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坪林茶鄉,發現台灣包種茶背後的故事〉
我們一行人清晨九點多到達坪林,陰雨罩不住好心情,山間白霧飄蕩,只覺神清氣爽。
停車不遠處,國小操場中央幾座鷺鷥雕塑,形態優雅,或坐或立,不對,把雕塑架在操場中央,小朋友怎麼踢球?牠們是真的!
#初識坪林--山水間的茶鄉秘境
包含坪林在內的大文山堡區域都屬包種茶產地,為保護當地生態,坪林限制蓋娛樂場所,拒絕工廠,這裡沒有商業快餐的烏煙瘴氣,只有雲霧繚繞中一望無垠的茶樹梯田。環境山清水秀,氣候溫潤宜人,丘陵地勢利於排水,生物多樣滋養沃土,使得坪林包種茶香氣獨特、質量特優。
「一般人聽說坪林,都會說坪林我知道啊,在大坪林捷運站嘛!」導覽員阿德把我們逗得哈哈笑。
阿德七年前決定返鄉創業,如今已是老街上頗有名氣的文創餐飲「坪感覺」的老闆,還迎娶了賢惠俊俏的坪林姑娘。
「坪」是一條溪的兩岸,阿德開玩笑說:「北勢溪翡翠水庫是台北的備用水庫,所以我們坪林人都講:喝不完的水,留給台北都市人喝!」坪林茶固然好,得山溪水加持的坪林茶,更好。
「林」是山林,坪林依山傍水,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春天看山櫻杜鵑百花爭鳴鳥語花香,夏日騎腳踏車觀賞螢火蟲,秋天登山露營賞秋葉,冬日萬物蟄伏萬籟俱寂,朝拜雲深不知處的天佛禪寺,別有一番意境。
從前遊人行經北宜公路,一定會在坪林落腳小憩,但現在,「交通改變了坪林生態,雪隧建立後,坪林就被大家錯過了。」
「坪林曾有一萬多的人口登記,現在只剩六千多人,實際居住只有3000人。」
老年化和少子化的雙重挑戰帶來產業沒落凋零,坪林成為台北都市和宜蘭「後花園」之間,一個「不山不市」的地方。
#茶青回流在地創生,坪林的再生和希望
老一輩阿公阿嬤總嘆氣:「唉,坪林沒有希望了。」但提起坪林茶葉時,他們又是那麼精神振奮,拍拍胸脯道:坪林茶是最好的!
「開發一個地方,不是看這裡缺什麼,而是看這裡有什麼,發揮到極致。」阿德神情堅定地說。
是啊,雖然人變少了,但相對的,污染也少了。對於茶葉生長,倒是天時地利的好條件!
自然生態韜光養晦的同時,一群漂泊的年輕人陸續回流,在外打拼多年,他們體會到背井離鄉或許能帶來物質溫飽,但茶才是身為坪林人的使命,才是讓心真正安定的羈絆。
因此,他們放棄待遇不錯的工作,毅然回鄉深耕,學制茶,成為茶二代、茶三代、茶四代...幫助年長的茶農,運用現代社群媒體和網路行銷,為坪林茶產業帶來新的動能。
「烏龍茶發酵後融入食材中,可以很迷人。」百年老茶店「滴滴香」店內,新一代繼承人偉毅拿出一款茶味爆米花供我們品嘗。
偉毅是回鄉茶青之一,就讀觀光系的他在日本看展,見抹茶做得豐富多樣,便發下狠勁:為什麼我們的茶葉不可以呢?
