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論壇
中午參加尹璽&婉君婚禮祝福後即前往出席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舉辦的論壇,很開心見到到優席夫、古勒勒、布拉鹿樣等藝術家,以及聽到原文會藝術管理組曾瓊慧組長、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傅廷暐執行長對於文創行銷工作經驗的分享,文化商品化可形塑生活美學並且創造經濟價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大概87趴像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
文化商品化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政治錄音室]
韓風前傳:韓國抗爭運動與音樂
提起南韓音樂,新一代自然想起一眾韓流明星,但在國際關係學科,韓國音樂有更重要的歷史價值。我們並非研究韓國的專家,但身旁不少朋友卻是,在請教他們下,發現了不少有趣歷史,希望能令韓風更具價值。
自1961年朴正熙發動「五一六政變」上台,南韓經歷了數十年的軍政府獨裁統治。「哪裡有壓逼,那裡就有反抗」,1980年代被視為南韓的「抗爭年代」,從光州民主化運動遭武力鎮壓,到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開花結果,音樂總伴隨抗爭出現。在南韓抗爭運動的高峰,孕育出「Norae Undong」(意指:歌曲運動,Song movement)這音樂風格,大抵是傳統民謠與西方搖滾樂的融合,也可謂韓國傳統曲式的現代化。
當我們搜尋南韓Norae Undong,通常立刻找到「金珉基」這名字。他生於1951年,被普遍認為是Norae Undong的奠基者,年少時喜歡繪畫,考入漢城大學美術系,卻因為19歲寫了《朝露》,成為舉國知名的樂手。《朝露》是南韓七、八十年代街知巷聞的歌曲,在整個民主化進程中,一直被示威者用來鼓動民氣。當時南韓社會在韓戰後慢慢重建,本土文化尚待發展,運動只能由美國引入民歌作為抗爭歌曲,例如Bob Dylan、Woodrow Guthrie等的作品。直到金珉基發表《朝露》等系列作品,探討當時社會、文化問題,才出現了土生土長的抗爭主題曲。
金珉基似乎還是謹慎的,批判對象起初以韓國文化「美國化」為主,頂多觸及南北韓對峙下的身份認同,還談不上直接衝擊軍政府體系。但他在1971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後,成為青年叛逆文化、抗爭運動的代表人物,隨即被官方列為「危險人物」。1975年,金珉基已發表的九張專輯被強制下架,他也被禁止以個人名義發表任何作品。金珉基後來服兵役,據說被刻意安排到艱鉅的國防前綫(例如延邊等地),退伍後當過煤礦工人,也曾下鄉耕作,期間被官方派人監護,1987年才獲解禁。被軟禁期間,金珉基還一直以不同化名創作,不時繞過官方審查,流傳出一些民間熟悉的歌曲和劇作。1978年,他獲「韓國教會社會宣教協議會」秘密資助,創辦了地下音樂劇場「工廠之光」,以批擊當時勞工階級被嚴重剝削。「工廠之光」的創作模式,廣為當時民間、校園傚法,自此不少錄音帶繞過官方審查,在地下流通。時至今日,金珉基在南韓依然被視為社會公義的象徵人物,兩任總統金大中、盧武鉉分別在1998年和2002年競選時拜訪他,希望借他的影響力拉票。
