得計算利益得失),故意選用一個看來離譜的藉口,來保護自己不受到牽連與影響。曼克在聽到瑪莉恩的回應後,只能笑著離去,笑的是這藉口的荒謬,笑的是他只能眼睜睜看著美國的墮落卻又感到莫可奈何。
.
《大國民傳奇》:#另一種說法。
.
「我和父親到歐洲旅遊,我們到西班牙時,我有幸坐在瑪諾萊特旁邊,他是最偉大的鬥牛士。”鬥牛士最大的敵人是誰?”瑪諾萊特這樣問我,我自然天真的回答是”牛”,他說”不,牛只是對手而已,鬥牛士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恐懼,想要獲得勝利得先學會牛的想法。”」
.
HBO 於1999 年推出的電視電影《大國民傳奇 (RKO 281)》,敘述《大國民》創作過程以及電影完成後遭遇到發行阻礙與挫折等。充滿野心的年輕天才導演對抗掌握話語權的老派媒體巨人之爭。電影裡,奧森覺得自己是鬥牛士,赫斯特是一頭朝他衝撞而來的公牛,他要學會閃躲與擊殺公牛才能存活。但事實上,奧森才是赫斯特所畏懼的公牛。年邁的鬥牛士(赫斯特),如何能跟體型敏捷壯碩的公牛(奧森)對戰?
.
《大國民傳奇》的劇情高潮迭起,故事「通俗好看」,只是這兩天連看《曼克》和《大國民傳奇》,發現他們根本是平行時空宇宙,故事主視角不同,觀點也就天差地遠。
.
(1)《大國民傳奇》裡的曼克個性沒有太陰鬱,他老早蒐集許多關於赫斯特的資料,但害怕惹上麻煩而沒有編寫成劇本,直到奧森提出要以赫斯特為藍本創作故事,曼克才開始動筆。
.
(2)《大國民傳奇》給了「玫瑰花蕾」一個解釋,「玫瑰花蕾」原來是指瑪莉恩的「私處」......
.
(3)《大國民傳奇》提到一個秘辛:1924 年一場派對上,赫斯特不滿瑪莉恩與多位男性發生關係而在派對上開槍,意外槍殺好萊塢知名製片人 Thomas Ince,赫斯特利用權力之便掩蓋消息逃過牢獄之災。這起事件背後牽扯的人還包括卓别林,據稱赫斯特本來想要射殺的人是卓別林而非 Thomas。Thomas Ince 過世時年僅44歲,他的正式死因被判定為心臟衰竭,親屬亦多次表示赫斯特殺害 Thomas Ince 只是謠言,但大眾顯然比較愛勁爆八卦的好萊塢版本。
.
(4)《曼克》片中,曼克的劇本在《大國民》還未開拍前,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大國民傳奇》裡的赫斯特則是在《大國民》完成後,才知道有這樣一部片的存在。
.
(5)《大國民》的編劇到底是曼克還是奧森?坊間一直有所爭論。曼克在大衛芬奇導演的版本中,一開始並不在乎能否在劇本上掛名,他只是想要賺筆錢增加收入。劇本完成後曼克反悔並要求奧森讓他重新掛名編劇。《大國民傳奇》則是奧森在修改與刪減完曼克超過300頁的劇本後,將曼克的名字從劇本上拿掉,兩人因此不歡而散。直到奧森陷入創作瓶頸,回頭找曼克合作,才將曼克名字放回編劇欄上。
.
另外,《大國民傳奇》片中,奧森跟著曼克參加赫斯特的晚宴,曼克不敢得罪赫斯特,不斷提醒奧森講話小心。然而血氣方剛的奧森最終還是跟赫斯特發生爭執。自覺受辱的奧森因此有了拍攝《大國民》的想法(靈感的源頭)。《曼克》卻說《大國民》的劇本來自曼克與赫斯特有過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曼克才是被赫斯特羞辱的人,曼克才是《大國民》劇本的靈感來源。
.
