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吳靄儀的道路 - 李怡
4.18大圍捕後,台灣作家顏擇雅在facebook上特別談到吳靄儀,分享1963年她15歲時,在《中國學生周報》的一篇投稿〈我們不愛國嗎?〉,又分享她1983年在《明報月刊》發表的長文〈妥協與頑抗:擺在眼前的路〉。從這兩篇文章,可以了解當年關懷家國的香港人,如何一路走來的背景。
《中國學生周報》是60多年前美國新聞處資助的友聯出版社旗下刊物,以中學生、大專生及青少年為對象讀者,由49年後從中國南來香港的文化人余德寬等在1952年創辦,其後有胡菊人、陳特、林悅恆等主持編務。雖有美國背景,但從刊物名稱可見,主事者抱持中國情懷。1963年,周報刊登了幾篇批評讀英文書院學生的「亡國奴」心態,吳靄儀身為英文書院的中五學生,在這篇投稿中表示:「我並不是你們筆下的亡國奴,不是目無國家的媚外者,更不是不思所源的喪心病狂的人」;「有人說我有禮貌,我答道:『我們中國人對禮是很嚴的。』……我沒有放過任何機會。朋友們啊,你們說這是不是不愛國呢?」
現在讀來也許有點稚氣,但在那個時代,英文書院有濃重的崇外氣氛,而這個年輕女孩已經有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其後經過六七暴動,港英有了經營好這城市的管治意識,香港人也開始有了對香港本地而不是只有對中國或英國的認同感。出生於香港的吳靄儀,完成博士學位,1983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她在中英文報紙撰寫評論,一度在《明報》擔任副總編輯。
吳靄儀1983年12月發表那篇文章時,中英談判大局已定,1997年香港肯定要轉移主權,香港人除了移民之外,相當一部份人在無奈接受現實之下,盡量想辦法保持香港人珍惜、香港賴以生存的制度、權利和自治結構。這也就是接受「民主回歸」者的思想背景。
吳靄儀1983年文章指出,長遠來看,香港人要看清楚,就是要接受共產政權,做個共產制度下的中國人,不要自己騙自己可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因為,對共產黨來說,權力最重要,權力絕不容許讓渡,共產黨從來不實行民主,實行的只是虛假的「民主專政」。
因此,她認為只有香港獨立,才是唯一出路。但在當時,「提出各種解決香港前途方案的每一位論者,幾乎都開宗明義先說『香港當然不可能獨立』。由此可見──香港獨立這個意念相當普遍,但害怕這個意念的現象也相當普遍。」
不過,吳靄儀分析了「香港獨立」的條件,認為所有都不是問題,唯一不具備的條件,就是「中國不容許」。
四年前,「本土新聞」轉載吳的這篇文章,她說當年這文章出來後,沒有任何人回應過。
我經歷過當年抗拒香港「回歸」的整個過程,對吳所說的社會冷漠深有體驗。在這之後,吳靄儀就投身法律界,在一國兩制之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維護香港的法治。她在立法會就反台獨動議投棄權票,不是意味她支持或反對台獨,只是嚴守香港立法會的職能分寸。她寫的18年在立法會工作的自傳《拱心石下》,盡顯她維護香港一國兩制下法治的苦心。她說:「樂觀與悲觀對我毫無意義,因為這是我的家,我決定了留下來,就要盡力而為。」
在吳靄儀少女時代,最少人說「愛國」的時候她「愛中國」,到了解中國之後就捍衞香港。在最沒有人提出「香港獨立」的時代冒大不韙而提出,又在主權轉移後全心維護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法治。
吳靄儀的被捕,一如她自己在1983年所料。中共藉港共之手,證明極權政治與真正「愛國者」、真正愛港者、真正和全身心維護一國兩制下法治的參與者,是不相容的。
明報月刊 facebook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私訪問🌍】《明報月刊》關於我crossover深度遊的介紹,終於有機會分享出來。
//最初構思「字遊天下」這專欄時,沈旭暉是最早一批想到的名字之一。幾年前因為「港外線」的專欄認識他,之後看他的Facebook,發現他每次更新,幾乎都在地球不同的角落,接觸不同的人。那些地方,對我來說,部分連名字都覺得陌生,遑論要準確知道在地球儀上七大洲的哪一點。如果能邀請他執筆,就如把大半個地球放上《明報月刊》。沈教授欣然答允,並提議以訪問的形式做開篇,遂有是次的專訪。