另一個軍政府時代的抗爭音樂名人是「搖滾教父」申重鉉。他早在1950年代在駐韓美軍基地開始演出,他後來說,當年南韓歌廳只奏傳統「演歌」(trot),唯有美軍基地才是南韓搖滾的搖籃。申重鉉早期以搖滾結合傳統音樂元素創作,引領當時迷幻搖滾熱,1968年推出專輯《Nima》走紅。1972年,申重鉉接到時任總統朴正熙要求,寫一首歌頌他的偉光正歌;申重鉉拒絕,還另寫一首《美麗的江山》,自此被政府封殺,1975年更被控使用大麻入獄(諷刺的事,北韓對大麻卻十分寬鬆),直到1979年朴正熙遭暗殺,才獲放監。
在八十年代,西方搖滾音樂進一步在南韓流行,但礙於政治因素,只能在地下流通。當時不少樂隊包括Deulgukhwa、Sanullim等,支撐着反抗權貴和專政的叛逆文化意識形態,成為民間運動的主題曲。這些樂隊當中,就有申重鉉的兒子組成的Sinawe。申重鉉復出後被捧上神壇,但音樂風格已與當時的流行市場脫節。申重鉉曾評論當下流行音樂,指主題只有「努力工作」或「吃喝玩樂」兩個極端,摒棄了抗爭年代的靈魂、精神,以及那種人文關懷。事實上,在不同國家,這現象正不斷重覆:民主化後,文化事業得以擺脫政治禁制而全面開放,卻因全球資本主義而轉向單一化和商品化;當音樂不再是唱給獨裁者、而是唱給消費者聽,就只能市場考慮。申重鉉提出的「努力工作」和「吃喝玩樂」,正正概括了K-pop的指導思想。
南韓軍政府時期的抗議音樂,據美國路易克拉克學院的金必浩(Kim Pil-ho)教授形容,開始被概括為「民眾歌謠」。金必浩曾撰寫《民眾歌謠:近代韓國抗議音樂的多元面貌》一文,指出那年代的「民眾歌謠」百花齊放,自由主義、馬列主義、基督宗教思想共冶一爐,甚至不乏歌頌北韓「主體思想」的作品:「多變風格和多樣的音樂來源,反映了所謂的『民眾』絕非同質的群體,而是由不同社會階級和左傾知識份子攜手共組的聯盟」。
由是觀之,近年流行的K-pop變得公式化,除了因為南韓展開全面社會及經濟改革,與全球資本主義市場接軌,形成文化工業中的文化商品化現象外,也許還跟軍政權遺產有關。據悉尼大學學者Daniel Perkovic研究,南韓民主化後,威權政治仍然在社會、文化、經濟等層面運作,K-pop即其中一例。Perkovic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柔順的身體」(docile body)概念,指K-pop偶像明星均經過高度規訓,從節食、整容,到長年累月機械化排練,都是由同一方程式生產。言下之意,我們常常提到韓國某智能手機生產商是著名「血汗工廠」,而K-pop娛樂工業可能也是另一例。
在北方,北韓定期舉行大規模閱兵儀式,廣場上士兵整齊列隊操演,步伐動態一致,被視為共產主義的規訓美學典範。回頭想,近年K-pop偶像的舞台表演,以至形象、舉止,甚至形態面貌,可能也屬於一種「規範美學」,只是後者代表的是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罷了。
沈旭暉 / 梁振嶽
文化商品化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訊息轉載】,「文化立國--台灣文化建構與想像?」
【哲學星期五@台北】─「文化立國─台灣文化建構與想像?」2015/06/19(五) 19:30
我們喜歡談政治、談價值、卻很少談文化,為什麼?是文化不重要,還是我們缺乏對文化的想像?文化是甚麼?一個國家需要甚麼樣的文化?我們又需要甚麼樣的文化政策?
台灣這塊土地上目前奠基於語言的文化,有原住民語、台語、客語、華語等多語文化,還有許多外來文化如英語、日語等強勢文化的影響,再加上近年來許多鄰近國家移民的加入,越語、菲律賓語、泰語等…。在每種語言發展出各自特有人文風貌,不同的文化之間有強弱關係,也道出了一種在地的文化衝突,例如原住民的狩獵文化、海洋文化、農耕文化等,在文化保存上,我們現行法律制度是否可以滿足這些文化的多元性,還是有意、無意地任由這些多元文化淪於文化衝突,讓主流文化去評判?或因為無解而視何不見?
