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坐到一台很厲害的飛機,它的遮陽窗是電子操控式的!」回來後迫不及待跟美男分享……
美:「我上一次坐飛機已經是快兩年前了」😭😭😭
疫情的這兩年飛韓國感想,就是 #大韓航空 逐漸獨佔韓國航空業界……除了併掉韓亞航空以外,由仁川機場停機坪幾乎被壯觀的藍色機身、印有太極旗飛機佔據看來,
它們的實力真的不容小覷……
這次坐到的波音787機型,事後查了一下被稱之為「 #夢幻客機 」的樣子。
有別於以往手動式遮陽板,採用電子式舷窗,可以按照乘客喜好的亮度自行調整5階段明暗,
個人覺得最方便的應該就是飛機要降落時,空姐不用一一宣導「請將遮陽板打開」吧!全部由中央調控為原始模式即可👍👍👍
這項技術以往被用在某些商辦大樓及高級跑車上的樣子。
對於航空迷來說,能坐到這樣的飛機真的滿幸運>////<更何況是在疫情期間!!!😍
在乘客相較於以前,這麼少的情況下,還能導入及運行大型新式飛機,真的覺得大韓航空很有兩把刷子👍(我不是他們家粉絲,是唯一能坐的飛機只有它們家,只有它們家有飛~)
雖然機票也是很貴就是了T____T大概從今年台灣飛回日本那趟開始,機票價格已經來到一種全新境界了(笑)
(很😱可😱怕,不😱要😱問)
但好處就是以前一個人只能坐一個位置,現在基本上都可以獨享一排的概念XD
正所謂有利也有弊嗎?就當作花錢買一次坐豪華飛機的體驗好惹嗚嗚嗚~~~
#有人也有幸坐過這台嗎
#聽說新加坡酷航也有拿這台當廉價航空飛機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3的網紅Vaness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爾代夫魯濱遜努努島 10月4號出發,路線是台灣-新加坡-馬累 ,乘坐的是酷航✈。 1、關於選島 馬爾代夫分為4~7星級的島嶼,最終選擇了一價全包的2017年建成的島 魯濱遜努努5星島嶼,浮潛等級A,位於卡夫阿裏夫環礁。 2、上島方式的選擇 馬爾代夫任何島的上島方式都有兩種 (1)水飛 ...
新加坡飛台灣酷航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彭博社最新抗疫排行榜 美國重奪冠》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養小孩,該怎麼養?自古以來就是個百家爭鳴,公說公有理,沒有定論的一個教育領域。經常我們聽到上一代的人說:從小我們就是在泥巴裡打滾,跌打損傷,吃土喝髒水,還不是活得好好的?哪有像你們年輕爸媽,對兒女百般呵護,一下子噴酒精,一下子還要戴手套,把小孩養在溫室裡,長大了反而缺乏抵抗力。這種對於養小孩,必須讓他們暴露在一定風險中,鍛練他們的免疫力、適應力、抗壓性,甚至是在社會中的生存能力的論點,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西方社會和亞洲國家,根本上在價值觀上的一種文化差異,而這個差異也反映在其他的社會層面上,像是在對抗病毒的防疫措施上,政府應該怎麼做,人民又應該要怎麼想。上個星期,美國彭博社所發布的Covid抗疫韌性榜單上,台灣一下子從去年12月的榜眼,掉到了五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中的倒數第10名,讓台灣社會和輿論相當的震驚。當然,五月以來的疫情爆發,大家都看在眼裡,排名掉落,也是意料之中,但從五月底的15名,跌落到六月底的44名,這中間巨大的落差,背後卻又是跟確診人數、防疫表現這些一點關係也沒有,反而是台灣的疫苗施打速度、封城措施,以及邊境封鎖等等,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彭博社在六月的榜單計算中,加入了兩個新的評比指標,一個是飛機的訂位數量,另一個是出入航班的路線多寡,之所以加入這兩個參數,是因為現在歐美國家都在爭相解除封城,重啟旅遊活動,所以彭博社認為接下來的抗疫階段,比零確診還要更重要的,是看誰能夠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和順暢的經貿活動,而就像養小孩一樣,歐美國家因為去年受過病毒的嚴酷洗禮,邊境也始終保持某種程度開放,培養出了抵抗力,所以在後疫情時代,他們也會比亞洲國家將更具有競爭力。
{內文}
想像一個來自亞洲國家的資優生,從小乖巧,品學兼優,總是聽老師的話,一回家就關起門念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班上那些愛玩的同學,永遠趕不上他,只能暗自羨慕資優生的好成績。但,準備要上大學了,資優生想去國外留學,拿著一手亮眼成績單,他深信自己可以錄取一流大學,應該沒問題;沒想到,著手申請之後,他發現國外的大學現在不只看學科成績,還希望學生參與各種課外活動,接受過社會的歷練;亞洲的資優生這時才赫然發現,時代變了,世界變了,循規蹈矩的死讀書,已經無法滿足新環境下的新需求,自己的強項也頓時失去競爭力。
新聞主播(2021.4.27):
新加坡是此刻疫情下最宜居的國家,根據最新的彭博抗疫韌性排行榜,由於今年以來疫苗成為關鍵,新加坡也因而躍升榜首,拿下去年11月以來最佳成績...
