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科學小常識》
《辛香料~洋蔥🧅篇》
《洋蔥》是一個大家常用到,不管 西式 ,亞洲料理,印度,他都是一個很神奇的辛香料..到底他可以多變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來take a look!~~
做菜只要「目的明確」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切」
嘿嘿,想不到,切法跟洋蔥的釋放味道方式有很大的相關吧!
切片,切絲,切碎末,這三
個方式釋放的味道截然不同!
我們從外觀開始看,是否看到洋蔥有一條一條的痕,順著切和逆著切會決定眼淚的釋放程度!是因為洋蔥的細胞中含有「催淚因子」,順紋切法會讓洋蔥的味道和氣味較為溫和!
所以 反之...
今天如果細胞部份被摧毀的越徹底⋯⋯味道就會更加濃烈
所以在家的人可以做個實驗
切塊切片的味道,小於切絲切丁,小於切碎切末,味道最濃是調理機打碎(但會出水).....
所以食譜上的味道你就看就懂了,他怎麼切其實就已經決定洋蔥釋放味道的濃烈感了!
「炒」
大家對於炒洋蔥這件事都有一定的心得!
炒洋蔥的目的在於..
「去除水份」,「提出甜味」
通常我會用碎末洋蔥下鍋(不沾鍋)用中大火開始翻炒約莫6.30-8分之間(鍋子因素,火力因素)會有不同,就可以到非常深的焦糖色,目的不是在於多黑,是在於你想要的上色程度和去除多少水份以及提出多少糖份,如果只是要「軟化」,一開始下鍋時放一點鹽巴就可以加速洋蔥的軟化了!
「大火焦糖化,小火煮洋蔥」
沒錯,在做醬料和湯品時刻我選擇的卻是小火慢煮....
小火慢煮卻可以逼出更多「甜味分子」,前提是要先下油讓洋蔥包覆油脂後再開始加入水或任何流質食材!
為什麼.........?
你可以單純的用水煮一次洋蔥就會知道會有股很嗆的味道出現,所以油脂就是阻隔洋蔥和水的交互反應來慢慢燉煮洋蔥,所以無論如何,我水和油會同時存在讓我洋蔥發揮最大效果...這樣出來的味道層次真的非常豐富,做醬或湯很推薦這類不要焦糖化上色的手法!
以上都是自己親身實作和網路蒐集還有一堆書籍來的資料,我做出簡單的整理,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或想補充的可以私訊我,或直接下面留言!
我們的目的都很單純,就只是想做出美味的菜❤️❤️
#楓手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Ciao! 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經典卡士達草莓塔包括酥脆的香草塔皮,三種不同內餡:萊姆杏仁奶油餡、薄荷卡士達醬、覆盆子果醬,跟主角:滿滿的新鮮草莓。趁著現在還是草莓季,趕快來做超迷人草莓塔! 食譜:https://ciao.kitchen/strawberry-custard-tart/ 利用這回食譜第一次使用買了很久終於開箱...
「料理科學 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楓。手作 Mr.Wil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酸女孩的甜點料理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巧兒灶咖 - Ciao Kit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心得] 迷迭香、百里香和鼠尾草的料理科學-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料理科學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料理科學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料理科學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書生] 料理科學- 150個最有趣的烹飪現象與原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小魚姐接・健康飲食X 減脂料理- 讀書心得來了【吃的科學 ...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心得] 迷迭香、百里香和鼠尾草的料理科學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廚房裡的美味科學: 把菜煮好吃不必靠經驗,關鍵在科學訣竅 ... 的評價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酸女孩的甜點料理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亮晶晶的鹽,沒有告訴你的祕密】
終於搞懂! 為什麼現代人一味追求少鹽的迷思?
大學畢業後,連續10年的每天長時間工作加上大量外食,讓我的身體像氣球般瞬間大了一號,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於是我從自己中午帶便當開始,食物少油少鹽調味,與每周3次的跑步訓練,這樣的飲食,維持了快1年,體重與身體狀況也回到理想的狀態。
可是當我運動量持續變大,每次大量流汗後的兩天,我發現我會找尋味道重的食物,我才發現,人體其實不是隨時隨地都需要少鹽的狀態,而過去為健康少油、少鹽的觀念,對現階段有一定流汗習慣的我,好像也不完全適合?
