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媽媽從包包裡掏出一包面紙, 抽了一張出來, 擤了一下鼻子, 然後把皺成一團的面紙放在桌上.
我的背又開始冒冷汗了… 說是不說?
這個畫面太熟悉了, 一下子將我拉回多年前的記憶, 這也是我初到法國第一次受邀在朋友家庭用餐時, 被糾正的餐桌禁忌之一: 用過的衛生紙面紙必須塞回自己的口袋裡, 不可在他人的視野中.
我是個彰化孩子, 在夜市長大, 西餐是刀叉, 牛排和玉米濃湯(雖然我只喜歡香蕉船), 遑論禮儀. 父母當然也沒有這些經驗, 也不可能教導孩子. 即使在台北念書的幾年, 漂丿的大學生也是夜市小吃路邊攤自助餐, 一雙筷子走天下, 哪有刀叉杯盤?
所以初到法國被糾正的不雅動作實在不少, 除了上述用過面紙禁忌外, 常見的有: 不可打嗝(但是可以擤鼻涕, 再大聲都無所謂); 咀嚼時緊閉嘴巴; 嘴裡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說話; 雙肘不要放在桌面; 舀湯時湯勺朝外舀; 沙拉葉要用折的(或疊的)不可切割; 用畢時刀叉交叉或斜放餐盤裡…
這些還是比較”低階”的餐桌禮儀, “高階”的(就是在很正式國宴或貴族皇室很假掰的用餐場所, 尋常老百姓不太遇得上)就更麻煩了, 有些簡直不人道: 比如女性不可在用餐中途上洗手間; 女性(再怎麼渴, 再怎麼想喝)都不可自行倒酒倒水, 不可自己拉椅子入座, 侍者或身旁的男士有義務服務; 腰背挺直如竹子(以免頭上皇冠掉下來)…
當然還有應付各種食物複雜得像刑具的刀叉餐具.
對一個彰化出生的鄉下孩子來說不懂不理解這些繁文縟節是正常的. 就算剛到法國的那幾年, 我也沒甚麼機會上餐廳喫飯. 老實說, 這些繁雜的餐桌禮儀是怎麼鬼上身的, 我自己也不清楚. 有些是朋友糾正, 有些該是觀察別人, 或是從電視電影上看來的.
至於何時開始在高級餐廳用餐時已經如魚得水, 自在享受; 動用餐具時暢快熟練, 行雲如水, 已經年代久遠不可考了.
可是卻常常在台灣來法國遊玩的”朋友媽媽”這類人身上看到過去的自己. 我的角色變了, 角度變了, 眼光變了. 終於看到當年法國人是怎麼看到我的, 以及他們看到這些外國人”沒有水準的舉止”的感受, 以及心中可能產生的評斷.
有時我會提醒”朋友媽媽們”, 有時不會. 有些動作我會略略糾正, 有些不會. 如果多年前我是個鄉下出來不懂西方餐桌禮儀的小孩, 今天這些朋友媽媽們不少都是”甚麼世面沒見過”, “出國都住高級酒店, 包包必提愛馬仕”, “吃過無數米其林星星”的富豪.
可惜, 富貴和知禮是兩回事. 有時候往往因為對禮儀文化的無知, 更凸顯有錢的粗鄙庸俗.
有一次回台在王功某號稱”國宴”的餐廳用餐, 大概是有倒甚麼菜曾經被阿扁放在國宴上宴客, 說穿了就是鄉間常見的海產店. 海鮮是真的新鮮, 客人潮來潮去, 小小的餐廳幾張桌子總是滿座.
當所有的朋友都不住地稱讚餐廳東西有多新鮮的時候, 我無法不看到隔壁桌上來不及收走堆了滿地的蟹殼貝殼以及無數的桃紅色小餐紙. 門口一大群人不耐煩地等著入座.
說實話, 這個場景跟垃圾場沒有兩樣. 我們接受是因為我們無所謂, 我們習慣了,幾十年來的無所謂, 幾十年來的認為鄉土就是要這樣, 這樣才是草根, 才是親民.
