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80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1958年,麗儀分配到寶安縣觀瀾中學當老師。那時觀瀾是鄉下地方,交通不方便。香港去觀瀾,從出發到過境,再坐站站停的慢火車到「天堂圍」站,還要走6公里的山路,大約一個多小時,才遠遠看到觀瀾中學的校址,總共需時七八個鐘頭,辛苦一整天,才能和她見面。到1962年,通過寶安縣統戰部長馬志民的關係,麗儀被調到深圳中學,就方便多了,但路程仍然需要三個多小時。在觀瀾,我大約一個月去一次,到了深圳,我幾乎每個星期去一次。那時公司的同事都笑我去「做禮拜」。
麗儀在大學分配工作的志願中,填上靠近香港的寶安縣,相信黨組織已經在政治上放棄她了,只因為她出身好、表現單純,我在香港也算是左派外圍,所以中共就把麗儀歸類為可以「使用」之列。雖按她的志願分配,卻是寶安縣離香港最遠的鄉下,工作上只是讓她教知識課,沒有讓她做行政工作,甚而沒有讓她當班主任。在中共機構,政治上人分幾等,傳達文件、聽上級報告、可看的「機密」資料,都有等級區別。麗儀很快知道自己處較低一級。後來她以「超齡」為由被要求離開共青團。
在政治掛帥的社會環境中,麗儀不會有上升到管理層或調往大學深造的機會,因此她全部心血都放在教學上,學校要她教什麼,包括非專業的英文、數學甚至不在行的語文,她都自修、鑽研、傾力以赴,她口齒伶俐,語言生動,學生都喜歡她。在政治運動中,學校要求她帶學生到農村參加短期勞動,她也很負責去做,到了農村,她晚上給學生蓋被,替學生縫補破了的衣服。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共號召學生向走資派當權派造反,學生在給老師的鋪天蓋地的大字報中,對梁麗儀的攻擊甚少,勉強的攻擊點是指她在農村中對學生的關懷,是「進行資產階級的反動母愛教育」。在只有「階級愛」「同志愛」的極左浪潮下,一切其他的愛包括動物世界都有的母愛,也變成是「資產階級」和「反動」了。
除做好本份的教師工作之外,麗儀在政治上不求進取,保持審慎距離。她不抗拒中共發動的政治運動,但不積極參與。文革開始,許多年輕老師都爭做「造反派」,麗儀就做當時被批評的「逍遙派」。
她極為珍愛跟我的關係,珍惜婚後的家庭,愛護女兒,是好母親。在觀瀾中學和後來在深圳中學,有好幾年的每年寒暑假,她都申請通行證來香港探親。按照中共的政策,合當批准她來港。實際上,當時申請通行證來港的人,大都不會再回去。麗儀從來沒有想過不回去。她認為「祖國」培養了她,她應該為「祖國」奉獻自己。我父親曾經在香港托人為她找到中學教席,但父親不了解,麗儀不是喜歡教書,她只是忠於自己的「愛國」信念。政治上受到一定歧視,她當然很清楚,但她覺得教好學生才最重要,而學生喜歡上她的課,她也知道。對工作,她有滿足感。每年回港兩次的情形,維持到1965年,期間只有約兩次受大陸政治局勢影響沒有批准她來港。1965年,是文革前夜的四清運動,接著文革,她再也沒有申請來港了,因為不會受理。
文革期間,學校基本停課,後來中央提出「復課鬧革命」,上的也是「革命課」,比如課堂講「革命文藝」。麗儀一直因為我這個「海外關係」而受歧視,但又抓不到她有什麼痛腳。直到1970年的「一打三反」運動,大禍終於臨頭了。
1965年之前,每年麗儀寒暑假回港,都是我們最快樂的時日。最奇怪的是,每當寒暑假將要結束,她即將返回大陸之前,她總會藉故向我發脾氣,往往要吵一架。我起先不明所以,後來想清楚,那是她臨離開前的心情極壞所致。我讓著她,使吵架降溫。現在,我是多麼懷念年輕時吵架的體驗啊!