前兩個月,受到親子天下的邀請,參與「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的閱讀心得分享,其中一部分,鹽的秘密,解決了我對少鹽飲食的迷思,從繪本中我發現人體必須維持250g的鹽,才能維持健康,也就是每天要攝取至少 2g的鹽,換而言之,當我現在維持一定流汗導致身體鹽份大量釋出的狀況下,其實,運動後,攝取較多的鹽,才能維持身體平衡。
但現代人,每天攝取的鹽份,平均都超過2g,因為外食餐廳的食物加入大量的鹽調味,與加工食品中過多的鹽,再加上忙碌沒有運動排汗的習慣,才是現代人攝取過多鹽的根源。
每次當我看見,Uber Eat 與Foodpanda的外送車,並排在餐廳門口與大量穿梭在路上,就會有一種擔憂,這擔憂就是,因方便,卻讓我們不自覺陷入對健康忽視的可能,而這現象這影響著每個校園、每個家庭。
很謝謝,親子天下出版的「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一次將現代人飲食中,忽略對糖、鹽、麵粉的真正認識,一次從食物起源、物質營養、料理科學切入,活潑以繪本的方式,完整說明,真心認為,這是一本大人有時間都值得一看的食育知識書。
若想看,「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我個人完整的閱讀心得分享,請走這👉http://bit.ly/374YVyP
🧂另外我們還提供繪本贈送,11/20截止
第一套食育安全知識繪本抽獎活動,活動方式請看留言處
洋蔥媽媽 筆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巧兒灶咖 - Ciao Kit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減糖大哉問]
當甜點老師的時候,最常被學生問的就是“食譜可以減糖嗎?” 有時候可以,但有時候我面露難色時,學生就會很快地接著問“那....我可以用xxx代替砂糖嗎?“
我自己剛開始接觸烘培的時候也有一樣的疑問,自己亂減糖或以其他替代品代替糖的後果,有時候沒事(擦冷汗),有時候夜路走多了難免遇到鬼XD,做出一堆災難。
好在,料理科學的興盛,以及站在許多前人經驗的肩膀上,我們越來越清楚糖(蔗糖/白砂糖)在烘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甜度,好啦是廢話):
1. 糖會吸附水分子,屬於柔性材料。由於此特性,糖可以減緩餅乾和蛋糕烘烤時水分子蒸發的速度。
2. 糖的吸水性可以延長烘培產品的保存期限,即使冷卻後,水分會糖結合而不是揮發到空氣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傳統的磅蛋糕,大量的糖分使蛋糕可以在常溫中保存5~7天並維持濕潤口感。
3. 糖在高溫時(160C/320F) 以上會產生焦糖化反應以及一系列複雜但無敵美味的化學反應,你喜歡的金黃色麵包外表或是蛋糕表皮就是焦糖化反應的產物之一。
4. 影響冰品的質地。為何冰塊吃起來硬邦邦,但冰淇淋卻是綿密化口呢?也是因為糖。大量的糖除了降低水的冰點,也讓冰晶形成的速度相當快並且細小。
理智上,我們都知道糖的重要性,但感性/潛意識上我們就是覺得太多糖對身體不好,因此跟大家分享幾種常見糖的替換品 &注意事項:
*以下提供的是一般通則,根據不同食譜也許需要更多調整
- 黑糖/紅糖(Dark brown sugar / Light brown sugar) :甜度與白糖相近,大部分來說可以1:1替代糖。成分中含有較多的轉化糖,吸濕性比白糖佳,在製作帶有嚼勁的餅乾時,黑糖是很好的選擇。相對來說,想要做出酥脆餅乾時就不太適合。想做出外脆內軟的美式經典餅乾?https://goo.gl/hGIqJH
- 蜂蜜: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甜度高於糖。3/4杯替代1杯糖,並減少2湯匙的其他液體材料。除非食譜有酸奶或是其他鹼性材料,加一撮的小蘇打粉來平衡它的酸性。易使烘培品快速上色。
- 楓糖:甜度高於糖20%,以3/4杯替代1杯糖,並減少3湯匙的其他液體材料。易使烘培品快速上色。
- 海藻糖:甜度只有糖的40%,保水性佳,可以延緩澱粉老化。低甜味也表示需增加用量,結晶性強,無法使糖產生焦糖反應,適合與糖搭配使用。
- 玉米糖漿(Corn syrup): 富含轉化糖,糖度略低於糖,常使用於料理和糖果食譜。特色是不會結晶,並且不像蜂蜜或黑糖會增加特殊風味。
- 糖粉:一般來說是無法替代。以體積論,糖粉比糖輕,因此1 ¾杯替代1杯糖,且避免在需要打發麵糊的食譜中使用糖粉,例如蛋糕。糖粉通常會添加少許玉米澱粉預防結塊,所以也不適合用於飲料食譜中(除非你剛好喜歡稠稠的口感)
還有太多『類』糖的材料,如椰糖、阿斯巴甜、赤糖醇…等等無法一一例舉,需要更多材料替換的資訊,可以看這個網站:http://www.joyofbaking.com/IngredientSubstitution.html
最後,純粹心得分享:第一次製作時最安全的方式總是按照食譜。但是不可否認,歐美的口味偏甜,如果你的食譜來源是這個區域的話,也許少個10~20%的糖量會比較符合台灣人的口味。如果食譜本來就來自日本或台灣師傅的話,應該維持原糖量就可以了。
呼~以上是看了很多資料+綜合我個人經驗的分享文,希望可以小小的回答『可以減糖嗎?』的大哉問。我是滿鼓勵大家實驗的,不論成功或失敗,在實驗中可能會造成更多驚喜(驚嚇?!),但這讓烘培的過程更有趣了,不是嗎?