台灣餐飲很多方面確實進步很多很快, 讓我來蹭一下剛剛公佈的台灣米其林: 我們現在有上得了國際的星級餐廳, 叫得出名字的星級主廚, 有流行的在地食材概念, 有獨特的台灣葡萄酒, 有台菜中菜法餐日餐… 當米其林總編宣佈這些光環四射的名單名字的時候, 我們都高潮了. 台灣餐飲國際化! 和世界接軌! 讓世界看見台灣! 明年還要南下去台南高雄, 橫跨整個台灣!
可是沒有米其林會頒星星給客人, 也沒有指南會給客人的水準做評鑑. 三星餐廳的三星是料理三星, 服務三星, 氣氛三星, 水準三星. 可是未必每個客人都是三星.
餐桌禮儀是個快篩, 篩出用餐者的教養, 文化, 品味, 身份和見識.
你當然可以用”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老子有錢”之類的理由置之不顧, 可是何妨去了解一下別人的文化習慣, 再決定願不願意去做, 去贏得別人的尊重, 而不是一味任性地認為”只要我喜歡, 有甚麼不可以”.
但是回過來想, 何時讓我們的餐桌禮儀, 不管在台灣還是其他地方, 也可以和國際接軌, 讓世界看見?
錢, 可以讓你在最奢華的餐廳用餐, 享用最昂貴的料理食材, 開最高級的好酒. 你甚至可以留下很多很多的鈔票得到呼風喚雨般的服務.
可是有種東西叫尊重, 不是錢可以買得到的.
圖文不符之態芮餐廳舊照片. 這是三年前台北兩星餐廳態芮主廚何順凱的作品, 現在當然很不一樣了. 恭喜他持續兩星, 期待他進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的聖地] #沖繩的自然飲食生活風格:浮島通上的蔬食餐廳「#自然食とおやつmana」/李長潔 . 飲食,是人類施展生活方式的基本行為,其不僅是關乎營養補充,也關乎美味、品味、乃至於健康,飲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生活技術」的顯現。近年養生自然的飲食方式大行其道,無論是強調有機無毒,或是強調在地友善,...
文化品味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金冒險號
開門見鮑和會所文化史
特首林鄭問:高官赴飯局,雖然敏感度確實不足,但不必苛責,而且在菜色方面,不能拒絕奢華美食,反問:是不是一見到鮑魚就要離開?
這個問題,在文化語意學上,有無窮的論述空間。
「鮑魚」在香港粵語之中,近年有另一種隱喻的發展,正如香港人說「去完蘭桂坊食洋腸」。此種食物,超過了口腔期,而是昇級到另一種慾望層次。然而當女高官不知道怎樣用八達通、女法官不知道連登是什麼,自然很難理解鮑魚這種食物之多重敏感。
不錯,當詞𢑥如「亂世」、「抗爭」在一首歌中出現,中學校長會查禁一樣,在政治交流和經濟利益複雜交錯的酒色財氣的場合,若某國地產商設一個豪華飯局,招待掌管土地審批的一名官員,席間有一個穿緊身鮮紅低胸旗袍的公關小姐作陪,而她說小時候美國電影的偶像莎朗史東(Sharon Stone ),然後一盤鮑魚上桌,該小姐翹起腿、挨偎過來作服侍進食狀,主人家說:「試吓剛由澳洲運來的新鮮雙頭鮑喇。」一面露出曖昧的笑容時——-你不必是一名和尚,當也明白此一處境蘊含的豐富中西文化典故(cultural references ) ,放下餐巾,起身告辭。
所謂外交無小事,連中學舊生聚會和濶太麻雀十六圈後的飯局,往往都有政治,何況會所飯桌上萬一有鮑魚。
會所(Clubbing ) 是英治時代的風氣:英國人的Club,傳統上有以下First Class 機構:
1,首席自然是香港會:此會至今仍然維持由洋人主導把關嚴格審查會員文化品味,故其Garden Lounge 自助餐雖然近年加入了Pak Choi 和咕嚕肉之類,但至今未見包括鮑魚和魚翅,令人欣慰。
