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風景線」6/13 星期天
經典名盤 Master in the Studio《 Spain:From Milán to Turina 從米蘭到杜利納 》
西班牙音樂在十九世紀後半受到浪漫樂派影響而引發國民樂派的興起,以推廣西班牙傳統民間音樂為理念,融合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等創作技法,包括阿爾貝尼士、葛拉納多斯、法雅等作曲家,一系列的器樂與管弦樂團作品成為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西班牙音樂。而撥弦樂器早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就已發展蓬勃,不但路易斯.米蘭在1536年出版了音樂史上第一部比維拉琴教材,影響後世深遠的Rasgueado吉他掃弦技巧也可追溯至巴洛克時期的西班牙吉他音樂。
吉他名家哈勒斯 Franz Halász 在2020年出版的獨奏專輯《Spain》,收錄樂曲從文藝復興時期到二十世紀,包括米蘭的多首巴望舞曲、雷西諾.賽因斯.德拉馬薩的電影音樂、多洛巴的《西班牙城堡組曲》選粹,也錄製了杜利納的D小調吉他奏鳴曲,特別的是他所彈奏的是根據手稿重新校訂的版本,與大師賽哥維亞編訂版相較呈現了許多不同的細節。哈勒斯的深厚演奏功力加上充滿情感的詮釋,帶領聽眾再一次感受西班牙音樂的魅力。
愛樂平台 經典節目
隨選隨聽 無遠弗屆! 🎧
【吉他風景線】🎸
§ 主持人: 蘇孟風 (Meng-Feng Su)
§ 播出時間:每週日 19:00 ~ 20:00
§ 播出頻率:台北 FM99.7📱
「樂 997」全球跨時空同步放送!http://hyperurl.co/prtapp
「文藝復興音樂史」的推薦目錄:
文藝復興音樂史 在 咖啡貓aka楊盈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藝論紛紛X 洪芳怡《曲盤開出一蕊花》專訪
首播時間:2021/01/02 pm1:05
臺北一九三二 遠流粉絲團
「曲盤開出一蕊花」作者洪芳怡,自幼學古典樂,大學唸理論作曲 、研究所讀音樂學、博士班唸的是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多領域的學識背景,成為她日後投入在流行音樂研究的重要力量。2021首集的藝論紛紛,和大家推薦一本具份量、深度廣度兼具的台語流行歌曲史料鉅作-「曲盤開出一蕊花」誠如書的開頭提及:「除了望春風和雨夜花,1930年代還有許多你未曾聽聞的聲音風景!」,此書還收錄了一張超有份量的專輯「《心肝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復刻典藏大碟」,身為台灣人,這些音樂故事,我們都需要聽聽!
【藝論紛紛】播出資訊
台北地區FM90.9週六13:05
蘭陽平原FM90.3週日16:00
佳音Love聯播網
佳音電台FM90.9 +羅東電台FM90.3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關於--
從曲盤裡聽出一蕊花 · 開啟聽覺的文藝復興
戰前流行音樂是從曲盤裡開出的一蕊一蕊的花,時代的花。
二十世紀初,流行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四處傳播,在世界各地迸發,臺灣的流行音樂創作者與演唱者也以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用旋律、用嗓音,來雕塑與想像出一種靠著留聲機與唱片而活、能讓最多人接受的聲音。
1930年代的臺灣歌曲風格強烈,辨識度高,嗓音和伴奏不需要煙視媚行,卻是特立獨行,坦誠到似乎讓人一聽就能用耳朵識透,可是卻又越聽越墜入五里霧中,每次播放都能發現新意。
留聲機時代的臺灣流行歌手用嗓音寫下流行音樂史,然後被遺忘。要認識臺灣的聲音,我們必須重新貼近歷史,找回當年的耳朵。流行音樂史不該是堆疊文獻後的文字整理,更需要讓史料與聲音交錯映照,構築出立論和觀點。
本書的寫作,立基於音樂學和文化研究,旁觸文學、歷史、社會學、傳播學等人文學科,更建立在以大量唱片聲音耕織而成的聲音景觀(soundscape)上。書中以唱片、報刊、文學作品、文物資料為線索,細密拆解當時的文化現象,把艱澀理論或枯燥分析融在歷史敘述中,勾勒出一個盡可能不違背實況的流行音樂發展場景,以各種角度體味聲音的立體感與時代性。置聽覺文化為感官核心,針筆勾勒出複雜的政治社會場景下,流行音樂的興起與寥落。
全書分成:聽眾、歌手、創作者、音樂、文字、產業等六大章,從多角度、全面性地探討臺灣流行歌萌芽至興盛的第一個黃金十年;隨書並附一精心製作、收錄21首代表性戰前臺灣流行音樂的復刻典藏CD專輯,讓閱讀此書的讀者同時也能親耳聆賞那遺落的時代之聲。
那一代人把食盡人間煙火的歌聲傾倒入曲盤裡。而我們這一代人終於定下心來,開啟聽覺的文藝復興,從曲盤裡聽出一蕊花,低調卻強韌,清雅而自傲。
◎《心肝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復刻典藏大碟 三大特色──
.聲音復刻:清洗唱片輸出聲音,保留接近留聲機發出的聲響音頻,呈現唱片最佳狀態。
.21首精華曲目:包含19位歌手、6位作曲家、6位作詞人、6大唱片品牌,展現戰前臺灣流行音樂黃金十年的多元樣貌。
.談歌論調:特別製作52頁專輯手冊,附歌詞與詳細解說。從聆聽到閱讀,感受臺灣歌曲的強韌生命力。
文藝復興音樂史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常書訊]
洪芳怡,《#曲盤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讀本》,遠流,2020.12。
.