#訪茶廠——瞭解茶葉製作的前世今生
老街旁的茶廠,展現了茶的前世今生。「茶的所有部位都能用,茶葉泡茶,茶籽榨油,茶花釀蜜!」茶農阿伯的聲音鏗鏘有力。
茶葉出籠,有六個萃取步驟。第一步,採摘茶菁,上午茶有露水,下午茶水汽回流,中午茶(10點到3點)最好。「狀況好的話,坪林茶一年能採五次。」
坪林有兩種採茶方式,人工或機器採摘接近成熟的「一心二葉」或「一心三葉」茶芽。
阿伯笑著說:「歌里唱採茶女唱得很好聽吼,但坪林採茶姑娘平均六十五歲,你們如果來採茶,就是最年輕的採茶姑娘!」大家哈哈笑。
第二步、第三步是日光葳凋和室內葳凋,日光葳凋指利用太陽光能去除茶菁水分,室內葳凋指靜置十小時以上。別看這簡單的步驟,卻忙壞了茶農,產季時分,茶農眼睛都泛紅帶血絲。
第四步炒菁,以高溫破壞茶菁中的酵素活性,第五步揉捻,將茶菁揉捻成條索狀,破壞表面細胞層,衝泡才清香。
最後一步乾燥,只留精華。坪林人寵茶,阿伯說:「我們都吹冷氣,但冷氣不是在房間,而是在茶房。」
步步講究,是一絲不苟的職人精神,
成就了坪林茶的有口皆碑。
老伯邊介紹,邊請我們吃茶,「泡茶第一道叫醒茶,記得對它說醒來了醒來了!我要泡你了!」
#做茶包,福建茶師和茶郊媽祖的淵源
「古人求吉利,琴棋書畫、筆墨紙硯、衣食住行,總少不得封上好意頭好意趣,茶也不例外!」
包種茶諧音「包中茶」,老伯去學校制茶,正是為了祝當地學子金榜題名。茶葉開枝散葉,婚禮上常有茶,則旨在多子多孫多福氣。
圖個吉祥,我們跟老伯學做「茶包」,即裝著茶葉的媽祖御守,「啊我們坪林在山邊,又不是在海邊!為什麼有媽祖?」對啊,為什麼呀?
老伯的祖輩們,曾請福建的品茶師傅漂洋過海來教大家吃茶,途經黑水溝,為保平安,出海的人便在船上供一尊媽祖。
以前賣茶的叫茶郊,賣鹽的叫鹽郊,港口有很多茶郊,下船後把媽祖挪放在茶商工會茶郊,久而久之,茶郊媽祖就這樣傳承下來了。
#跟坪林冠軍茶師父學品茶!
十幾分鐘蜿蜒山路車程將我們送至最後一站--茶園。三位冠軍茶師父已排排坐於茶几前了,他們親自泡茶,教我們最專業的品茶知識。其中一位師父的茶竟賣得五萬台幣一公斤。
下午,我們喝了三道、約莫十多味茶。一道是由輕到重不同發酵程度的茶,顏色從淡黃到褐紅,第二道是四款包種茶,第三道冠軍茶,由茶青們特別招待遠道而來的我們。
我們一伙人邊喝茶邊談天,請教茶學問,聽茶青的故事,窗外是高低起伏的山巒和綠油油的茶樹田,除了一直跑廁所,這樣的午後時光真讓人享受。
行程到這兒就結束了,當天晚上睡覺前,抿抿嘴,鼻腔似乎仍盈滿茶的香氣,清甜回甘。
#坪林鄰里大家庭
廣東人的生活里,茶是家庭會議、招待客人最必不可少的角兒,尤記得多少次跟爸爸掏心窩子的談話,都是在一杯涼了又添上、涼了又添上的茶湯里凝結而成的。
慚愧的是,來坪林遊覽,卻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對茶的凝視與深究。
我問茶青們這一行的門檻高嗎?他們說只是每個步驟都有很多「每每嘎嘎」,就看你願不願意跟大家交流。
下午準備離開時,一位茶青問另外的幾位:「餵!等會有事嗎?沒事泡一輪再下山!」
坪林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坪林茶招牌和口碑背後,茶鄉人的互助和互愛。
坪林冠軍茶師父層出不窮,都說「一山不容二虎」,這兒的人們卻從崇尚共學共贏的風氣。
他們是彼此尊敬的對手,也是對方的良師益友。偉毅農閒時也會和其他茶青鬥茶,「我們會想為什麼他的茶葉香氣會是這樣子,彼此研究。」
坪林老街的各家各戶一樣相親相愛,隔壁攤的阿嬤跟我們湊熱鬧,孩子似的,來這邊攤位拿糖吃。
表演採茶相褒歌的雜貨店老闆娘月娥姐不說自己家茶好,而是說:「我們坪林茶都一樣好!」
就連坪林人拜的宮廟,都有一個象徵鄰里情的故事。保坪宮本是偉毅家的家廟,一百多年前他們全家遷居坪林,把神明玄天上帝也一起請了過來。
老街上的人們需要精神依託,偉毅的祖先便敞開大門歡迎大家,久而久之,保坪宮從私人家廟,變成了老街最古老、香火最鼎盛的公共宮廟。
沒有惡性競爭和嫉妒是非,坪林一代代茶農,用互助互愛,守護上天賜予他們的福澤和恩典。家和方能萬事興,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天同覆、地同載,和諧共榮的土地定能和氣生財,詩意裊裊,生機盎然。這是坪林,也是茶教會我的事。
2020.12.11
