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東奧羽球男雙「#麟洋配」,在決賽中成功擊敗中國隊,拿下冠軍,讓全台球迷熱血沸騰,其正面形象與精神深植人心,也吸引如台灣啤酒等企業爭相邀請代言。但王齊麟、李洋所屬的土地銀行為公營事業,使具公務員身份的兩人,可能因《公務員服務法》的限制,難以與企業合作代言。對此,財政部出面回應,將評估商業合作模式及作法,來為具公務員身份球員進行解套。
公務員跨領域遭懲戒之案例
1.警察石明謹:不久前,本業為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警員的石明謹,兼職知名足球球評十年,因「交警」斜槓「足球球評」,遭檢舉送懲戒後降級開罰。
2.醫師林氏璧:多年前,本業為台大醫院的公職醫師林氏璧,經營知名日本旅遊部落客,因「公職醫師」跨足「旅遊部落客」,遭教育部依《公務員服務法》規定,以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為由,記過一次。
上述案例都顯示出,在高自主性與多元性的新世代中,隨著具彈性的網路商業模式盛行,跨足多元領域或斜槓人生,已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此外,鄰國日本於日前已開始部分開放公務員兼職,主要是以放寬「公益性活動」為目的兼職,透過公私協力緩解勞動力短缺,也能藉此拓展公務員自身視野。為了促進公務改革,日本年輕公務員於2003年成立「創造新霞關青年組織(ProjectK)」,並主動到大學、公職補習班與企業分享公部門實際運作情形,透過公私部門交流,促使外界參與公共政策形成的過程,能有效的提升決策品質,創造真正有益於公眾利益的討論。相對而言,目前台灣公務員即便想參與NGO或NPO(非營利組織)的運作,還要承蒙長同意才行;而現行公務員服務法中,給予主管的裁量空間實在很大,公務員在確保自身安全考量下,很可能不會主動提出公益性兼職這樣的請求。
時代力量認為法律應該與時俱進,但長達 20 年未修正的《公務員服務法》,如第 13 條的「經營商業」,與第 14 條「兼任」定義與範圍,已經無法滿足新世代的需求,甚至可能限縮其發展性。
為完善公務員的基本權利行使,保障其實現自我,時代力量黨團也曾提出修法版本,並呼籲銓敘部在公務員確實遵守利益迴避、嚴格禁止公務期間從事私人活動的條件下,應以制度面、實務面、法令管核面等,全面通盤檢討與修正《公務員服務法》,給予具適度彈性,且明確可兼職的職務類型、範圍、報酬 ...等準則,讓公務員也能在穩定的工作以外,能跨足多元領域,培養全方位能力,探索人生的熱情與意義。
同時也有8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的推薦目錄: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李明賢 -阿賢之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緩和 台北馬跑不跑】
台北馬拉松自1986年舉辦迄今,已成為本市城市行銷及觀光宣傳的重要代表性活動之一,並已獲世界田徑總會銅標籤認證賽事,如今國內疫情漸緩,台北馬到底能不能跑呢?
例如,2021倫敦馬拉松將在10月3日登場,預計10萬名跑友參加,是全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馬拉松;大型賽事能夠舉辦,也能代表防疫成功的一種宣示。
阿賢建議,倘若今年台北若要如期舉辦,台北市府必須妥為擬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
例如,受管制者(居家檢疫/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得參加、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手部消毒、規劃醫療應變機制、參賽者是否需打完第一劑疫苗等相關措施,讓市民安心。
阿賢熱愛運動,也認為大型賽事是行銷城市重要管道,如何讓世界看見台灣?跑出新台北、新希望呢?