後記(2016/03/08):
網友提問打發蛋白霜的糖是不是可以用蜂蜜/楓糖替代呢?
蛋白沒加糖也可以打發,但是糖對於打出細緻、穩定的蛋白霜有重要的功用,無法直接用蜂蜜、楓糖取代。變通的方法是,如果食譜是分蛋法(蛋白、蛋黃分開打發)倒是可以把蜂蜜取代蛋黃鍋部分的糖。
「減糖大哉問」部落格全文:https://goo.gl/Z5xsSd
圖片來源/photo credit:Alex Lau Photography
http://alexlauphotography.com/food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經典卡士達草莓塔包括酥脆的香草塔皮,三種不同內餡:萊姆杏仁奶油餡、薄荷卡士達醬、覆盆子果醬,跟主角:滿滿的新鮮草莓。趁著現在還是草莓季,趕快來做超迷人草莓塔!
食譜:https://ciao.kitchen/strawberry-custard-tart/
利用這回食譜第一次使用買了很久終於開箱的「洞洞塔圈」,關於這種塔圈的使用心得跟優缺點分析,當然包括詳細食譜,都在部落格文章內喔!
食材 / Ingredients :
可做6吋塔一個 / Make One 6 inch Tart 。
洞洞塔圈尺寸:17cm (直徑) x 3cm (高);Perforated Tart Ring: 17cm Diameter x 3cm Height
法式香草甜塔皮 / French Vanilla Tart Crust :
65g 無鹽奶油 / unsalted butter
¼ 小匙 香草醬 / vanilla paste
45g 糖粉 / icing sugar
22g 全蛋(室溫) / whole egg, room temperature
11g 杏仁粉 / almond flour
110g 低筋麵粉或中筋 / cake flour or all purpose flour
¼ 小匙 鹽 / salt
檸香杏仁奶油餡 / Lime Almond Cream Filling :
50g 無鹽奶油 / unsalted butter
50g 砂糖 / sugar
50g 室溫全蛋 / whole egg, room temperature
50g 杏仁粉 / almond flour
¼ 小匙 香草醬 / vanilla paste
¼ 顆 萊姆或檸檬皮屑 / lime or lemon zest
卡士達醬(薄荷口味) / Mint Custard Cream (Pastry Cream):
2 顆 蛋黃 / egg yolk
50g 砂糖 / sugar
16g 低筋麵粉 / cake flour
170g 全脂牛奶 / whole milk
4~5片 薄荷葉 / mint leaves (也可省略做原味卡士達醬)
12g 無鹽奶油 / unsalted butter
50~60g 覆盆子果醬 / raspberry jam :
新鮮草莓 / fresh strawberries
薄荷葉 / mint leaves (裝飾/decorative purpose)
時間標記:
00:00 開頭
00:16 品項介紹
00:48 開頭OP
01:37 塔皮麵團
04:41 萊姆杏仁奶油餡
06:33 塔皮整形
08:37 薄荷卡士達醬
10:47 烤塔皮
12:52 磨皮奧義
13:39 擠餡
14:36 草莓裝飾
16:30 試吃
-----------------------------------------
追蹤巧兒灶咖 Ciao! Kitchen 看更多影音圖文食譜、料理科學與烘培技巧分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CiaoKit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ao_kitchen/
Website: https://ciao.kitchen/
-----------------------------------------
#過年甜點
#情人節甜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dWJkWdYpIc/hqdefault.jpg)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Ciao! Kit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整碗豆花自己做~豆花、QQ芋圓地瓜圓,配上泰式奶茶或是薑汁黑糖水,一邊享受入口即化的綿密豆花,一邊嚼著超Q彈的芋圓、地瓜圓,接著喝上一大口香濃的奶茶,小小一碗卻可以邊吃、邊喝、邊嚼這麼豐富的品嚐方式,完全代表台式甜點的精髓!!