知名國際新聞媒體彭博社,從去年11月開始,綜合各種防疫和經濟相關數據,針對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製作一份「抗疫韌性」排行榜,由於這是少數、甚至是唯一一份對各國防疫表現打分數的國際榜單,因此每回發布,都會引起關注,尤其台灣難得地以個別地區身分,列名其上,更讓這份排行榜受到本地朝野的重視。然而6月28號,當最新版本榜單公布時,國際上卻傳出一片譁然,許多人跌破眼鏡,因為原本的重災區歐美國家,和亞太地區防疫常勝軍,排名幾乎一夕翻盤,其中台灣從一度坐二望一的亞洲資優生,幾個月前逐步下滑之後,六月底居然摔落到幾乎墊底的全球第44名;而新加坡,則是從四月榜單上的榜首,一下子跌出十名外;反觀美國,這個原本去年還在疫情泥淖裡浮沉的放牛班,竟然短短數十天就和新加坡名次互換,以大黑馬的姿態,在最新排行榜上上躍居全球第一位,成了防疫超新星。
CBS主播:
這是紐約市解封的重大里程碑,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館自疫情以來首度舉辦大型演唱會,數千名已經接種的民眾等不及地來到現場,欣賞「幽浮一族」搖滾演唱會...
樂迷:
我從德州來,嗚!
CNN新聞旁白:
...有樂迷從德州聖安東尼奧買票,平生首度飛來紐約參加這場演唱會...
樂迷:
這是我的生平願望,時機又棒得不得了,正逢紐約市解封!
樂迷:
實在悶太久了,不斷受到封城和各種外出限制,所以今天一定會很棒,你知道的,一兩萬人齊聚一堂,盡情解放!
就在美國總統拜登預定將在七月四日,美國國慶日上,宣布美國已戰勝新冠疫情的同時,全球各大洲上各國家地區,所呈現出來的防疫樣貌,與民眾看待疫情感受,也隨著時間推進產生微妙的變化。在解釋最新「抗疫韌性」排行的分析報導中,彭博社記者開頭點出:經過一年半疫情的紛擾,現在各地人們眼中關注的唯一焦點,只剩下:什麼時候可以重返正常生活。原本的抗疫評分指標,只集中在確診數和死亡人數、確診率和致死率等數據上,但六月間,美國加州紐約州等地全面解封,歐盟也正式啟用數位疫苗護照,對越來越多的國家敞開國門,國際上逐漸清楚浮現的一個趨勢是:拼解封,搶開放,已經成為下一個防疫階段,比較抗疫成果,決定誰是贏家或輸家的關鍵因素;因此彭博社特地在評分過程中,加入了兩個新指標,第一個,是比較各國航班預定機位,與去年同期數據的增減幅度;第二個,則是從旅行社提供的資料當中,比對各地已開放的出入境航班路線。這兩個新的參數,一納入評分考量之後,馬上對排名順序造成洗牌效應:歐美國家的名次普遍大幅上揚,原本的資優生,亞太國家,則是排名全面下探:去年的優勢,在新的開放評比下,反而成了放不開,甩不掉的沉重枷鎖。
CBS新聞旁白:
今晚,全加州自疫情以來,首次全面重開!強制戴口罩和社交距離正式取消,只要民眾有打疫苗...
加州州長 紐森:
我們終於辦到了,6月15號,反敗為勝!