#馬拉松阿賢
#城市行銷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8/3最新疫情資訊
本市新增10例
#新莊 0例 #泰山 0例 #五股 1例 #林口 1例
📌5/17-8/2總篩檢235,725人,快篩陽性數1,256人,陽性率0.5%,8/2社區總篩檢人3,661人,快篩陽性1人,其中prc陽性0人
📌8/3起新北市開放「餐飲內用」
❗️開放餐飲內用準則
1.從業人員衛生行為與健康管理(量體溫、戴口罩及勤洗手)
2.顧客用餐管理(實聯制、用餐距離、手部消毒及量體溫)
3.環境消毒(定期環境消毒、每日廁所清潔消毒)
4.採隔板或梅花座
5.個人套餐為主,合菜由專人分菜
6.歌唱娛樂設備不提供使用
7.明顯標示消費者離座須佩戴口罩
❗️百貨公司賣場美食街須額外增設
1.消毒設備或洗手專區
2.服務人員配戴口罩及面罩
3.設置隔板或梅花座位
❗️市場/夜市管理措施
1.設置隔板或梅花座位
2.個人套餐、不共食、不得自助取餐
3.攤台區禁止飲食
4.出入口告示禁止試吃及邊走邊吃
📌國民運動中心部分開放
1.國民運動中心、健身中心
2.八里水上運動中心
3.中角灣衝浪中心
(游泳池、淋浴間、兒童遊戲室、棋藝閱覽室集體間設施仍不開放)
❗️場館防疫措施
1.開館前全體快篩、清潔消毒
2.器材使用前後消毒
3.教練每7天抗原快篩1次
4.人控管、實聯管制、禁止飲食
5.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
6.如有確診足跡,停館至少三日
📌中元普渡防疫措施(8/3-9)
1.室內每人至少2.25平方公尺計算,最多50人
室外以每人至少1平方公尺計算,最多100人
於入口處張貼可容留人數告示
2.單一入出口進出,人流管制
❗️申請同意
1.超過容留人數限制 2.普渡活動之放水燈、主普壇
❗️禁止活動
1.禁止飲食,不得有平安宴等聯誼性質餐會
2.不得辦理進香、遶境、遊行等移動性活動
#何淑峰關心你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苗博雅 #台北市 #質詢
2020年,北市府以「推動數位轉型」的名義,耗資1.69億,推出「三倍券綁定敬老悠遊卡,加碼1000元」的活動
當時我同意市府提出的預算,更親自協助不熟悉數位支付的民眾操作綁定,希望幫忙提升政策成效。
市府對1.69億加碼的成果感到相當滿意。柯文哲市長將「台北市老人綁定悠遊卡,比例高於全國其他縣市」當成自豪的政績,多次宣傳。
但很遺憾,市民的1.69億,只換來一時燦爛的煙火。
大數據顯示,在加碼1000元回饋的激勵下,敬老卡一般消費人數確實激增,8月時最高衝到單月15萬人。
但在回饋使用完畢後,大多數的長者就停止使用敬老卡消費。
從9月開始,使用敬老卡每月一般消費人數逐月遞減。到今年4月,僅剩4萬7千人。
加碼活動前,有2萬1千人使用敬老卡消費,到今年4月的4萬7千人,因為加碼活動而增加的持續用戶,僅約2萬6千人。
1.69億加碼活動後新增的用戶,至今已有超過63%流失,並沒有真正養成數位支付習慣。
市府推動數位轉型,獨厚悠遊卡,市民當悠遊卡的富爸爸,但悠遊卡卻留不住人。
從鼓勵數位支付廣告行銷的觀點,市民花1.69億幫悠遊卡打廣告,僅為悠遊卡增加2萬6千名用戶,每位忠實用戶的轉換成本竟超過6千元。柯文哲沒發現問題所在,還經常洋洋得意地宣傳政績。
這個政策最大的問題在於,只想到用優惠進行短暫的刺激,沒有思考如何建構目標群眾日常使用數位支付的誘因。
柯市府把數位轉型的目標群眾鎖定在「65歲以上長者」。但悠遊卡支付對於多數長者而言,用途相當有限,在長者的生活情境中,並沒有特殊的優勢與便利性,自然難以形成使用悠遊卡支付的習慣,「數位轉型」當然轉不過來。
若數位支付對長者而言沒有比較便利,發生「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結果,是意料中事。
去年1.69億的數位轉型,成效還沒檢討,市府今年又要追加4.59億,推出「普發1500,每張敬老卡加值1500元」的活動,名目同樣是「推動數位轉型」
這樣的政策,除了送錢給市民花之外,真的有養成數位支付使用習慣的效益嗎?
優惠用完後,用戶會留下嗎?還是一開始數據亮眼,過半年後現出原形?
4.59億的血汗錢,是數位支付的推進燃料,還是錢燒完就沒有的煙火政策?
我認為,市府必須記取1.69億「優惠用光,用戶跑光」的教訓,對這筆4.59億的預算,提出更周全的計劃,以說服議會支持。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者會精華】
00:00 疑似Delta群聚案,北市預防性隔離採檢原則說明
03:14 新北某幼兒園群聚案,北市關聯圖說明
06:30 北市預防性防疫作為
07:29 北市疫調報告
09:37 外縣市確診個案於北市公共場域活動足跡說明
【媒體提問】
10:06 群聚案關聯2人是否於北市上班?目前掌握狀況?
11:05 是否有情資研判群聚案為delta病毒
11:48 三所幼兒園預防性停課至週日,是否會有擴大篩檢考量?關聯國小是否擴大為全校停課?未來警戒研判標準?
13:50 未來針對跨縣市疫調是否加強合作?
15:06 今日新增案例足跡相關提問
15:46 中秋節活動續辦標準?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高虹安 下午剛從新竹回來,不知道有沒有買貢丸,所以我們立馬連線她,看看最近到底在忙甚麼啦! #高端疫苗 , #五倍券 ,國事如麻忙不完哪!