是否我們準備好了接受多元文化在台灣的事實,成為台灣文化的養分,從而豐富台灣文化?當我們強調「多元文化」時,是否缺乏一種對同一塊土地各種不同文化的真正理解,還是,我們僅滿足口號上、宣傳?個別與整體之間的差異 需要整體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個別文化的多樣性,難道不是在這種能夠孕育多樣性的整體,才能夠保持自身文化的創造力?
在近年盛行的文創產業,是否回饋到了文化?還是我們僅是推銷可以商品化的產品,並以商品化作為標準決定了甚麼是文化?文化創造會不會最後只剩下商品化?不能被商品化的文化,還是文化嗎?而在這波文創(文化商品化或商品的文化包裝)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甚麼文化?文化如何在商品化過程受到重視,並在市場化中擁有一種自主性?
本周【哲學星期五@台北】,由黃涵榆主持,並請到台語文專家陳明仁、原策會理事長伍杜米將,一起從他們近年來的觀察,各自從不同的文化面,思考台灣如何以文化立國,我們缺乏了甚麼文化政策?
(自由入場、無需報名;感謝【慕哲咖啡館】提供場地,無強制性消費,但是鼓勵大家在店內消費,支持咖啡館「無償提供」【哲學星期五】場地使用)。
【時間】 2015年 06月 19日 (五) 19:30–21:30
【地點】 Café Philo 慕哲咖啡館 地下沙龍
【地址】 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 6 號出口)
【主持】 黃涵榆 │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與談】 陳明仁 │台語文學家
伍杜米將│原策會理事長
【主辦】 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慕哲社會企業
【策劃行政】廖健苡、黃昭華、沈清楷【海報設計】徐清恬、楊郁婷、林亭萱【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汪業政【攝 影】梁家瑜、楊依陵、黃謙賢【逐字稿】蕭景文、吳政諭、江博緯【摘要】賴韋蓁、林安冬【網管】黃昭華【行政協力】黃彥傑、獨角獸、林士傑、李濃
【哲學星期五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
文化商品化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得打開CC字幕 #大概87趴像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3 老街都長得好像,吃的玩的也差不多,簡直就是連鎖經營?
02:32 台灣的彩繪村們,為什麼也有87分像?
04:10 文化應該要獨立?或是當作商品化的工具?
04:51 政府和地方商家的難處
05:43 我們的觀點
06:44 提問
06:57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文化資產保存法:http://bit.ly/2Ja2MAr
→ 社區文化資產保存與創意產業轉化的台灣經驗:http://bit.ly/2XqDhnl
→ 「台灣的老街都一樣?」問題在歷史認知,所以德國人決定這樣做:http://bit.ly/2LA0vQU
→ 老街舊商圈再造 仍有三大隱憂:http://bit.ly/2L0gc47
→ 彩虹村:http://bit.ly/2NyupHJ
→ 詞條名稱:文化財:http://bit.ly/2Jmsoch
→ 「世界遺產潛力點」被塗鴉,淡水重建街怎麼了?:http://bit.ly/2XngHXG
→ 消失的首爾壁畫:地方觀光發展之浪漫與憤怒:http://bit.ly/2LJ2Bhx
→ 【人滿之患】意大利世遺景點逼爆-今夏嚴限旅客量:http://bit.ly/2FRecaq
→ 韓國壁畫村 5 選 仁川、京畿道、釜山都有!:http://bit.ly/2FSTxCL
→ 失落的脈絡:從歷史建築與「老」觀光潮談起:http://bit.ly/2KUoU3W
→ 超越文化商品化的邏輯:社區文化產業的幾點思考:http://bit.ly/2KWOp4M
→ 遍地開花的彩繪讓城市變美了嗎?從美德音城市規劃看東引老屋彩繪:http://bit.ly/2XoFPm7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文化商品化 在 智圓文創- 在好幾次的講課當中,尤其主題是關於產業趨勢 的推薦與評價
文創商品:兼具「文化」與「創意」的商品。 ... 作品,比對之下,具文化及歷史特色,具人文關懷,為原創作品,是唯一的,被執行且已商品化,可透過行銷、傳播來推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