—編者
用遊記打開國際關係之門
— 訪問沈旭暉
葉國威
「我很喜歡去旅行,但未至於非常沉迷,可是我也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希望能環遊全世界的所有國家,到現在就去了大概一百二十個。」如果要在「字遊天地」專欄中介紹沈旭暉所有去過的地方,要花十年時間。「字遊天地」,是「寫作x旅遊」,「字遊天地」加上沈旭暉,就是「寫作x旅遊x國際關係」,在沈旭暉告訴大家這一百二十個是什麼地方之前,我們從遊記閱讀說起。
從集郵開始
人人都喜愛旅行,但未必個個都喜歡寫遊記;會寫遊記的人,大多數在成長期曾經閱讀他人的遊記。沈旭暉的旅遊閱讀,始於小學。「小學的時候,會看遊記一類的書籍,是因為集郵的愛好。那時我想集齊不同國家的郵票,因此參考了很多書本資料。後來長大後,看了許多遊記類的作品,比較欣賞陳之藩有一系列關於英國生活的作品,如《劍河倒影》、《在春風裏》等,雖然內裏的散文不能完全稱之為遊記,但那種從日常生活再串連歷史、個人想法的寫作,都是我喜歡的類型。」
從閱讀到書寫,就要數沈旭暉成為國際關係學者後,在報章寫的國際關係專欄。他最初不希望專欄出現個人元素,給自己定下一個不能出現「我」字的準則。後來編輯認為文章有「我」會帶出不一樣的感覺,於是評論分為「有我」與「無我」兩類,而「有我」的文章,開始滲透一些遊歷經驗。
「如果純粹在香港的角度去看世界,無論你覺得別的地方有多熟悉也好,一般人還是會覺得有一段距離。用一般人的觸覺來看,哪怕是中美貿易戰,給人的感覺也很『離地』。但是只要你將這件事套進一個個人故事,整件事就會變得立體很多。」這是沈旭暉真正將旅遊經驗跟國際關係做一個有機結合的時候,是作為吸引讀者閱讀的一個人性化的起點。
「比如說我有一個分享,我剛剛到了索馬利蘭,認識了一位英國女contractor,我問他們如何去辨認出一個恐怖分子。當時那些人在我面前,給了我一堆索馬里青年照片,然後找出其中一張,指着照片向我分析,如何通過他們的裝扮,知道此人是恐怖分子。這樣整個感覺就變得實在多了,不像教科書裏說恐怖主義就是怎樣怎樣,有多殘酷不仁,始終你沒有辦法感受那種感覺。」
對讀者來說,他們要認識一個大題目,讓他們感受那個環境,比硬梆梆地向他們灌輸理論好。當沒多少人認識國際關係,但人人都會去旅行,遊記這個體裁,是打開國際關係的一扇大門。
利用大數據辦旅行社
近年,沈旭暉推廣國際關係進入新階段,運用他系統管理(System Management)的專業,讓不同範疇的業務跟國際關係crossover,包括教育、創作、生活品味、研究顧問、社會企業,還有旅遊—他跟朋友合作,創辦旅行社GLO Travel。
通過進軍旅遊業去推廣國際關係,有這個想法,是時代的幫助。「以前那個時代,我要找一些人對例如高加索地區有興趣,其實是不容易的,可能要找很久,才能勉強組成一團。但現在這個大數據(Big data)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就能根據一個人的大數據,在香港找到有興趣到高加索旅遊的人,可能只有一百個,但至少現在容易找到他們。」
大數據,讓旅遊業務變得不一樣,可以組一個「山卡啦」地方的旅行團,也可以做個人遊,即使只有一個人有興趣,也可以度身訂造。「比如一個客人想到前南斯拉夫國家,專看鐵托,這是很難組成一個旅行團的。我們為他量身訂造一個旅程,不僅去看景點,也讓他訪問一些人。這件事對我來說可能很簡單,但如果客人不是行內人,就很難得有這種機會。」
可是,用大數據去找出潛在客人,不就是拒絕了對國際關係沒有興趣的人嗎?似乎跟推廣的「初心」有矛盾。沈旭暉認為,應該反過來看。「有多少人對國際關係有興趣,其實大家都知道了,尤其在香港。但通過一個消費的過程,他們最終都會被吸引。例如跟他們說波斯尼亞有內戰,他們完全不會感興趣;但如果跟他們說那兒有一條橋,很漂亮的,可以讓他們打卡,他們就會感興趣。」關鍵是宣傳的時候,能不能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吸引原本沒有興趣的客人,再給他們相關資訊,畢竟人類還是有好奇心的動物。
當國際關係融入生活