CBS新聞旁白:
...對那些慘澹經營的商家來說,更是令人振奮...
餐廳顧客:
謝謝!
餐廳老闆:
感覺真好,彷彿重獲新生,我們終於走到隧道盡頭,重新開張真的太開心了!
紐約州州長 古莫:
超過七成接種是什麼概念?就是我們可以重返正常生活的意思!
事實上,今日美國疫情的反轉,就跟一年前台灣疫情之平緩,同樣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CBS新聞主播(2020.5.26):
...(日本)有830個死亡案例,而幾百英哩外的台灣,則是另一個更成功的防疫模範,至今僅有...聽好哦...只有七人死於新冠!
CBS新聞旁白(2020.5.26):
在台灣島上,街上車流擁擠,餐廳照常營運...
學校只有在二月間短暫停課,甚至棒球賽季都正常開打,
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台灣的低確診,低死亡人數,曾經引來全球矚目,當時外界普遍把台灣的防疫勝利,歸功於SARS期間紮根的公眾警覺心和公衛處置經驗。一年之後,此刻的台灣,在狹義的防疫數據,如確診人數和死亡率上,雖然由於幾次小規模疫情爆發而出現上揚,但相較於世界各國的感染數據,台灣依然屬於輕度災區,並沒有顯著的退步;真正導致台灣在排名上不進則退的,其實是疫苗施打的速度、封城對民生的衝擊,以及新增的兩項對外開放指標,一齊拉低了整體分數。仔細研究排行榜上名次優於台灣的國家,以第33名的埃及來說,接種率僅2.1%,比台灣的4%還要更低,然而埃及的封鎖管制鬆散,當地人幾乎照常過生活、做生意,再加上埃及邊境也比台灣更加開放,因此,儘管確診和死亡人數都高於台灣,埃及在修正後的抗疫韌性指數上,卻拿下了比台灣更高的積分。另一方面,昔日的抗疫冠軍,本月與美國名次調換的新加坡,也是因為同樣原因:在邊境設下嚴格管制,繳出零確診同時,卻也被自己的高標準所綑綁,過度拘泥「好成績」而拖累了重開進度,跟不上歐美近期快速的解封步調。
澳洲商業總會 因尼斯威勒斯:
事實是:我們必須與新冠共處,病毒已經流竄全球,我們無法再躲在島上,與外界不相往來,這是擺在眼前的現實...
澳洲旅遊業者 葛拉罕特納:
我不認為我們可以一直堅持零確診,當然做為短期目標是很好,但如果事實證明,它就是會反覆發生,不會消失,怎麼辦?.
澳洲醫師 瑪姬丹欽:
有一部分的人,他們確實很堅持,要維持零確診,但另外一部份的人,則是已經接受現實,願意忍受少許的感染病例...
澳洲ABC記者:
維多利亞省目前每天新增4-5個案例,當局因此宣布封城...
澳洲ABC記者:
相較之下,英國每天新增確診高達三千例,可是英國人民卻可以不戴口罩趴趴走,甚至還能欣賞現場板球比賽,當地成人已經有75%接種了第一劑新冠疫苗...
與台灣、新加坡處境相似的,還有澳洲。澳洲總理莫里森,去年在澳洲傳出零星新冠案例後,召開內閣會議,制定出「壓制圍堵」,確保境內沒有社區感染的「零確診」策略,作為澳洲防疫工作的最高指導原則。一年多下來,澳洲政府確實在壓制疫情上,取得了成效,除了幾次防疫破口,曾讓每日確診數短暫飆高至數百人,其餘多數時間,澳洲的確診人數都維持在極低水位。然而,與穩定疫情呈現不對稱走勢的,卻是當地逐步升高的民怨;由於維多利亞省等地方首長,多次因少數病例爆發,就無預警下達一周至數周的封城命令,讓當地商家和輿情在經歷一次次的希望與幻滅之後,不禁想問:如果新冠終究不能消滅,零確診又是既定政策,那麼澳洲人到底要到何時,才能重溫過去的正常生活?
澳洲ABC記者:
事實是:一旦澳洲開放國境,就必定會引入病毒,導致病例增加,即便多數人都注射了疫苗,仍舊會有人感染,甚至是喪命。而對於一個堅持「零確診」,執著於確診人數的國家來說,澳洲人民有沒有做好對外開放的心理準備?