「日光茶廠現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蘿瑞娜的幸福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心得] 《茶金》:越有理想的老闆,越該想著賺錢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茶金》Gold Leaf 拍攝場景:日月老茶廠(劇中日光茶廠一樓)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後代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後代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現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現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現在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評價
日光茶廠現在 在 蘿瑞娜的幸福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覓幸夏日消暑團來啦~
#消暑連結:https://www.mysteajourney.com/pages/lorina-group?sl-ref=lorina202008
#買2200滿額禮贈許願的覓幸玻璃隨身瓶
最近真的熱到快融化,尤其這星期特別感受到台北的熱浪跟花東的紫外線。這種懊熱就只能一直補水一直補水。還好帶著大蜒香跟黃梔子山茶兩大包環保包,每天冷泡上三四罐來消暑,就覺得有覓幸真好。
先特別介紹一下這次我超得意的新品
【黃梔子花山茶】
會搶到這批茶,是個美麗的意外。那次找茶農試玫瑰紅韻時,他聊到今天的氣候不好,為數不多的原生山茶收成更少,但滋味卻又很不錯。本不想賣放著當老茶,但那天一時興起,拿來窨大朵的黃梔子花,沒想到這結合讓他很驚艷,一定要泡來給我嚐嚐。結果,我這大媽完全沒在給他客氣的,喝完後直接問「大哥,你有多少我買多少」(因為他先前說這組合明年不確定會不會有)。所以這批架上的賣完可能就是絕版品啦! (有散茶也有環保茶包,冷泡超好喝)
另外兩款超適合冷泡的茶款
【大蜒香】
這是覓幸一直以來最熱銷的經典款(蜜香烏龍),這次的花東行一個小弟弟每天都會跟虎哥要大蜒香的茶包泡,泡完了還盧媽媽要買給他(這麼小就這麼識貨)
【紅玉春茶】
這是今年的另一款新茶,也是製茶師特別推薦,蘿小姐一試就愛上的心頭好。因為春茶不像夏茶滋味那麼強勁,拿來冷泡有紅玉的特色香,但又更溫潤順口,特別適合夏天冷泡來喝。我現在每天冰箱都會常備兩大罐一千西西的冷泡茶,通常這會是其中的一罐。
還有是粉絲許願,覓幸獨賣,全年熱銷第二名的(你們真的很識貨)
【紅韻白茶】
古人說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不是沒有道理的。一般紅韻的產區在日月潭,但這款有機的紅韻白茶卻是種植在高山(有梨山高麗菜更鮮甜的概念),帶著甘甜的柑橘香。而且茶農只採芯芽,只靠日光萎凋(就是曬太陽曬乾而已,要茶質夠優質才敢這麼搞啊!),喝的是茶最天然的本質跟大地最棒的能量。
再來是我很愛的懷舊古早味系列~
【阿嬤的酸梅湯】&【古早味青草茶】
比起中藥行賣的一大包的,這個更厲害的是
1. 充氮包裝,藥材更保鮮
2.無糖天然甜,怕喝飲料會胖又喜歡喝甜甜的人最適合
3.五分鐘快煮,好省事方便(煮五分鐘,泡兩小時,就可享用)
這個分量是我特別要求廠商做的,一包剛好可以煮兩千西西,符合大多數人家中湯鍋的大小跟冰箱的容量(姐姐有沒有好貼心)
還有另外兩個新品(哇!這團也太多新品。)
【紅心芭樂乾】
這個季節限定的果乾,走的一樣是覓幸天然果乾的路線(微微糖,讓芭樂乾不會太硬咬不動),所以可以吃到芭樂本身的滋味
【碧螺春茶香鬆】&【紅棗枸杞香鬆】
全素香鬆是以非基因改造豆渣為基底,並堅持使用在地的芝蔴、蕎麥、黑豆、牛蒡等低溫加工而成。富含膳食纖維、植物性蛋白質、高鈣等營養,且無添加油、香料、色素、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簡單安心。小孩夏天食慾不好,拌飯包海苔,也不怕營養不夠。
突然發現介紹實在太露露長,我愛的茶具,下一篇再介紹好了
【團購連結】
https://www.mysteajourney.com/pages/lorina-group?sl-ref=lorina202008
【團購時間】0730-0809
【出貨時間】0806依照訂單順序開始出貨
【運費方案】
滿3000免運費,未滿3000單筆運費80元(不包含國際運送)
【加碼優惠】
滿2200加贈滿額禮覓幸隨身玻璃瓶
滿5000再95折
【覓幸客服】
請私訊覓幸Facebook或是Line客服(客服時間週一至週五10-18;週末客服人力有限,若未能即時回覆訊息,將於週間客服時間為您處理)
【常見Q&A】
- 團購連結打不開?