2,馬會:此Club 近年許多藍絲資深會員私下不滿,其中國市場化程度相當嚴重,有人指出:近年六化廊那一層喧嘩指數直升、淪為茶餐廳;泳池多年前發生高官與名流毆鬥;嘉樂樓則有星期六旺角彌敦道倫敦酒樓之熱鬧,而Derby 扒房除了安格斯、和牛的menu 不變,氣氛基本維持殖民地時代紳士之寧靜成績——三年前我在哪裏看見不遠處唐英年與兩個洋人朋友另桌共餐,我無意見到Henry 喝湯將盡時,蘭花手拈着碟邊向外、湯匙向外輕扚,我心想:還是舊上海英租界過來的唐翔千老先生家族會教子女。而Henry 看到我,也親民地手持紅酒向我遙say hello。
今日加上新翼的日本菜維持水準,所以雖然很多人對馬會有今不如殖民地的看法,我略帶偏見地俾番馬會credit 。
3,深水灣高爾夫球會:二十年前葉劉淑儀請我在那裏食過早餐,餐廳經理說「李生」剛打完高爾夫球走了。那天我第一次在檢拾跌在地上的餐巾時近距離瞥見Regina 穿涼鞋塗了寇丹的白玉足踝。我輕咳一聲,對女主人說:這裏的太陽雙蛋好新鮮,我好impressed。
4,皇家遊艇會:銅鑼灣那間,吉列島歷史超過一百年。旁邊海底隧道口入到有一個警官俱樂部。Understandably,兩間完全不同。
然後就是Class 2 的蘇浙同鄉會、上海總會、浙江會。傳統上這些會所的始創人包括邵逸夫、包玉星、徐季良、滬上才子沈葦窗,俱要求嚴格,其獅子頭、鰣魚、餛飩在七十年代據說保有舊上海德興舘和春風得意樓時蔣夫人、杜月笙、和汪兆銘欣賞過的水準,所以也令人尊敬。
這兩等華洋會所,殖民地時代,布政司或也會在Hong Kong Club 的Jackson Room 與怡和的凱瑟克進午餐,商討文華酒店外是否不應該建一條天橋、影響生意景觀,這種聚會不一定涉官商勾結,但related 的會員賓客,不會爆出強姦或企圖強姦案。
時至今日,灣仔這種地方也出現了國企高層和高官飯局的會所,名稱吉祥新穎,會所傢俬或有酸枝椅,牆壁往往掛的是百鳥歸巢的貝殼彩雕,有中藝公司風格。我不懷疑中國由西方引進會所文化的效率,畢竟北京的盤古大觀和天上人間,也是GDP增長下名會所的兩大亮點,官商在會所聯誼,討論如何改善民生,也是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的必然。
但畢竟中國政府也曾多番下令:官場開餐,要緊記四菜一湯。
所以火鍋若是滾魚蛋豬皮無所謂,官員一旦見到鮑魚,打鐵還需自身硬,對,Dear 行政長官:是應該表態離場的,即使鮑魚literally means 來自海洋。
文化品味 在 Tina Liu 劉天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的,上個世紀香港的運氣比較好, 很多。
今期明周《品味架勢》專欄(14.5.2021)
#HenrySteiner
文化品味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海的聖地] #沖繩的自然飲食生活風格:浮島通上的蔬食餐廳「#自然食とおやつmana」/李長潔
.
飲食,是人類施展生活方式的基本行為,其不僅是關乎營養補充,也關乎美味、品味、乃至於健康,飲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生活技術」的顯現。近年養生自然的飲食方式大行其道,無論是強調有機無毒,或是強調在地友善,都進一步地融合與提升成一種具體的消費選擇與生活風格。在沖繩,這股潮流結合了觀光行為、飲食潮流、文青生活、與在地化運動,也時常看見主打自然飲食的店家,例如可愛的浮島通上的這間小店「自然食とおやつmana」。
.
■ #有機生活的建構
.
自然食とおやつmana,是位在浮島通巷子裡的蔬食餐廳,店裡所有的食物,皆使用以無農藥、無肥料等自然農法,連店內的氣氛都令人感到相當「#有機」,日光映照著安靜溫暖的氣氛,電風扇轉著自然的風,連客人看起來都特別的纖瘦。
.
