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文化安全概念過程 在 GOtrip 旅遊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公共藝術展現正舉行🔥詳情👉🏻https://www.artmacao.mo/2021/cn
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嘅公共藝術展今年以「幸福技術」為主題,鼓勵我地思考追尋幸福嘅意義☺️藝文薈澳今年以精心策劃嘅視覺及跨媒體藝術,將唔同國家嘅創作散佈喺社區四周🎭市民喺街頭不同角落亦可以隨處欣賞藝術作品。公共藝術展一共邀請左6位嚟自世界各地嘅藝術家,喺澳門公共空間展出多件特色藝術品。包括《脈輪》、《聚》、《全球城》、《向澳門學習》、《想念你》同《太陽船》。
🎨藝文薈澳2021主題:因創造而美好🎨
📍《脈輪》呈現人體精神力量嘅中心。
📍《聚》讓觀者可以從仰望作品嘅過程中產生敬意,進入一個非世俗嘅精神世界。
📍《全球城》透過「一個地球村」嘅概念,展現人類生活嘅不可分割性。
📍《向澳門學習》演繹出一張生動嘅澳門城市全景圖,透過分明線條同色彩繽紛嘅特色地標,旨在向澳門嘅建築、文化同藝術致敬。
📍《想念你》傳遞要勇敢自由地追尋愛嘅概念。
📍《太陽船》係探討 「移民」嘅作品。描述人類喺地球上無盡同相互聯繫嘅運動,只為尋求美好嘅生活。
公共藝術展絕對係一場豐盛精彩嘅心靈視覺盛宴🤩欣賞美妙藝術裝置嘅同時,透過同藝術家喺街頭嘅思想交流,相信我地心靈都會得到治癒🥰
#感受澳門 #experiencemacao #安全宜遊 #魅力澳門 #藝文薈澳2021 #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 #ArtMacao2021 #公共藝術展 #GOtrip_JM
文化安全概念過程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2016TACPS大代誌📚】
2015年5月16日,是學會正式成立歷史性的一天,同時辦理圓桌論壇:「迷路的文化政策,崛起的民間智庫」,收到來自各界的關注取期許。
一直到六年後的今天,這群關心著文化公共事務的夥伴們仍然持續的耕耘著。一起來看看學會在2015-2016之間年都做了什麼吧!
#論壇與學術研討會
學會持續辦理大大小小的活動,關注的主題也十分多樣,包含討論文化政策議題的「現代性概念與文化政策思想講座」、鼓勵文化領域青年發聲的「不爽要講:專屬年輕藝文工作者與藝大學生的青年論壇」、「總統,未來事?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辦理「2016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全球流動與實踐研討會」等等,藉由論壇及研討會與參與者共同發聲!
#國際連結
學會同時也與國際組織進行串聯,重要里程碑包含2015年11月與 ENCATC 以及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一屆ACADEMY「國際文化關係:台灣、東亞與歐洲的新倡議」,聚集各國學者一同探討國際文化關係網絡在東亞的現況;以及2016年底學會和韓國與韓國文化觀光研究院簽署正式合作備忘錄,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
#文化政策研究與實踐
除此之外,學會不忘作為民間智庫的責任,兩年間發起研究案,並積極參與文化基本法的立法過程。包括2015年承接文化部的「文化影響評估專業委託案」、2016年11月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團法人台灣文化法學會共同合作辦理「推動文化基本法立法策略規劃案」、並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共同投標【編撰文化白皮書暨籌劃全國文化會議】等等。
想再多了解關於以上學會大代誌的詳細記錄與珍貴影像資料,記得點擊影片
有共同參與過這些過去的你,不妨也找找自己的身影吧😍
——————————————————————————————
❗️❗️今年9月出大代誌了❗️❗️
眾所矚目的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改選即將在9/26登場啦!
【文化區塊鏈:共創・共治・共聲】
歡迎藝文工作者們以及各領域的夥伴們共襄盛舉,我們誠摯邀請您一起共創未來🙌🏻、共同治理👊🏻、共同為文化發聲👄
獨家場次絕無虛言,走過路過今年真的不要再錯過了,速速給他報名起來👉🏻 https://forms.gle/FYhUEyyJGqCxz5KE6
我們需要你加入文化區塊鏈,一起讓更多微小的行動被看見並實踐🤝
🔹日期:110年09月26日(星期日)
🔹時間:13:00-16: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中3館 2樓拱廳
🔹地址: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近捷運忠孝新生站1號出口,步行約3分鐘)
🔺報名人數上限:80位(含本會會員),報名額滿時將於本會臉書公告,恕不現場開放報名
🔺費用:本會有效會員免費參加(需經審核通過);非會員200元(為支出現場餐盒及飲品)
🔺為了因應政府防疫措施,若會員有咳嗽、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者或臨時無法出席者
🔺當日將於會議入口設置體溫測量處(以及酒精),確認與會者無發燒症狀始得進入會場,以維護會員集會安全。也勞煩各位與會者配戴口罩,保護您我的安全。
#TACPS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文化區塊鏈
#就差你一個來報名
文化安全概念過程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1:57 打招呼、閒聊
7:50 節目開始
11:45 【進入主題】Taiwan No.1真是如此?