食譜:https://ciao.kitchen/tofu-pudding/
謝謝大家支持!頻道順利破十萬訂閱,一路走來有很多心得,但此時覺得額外感恩。這次回答10題大家最常問我的事~也期待未來多多跟巧手們繼續交流唷!
食材 / Ingredients
傳統豆花 / Tofu Pudding(Douhua)
800 ml 無糖豆漿 / sugar-free soy milk
3 g 熟石膏粉 / gypsum Powder
16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40 g 冷水 / cold water
泰式奶茶 / Thai Milk Tea
250 ml 熱水 / hot water
2 大匙 泰國手標牌紅茶茶葉 / Thai Black Tea Leaves(Cha tra mue)
100 ml 煉乳 / condensed milk
100 ml 奶水(淡奶) / evaporated milk
125 ml 全脂牛奶 / whole milk
薑汁黑糖水 / Ginger Brown Sugar Syrup
500 ml 熱水 / hot water
50 g 黑糖 / brown sugar
2 大匙 薑塊 / ginger, chopped
芋圓 / Taro Balls
100 g 芋頭 / taro
15 g 砂糖 / sugar
20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7 g 太白粉(馬鈴薯澱粉) / potato flour
適量 水 / water
地瓜圓 / Sweet Potato Balls
100 g 地瓜 / sweet potato (紫薯、橘色地瓜、淡色地瓜都可以)
20-25 g 地瓜粉 / tapioca flour
12 g 太白粉(馬鈴薯澱粉) / potato flour
適量 水 / water
詳細的做法、訣竅請見Blog:https://ciao.kitchen/tofu-pudding/
-----------------------------------------
追蹤巧兒灶咖 Ciao! Kitchen 看更多影音圖文食譜、料理科學與烘培技巧分享!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yCiaoKitche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iao_kitchen/
Website: https://ciao.kitchen/
-----------------------------------------
#熱豆花 #台灣小吃 #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i5-fJTR1s0/hqdefault.jpg)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料理科學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料理科學心得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料理科學心得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討論內容就來大學國高中學習補習 ... ... <看更多>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料理科學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料理科學心得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料理科學心得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討論內容就來大學國高中學習補習 ... ... <看更多>
料理科學 心得 在 [心得] 迷迭香、百里香和鼠尾草的料理科學-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bit.ly/2Mblpmp
迷迭香網誌版
牛肉在高溫油烹調時加入迷迭香,研究顯示除了增加風味,還可抑制油耗味(醛類分子),
會另外產生甜果香(酯類分子)和花香(酯類、醇類),但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產
生的分子則變少,也就是肉味(呋喃類)、燒烤香氣(硫醇類)會比未加迷迭香時淡#54。抗
氧化物使用在高溫食品料理上,通常預期都會抑制梅納反應和油脂氧化#55。由於迷迭香
的抗氧化特性,它已被使用在多種肉品的保存和品質提升,除了牛肉#56-57,還有豬肉
#58-62和雞肉#63-68,得到抗氧化、抑菌和穩定油脂等效果。
不過是不是只要使用有抗氧化特性的植物都能產生相同結果呢?那也不見得,一篇丹麥的
研究表示#69在保存豬肉餅期間,分別添加迷迭香、奧勒岡和大蒜精油,結果顯示12天過
後,迷迭香和奧勒岡精油能減少蛋白質(硫醇基團)氧化,但大蒜精油反而增加氧化,比不
添加還慘。作者認為可能是大蒜所含分子diallyl trisulfide,在富含鐵離子環境下還原