自然食とおやつmana,有兩種主餐,一種是用沖繩當地無毒農產製作的「蔬食拼盤」(プレート),包含海藻、野菜、五穀等,用不同的烹飪方式,形成的一個精緻的綜合蔬食;另一種則是「豆咖哩」(豆カレー),辛辣的口味,非常下飯呢!甜點也是完全素食,用豆腐製成的柚子口味蛋糕,類似起司蛋糕的口感,清淡好吃。這大概是我在沖繩最驚豔的一餐,全部都是素食,味道層次卻相當豐富,完全擺脫我對素食的偏見。在這裡,不但吃到氣氛,還吃到了健康與美味。
.
■ #不只是好吃還要吃得有模有樣
.
吃東西就吃東西,我們為何越來越期待,不只是好吃,還要吃得有模有樣。社會學家Giddens(1991)則對晚期現代性的分析提及,現代性是一種後傳統的秩序,其中個體思考「#我將如何生活」的問題將日益重要。於是,飲食的決策便成為 一種「#如何生活」的形構;追求文化品味(cultural taste),成為現代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象徵。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求溫飽,而是在追求「自由」,飲食抉擇上所揭示的個體性。
.
此外,現代農業與食品加工產業所交結風險系統,大大地造成了人們的不信任,人們意識到自己現代便利反而造成了自己要承擔的風險。既然無法從巨觀的層次來進行風險形成的抵抗,那就改變個人決策,以降低個體需要面臨威脅的程度。這也是個人主義化的成因與結果。於是,自然飲食風格與個體生命緊緊相繫,他同時是維持健康的身體技術,也是追求個人自由的生活展示。
.
法國符號理論家Baudrillard說:「要成為消費對象,#物品首先必須要成為符號」(1997),沖繩的蔬食飲食,透過菜色的搭配、店鋪空間的經營、老闆的企劃與服務,建構了一種「#愜意又健康的生活」之符號。而人們則辨識符號,進行消費,實踐生活風格,最終將自己認同為一個有生活品味又懂得健康的生活行家。
#參考文獻
1. Baudrillard, J. (1997). 《物體系》。台北:時報。
2. Giddens, A. (1991).《現代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
.
■ #店家資訊
自然食 mana
#地址:沖繩縣那霸市Utoya 1-6-9
#電話:098-943-1487
#定休:週二、週三
#營業時間:(午)11:00~15:00 / (下午荼) 15:00~17:00
文化品味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afe|編 Hea住去曼谷 一間眉南河超享受 |Cafe|
【#Loop住去曼谷】泰國Ton帶你遊走曼谷超好hea既Cafe? 飲住咖啡嘆180度湄南河景色㊙️
曼谷有好多出名既Cafe☕️ 但正正因為出左名,所以每日都有好多人排住隊去打卡?,真係想靜靜地坐低嘆下杯咖啡都唔係咁容易??♂️,今次我會帶我地去d 只有本地人先識去既Cafe? 即刻去片睇下間Cafe有幾正⁉️
✅ N10 Cafe
地址:342 Soi Arunamarin 18 Arunamarin rd., Siriraj, Bangkoknoi, Bangkok 10700
營業時間:9:00-20:30
交通:由大皇宮旁的N9 Tha Chang碼頭轉搭過河船到Wang Lang碼頭
??♂️泰國Thai Ton仲有好多泰國深度遊體驗,想知多d~ 快d去佢既YouTube channel睇啦:
https://www.youtube.com/user/DeepDeepmin
#泰國 #曼谷Cafe
工作聯繫:
w.facebook.com/Tony-1282216018571134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DeepDeepmin/feature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aitonyau/
Facebook▶https://ww/?ref=bookmarks
工作聯繫:
IG: thaitonyau
Facebook:Thai Tony
Line: Tony Au
文化品味 在 【人到中年】20151115 - 食在有文化- 品味美好人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處於飲食 文化 的黃金年代,無論美食、食品營業、和衛生都發展到巔峰。英國詩人托爾金曾經說過:這世界如果有更多的人熱愛美食與詩歌勝過黃金, ... ... <看更多>
文化品味 在 《論壇轉載》:〈階級魔咒如何再製:文化與品味的遊戲〉【巷仔口 ... 的推薦與評價
《論壇轉載》:〈階級魔咒如何再製:文化與品味的遊戲〉【巷仔口社會學】 ◎以文化形式呈現的階級遊戲規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