彭博社在一篇五月間的報導中,就曾經警告:對於亞太地區這一群死守邊界,不敢冒險開放的防疫資優生來說,過去的好成績,如今反而可能成為它們最大的致命傷;一方面,境內疫情和緩,讓這些國家政府和人民,普遍對疫苗引進或施打都缺乏急迫性,延緩了群體免疫的達成速度;另一方面,閉關自守的防疫策略,又導致了公衛體系和人民心態,都無法接受新冠終將演變為流行病,也難以承受開放邊境後勢必出現的疫情變化;而回過頭來,再看那些遭受疫情重創的歐美國家:由於過去一年累積了經驗,培養了韌性,現在更挾其高接種率優勢,對外加速開放,在後新冠世局中,亞太國家如果無法及時轉換策略和心態,資優生與放牛班,恐怕就要豬羊變色。
https://youtu.be/3r4zKFzj5RE
新加坡飛台灣酷航 在 Shazza in Australia 澳洲討生活雜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3年,初來乍到澳洲這片土地,
伯斯是我的第一站。也是小娘家。
讓我來分享我的小小個人經歷(文長慎入),
為什麼伯斯呢?因為當時飛伯斯機票最便宜🤣
我們搭酷航,在新加坡轉機等17小時,然後我想Never again 了,太折騰了。
記得大四時,當時部落格很流行,常常看到有人分享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文章(RJ大大很實用!),當時就是被打工+度假所吸引才來澳洲的,也是因為當時澳洲度打比較熱門才選澳洲。
這個願望一直在我心裡,但畢業後,我還是找了一分工作,安身立命的做了一年,也在工作上學到了很多,很感謝當時的經理和同事,讓我成長不少! 還有一直支持我的飲料店老闆和伙伴們🥰
就在工作的半年後,發現我親愛的表姊和她朋友也想去度打! 我們三人就這樣,很迅速的著手計畫時間、地點、簽證、所需要的錢、用品等,再半年後,也就是21/09/2013這天(記憶深刻因為九二一大地震...),我們離開台灣,飛往未知的新大陸!
我在這裡也要感謝我表姐和愛咪姊的陪伴和照顧!! 沒有你們,我應該是不會自己來澳洲又或是更晚來? 我也不知道。
一路上有歡樂也有淚水,有破事(很多)也有貴人也有好事,我們也從一開始三人,到半年後我單飛了跑去Bundaberg 待了9個月(人家說地獄堡,我覺得還好欸,目前都是美好的回億,已忘卻不好的部分🤣),從那時起,我開始一人獨行到現在,這一路上,認識了好多人,看到的路過的來Say hi 一下! 我想妳你們!!
說真的,我滿懷念當時度打兩年生活的,我有大概快一年都在農場吧🤣(這麼愛!) 有幾個月是在新州的Young , 有人也在Wendy 的櫻桃李子農場嗎?
Young 農場結束之後,我就long stay在Sydney 到現在了,一路上從度打到念書到工作簽到現在等永居,念書那段是最辛苦的,每三個月就要繳一次學費,沒有任何人金援,每次辛苦存的錢都拿去孝敬學校了。。工作到沒日沒夜,只要一school holiday,就是兩周上班沒休息,有一次嘗試做36小時中間只回家休息2小,接著硬上,結果就是上班如行屍走肉,身體動不了但精神卻不斷的告訴自己撐下去,然後我最後生病,可想而知。。
一樣老話一句,Never again
很多事情是 If you never try, you will never know. 但也有是試過了就好,我不會再拿自己健康開玩笑的!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這待這麼久,甚至定居,跟很多人一樣沒有家人金援,也沒有伴侶支持幫忙,就這樣在這默默生根了。
會分享這心得是因為,每年看到臉書Memory 提醒,我就想起當初來澳洲那個稚嫩的我,
並提醒我自己要感恩自己所擁有和吃過的苦以及一路上幫忙的家人以及朋友,不管是在台還是澳洲還是其他國家💕❤
感謝看完的朋友! 此篇主要在講度打讀書那段時光,大家有興趣的話,我之後再分享下一段🤟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或感觸👋
(以前的照片沒那麼清楚,也是挺讓人懷念的🥰)
新加坡飛台灣酷航 在 Vaness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爾代夫魯濱遜努努島
10月4號出發,路線是台灣-新加坡-馬累 ,乘坐的是酷航✈。
1、關於選島
馬爾代夫分為4~7星級的島嶼,最終選擇了一價全包的2017年建成的島 魯濱遜努努5星島嶼,浮潛等級A,位於卡夫阿裏夫環礁。
2、上島方式的選擇
馬爾代夫任何島的上島方式都有兩種
(1)水飛 (2)內飛+快艇
3、水屋和沙屋的選擇