把國際關係融入了生活,是沈旭暉業務的理念,隨之而來的疑問,是公事和私事的分隔線就變得模糊。沈旭暉亦承認,去到任何地方,其實都會想到公事。「從簡單到寫一篇文章,到認識一些人,可能順道做一個field study等,所有事情都很難完全無關公事。」連旅行也變成公事,那豈不是完全沒有私人空間?沈旭暉苦笑:「因為現在這個時代是這樣發展的,一個社交媒體的時代,所以你無法逃避。當你無法逃避一件事,你就只能適應它、擁抱它。我本身很重視私隱、很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是一個『宅男』。我正做的所有事情,和我天生的個性都是完全相反的。我的底線是當我回到自己的空間,躲在房間裏,任何人都不要騷擾我。能夠有這個空間,就覺得也可以接受。」
雖然公私難分,但沈旭暉仍然努力去想,純粹從興趣出發,他喜歡到什麼地方。「我喜歡回去巴爾幹半島,比如前南斯拉夫那一些國家。那兒『平、靚、正』,消費便宜、風景很美、歷史豐富,有很多與人文歷史有關的資料可看。」說到「平、靚、正」,彷彿變得很「貼地」的旅遊準則,但再說下去,你會發現,其實對沈旭暉來說,興趣與工作真的沒什麼分別。「他們以前鐵托那個時代,是我至今仍然覺得很令人驚歎的。在那個時代裏,這個地方能在美國和蘇聯之間遊走,用美國社會的資源來壯大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這讓我每次到這些國家都會刻意去看相關的歷史,而這些內容是永遠都不會看完的。所以如果沒有時空的限制,那邊的地方是值得不斷去翻查的。」
當國際關係已經「入血」,也許公私之分,就是到一個地方之後,會不會寫文章,會不會認識重要的人。
打算寫一些感覺很遙遠的國家
接下來,也許本刊要進一步剝削沈旭暉的私人空間,前文說過,他會為本刊「字遊天地」專欄撰文。談到專欄會如何呈現,沈旭暉認為:「最理想當然是個人的遭遇,這也是最有閱讀價值的,從個人經歷說到大環境。比如說到索馬利蘭,大家都只覺得是個危險的地方,但如果介紹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距離便能接近得多了。就像剛才我說過那個辨認恐怖分子的故事,我覺得讀者是最有反應的。」他打算寫一些感覺很遙遠的國家的故事,如巴布亞新畿內亞,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而他認識了一個嫁到那兒的日本人,她為什麼會嫁到那兒呢?在巴布亞新畿內亞的生活是怎樣的?原來巴布亞新畿內亞是一個不安全的城市,犯罪率高,一個日本女人在當地晚上外出又會不會害怕呢?他希望以生活切入,然後再介紹那個地方的資料。
「光說數字,別人是不看的。」沈笑說:「但從一個遠嫁那兒的日本女人的角度出發說這個故事,便比較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然後你才有機會解釋以上的問題。這就好像我們說的產業一樣,先哄你進來,再慢慢把我們的訊息滲透給你,但第一步你也要把他人吸引過來。」//
明報月刊 facebook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劉天賜媒體工作者
羅馬拼音 Lau Tin Chi
昵稱 賜官
國籍 加拿大
籍貫 中國 廣東 番禺
出生 1948 年 3 月 10 日( 69 歲)
英屬香港
職業 媒體人
語言 粵語
教育程度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 哲學系
母校 青年會書院
代表作品 《講東講西》
活躍年代 1974 年至今
經紀公司 香港電台
劉天賜 (英語: Lau Tin Chi , 1948 年 3 月 10 日- ),人稱「賜官」,是香港著名的媒體人和創意人士,中學時就讀青年會書院。 其曾任職香港多家媒體,擔任行政管理、節目策劃、電影編劇等工作,包括香港麗的映聲、香港無線電視、香港亞洲電視、 香港佳藝電視、香港嘉禾製片公司,香港大都會電影公司,香港有線電視、香港now寬頻電視等等。 祖籍廣東省番禺,出生於香港,間中回加拿大探親,其也是香港著名的主持人 ,主持包括 香港無線電視 的《 犀牛俱樂部 》、香港 亞洲電視 的《 斑馬線上 》、 香港電臺 的《 講東講西 》等,其節目以資訊和文化為主,兼顧資訊和娛樂。 與蕭若元、梁文道、陶傑、潘小濤 等媒體人自認為新一代的「香港井底才子」