作為觀眾自然無法確認現實生活中的曼克和奧森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也無法確定《大國民》的最初發想人是誰(畢竟已經是80年前的往事)。《大國民傳奇》和《曼克》哪個更趨近真實?或者,這兩部片其實都跟現實情況不同?單就電影來看,《大國民傳奇》沒能解釋清楚奧森為何將曼克名字拿掉又放回來的心境轉折,《曼克》聚焦在曼克單一角色上,人物的心境變化有較為細膩的表現,也比較能說服我。
.
(5)《大國民傳奇》裡的 MGM 老闆路易斯梅爾受到赫斯特的威脅而出面阻止《大國民》上映。《曼克》片中,梅爾則是赫斯特的摯友,本身對曼克沒有好感,可以猜想梅爾日後或許會施壓禁止《大國民》上映。另外,《大國民傳奇》指出 RKO(雷電華) 總裁喬治因為奧森的《大國民》風波而被迫離職,但維基上查到的資料則說喬治確實是因為奧森威爾斯而離開RKO,但不是因為《大國民》,而是奧森的第二部作品《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以及他就任期間電影票房表現持續低迷才不得不離開RKO。
.
(6)《大國民傳奇》和《曼克》唯一有達成共識的點是:瑪莉恩年紀跟赫斯特差距頗大,但她對赫斯特有著真情,自願變賣珠寶幫助赫斯特度過破產難關。
.
#延伸補充:
一,《曼克》對路易斯梅爾的描述相當負面,人前感性,人後冷血又自私。電影裡,梅爾不只減掉員工半薪,甚至在左右手 Irving Thalberg 過世後,先是在葬禮上哭成淚人兒,一坐上車又立刻回復本性,顯示他對人的毫無感情。現實生活中,梅爾也是評價兩極的人物,一方面很懂得操縱人心,包裝溫情來獲取所需。一方面對好萊塢的影響深遠,米高梅(MGM)在梅爾的帶領下,成為好萊塢重要的電影製片廠之一,旗下擁有大量的明星與導演與作家,推出過無數高品質電影,包括《亂世佳人》、《綠野仙蹤》等。
.
二,曼克的朋友 Shelly Metcalf 接下拍攝假新聞工作,晉升導演行列,選舉結果揭曉後,民主黨候選人辛克萊在廣播中提及自己的落敗來自假新聞的攻擊。Shelly 受不住良心譴責(加上罹患帕金森症)而選擇自殺。Shelly 其實是虛構的角色,這個角色原型可能來自米高梅旗下的 Felix E Feist 導演。Felix E Feist 當年在 Irving Thalberg 的指示下,拍攝假新聞影片,隨後獲得提拔,事業變得穩定,拍攝過不少作品,直到1965年過世為止。
星夢之戰維基 在 跟著韓劇遊韓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尚王》是由《峇里島的日子》、《千年之愛》、《星夢奇緣》的編劇夫妻檔李善美、金基浩和《不良情侶》、《自鳴鼓》的導演李明佑合作作品。是一部以東大門市場為起點,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設計師們的故事,講述向著明天、向著世界奔跑的年輕人,他們的挑戰與成功、愛與慾望。(上面提的5部劇我都沒看過)
這是在維基百科的劇情大綱簡介,不過看過的人都知道,其實內容走向已經和「以東大門為起點成為享譽世界的設計師們的故事,講述他們的挑戰與成功……」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如果硬要說的話,《時尚王》是一部東大門市場為起點,講述四位主角在服裝設計界努力耕耘之餘,夾帶為了捍衛 [該死的] 自尊、為了 [我真的好愛你你怎麼可以不接受我的] 個人情感而在商場競爭廝殺,最後沒有贏家的故事。
以下我試著以冷靜(但不客觀)的角度說一下我的感想。
男一女一最後終於在一起,幾乎是偶像戲劇結局的不變定律,但,難免會有例外。《時尚王》可能是我目前看過的韓劇裡,每集總是要挑戰我耐性極限的一部。看到大家都罵翻了的結局最後一幕,立刻讓我連想到《壞男人》……
編劇也太聽話了吧!真的讓女一和男二在一起?!(大大大誤)
《時尚王》4位主人翁裡,安娜和在赫緣盡情了分手後,安娜轉身靠向英傑想藉此尋得依靠,並不是真心喜歡英傑,所以他把重心專注在工作上,反而比在在赫公司有好的表現。在4位中是正常人物一枚。
佳英,從頭到尾就是個只喜歡畫設計圖的傻女孩,與英傑兩人相愛,但因位價值觀差異兩人無法在一起,一在一起就會因為英傑的猜忌搞得雙方不開心。英傑不清楚佳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英傑買跑車買豪宅,幫佳英奪回媽媽的服飾店,想給佳英好的物質生活,但佳英無法理解英傑的心意,只是喜歡窮苦時期兩人在工廠裡單純的生活,英傑幫他準備一桌家常菜就可以讓他開心很久~
英傑,不是我要說,他的脾氣個性真的很糟糕,成為暴發戶後性情大變,搞得幾乎眾叛親離(我也看得很火大)。希望不要像爸爸那樣,最後卻還是落得孤單一人無善終的悽慘下場。他抱怨佳英不理解他,但他也從未認真想過佳英要的是什麼?不然,在赫怎麼會有機會介入呢?
