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醫院_急診部_朱紹中_醫師
#既然都要文獻回顧及評讀論文
#為何不順手寫出一篇統合分析
「探索一個新領域,或是原有一定認識的課題中,少不了文獻回顧及評讀,這過程其實也就是 systematic review 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什麼不順手完成,讓自己的論點更有力。」
▋ 加以練習,我有把握一定能夠上手。
上完課後回想,為什麼選擇這堂課?如同校長和課前問答所寫的,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相較於其他文體,少去前置繁瑣的 IRB,不需要得到病人 informed consent,節省抄病歷蒐集 data 等,少了許多關卡的掣肘,對於資源不足的人而言,相對來說是可以方便入門的寫作。
而且,探索一個新領域,或是原有一定認識的課題中,少不了文獻回顧及評讀,這過程其實也就是 systematic review 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什麼不順手完成,讓自己的論點更有力,這確實是很吸引人的賣點。
當然,在課前的原有認識,還有課堂上的講解練習中再再體認,要做到實證醫學的頂端文獻,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除了選定合適的題目,如何萬無一失的蒐集文獻,鑑別出符合的內容,怎麼依循準則嚴格評讀,再到 meta-analysis 的諸多統計原理技巧,構思 subgroup 的分析,到選定投稿標的,許多步驟其實一點也都不簡單。
儘管如此,過去新思惟課程的諸多好評,還有現學現用的實用性,讓我對課程內容很有信心,雖然不能說簡單上手,但是只要循序漸進加以練習,我有一定能夠上手的把握。
▋ 給初學者的經驗,絕對不是自行搜尋資訊就能獲得。
在課堂中,張醫師給初學者的建議非常實用,心法和策略部分講解詳細。從題目的選定,如何從已有的文獻或是已發表的 review 中尋找題目,到寫作方法等,甚至是投稿後的審稿者推薦,都給我們很實際的作法,這些東西,絕對不是自行搜尋資訊或是閱讀,能夠得到的寶貴經驗。
🎯 寫統合分析,5 大優點,讓你不再唉聲嘆氣!
☑ 不需跑 IRB
☑ 不需花錢請助理蒐集檢體
☑ 不需要砸錢一次一次的進入加值中心
☑ 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醫療相關人員
☑ 只要能組成研究團隊,還可擁有飛快的發表速度。
🔺減少卡關|我要發表 meta-analysis!
🔺立刻預約|2020 / 3 / 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學術起飛|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在科學研究的世界,meta-analysis 已佔有一席之地,越來越多人認識、瞭解,並且深入挖掘探索。在時間及資源的積累下,發展至今,已經較過往更容易寫、更容易發。
不需經過 IRB,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現階段的 meta-analysis,儼然成為學術研究的新寵兒。不僅非常適合「沒有資源」的的年輕研究者,就連著作等身的專業研究者,也能透過大數據的統計方式,將過往停留在腦中的想法,快速轉換為被世界看見的研究論文。
回顧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443 篇論文登上 PubMed,原創研究佔總量 77%,而 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更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
課程品質保證,初學者也能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起步,並不難。
🔺 面向新手、協助起步,從 meta-analysis 最快!
🔺 2020 / 3 / 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