我們是選兩晚水屋兩晚沙屋,度假村會將華人和西方人分區住,因為魯濱遜努努島酒店的老板是德國人,所以細節地方都很到位。
4、關於浮潛
魯濱遜島的浮潛等級A,建議自己買好浮潛眼鏡和水母衣,蛙鞋可以去潛水中心免費租賃,救生衣要收費每天6美元。
5、關於其他的島上項目
漂浮早餐、特色餐廳、龍蝦餐、BBQ、燭光晚餐、瑜伽課、運動課、SPA
每晚上都會有不同主題派對,準備一條白裙子,因為會有白色主題派對哦。還有很多海上活動,你能想到的都有。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在島上會無聊啦。每天在島上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從中午開始的,睡到自然醒,然後去海邊餐廳吃早餐,和好朋友們玩遊戲,喝酒,聽音樂,日落酒吧看粉紅色的晚霞,拍美美的照片。其實什麽都不做,就這樣發呆,就很好。
6、關於拍照
建議帶好一點的手機相機、千萬不要帶傻瓜相機,整個行程都毀了。
7、關於費用和小費
我們兩個人一共花了71000左右,五天四夜,不含機票,結賬時候每人每天會有環保稅 6 美左右是必須要交的,島上的項目也都是要交稅的。
小費的話,馬爾代夫是小費國家,每天打掃房間前在枕頭上放1-2美金小費,換房間或是離島時都可以在行李上放1-2美金小費。
8、關於餐廳
8:00-11:00 早餐
1:00-2:30 午餐
7:30-9:30晚餐
主餐廳每天晚餐都有不同主題:比如法餐、亞洲菜、Taste Jam(超好玩的懷舊集市主題 有快閃!!)等等 味道都很不錯~
酒吧
早上11:00-凌晨1:00 主酒吧、泳池酒吧
早上11:00-下午7:00 日落酒吧
提供咖啡酒水軟性飲料調酒喝到飽!
sundowner bar是個小酒吧 正如其名 一般都在六點多去那裏看夕陽。可以要一份爆米花 會有島上的散養雞🐔跑來找你玩哦~
島上注意事項:
1️⃣不用帶轉換頭 房間裏都有至少四個USB直充
2️⃣國內很少能換到1美金 但在馬累機場出口有窗口(寫著Bank)可以把大額兌換成小額
3️⃣小費準備了40美金 很夠用 搬運行李給2➕比較好 因為都是兩個人幫忙
4️⃣房間每天會給3大瓶水 絕對夠
5️⃣房間裏有熱水壺 和茶for free。冰箱裏的東西不貴 3美金左右
6️⃣島上可以用刷卡支付
7️⃣島上wifi不太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ekjrG0aD2U/hqdefault.jpg)
新加坡飛台灣酷航 在 艾比Abby P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空姐回台灣 人間美味藏在KTV 牛肉麵 排骨飯 無敵!【 Abbycrewlife 】
https://youtu.be/4xotCdjDMNw
新加坡的台灣空姐 飛台灣班吃排隊冰店! 陳Q古早黑砂糖剉冰【 Abbycrewlife 】
https://youtu.be/QGj8JhMbCI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crewlife/
音樂:Orbital_Romance
相機:CANON M50
Email: zaizaixddd@gmail.com
#空服員 #新加坡 #酷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dxUWkK25-k/hqdefault.jpg)
新加坡飛台灣酷航 在 艾比Abby 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加坡的台灣空姐 飛台灣班吃排隊冰店! 陳Q古早黑砂糖剉冰【 Abbycrewlife 】
https://youtu.be/QGj8JhMbCII
你們滿滿的祝福 請一定要看到最後喔!空姐生日記錄【 Abbycrewlife 】
https://youtu.be/OfIzUr7vqH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crewlife/
音樂:Arc_of_the_Sun
相機:CANON M50
Email: zaizaixddd@gmail.com
#空服員 #空姐 #酷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xotCdjDMN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