17:19 聊聊Taiwan No.1的故事由來
25:48 【討論】為甚麼台灣人這麼喜歡去強調這件事情?
31:52 【小雨大學經驗分享】年輕人喜歡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奇怪現象
41:08 年輕世代在工作上面臨到的問題?
50:07 【討論】台灣受殖民文化影響,導致文化沒有深根、失去主心骨
1:00:43 【討論】造就抽象不實際的政治口號背後的主因?
1:10:35 台灣因沒有解殖民化的過程所帶來的問題?
1:17:48 台灣的強國夢從何而來?
1:22:06 Taiwan No1的概念如同吸食鴉片?
1:27:05 台灣翻身的機會何時會來?
1:39:20 【說明】歷史哥頻道直播、發片時間調整
1:41:17 【宣傳】歷史哥澄清唬新聞、邦仔小彩蛋
☆【SoundClub】邀請碼HBR1;@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統獨議題
#歷史分析
#時事評論
#台灣人 #天然獨 #天然台 #台灣獨立 #統一 #獨立 #憲法 #蔡英文 #李登輝 #陳水扁 #馬英九 #民進黨 #國民黨 #台獨黨綱 #中華民國台灣 #中華民國 #中國人 #教育 #新潮流 #文化

文化安全概念過程 在 空姐報報Emil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空姐 #Emily報報 #podcast
這次講了一些空服員在職不太能講的內容,也是比較少人知道的訓練過程,還有旅客看不見甘苦談
從頭到尾絕無冷場,從空服員的受訓過程、爆裂物、緊急醫療狀況都有
整集超級精彩!會聽到拍案叫絕啦!
真的很感謝奶茶跟傑西直接殺到高雄來專訪我!
這次真的聊的很過癮,聊到三個高雄人整個笑到炸開
本集精華:
📍空服員一直在考試以及背書?!
📍學姊請問門要怎麼開還有口令
📍上班就是走路到紐約的概念
📍一年要重新複訓一次
📍緊急醫療CPR訓練
📍空服員比乘客早登機,那30分鐘工作很rush啊~
📍清點餐點數量、安全檢查
📍工作時候的輪休還有職業傷害
📍職業生涯中最深刻的事情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聽完今天的節目,我也很想知道大家的回饋,如果有想法和問題,歡迎到我的粉絲團或是Instagram找我,只要搜尋空姐報報Emily,就可以找到我
讀者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你如果喜歡這一集的節目,也歡迎大家在itune store給我五顆星的評價:https://lihi1.com/TQDRa ,也可以留言鼓勵我喔
有什麼意見或是想法
記得留下你的意見告訴我喔!
♥影片關鍵字♥
台灣空姐/Emily/crew/cx/cathaypacific/國泰/國泰空姐/空姐報報
♥聯絡空姐報報Emily♥
我的連絡信箱:emilyposthk@gmail.com
♥Emily♥
追起來Instagram,有許多有趣的飛行小故事和彩蛋分享:https://www.instagram.com/emily_cpy/
讚起來Facebook,會有我的精彩寫作和直播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milyposthk/
訂起來Youtube,有關於我的空服員工作大解密,以及考空姐教學: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5tjEJ7ecUniOwxKPYqlVA
聽起來Podcast,有關於自我成長、工作甘苦、世界文化與旅遊時事等相關內容:https://lihi1.com/CIGQ9

文化安全概念過程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警政署討論獵槍,我退席抗議!》
~高金素梅 2020.11.11
今天到警政署參加「原住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草案」研商會議,我對於警政署草擬的草案非常不滿,完全是舊思維的管制概念,沒有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警政署的草案不僅漠視司法院的判例解釋,也未遵守立法院決議邀請國防部出席。我表達不滿意見後,退席抗議!
延伸閱讀:《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修法過程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修法》三讀通過2020.05.23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3016704951706059/
《不斷的折衝!持續的協商!》2020.05.15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2995900480453173/
《反對獵槍管制 保衛狩獵文化》2019.11.28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19884981388060&id=276861822357066
《傳承文化 保障安全除罪的狩獵權》2019.12.02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629503687092856&id=276861822357066
《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2019.12.25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2679882542054970/
《狩獵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驕傲》2019.12.31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2696659777087129/
修定槍砲管制條例
不能忽視原住民族狩獵權 2020.04.15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2925965840779971/
槍砲管制條例不應納入原住民獵槍!
原住民獵槍應立專法管理! 2020.05.13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2990723607637527/
《獵槍 獵人的血液 獵人的文化》 2020.05.14
https://www.facebook.com/276861822357066/posts/2993532360689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