好花年年開,青春不再來,相思為君害。
初戀情意好,無疑分東西。
心心念念,親愛我君,
一去沒得相見面,放阮欲怎樣?
啊,暝日思念,何日君再來。
──〈何日君再來〉,秀鑾演唱,陳達儒詞,王福編,1940年勝利唱片
.
起心動念發誓自己年末要節制買書的瞬間,神秘力量就會把更多你想看的書推上平台,而且編輯概念到整體包裝一本比一本強大,一本比一本有趣⋯⋯
.
從紀錄片《Viva Tonal #跳舞時代》開始重新認識戰前臺灣流行音樂,《#四月望雨》搬演的鄧雨賢故事,更因為洪瑞襄辭世變成心中永懷的經典。今年三月,看見日本發行復刻蓄音時代的台語專輯《#蓄音臺灣: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音楽1917-1943》已覺得興奮;今天則因為拿到《#曲盤開出一蕊花》厚實的實體書而快樂。
.
作者得益於累積至今的台灣文史研究成果,加上本身音樂研究功力深厚,能於史料中提出詮釋新意,行文細膩而款款有情。整體包裝猜測是仿黑膠唱片的尺寸比例,封面是 #黃子欽 擅長的舊書舊物拼貼,連翻開的灰卡紙內封都有細緻的設計(可愛!),內文則編入大量老照片、舊報紙、老唱片的圖標設計等,書末還附上CD和歌詞本⋯⋯要寫成、編成這樣一冊書已感覺艱難,這件代誌做了誠媠氣!
.
.
書介:
.
「從曲盤裡聽出一蕊花 · 開啟聽覺的文藝復興
戰前流行音樂是從曲盤裡開出的一蕊一蕊的花,時代的花。
二十世紀初,流行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四處傳播,在世界各地迸發,臺灣的流行音樂創作者與演唱者也以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用旋律、用嗓音,來雕塑與想像出一種靠著留聲機與唱片而活、能讓最多人接受的聲音。
1930年代的臺灣歌曲風格強烈,辨識度高,嗓音和伴奏不需要煙視媚行,卻是特立獨行,坦誠到似乎讓人一聽就能用耳朵識透,可是卻又越聽越墜入五里霧中,每次播放都能發現新意。
留聲機時代的臺灣流行歌手用嗓音寫下流行音樂史,然後被遺忘。要認識臺灣的聲音,我們必須重新貼近歷史,找回當年的耳朵。流行音樂史不該是堆疊文獻後的文字整理,更需要讓史料與聲音交錯映照,構築出立論和觀點。
本書的寫作,立基於音樂學和文化研究,旁觸文學、歷史、社會學、傳播學等人文學科,更建立在以大量唱片聲音耕織而成的聲音景觀(soundscape)上。書中以唱片、報刊、文學作品、文物資料為線索,細密拆解當時的文化現象,把艱澀理論或枯燥分析融在歷史敘述中,勾勒出一個盡可能不違背實況的流行音樂發展場景,以各種角度體味聲音的立體感與時代性。置聽覺文化為感官核心,針筆勾勒出複雜的政治社會場景下,流行音樂的興起與寥落。
全書分成:聽眾、歌手、創作者、音樂、文字、產業等六大章,從多角度、全面性地探討臺灣流行歌萌芽至興盛的第一個黃金十年;隨書並附一精心製作、收錄21首代表性戰前臺灣流行音樂的復刻典藏CD專輯,讓閱讀此書的讀者同時也能親耳聆賞那遺落的時代之聲。
那一代人把食盡人間煙火的歌聲傾倒入曲盤裡。而我們這一代人終於定下心來,開啟聽覺的文藝復興,從曲盤裡聽出一蕊花,低調卻強韌,清雅而自傲。
◎《心肝開出一蕊花》戰前臺灣流行音樂復刻典藏大碟 三大特色──
.聲音復刻:清洗唱片輸出聲音,保留接近留聲機發出的聲響音頻,呈現唱片最佳狀態。
.21首精華曲目:包含19位歌手、6位作曲家、6位作詞人、6大唱片品牌,展現戰前臺灣流行音樂黃金十年的多元樣貌。
.談歌論調:特別製作52頁專輯手冊,附歌詞與詳細解說。從聆聽到閱讀,感受臺灣歌曲的強韌生命力。」
文藝復興音樂史 在 「中世紀」及「文藝復興」音樂史簡介 的推薦與評價
「中世紀」及「文藝復興」音樂史簡介音楽の授業,. アクセス ... Emily Lee's Music Studio 關於流行及古典音樂的教學分享,亦會分享一些音樂創作及流行音樂琴譜等。 ... <看更多>
文藝復興音樂史 在 文藝復興音樂家、巴洛克音樂、文藝復興樂器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文艺复兴音乐 约为公元1400年-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 ... ... <看更多>
文藝復興音樂史 在 MUZIK 閱聽古典樂- 【謎之音樂史】文藝復興作曲家的偶像 ... 的推薦與評價
【謎之音樂史】文藝復興作曲家的偶像Josquin Desprez,與他充滿謎團的一生(4) 法國—法蘭德斯樂派以各種樣貌出現:作為熟練的融合者,他們橫跨世俗與宗教音樂領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