請先嘗試清除瀏覽器的Cookie資料,如果仍無法打開,請私訊客服。
- 下完單了還想要加購商品?
請私訊客服,將透過系統為您加購。
日光茶廠現在 在 Ying C. 一匙甜點舀巴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味甜蜜蜜 / The Sweet Taste of Taiwan] #台灣可以成為新的世界典範 / Taiwan could set a new norm for cocoa industry
「我們在產業界是革命者、創造者,#目標是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是掠奪。這又相對地體現出台灣的價值:#這裡是一個可可革命的實驗場域_可以造成很有力的典範轉移,以後有機會成為全球巧克力發展的模型。」在屏東 34 度的驕陽下, 福灣巧克力 Fu Wan Chocolate 的創辦人許華仁先生為我們親自介紹福灣的可可園,與可可果破殼取豆、發酵、曬豆、烘豆、研磨等一路到製成巧克力的一系列過程。
在巴黎,除了在甜點廚房裡天天都會用到之外,巧克力在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所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品牌產品都唾手可得,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巧克大大展(Salon du Chocolat)更是去到不想再去。然而,在一個人人說起巧克力都頭頭是道、宛如永恆戀人的國家裡,真正看過巧克力生長環境、看過可可樹開花、長出可可果的人屈指可數;知道可可農如何種植、收割、可可如何從色澤鮮艷的果實變成濃稠褐黑的巧克力的人,也極為少數。我還記得去年採訪 Maxime Frédéric 主廚,看見他辦公室裡貼著他和同事一起去拜訪巧克力產區的照片,心裡想著:「哇,不管這是在非洲還是中南美洲,都實在太遙遠了,不知道人生裡是否真有機會去一趟?」當時的我完全忘了 #自己的家鄉就種有可可,還擁有世界極為少數能 #從可可樹到巧克力(tree to bar),都在當地完成的品牌。
站在福灣的巧克力農莊裡,看著技工快速用手從剖開的可可果莢中取出可可豆,看到剪成小片的芭蕉葉、發酵室內排列整齊的發酵桶、曬豆室裡躺著大批做日光浴的豆子、溫控室裡藏著陳年的可可豆,鼻腔裡縈繞著溫暖甜蜜的發酵香氣,再想起可可從南美洲發源,經過千百年的旅行來到台灣,現在甚至的福灣發酵室內牆上,有個小小的神壇供奉著可可果實,除了讓人莞爾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展現,更感嘆這「眾神的食物」果然能超越時空、疆界與文化,征服全世界的味蕾。不過可可樹可以移植異地,歷史卻不需重複中南美洲與非洲可可產業發展的悲慘。
比任何人都有感於可可產業過去的血汗故事,華仁堅定自己要創造一個 #讓可可農也能和歐洲紅酒莊主一樣的有尊嚴的工作環境,「福灣以良好的價格向可可農收購果實、目前也幾乎是來者不拒地收豆,讓可可農有信心繼續種下去。」再加上 #台灣農民與加工業者幾乎傲視全球的高知識水準,「甚至農改場不教,農民們也會知道要用哪一種肥料、哪一種植株、土質如何調整。台灣的後端製作者從小飲食文化多元、對風味掌握度高,很敢嚐新」,這是台灣巧克力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中在國際比賽傲視群雄、甚至掠了可可來源國和傳統產地鋒芒之故。
可可的製程中每一步都極度勞力密集,台灣可可的產量少,更用高科技與技術小批量生產,控制發酵過程中的各種變因,也因此價格極為昂貴,無法和傳統歐美大廠商生產的精品巧克力相比,更不用提一般商業巧克力。「#台灣巧克力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高,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需要走『創造價值』這條路」,#以加值的方式向後端溝通、而非向前掠奪。ICA( 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世界巧克力大賽)大獎的認可,讓華仁更有信心能和消費者溝通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的價值。他非常肯定屏東縣政府爭取 ICA 來台辦理亞太區比賽,讓消費者重視可可產業、業者也有表現的舞台,但他更期許將來台灣能建立自己的系統、分類與有份量的比賽,在世界巧克力產業建立自己的話語權。