1974 年畢業於 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書院 哲學系。 曾任電視、電影及電台編劇,兼及策劃、創作總監及顧問等工作。 曾任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協助許冠文創作《雙星報喜》,後轉職佳藝電視 高層,為「 佳視六君子 」之一。 佳視倒閉後回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1980年時升任創作總監、製作總監、顧問,1990 年時宣佈退休,移民 加拿大 ,曾在 加拿大中文電臺 主持節目。 多年後回流香港,在無線電視與陶傑主持電視節目《犀牛俱樂部》。 現在於香港電臺逢星期一至五及星期日主持《講東講西》節目,網上《俗語趣談》節目主持,及于 香港有線電視 兒童台節目 「 智趣大本營 」 主持其環節 「 天賜爺爺字字通 」 。
現為專欄作家、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廈門大學傳播學院訪問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及傳播學院兼職助理教授、 浸會大學 傳理學院院士及電影電視系藝術碩士課程兼職講師、香港大學中文系兼職通識課程講師、香港樹仁大學客席講師。 逢星期一至五香港電台第一台講東講西主持或星期日香港電台第二台早上講東講西螺外遊由馬恩賜代,網上《俗語趣談》節目主持,及於香港有線電視兒童台節目「智趣大本營 」主持其環節「天賜爺爺字字通」。
2001 年曾在無綫電視與 陶傑 主持電視節目《 犀牛俱樂部 》。 2007年9月簽約亞洲電視,主持電視節目《斑馬在線》,同樣與 陶傑一起作主持。 2009年任無綫電視節目《蘇GOOD》嘉賓。
星期一至五,劉天賜於香港電台第一台主持《 講東講西 》,主持星期日香港電台第二台《講東講西》。
劉天賜在 1984 年起寫過多本書籍,包括《小寶神功》、《三國啟示錄》、《處世金鐘罩》等。 2009年出版《基督解密》等三十多本書。
劉天賜于 2007 年 9 月,簽約 亞洲電視 ,拍攝新一輯資訊節目:《斑馬在線》,與 陶傑 一起作主持。
劉天賜小時曾於 九龍塘小學 及 聖提摩太小學 就讀。
2010 年主持 香港人網 節目《天賜玄機》。
目錄
簡歷
嘉禾電影公司 ︰製片、製片經理、編劇 (1974年 - 1980年)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編劇( 1969 年 - 1981 年)、劇本審閱、創作主任、製作總監、 製作顧問(1974年 - 1990年)
香港大都電影公司 ︰監製、總經理( 1988 年 - 1990 年)
香港商業電台 ︰編劇( 1968 年 - 1972 年)
佳藝電視 ︰總經理助理,創作總監( 1978 年)
香港電台 ︰節目主持人( 1989 年 - 2017 年)
加拿大東方報業CEO
香港 東方報業集團 ︰執行董事( 1992 年 - 2000年)、專欄作家(1984年 - 2008年)
香港 明報月刊 、 信報 、 晴報 等各大報章雜誌 專欄作家 ( 1974 年 - 2017 年)
創意產業協會 副主席
創意通識聯盟 首席學術顧問
香港編劇家協會 顧問
香港藝術家同盟 會員
香港作家協會 會員
節目主持
電台節目
小寶神功 ( 香港電台第二台 ) (1987-1990)
講東講西(周日) ( 1995 年 - 2003 年, 香港電台第二台 )
講東講西 ( 2005 年 - 2017 年, 香港電台第一台 及 香港電台第五台 )
金瓶梅導讀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小寶神功秘笈 ( 香港電台第一台 )
天賜嘉華嘻嘻哈 ( 加拿大多倫多中文電台)
自由烽、自由phone ( 2003 年, 香港電台 )
賜文化基構 ( 2005 年, 加拿大多倫多中文電台 )
俗語趣談(香港電臺網上節目)
電視台節目 編輯
犀牛俱樂部 ( 2000 年、 2002 年, 香港無線電視 )
智趣大本營 「天賜爺爺字字通」環節( 2006 年, 香港有線電視 )
雙官賜福 ( 2006 年, 香港有線電視 )
班馬在線 ( 2007 年 - 2008 年, 香港亞洲電視 )