1965年以後,她不能來香港,於是我幾乎每個週末去深圳。在文革的無理性左傾思潮衝擊下,我每次回去都心情忐忑,因為不知道「革命形勢」發展到怎樣地步,不知道麗儀和兩個女兒怎樣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回家的兩天會有什麼遭遇。但我仍然每週回去,因為總想知道她們的情況。直到1970年遇到重擊和傷痛。
隔離審查結束,她獲「解放」後,她仍然用專業知識繼續在「教育革命」的縫隙中,做好教育工作。但想來香港與我團聚的意向就很強了。
那些年,我一直沒有要求她回香港定居,用中共的術語,就是沒有拖她的後腿。她如此「根正苗紅」,如此單純和愛國,對奉獻「社會主義祖國」的信念曾經如此堅持,終於在沉重打擊後想要離開,原因已很清楚。
我沒有問過她,但她一定會想到:自己覺悟得太遲了。
我不是也這樣嗎?(46)
圖1,麗儀留下的小時候照片,大概十歲左右吧,那時我們還沒有認識。
圖2,觀瀾中學時代。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達賢圖書館於12月2日起至民109年2月16日全館擴大試營運,週一至週六8:00-18:00開館,增加開放區域為4-5樓討論室、聆賞室、創意展演室、資訊教室、湖濱悅讀小屋,其他區域待家具設備採購設置妥當後將陸續開放。12月2日起多場圖書館週活動即將在達賢圖書館登場,歡迎師生參與和支持。 大學圖書館...
教育行政自修 在 PE Educ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運動相關學科 - 選科指南(副學士/高級文憑)】
就算你嘅放榜成績未如理想,都仲有方法圓大學夢㗎🤩,副學士/高級文憑可能係你嘅選擇!通過非聯招招生(Non-Jupas)同樣可以入大學✔️,只要有心就一定得❤️🔥!
【最低入學要求】
副學士(Asso)及高級文憑(HD)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包括中文及英文)達到Level 2或以上
文憑 - 完成中六或者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任何成績
毅進文憑 - 中六離校生或年滿21歲
【副學士/高級文憑課程】
1. 香港浸會大學 (HKBU)
運動及康樂學副學士
2.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HKCT)
體適能,教練及運動管理高級文憑
體適能及運動文憑
運動教練及管理毅進文憑
3.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HKU SPACE)
體育及康樂管理高級文憑
運動教練學及運動表現高級文憑
4.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HKBU-SCE)
管理學高級文憑 (運動與健康生活)
運動教練學毅進文憑
休閒、康樂及運動管理專業文憑
5. 香港專業教育學校 (IVE)
運動教練學高級文憑
運動行政學高級文憑
康樂文娛管理高級文憑
體適能及運動營養學高級文憑
6.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 (LIFE)
運動教練及領袖學高級文憑
體適能培訓及管理高級文憑
運動及體適能培訓毅進文憑
7.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CUSCS)
康樂及休閒事務管理高級文憑
8. 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OUHK-LiPACE)�康體管理及運動教練學毅進文憑�
9. 明愛社區書院(CICE)
運動及體適能教練毅進文憑�
10. 職業訓練局工商資訊學院 (SBI)�運動管理及體適能訓練毅進文憑�
11.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 (HKIT)�體育及運動管理毅進文憑
=== === === === === ===
【運動相關學科探索日詳情】
DSE體育科涵蓋內容及揀星攻略|日校無體育科的自修指南|各大院校運動科內容及運動員入讀計劃|本地運動產業的發展及機遇|美國運動產業發展機遇|美國運動科目升學指南
日期:7月25日(週日)
時間:10 - 11 am
形式:Zoom
費用:全免*
*X-peering及PE Education之免費合辦活動�
#PEEducation #PEDSE #PE #DSE #補習 #體育人並肩同行 #放榜 #Jupas選科 #加油 #大學見 #非學士課程 #副學士 #高級文憑 #ASSO #HD #HigherDiploma #AssociateDegree
教育行政自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陶傑大哥講咩?