在赫,富二代的公子,遇上真命天女後改變很多,對照他和安娜的互動就可以發現,他是真心愛佳英,為了佳英他幾乎什麼都可以不要了,讓佳英看到最狼狽的一面也無所謂了(他應該不會為安娜委屈到這種地步)。他是個心地良善的人(除了沒把機票給佳英外……但他有試探性地問佳英:聽說英傑在紐約,你想見他嗎?),從他與佳英的多次交手就可以發現他註定被佳英吃死死的(佳英要求啥他都會給),而他也比英傑清楚佳英的想法,總是在適當地時機送佳英禮物,不論是好的工作環境、內部比賽冠軍、職位升遷、慶祝升官的項鍊,在赫總能合理化讓佳英全部收下。
雖然一開始就明白佳英心在英傑身上、一直被佳英發好人卡(我本來曾懷疑是不是因為得不到就越想要),但佳英一句「你是我的恩人,我不討厭你……」讓在赫無法放手,繼續接近佳英。
和英傑相比,或許在赫真的比較懂佳英,不然他不會自信地對佳英說:「你一直逃避、拒絕我,是怕接近我後會愛上我是嗎?」
而佳英,他對在赫是有好感的,只是還沒到對英傑那樣的愛的程度。
當女人被自己愛的男人折騰的傷痕累累時,如果有一個很愛你、懂你、你也喜歡的人在身邊時,你會不會考慮跟他走?
應該,會吧……
有感受到我對男二在赫比較有愛嗎?是的,我不否認XD(誰叫英傑的個性那麼爛)
回到讓人破口大罵的結局。
在第19集中,編劇已暗示英傑可能會不得善終。殺手是不是在赫指派的?我覺得不是,一來,在赫自己說過,他只在乎佳英,他根本不想費力理會英傑,加上他說他良好的出身背景,根本不會去幹這些他口中所謂的骯髒勾當(髒了他的手啊)。在赫其實很真心很單純(安娜曾說,在赫說喜歡或討厭,就真的是喜歡或討厭,不是假的),以為對英傑做出反擊了,最終還是被英傑坑一大筆而被老爸狂K成豬頭。
撇開電話中應該有聽到槍聲的佳英卻只平靜說出「我也想你」的異常反應不說,我猜測那一槍是來自趙社長的報復,因為趙社長說過,他絕對要英傑血債血還。趙社長都可以製造假車禍害佳英家破人亡了,處理英傑對他來說是小蛋糕一塊。至於紐約住所,趙社長之前已查出英傑在紐約有置產,所以推斷他知道英傑住在哪裡。(其他猜測:http://ppt.cc/Py~H)
時尚王(패션왕)
SBS 2012.03.19起播出的月火劇,共20集
官網:http://tv.sbs.co.kr/fashionking
星夢之戰維基 在 如果你進廁所發現喜歡的偶像在公然調情... ︱泰國BL影集《星 ... 的推薦與評價
觀賞《 星夢之戰 》:https://reurl.cc/yMpaD8 與泰國同步播出 每週六凌晨0點上架真正的戰爭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心。檯面上的人氣偶像,私下卻有不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