蘇good ( 2008 年 - 2009 年, 香港無線電視 )
偽・陶傑Channel 網站( 2015 年)
網上媒體節目
天賜玄機 ( 2010 年, 香港人網 )
廣州、香港話趣談 ( 香港電台 網上教育節目)
新中國外交風雲 (互動電視)
Fourum(網台),創辦人及主持
編劇作品
廣播劇編劇作品
十八樓C座 ( 商業電台 )1968
故事新編 ( 商業電台 )1968-1970
遊戲人間 ( 商業電台 )1969-1970
網台節目
俗語趣談(香港電台)
電視編劇作品
麗的電視
群星會 之趣劇1969
亞洲電視
義無反顧 (創作顧問)( 2006 年)
無線電視
雙星報喜 ( 1971-1972 )
唔出奇呀
唔使問阿貴 ( 1976 年)
家變 (劇本審閱、故事創作)
大報復 (劇本審閱)( 1977 年)
歡樂今宵 (綜藝節目)(劇本審閱)
龍虎豹 ( 1976 年)
香港電台電視部
獅子山下
佳藝電視
名流情史 (劇本審閱、故事創作)
其他
香港廉政公署電視劇集系列 : ICAC (單元劇)《第九條》( 無綫電視 , 1979 年)
中國上海文藝頻道劇: 愈活愈精彩 (劇本審閱及策劃)(前東方二套)( 2002 年)
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 情義兩重天 (劇本審閱)( 2002 年)
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 天下第一 (編劇)( 2004 年)
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 小魚兒與花無缺 (編劇) (2004年)
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 再見艷陽天 (編劇)( 2008 年)
中國大陸電視連續劇: 大捕房 (主任編劇)( 2007 年)
電影編劇作品
鬼馬雙星
天才與白癡
林阿珍老虎魚蝦蟹
香港屋簷下
甩牙老虎
香港七三 ( 邵氏 上映電影, 1974 年)
出墻紅杏
兵來賊擋
各施各法
哈囉夜歸人
七彩林阿珍
豪俠
大殺星小鬼頭
大男人
師弟出馬
什家小子
鬼打鬼
瘋狂八三
林亞珍老虎魚蝦蟹 ( 1979 年)
名劍
膽博膽
追趕跑跳碰
秋霞
人在江湖
發錢寒
毒計
顧城別戀
製片
鬼馬雙星
直搗黃龍
電影故事創作
香港七三
七十二家房客
雞同鴨講
監製作品
撞邪先生
求愛敢死隊
南北媽打
法中情
愛的世界
雙鐲
師兄撞鬼
靚足一百分
作品集
書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備註
編劇秘笈 博益/次文化堂 1992 年 8 月 ISBN 9789621710772
一本不正經 博益 1992 年 11 月 ISBN 9789621711175
電視風雲二十年 博益 1993 年 9 月 ISBN 9789621712028
水滸啟示錄 天地圖書 1995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7657
完全不正經 天地圖書 1995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8449
三顧草廬(合寫) 文化傳信 1996 年 1 月 ISBN 9789626911037
提防電視 天地圖書 1996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8777
天賜良朋 天地圖書 1996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9033
良朋無價 天地圖書 1996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9323
情慾常識 天地圖書 1996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8937
小寶神功語錄 次文化堂 1996 年 7 月 ISBN 9785226111495
武俠編劇秘笈 次文化堂 1996 年 7 月 ISBN 9785226111273
蓋世神功 天地圖書/次文化堂 1996 年 9 月 ISBN 9789622577640