//因華人在美國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七十年代台港留美學生有物理崇拜症,殖民地時代香港文藝小說隨之也出現「家明與玫瑰」之「家明情感投射症候群」。
今日物理學崇拜告一段落,中港虎媽轉出現數學神童崇拜症。有見及此,悲天憫人地,在社交媒體,我與牛津大學畢業、轉戰法律界的數學神童林作Connect,搭一程香港中國人留英之數學神話順風車,見到林作小弟弟回來香港,事業發展相當順利,遂甚感欣慰。
加上林鄭月娥兒子效應。香港有過不少「數學神童」破格升讀大學,近年也有不少初中甚至高小學生自修國際中學數學課程,並在公開試獲得佳績。香港教育大學數學系客席講師盧賢巨估計,香港約百分之五高小精英學童受恰當訓練後,已能在英國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IGCSE)獲A級成績。
由家明到林作,由楊振寧到林鄭的老公和兒子,中港各掀起物理崇拜和數學狂,數理這兩條線貫穿半世紀沒有斷過。這就難怪人家美國加州政府教育部認為,美國的大中學教育科已經淪為黃種人殖民地,要用行政手段矯正,將數學成績標準硬生生拉下三格,遷就根據統計天生缺乏數學基因黑人和其他低端教育人口。
數學和物理都着重邏輯演繹,這個民族其中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明明下一代有這種學科的所謂尖子,去英美佔領人家的數理高等學位,但整體加起來,最缺乏邏輯思維。這是洋人看不透這個國家原因之一。//
教育行政自修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達賢圖書館於12月2日起至民109年2月16日全館擴大試營運,週一至週六8:00-18:00開館,增加開放區域為4-5樓討論室、聆賞室、創意展演室、資訊教室、湖濱悅讀小屋,其他區域待家具設備採購設置妥當後將陸續開放。12月2日起多場圖書館週活動即將在達賢圖書館登場,歡迎師生參與和支持。
大學圖書館為學生課後最常駐足停留的場所,圖書館的主要功能即在於提供豐富的資源、完善的環境、多元的服務,以支援師生教學、研究與學習需求。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讀者成為大學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故圖書館應轉型以提供資訊服務為核心,結合建築空間及管理策略,開創符合時代趨勢的數位化圖書館。
政大圖書館館藏量位居國內大學圖書館第二名,為人文社會科學資源典藏與研究重鎮,然而在數位時代快速變遷下,中正圖書館與分館的空間已達飽和,難以再規畫新穎的學習共享空間,建築硬體亦無法配合資訊科技的發展而受限,加上建築承載安全性隱憂,使本校圖書館面臨發展的瓶頸。
政大圖書館自民94年起著手進行中正圖書館整建、擴建之可行性研究;民98年繼之為後山張家古厝藏書樓規劃;此外,與台灣大學圖書館、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等共同向教育部提出聯合藏書樓計畫;民101年參與學校書院宿舍構想書之規劃,以上各項努力皆因不同的因素未能落實。
民99年行政院終於同意將政大多年爭取、鄰近校園占地約10餘公頃之國防部指南山莊營區,正式核 撥予政大;民102年校方進行指南山莊校區規劃,擬於指山莊內建立「人本、生態、創意」的新大學校區,其中包含新建圖書館計畫;民104年政治大學正式取得指南山莊;民105年幸得校友慨捐指南 山莊全區規劃以及圖書館建築,捐贈者感念恩師司徒達賢老師的教導,命名為「達賢圖書館」。
達賢圖書館位於指南山莊校區最前端,在指南山莊校區規劃裡,未來對面將設置捷運站,後方則環繞新建宿舍,成為校園的新地標。達賢圖書館主棟為地下二樓,地上八樓的建築,於民105年8月份確定建築面積為27,000餘平方公尺,扣除地下一樓汽車停車場及一樓機車停車場,圖書館使用樓層為B2密集書庫及2-7樓空間,面積約為15,432平方公尺。離主棟建築不遠處另有一棟湖濱悅讀小屋,容納300多個自修席位,達賢圖書館規畫主軸為:
1 | Information Diversity 資訊多樣化:
多元軟硬體與新科技探索。
2 | Commons 學習共享空間:
人與己、人與社群、人與資料之對話交流空間。
3 | Special Collection 特色館藏:
結合數位典藏成果,建置專業典藏環境、多元收藏展品、科技展演展示空間, 擴大研究資源、擴展研究能量。