上回訪問 九日風主廚 Danny,談到「#台灣人熟悉的台灣味不見得也能有國際認同」的挑戰,華仁從另外一個角度積極且自信地回應:「就像我們去法國、義大利、南美洲吃東西,也不見得能吃得懂他們的料理,這是很自然的。料理本來就跟人的生活飲食文化、成長經驗有絕對的關連」。先定好目標,「看目標是為了讓消費者感到新奇、有趣,認識這個地方,還是要讓他/她感動、跟這個風味有記憶聯結,不同的目標可以可以做不同的事。假如我找到炭焙烏龍茶是法國人有記憶連結的風味,那我可以用炭焙烏龍茶為基底,做出讓他們感動的東西,這就是主廚必須要做的功課。」
當天下午,我們品嚐了十餘種由台灣可可做成的巧克力,除去各種有著豐富台灣印象的調味如柴燒黑糖、天皇咖啡、鹽花白胡椒、馬告、玫瑰荔枝、櫻花蝦等等不談,從 70% 台灣一號屏東、70% 台灣八號、70% 台灣九號、53% 台灣十號等原味巧克力濃郁、卻姿態各異的焦糖、堅果、牛奶、葡萄乾、果香等不同的向度中,我們品嚐到的不僅是這塊土地的淳厚、善良、豐富,還有自信。華仁說他把福灣正在做的事定義為「當代」:「我不是印象派、也不是野獸派;#我也不是台味或是亞洲味_而是當代。所以我可以很勇敢、很自信的說,經由這個土地文化孕育出來的文化和養分,我做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是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會不需要苦苦掙扎於「定義」什麼是台灣味,只要能夠自信地做自己樂在其中的事,就能呈現這塊土地給我們的滋養,不僅能說「#我的甜點_我的巧克力說明我是誰」,還能更進一步,為世界帶來新的價值。
🔖 延伸閱讀:
Ying的台味甜蜜蜜 系列:https://tinyurl.com/ybbk9ymm
受到可可之神眷顧的台灣——來自屏東的福灣巧克力 Fu Wan Chocolate 勇奪世界冠軍:https://tinyurl.com/y9gqa8j8
「不設限 巧克力」專題:https://tinyurl.com/ydfwqqvh
前進巴黎、回歸初心-畬室主廚鄭畬軒的無盡修煉之旅(上):https://tinyurl.com/sr65479
2019 年巴黎巧克力大展:https://tinyurl.com/y63fo3u4
👉🏻👉🏻 更多台灣參訪相關影音,記得來 Instagram 找我玩:https://tinyurl.com/y3bsa73z
日光茶廠現在 在 日光茶廠-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日光茶廠at Facebook. ... <看更多>
日光茶廠現在 在 《茶金》Gold Leaf 拍攝場景:日月老茶廠(劇中日光茶廠一樓)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茶金》劇中「 日光 公司」的 茶廠 ,主要在大溪老 茶廠 以及日月老 茶廠 拍攝,其中劇中「 日光 公司」老闆吉桑的發起地、也是資深茶師-阿土師大展身手的地方 ... ... <看更多>
日光茶廠現在 在 [心得] 《茶金》:越有理想的老闆,越該想著賺錢 的推薦與評價
「日光的員工,四個月沒領到薪水了。」
「你們日光不一樣,如果日光倒了,全北埔的茶業就會跟著倒,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看了四集《茶金》,最有感的不是別的,是商道。
《茶金》講的是1950年新竹北埔的產業的興衰一景,那是貨真價實的亂世:國民黨政府來
到台灣,美國為了抗共而援助台灣產業發展。原本居住在台灣島上的百姓從受日本教育到
說北京話,種族認同背後更實際的課題,是求生存的必要性。
台灣茶在二戰結束、南洋茶業產銷恢復後,失去成本優勢;原本在商場上橫著走的製茶大