亂世備忘手冊 天地圖書 1996 年 11 月 ISBN 9789622579330
三國勝經 天地圖書 1997 年 1 月 ISBN 9789629502232
韋小寶神功 台灣遠景版 1997 年 9 月 ISBN 9789573905585
三國啟示錄 天地圖書/次文化堂 1998 年 1 月 ISBN 9789622577664
後亂世啟示錄 天地圖書 1998 年 1 月 ISBN 9789629502942
處世金鐘罩 博益/博益發功版/次文化堂 1998 年 3 月 ISBN 9789621701015
食胡 寰宇出版/博益(火花叢書/一本堂) 1999 年 1 月 ISBN 9789621749079
香港老照片 1 (合寫) 天地圖書 1999 年 1 月 ISBN 9789629503895
指東講西 天地圖書 1999 年 8 月 ISBN 9789629506650
駭客 天地圖書 2000 年 4 月 ISBN 9789629930738
小寶神功 博益/博益發功版/台灣遠流/次文化堂 2001 年 1 月 ISBN 9789621782649
舊約中的智慧 博益 2001 年 4 月 ISBN 9789621782922
妖精鬼怪圖說 天地圖書 2002 年 4 月 ISBN 9789629937140
講東講西之一 次文化堂 2002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0647
哈利波特與中國魔法 次文化堂 2002 年 12 月 ISBN 9789629920708
講東講西之二 次文化堂 2003 年 1 月 ISBN 9789629920654
建華之賜. 特區魔鬼詞典 次文化堂 2004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1019
旅途說書人 茶杯 2007 年 5 月 ISBN 9789889950378
僵屍與吸血鬼 商務印書館 2008 年 6 月 ISBN 9789620427350
斑馬在線-通識電視課室 茶杯 2008 年 6 月 ISBN 9789881700919
人間尤物. 中國淫婦列傳 創建文庫/次文化堂 2008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1798
紅塵妖姬(人間尤物續集) 次文化堂 2009 年 3 月 ISBN 9789629922054
舊約啟示錄 博益/博益發功版/次文化堂 2009 年 5 月 ISBN 9789629922122
提防考起 天地圖書/次文化堂 2009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3273
基督解密 次文化堂 2009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2184
不動腦年代 茶杯版 2009 年 7 月 ISBN 9789881834997
我愛怪力亂神 次文化堂 2010 年 1 月 ISBN 9789629922320
情慾通識 快樂書房 2010 年 1 月 ISBN 9789881861283
真的假不了-電視狂潮幾十年 快樂書房 2010 年 5 月 ISBN 9789881891433
地獄詞典 茶杯 2010 年 7 月 ISBN 9789881934109
大話基督 次文化堂 2010 年 8 月 ISBN 9789629922474
編劇秘笈廿一世紀升級版 次文化堂 2010 年 9 月 ISBN 9789629920401
天賜玄機 快樂書房 2010 年 10 月 ISBN 9789881935342
霸權啟示錄 次文化堂 2010 年 10 月 ISBN 9789629922573
神棍通識 次文化堂 2011 年 1 月 ISBN 9789629922627
亂世神功 快樂書房 2011 年 1 月 ISBN 9789881981622
奇謀啟示錄 次文化堂 2011 年 3 月 ISBN 9789629922641
神女. 花街. 嫖文化 快樂書房 2011 年 7 月 ISBN 9789881530943
笑話基督 次文化堂 2011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2719