會產生高濃度自由基,也可能是大蒜因有大量含硫成分,所以易和蛋白質的硫醇反應造成
氧化,Nagy的研究#70便說明大蒜素(allicin)會和硫醇反應。
迷迭香也使用在動物的飼養上,實驗顯示羔羊(lamb)吃含有迷迭香的飼料,製成的肉排能
保存更久,且更能有效改善肉品存放期間油脂氧化、外觀褐化、油耗味和微生物生長等衰
敗現象#71,另一研究餵食豬隻含維他命E的飼料也有類似結果#72。在小母牛的研究顯示
#73,餵食含有多酚類、丁香和迷迭香精油的飼料後,除了減少油脂氧化和顏色轉變,還
能增加肉的抗氧化力,且在烹調時更能鎖住肉汁。
迷迭香除和多種肉類搭配料理,和豆類、奶油、蛋類、橄欖油、馬鈴薯、蒜頭、檸檬、番
茄、洋蔥以及燒烤、燉煮和地中海料理搭配也很合適。
https://bit.ly/2M86sBs
百里香網誌版
有研究指出,雞隻食用含百里香或肉桂精油的飼料,能明顯提高食慾、增加體重、降低血
脂、提升蛋白質含量,以及促進生長,這2種精油可視為生長激素的替代選擇#18。根據在
綿羊和兔子的研究#19-21,吃添加百里香飼料的動物,其肉質有較佳的抗氧化力,且脂肪
組成更為理想,能增加不飽和脂肪酸,降低飽和脂肪酸。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經奈米乳化後的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和月桂精油使用在鱒魚排的
保存時,這些香草精油都能有效延遲魚排品質惡化,料理後滿意度明顯優於未加精油的魚
排,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效果則以迷迭香效果最佳,百里香次之#22。另項研究發現,百里
香精油配合調整包裝氣體組成(60% CO2/30% N2/10% O2)可將鱸魚排保存時間從6天增加到
17天#23。關於百里香應用在食物抑菌的研究,過去也曾有牛肉#24、雞肉#25-26、豬肉
#27-29和對蝦 #30等不同研究標的。
根據過去實驗,肉類料理添加百里香精油增加風味時,添加濃度其實有其合適區間。肉類
一般添加量都在0.2 – 0.6%#25, 31;牛絞肉若加到0.9%則接受度降低#31;魚肉在0.1
- 0.4% 較剛好#23, 32-33;魚絞肉中加到0.8%易使人反感#33。薰衣草和百里香也能延長
葵花油油炸(150, 180, 200℃)的使用時間,研究顯示薰衣草和百里香可有效減少用油的
游離脂肪酸含量、氧化程度和黏度#34。
百里香調味不需過於濃烈,大多只是輔助角色,除和多種肉類搭配料理外,和乳酪、豆類
、迷迭香、香薄荷、橄欖油、馬鈴薯、月桂、檸檬、菇蕈、玉米、番茄、洋蔥以及燒烤、
燉煮、湯類和中東料理搭配都很常見。
https://bit.ly/2JXLWqD
鼠尾草網誌版
一篇餵食石雞(Alectoris chukar)吃含有鼠尾草飼料的研究表示,鼠尾草可顯著減少DNA
損傷,且劑量越高,保護效果越好,而其它指標,例如油脂組成、抗氧化力或體重差異,
和沒吃鼠尾草的石雞則沒有明顯不同#65。
根據研究,添加鼠尾草精油在豬肉和牛肉中,可減少油脂的過氧化,實驗顯示在料理前後
都有相似程度的效果#66-67,也可減少雞絞肉冷藏期間油脂的氧化程度#68。另一火雞肉
丸的研究,鼠尾草萃取物可減少肉丸的水活性和pH,並抑制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延長保
存時間,而若和維他命C類似物(Sodium isoascorbate)合併使用效果更佳#69。其它在牛
絞肉#70、豬肝醬#71、雞肉丸#72、熟牛肉丸#73、生鮮豬肉香腸#74和中式香腸#75等不同
研究標的都有相似結果。
鼠尾草不適合生食,常使用在烤肉、燉煮湯類、海鮮或富含油脂的肉類料理,和巴西里、
迷迭香和百里香等香草搭配會更有層次,在希臘、西班牙、地中海或義式料理都很常見到
鼠尾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234.1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29674476.A.D8B.html
每種菌對抑菌劑的耐受程度不見得一樣
有些菌需要5% 有些要3% 有些只要很低濃度就能有效抑制
在探討抑菌劑對不同菌的抑制能力 通常都會做最小抑菌濃度(MIC)的實驗
意思是要抑制這種菌 只要濃度超過多少就能有效抑制 濃度不見得會一樣
且精油和直接使用香草的成分組成也不一樣 精油是可揮發的油性分子
直接使用香草除了會釋放揮發油 如果用油煸 用水煮或燜煮
還會釋放油性和水性較大分子 這些是精油不會有的成分 可能有另外抑菌和抗氧化功效
另外產生的成分可能對某些特定菌有很好抑菌力
不過這釋放量會取決料理方式 像是料理時間 切碎或整株使用 料理溫度 有沒加蓋
如果作為醃料 釋放量就會比較少
抗氧化則是只要不經過反應變成沒有抗氧化功效的分子
就算濃度很低 還是多少會有抗氧化功效
※ 編輯: a27376217 (114.40.234.123), 06/23/2018 08:08:28
※ 編輯: a27376217 (114.40.234.123), 06/25/2018 10:17: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