快要開學了,現在所有老師都在等著還打不到疫苗,教育部說要自行快篩,這錢如果自己負擔還得了,大家又不是不打疫苗,是沒有疫苗可以打啊!雖然高虹安的臉書說:【根據教育部昨日下午公布的開學防疫指引,教職員首次入校應提供3日內快篩檢測陰性證明,之後每7日篩檢一次。並編列3億444萬5500元,補助學校購買用餐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及消毒用酒精等防疫物資。也就是說,未來教職員們不論是因政府政策規劃未妥、或其他因素而未及施打疫苗,都應享有 #快篩檢驗補助!
此外,教育部也表示,因各縣市政府需求不同,因此計算方式為:以每名學生100元,設算一筆經費,供各縣市政府協助學校。又因每間學校所缺物資都不相同,可由學校彈性調度,將經費依實際需要花在酒精、口罩用餐隔板,或是教職員之快篩試劑之用,缺什麼、買什麼。】可是我算了一下,這才三億元的預算是包山包海都要用的,而且老師的快篩是要每周一次,怎麼算都不夠啊!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可以解決嗎?還是教育部又唬爛了?
首先關於台灣那些永遠不夠的疫苗,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全球疫苗供不應求,南韓政府日前派出代表團赴美,直搗莫德納總公司「催貨」,如今真的成功了,對此,今(23)日有媒體指出,有立委質疑,我國甚麼時候要啟動催貨,現在沒有催貨是在護航高端嗎?指揮官陳時中嚴正駁斥:「護航高端不要再講了,這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陳時中表示:「高端不是說多到打不完,它還是有一定生產量的限制,不必要去用別的疫苗去抵制另一個疫苗,這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對我們而言,還是希望大家有疫苗就去打。」】為什麼陳時中又氣噗噗啦!到底是說實話太生氣還是說謊話太生氣呢?
根據中央廣播電台的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為因應國外染疫案例及病毒變化狀況,規劃編新台幣28億元預算購買250萬劑疫苗,但仍要經議會審核同意。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23日)表示,疫苗仍屬於中央統籌事項,若有人買疫苗,貨到台灣後,仍由政府做適當的分配。至於未來疫苗取得藥證、不再EUA後,是否有另外的做法,則要再討論。】但是如果美方一切順利,九月以後moderna跟輝瑞就會變成有正式藥證的疫苗,為什麼還會是由中央分配,我們是極權國家嗎?藥證就要過了,怎麼還沒有提前準備呢?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高端簡直如有神助,這可以拿來當大麻賣了呀!打完還會有飄浮微醺感!真他媽的太讚了!【國產疫苗高端今(23)日開打,外界也十分好奇接種後的反應,插畫家謝立聖表示,注射當下沒感覺,「連刺痛都沒有」,不過有種像是酒後剛好的微醺感,漂浮感,一小時候就慢慢退去了,他對於那種微醺的感覺難以忘懷,「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劑」。貼文一出,不少網友也紛紛大喊「我也是!」】這應該寫進副作用裡面啊:因為台灣價值過高,因此部分台派人士會有類似貓聞到貓薄荷的神祕恍惚反映,各國如果民不聊生或是智障側翼很多,可以考慮買來施打,讓他們連屎都吃吃得好高興!連買飯的錢都省下來了!讚!
最後五倍券的議題還是沒有結束,有一堆白癡側翼說這是國家表現好所以把獲利跟大家分享,分享你個屁啦!只有智障會信,這還是一樣是舉債和從人民納稅錢裡面支付的啦!蠢!更重要的是,還不接受監督,虹安臉書就有寫了,【政院定調民眾不用自掏腰包拿出一千元換取五千元的券後,對外的說法冠冕堂皇,說是今年經濟成長率特別好,因此要把經濟成長果實與全民共享,講得好像是政府德政,廣發紅利。可是,五千元振興券預算仍由人民納稅錢支出,而且追加的特別預算財源全數舉債,後代子孫仍須償還,實在不應如此輕佻。】那行政院到現在沒有說清楚到底活動要怎麼辦,去年當機當的褲子都快掉了,今年連預算都沒好,到底還要亂到甚麼時候啊?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8:00 9月開學 老師沒打疫苗怎麼辦?
21:00 韓國催疫苗有用 反觀台灣?
35:00 柯文哲編28億買疫苗 陳時中:疫苗仍屬於中央統籌事項
43:00 郭董赴歐催疫苗?
47:00 疫苗登記"被高端"?
53:00 施打高端不良反應
01:10:00 五倍券如何幫到弱勢族群/小店家

新 北市 例 行 性活動 在 新北市中平非營利幼兒園(委託社團法人新北市中華國際嬰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平的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融入例行性活動及全園性活動,配合生活情境及主題活動,逐漸發展使用閩南語的能力和習慣。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們是如何說閩南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