老千通識 次文化堂 2012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2993
通識方法論 次文化堂 2012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3051
提防再考起 次文化堂 2013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3273
編劇基本功 次文化堂 2014 年 7 月 ISBN 9789629923600
往事煙花香港影視的光輝歲月 大山出版 2015 年 1 月 ISBN 9789881256287
亂世通識 快樂書房
天賜玄機( DVD )
殭屍說書人( DVD )
聲音書,地獄辭典
出版錄音光碟
有無上帝A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有無上帝B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信仰是主力?阻力?助力A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信仰是主力?阻力?助力B 加拿大福音加拿大福音
活著不無奈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生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老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病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死 加拿大福音加拿大福音
人生八苦求不得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怨憎會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愛別離 加拿大福音傳播中心
人生八苦五陰盛 加拿大福音加拿大福音
講座主持
香港大學 校外課程電視編劇課
澳門東亞大學 中文學位校外課程電視製作課
香港電視廣播公司 訓練學院編劇課
香港編劇家協會 編劇課
加拿大基督教福音傳播中心演講
亞洲電視 藝員訓練口才課
北京電影學院 特別講座( 2013 年 12 月)
北京傳理大學 特別講座( 2013 年 12 月)
舞臺劇翻譯
沙膽大娘 (原著: 佈雷諾特 )
常則與例外 (原著: 佈雷諾特 )
教授擔任
香港中文大學 新聞及傳播學院,兼職助理教授( 2002 年 - 2017 年)
香港大學 通識教育,兼職講師( 2003 年 - 2007 年)
香港浸會大學 ,「閱讀人生 ─ 師友計劃」講師( 2004 年 - 2005 年)
香港浸會大學 傳理學院電影電視系,藝術碩士課程兼職講師/碩士班導師( 2004 年 - 2017 年)
香港浸會大學 電影學院,院士
廈門大學 傳播學院訪問,教授( 2008 年)
香港大學 及 聯合書院 中文系,兼職通識課程講師( 2006 年 - 2008 年)
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學院,碩士班兼任導師( 2009 年)
香港浸會大學 電影學院,高級文憑兼職講師( 2011 年, 2013 年, 2015 年)
香港樹仁大學 傳理系,兼任講師( 2013 年, 2017 年)
澳門望德堂創意中心 ,「馬交影視新思維計劃」策劃人兼主任導師( 2011 年 - 2017 年)
香港樹仁大學 ,客席教授/講師( 2015-2017 年)
香港青年協會,編劇大師接班人,主任導師,發起人 (20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個人履歷.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2015-02-03 [2015-03-24].
外部連結 編輯
俗語趣談 劉天賜
犀牛俱樂部 tvb.com
劉天賜的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