王「日光」風光不再。茶菁依照跟原本的農民收購、製茶也維持往昔的高品質,但市場價
格就是崩跌;過去洋行大批收購茶葉,現在外國人都不買了。
不是商人做錯什麼事,是時代變了。
就像這次的Covid-19,你我都是勤奮於工作或讀書的人,但一隻病毒改變所有事情;好多
餐飲業倒閉、出口的貨物收不到款項,不戴口罩不能出門。
但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時代改變了。
______
往日因為生意順風順水、賣出的茶葉佔全臺灣三分之一出口量而被尊稱為「茶虎」的日光
老闆「吉桑」,就在亂世中跌出滿頭鮮血。
銷量好時,收進來的帳款豐厚,還會喜氣洋洋燃鞭炮高調慶賀;廠房擴了再擴,還投資本
業之外許多領域:林業、糖廠、運輸、食品等等。但通貨膨脹來了、洋行不收茶了,農家
收不到採購款,吉桑甚至需要抵押起家的大坪山向地下錢莊週轉。
第一集週轉的六十萬,到第四集已經利滾利,變成兩百萬。
這就是民間借貸的可怕,八分利滾動的速度,遠遠不是在頹勢的老闆們能追上的。借高利
貸時,老闆們總想著只是一時週轉,貨款很快就能收到,債馬上就能清掉。但做生意哪裡
沒有風險?一不小心多拖延幾日,這八分利息就再滾出多一倍的債務。
劇中的吉桑,不是花天酒地的敗家子,反而總體恤茶農生存不易、用高價收購茶菁,是內
心柔軟的好人。
但好人,不一定懂得把人照顧好。
堅持用賠錢價收購茶菁、製作外交茶的結果,是日光茶廠員工四個月沒領到薪水。這些員
工背後都有家庭,茶農要吃飯、員工也有孩子要養呀。
做老闆的,如果賺不了錢,就是愧對員工、愧對他們的家人。
發不了薪水,一個個家庭的未來都要毀在老闆手上。
你是好人,你就要更冷靜、更清醒,盤算好上下游每個關係人的生存。每一筆生意,所有
人都要獲益:領到好薪水,員工的孩子能夠好好念書、在不背負債務的情況下走自己的人
生。上下游廠商也能生存、消費者買得到好品質的商品服務。
賺錢,是一個老闆最最基本的本分。
越有理想的老闆,越要賺到錢;因為你是能給員工安穩生活、給顧客高品質產品的好人,
市場如果失去你,有多可惜?
所以你一定要賺到錢,養好自己,養好大家。
第三集中,坤凱告訴薏心:「美國人絕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行有餘力,才會顧慮到其
他人。」
第四集,薏心在堅持用較低價格向茶農收茶菁時,告訴父親:
『若是利潤不錯,我們當然可以高價收購茶菁、照顧茶農。
但公司的員工不是一樣重要嗎?
把員工照顧好,日光才能繼續營運,
之後我們才有能力跟實力照顧其他人。』
養好自己、勿忘初衷,我們才有改變時代的力氣。
--
Selena|講究學|https://talk2selena.com/
人生很難,而我練習講究,不將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41.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37848135.A.0E0.html
看太多有理念的帶著大家吃苦,
另一種是得到資源之後忘記自己的初衷...
吉桑這種也很恐怖啊。他的歷史原型姜阿新事業垮掉後
因為借了太多債務,牽連無數人,
老闆的企業社會責任,一定要先做好賺錢這事啊
大家通常會只考慮自己的生存,茶農當然也想把茶賣貴
但這樣的價錢日光收購,茶農短期內一斤賣多一兩元
日光掛了,通通沒人買,整個產業完蛋。
所以老闆很關鍵,要平衡所有人的利益
市場、員工、供應商,每一個環節都要顧到
我自己就是做社會企業的,早年在外商消費品業
因為家裡是低收入戶,一路上吃很多苦,
後來決定吃更多苦(不是)就離職開始做社企
但後來身體出問題,開兩次刀之後,
現在是顧問業師的角色,
在加速器跟影響力創投教社企跟新創做營運
追求利潤是所有公司一定要先保底的項目
我看過最慘的案例是社企老闆天真但堅定
成本全部算錯但是用熱情在衝
他的員工都因為熱情加入,也願意吃苦
但公司營運不善,孩子們居然預借現金才能付房租...
看到那些小朋友我心裡都在哭
其實成本算對、營運效率整頓好,
社企或許不會大富大貴、但是可以賺錢的!
照顧好善良的人,讓他們認真生活
我還是認為好的老闆要先把這件事情做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